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经典电视剧大全

2023-06-12

第一篇:70年代经典电视剧大全

20世纪70年代“二十一名标兵”

周占鳌

“最讲认真的人”。甘肃省酒泉县人。1936年生。1953年参加工作,1959年由玉门油矿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小队长、副中队长、油建公司党委副书记、大庆党委副书记、大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黑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油建公司工会主席。曾担任全国质量协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质量协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系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

四、

五、

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现已退休。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周占鳌和他所在的油建11中队,为甩掉中国贫油的落后帽子,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开发大庆油田的火热斗争中。为提高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他响亮地提出了“严在针尖上,细在发丝上”, “宁要一个过得硬,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的口号,在全战区引起了很大反响。一次,某排油井投产后,他去回访,当他查到一口井的清蜡装置时,发现在清蜡杆上有几滴油,其中有一滴在焊口上。“是放喷原油溅上的,还是其他原因?”这几滴油在他脑子里打了个问号。他放心不下,过了两天,又专门来到这口井,只见焊口上还有油迹,他用手抹去了油点。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对油田负责一辈子的精神,驱使他第三次来到井上。这回,他发现焊口上还有一滴油迹,断定焊口有砂眼。他立即赶回队里,带上工程师,连夜到井上把砂眼补好。从1960—1977年,他所在的11中队建泵站28座,安装井口2772套,铺管线1394公里,焊接742837道焊口,达到了项项质量全优。1972年2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通讯《一个工作认真的人——记大庆油田老工人周占鳌》。他的事迹至今仍在油田广泛传颂。他多次被评为大庆战区标兵、大庆市(局)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特等劳动模范和石油工业部劳动英雄。1974年,大庆党委授予他“最讲认真的人”的称号。

屈清华

“学铁人的带头人”。陕西省长安县人,1935年出生。 1954年他在玉门当石油工人,1960年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196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钢铁1202钻井队司钻、副队长、钻井队长、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大庆生产办副主任。1975年调到中央组织部工作,任党的核心小组成员、调查组组长、干审局局长,并于1978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调任石油工业部钻井司司长。后任石油工会副主席、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规划院副院长,现已退休。1960年他随着会战大军来到大庆油田,成为1202钻井队的一员。当时,他们吃的是炒面、雪团,住的是一间漆黑的有门没窗的马厩。他有一种忘我的工作精神,体重仅110多斤,却可以一顿吃20多个个土豆,能一口气抡300下大钳。初春,雪水将他的工靴灌满了水时,他竟光着脚在刺骨的泥水里滚几个小时的钻杆;夏天,蚊子铺天盖地,他就用黄油涂到脸上。会战初期,当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时,钻井队条件特别艰苦,队伍中有的人产生了思想波动,想离队回家,屈清华用坚定的话语和行动为他们树立了榜样。他立志学习铁人,做永不卷刃的尖刀。1966年他任1202队队长,他与全队职工一起创造了钻井队进尺月上万米、年上10万米的全国最高纪录,超过了当时美国的王牌钻井队和苏联的格林尼亚功勋钻井队。施工中,他亲自上钻台操作刹把,有时泥浆从十几米高的外杆里喷下来,铺头盖脸地浇在身上,泥浆浸透了工作服,他依然坚持。开钻没有水,屈清华与大家砸冰窟窿,端水干;没有吊车,设备到不了位,屈清华就与大家用肩扛。在攻克井尺10万米大关时,屈清华眼睛始终熬得红红的,人瘦了一大圈。抢攻进尺万米时,他患了疾病,大夫给他开了药,让他休息,可他拄着木棍,把药带到井上,依然同大学滚在泥里,泡在水中,偶尔歇一下,便捡起干柴,把药熬了喝下。1966年8月下旬,他作为1202的代表,到北京向党中央汇报,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0月1日,屈清华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第一次幸福地见到了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他担任1205钻井队队长的6年里,共打井190口,钻井进尺23万米,为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立下了功勋。1971年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学铁人,为油奉献的劲头丝毫不减。1974年,他在组织新油区会战时,听说1202队井上电缆被雷电击爆,立即赶到现场,和工人们一起踏着泥水去邻近井队抬电缆,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热情。他3次被评为大庆标兵,1965年被评为石油工业部五好标兵,197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974年大庆党委授予他“学铁人的带头人”的称号。

吴全清

“钢铁钻工”。山东省滕县人。1937年生。1963年由部队转业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一二○二钻井队当过钻工、司钻、副队长、队长。历任1202钻井队钻工、司钻、副队长、第七任队长、钻井指挥部党委常委、副指挥、钻探公司副经理、工会主席、市人大副主任、钻井二公司工会主席,系中国共产党第十

