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2022-09-12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教育大纲明确提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爱祖国, 爱社会主义, 爱科学的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

1 结合实际,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普通的应用,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其求知欲, 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例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 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教学对称图形时, 引导学生观察人体面容, 并比划出对称轴, 还引导观察地板砖、方桌、车轮等, 让学生发现数学中也有说不出的美, 使学生热爱数学, 更加乐于学习数学;教学“比例尺”时, 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标, 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介绍, 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国家的建设联系起来, 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增强学习的动力。

2 利用教学内容, 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 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活的插图, 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数学史料等内容, 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时, 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 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 另一方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圆周率, 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数的人。并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 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3 沟通联系,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也是关于自然发展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我们教学中所传授的文化科学知识, 都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的规律性的知识。教学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熏陶, 恰当揭示数学知识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在教学中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数学的产生, 归根到底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而人类的实践活动又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数学的发展。在教学时,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使他们体会与初步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 应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4 示范导行, 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对于学生认真负责地对待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数学课上,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另外, 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低年级要求学生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 作业要认真书写等。中年级要求学生专心听讲、认真计算、作业干净等。高年级不仅要求学生听课专心, 而且要仔细审题、积极思考和善于复习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 需要教师长期培养, 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要不断增强德育意识, 在实践中努力探讨、潜心研究, 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 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摘要: (1) 结合实际,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2) 利用教学内容, 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3) 沟通联系,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4) 示范导行, 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关键词:实际,教学内容,联系,示范导行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 马岷兴, 陈双双, 胡庆玲主编.数学学科德育-新视角新案例, 2007, 5.

[2]  潘慧芳主编.走进德育课堂.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6.

上一篇:精神分裂症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连锁不平衡分析下一篇:如何提高注水井洗井有效率方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