一、十三届中央委员,现已退休。石油会战之初,动力设备异常短缺,没有吊车,他和战友们人拉肩扛;没有开钻水,就破冰端水保开钻。艰苦的环境,艰难的岁月,造就了吴全清百折不挠的性格。1970年,吴全清任1202钻井队队长,他带领导领1202钻井队参加了江汉油田的会战。新油田会战条件艰苦,但吴全清想:再艰苦,也比不上1960年大庆会战,一定要把大庆会战的光荣传统带到新的油田。为了加快新油田的开发,他带领1202钻井队全体职工顶着夏季30多度的高温,白天黑夜连续苦干。有一次下油管,由于雾大,操作看不清,一根百十斤重的油管从五六米的高空掉下来,砸伤了他的右臂。住进医院后,他总是想着队里的工作,没等伤好,就返回了井队,带着伤痛和全体职工继续奋战在钻台上。在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队共打井48口;胜利地完成了新油田的开发任务。1973年11月,开发新油区的会战正打得热火朝天。因患肠炎,吴全清3天只吃了两顿饭,指导员好不容易把他按在床上休息。当他听说井上卡钻时,立即赶到井场,把当班的同志劝下钻台,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操作处理。突然,钢丝绳绷断了,悬坐在转盘上的100多公斤重的大吊车飞出来,打塌了他的右脸颊,打断了3根肋骨,右肩胛骨被砸成粉碎性骨折,他昏睡了四天四夜,经过多天的抢救才脱险。负伤丝毫没有动摇他继续做钻井工作的决心,他常常吃住在队里,和工人们大干在井上。在他的精神鼓舞下,1202队的全体职工以更大的干劲争创一流,1974年提前38天实现1年人均向国家交1口油井的目标。1974年大庆党委授予他“钢铁钻工”的称号,1978年他被评为黑龙江省和石油工业部的劳动模范,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

高金颖

“继承铁人精神的好队长”。黑龙江省阿城县人,1945年出生。1966年到大庆参加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1205钻井队第7任队长、钻井指挥部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副指挥、钻井三公司副经理、大庆市(局)工会副主席,现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工会副主席。高金颖处处以铁人老队长为榜样,工作中有一种不怕苦和不怕死的精神。1970年他担任司钻。一次,他带领全班人正在下套管,突然刹把失灵,几十吨重的套管连同游动滑车从10多米的高处猛向井口砸下来,眼看一场机毁、井废、人亡的重大事故就要发生。他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一个箭步冲上去,猛力提出上百斤重的卡瓦向井口投去,卡住了飞速下滑的套管。油井和设备保住了,工友们脱险了。1971年,他和全队职工奋发大干,实现了铁人老队长王进喜生前提出的“日上千(米),月上万(米),一年打完12万(米)”的奋斗目标。1972年,他们攻坚啃硬,又实现了“铁人”生前提出的打“大三一”井的遗愿(用1只钻头1天打成1口中深井)。在打“大三一”井的会战中,他腰部被扭伤,得了腰间盘突出症。在外地治疗期间,他听到开发新油区会战的消息,不等病痊愈就投入了新区会战。不久,领导决定让他担任1205钻井队队长。新区第一口井开钻后,他抢着顶岗扶刹把。过度的劳累加上钻台的震动,腰痛越来越厉害,他穿上医院为他特制的钢背心,坚持工作。大家感动地说:“60年代,为甩掉石油落后帽子,铁人老队长拄着拐杖上井场,拖着伤腿搅拌泥浆;70年代,为了拿下新油田,高队长身穿钢背心,上井扶刹把,还是老队长那股劲!”1972年他被评为战区模范标兵、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974年大庆党委授予他“继承铁人精神的好队长”的称号,1977年他被评为黑龙江省铁人式模范标兵,同年还被授予石油工业部劳动英雄称号,197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英雄,198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

徐淑英

“采油铁姑娘”。黑龙江省青岗县人。1950年出生。1966年到大庆参加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女子采油队食堂管理员、饲养员、采油工、队长、采油四部党委副书记,现任采油厂工会主席,大庆市政协委员。徐淑英在工作中努力像铁人王进喜那样严细认真,不畏困难,拼命大干。1970年的一个风雪弥漫的夜晚,气温下降到零下38度,她在巡回检查时发现干线炉被风刮灭,连划几十根火柴都被大风吹灭。她立即脱下身上的棉衣挡风,又扯下衣服上的棉花蘸汽油引火,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某排20井掉进了几百米钢丝,打捞两次都没成功,成了老大难积压井。1974年元旦,她主动承担了打开积压井的任务。打捞中由于闸门失灵,原油不断往上喷。她顶着迎面喷来的原油,爬上扒杆,一只手抱住防喷管,一只手拼命向外拉钢丝,原油喷得她成了“油人”。为尽快打开这口积压井,她在井上坚持战斗一天一夜,在去19井取管钳的路上,竟昏倒在加热炉旁。一次,她正和同伴们吃晚饭,听说几里外的一口油井发生井喷,她拿起铁锹就向井场冲去。制服井喷必须抢关闸门,切断火源,但井口闸门已经失灵,在场指挥的同志让她快速去器材站取闸门。当她返回井场时,突然看到一个老师傅从井口房上摔下来。这时,她忘了自己身上被火烧着,背走老师傅后,又把棉衣弄湿顶在头上,再次冲向井口。闸门装上了,油井保住了,可是她却昏倒了。1974年大庆党委授予她“采油铁姑娘”的称号,1977年她被授予石油工业部劳动英雄称号,近年来她还被评为省及全国优秀工会干部。

蒋成龙

“烈火炼红心的好青年”。浙江省缙云县人。1953年出生。1972年到大庆参加工作,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输油工、采油小队长、副大队长、采油六厂党委常委等职,现任采油六厂四矿工会主席。1974年3月,蒋成龙在27号站上值零点班时,一台高压热烧炉的阀门垫子突然破裂,炉内原油和天然气以60公斤大气压的力量喷出了烧得通红的炉膛。30多米长的加热间,霎时充满了大火,刚投产3天的泵站面临毁灭的严重威胁。在这危急关头,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顶着浓烟烈火抢关烧红的油气进口闸门。他浑身是火,手握通红滚烫的闸门手轮,使劲拧了3圈半。泵站保住了,可是他的脸部、手部却被严重烧伤。他不但勇于同烈火搏斗,而且敢于向伤残挑战。他忍着剧痛,在病床上坚持学习。手不能翻书,就用舌头舔开书页,用伤残的手握笔写字。烧伤治愈后,留下满脸伤痕,眼睛视力减退,手脚全部变了形。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困难。1974年大庆党委授予他“烈火炼红心的好青年”的称号,1974—1978年他连续被评为市(局)劳动模范,1977年被授予石油工业部劳动英雄称号,同年还被授予全国工业战线先进生产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79年被黑龙江省政府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王武臣

“硬骨头石油战士”。河南省蒙阳县人。1934年出生。1954年参加工作,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曾任井下作业公司酸站站长等职。1975年调入辽河油田,现已退休。王武臣在大庆石油会战时期,不管干什么工作,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有一股硬劲。建酸站不具备条件,他就带领工人利用3栋低矮的干打垒,3个盛酸的铁池子,在芦苇丛中艰苦创业。没有酸罐自己造,没有厂房自己盖,当年建站,当年形成配酸生产能力,为油水井酸化施工创造了条件。1971年为了配合油田压裂施工,他又带人生产压裂砂。从3块铁板炒砂开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建成压裂砂生产一条龙设备,日产量150立方米,满足了油田生产急需。一次酸化施工,在清酸时,酸里的附加剂发生沉淀,出口被堵塞,现场又没有应手的工具,回去取,施工就要中断,严重影响酸化效果。他抢上前去,飞快卸下闸门盖,把手伸进酸罐出口,用力掏里边的堵塞物,手臂烧起片片紫泡。当掏通时,罐里的酸液突然喷了他满脸满身。酸化作业没耽误,可是他的身上、脸上、胳膊上已经被烧得红一块、紫一块,手也烧肿了。一次,生产压裂砂的供砂炉内结了许多硬块,在炉外排除很困难,影响了压裂砂的生产。他不顾炉内一二百度高温,接连进出七八次,直至硬块都排除掉,这时他的眉毛胡子全烤焦了,皮帽子上的毛也烧光了。1972年他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974年大庆党委授予他“硬骨头石油战士”的称号。

李景荣

“一心为公的好干部”。黑龙江省呼兰县人,1928年出生。1945年参加工作,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历任设备科副科长、建材指挥部副主任、运输大队长、运输处党委书记、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副厂长和党委副书记等职,现已离休。1962年,大庆炼油厂破土动工,各种成套炼油生产装置急需运往工地安装。李景荣一心扑在繁重紧张的运输工作中,哪里需要他就顶在哪里。装卸器件时,他是搬运工,抢在前,干在先;运输紧张时,他是驾驶员,开的车拉得满,跑得快;车辆检修时,他严细认真,一丝不苟,不怕苦和累。在会战初期,既没有大型吊装起重设备,又没有大型的运载工具。他带领安装工人用土办法,把上百吨重的炼塔,一个一个拖运到工地,常常是几天几夜不合眼。1962年在突击运输炼油厂第一期工程设备中,他连续干了3昼夜,靠人拉肩扛把12套炼油生产装置的88个炼塔、50多个20吨以上的容器及时拉运到厂里。1970年春节前夕,他带人去哈尔滨抢运丙烯腈反应器。由于设备超高,沿途需要人用木杆挑开横跨公路的电线。他挺身而出,迎风站在车上足足挑了9个多小时,保证了运输任务的完成。他担任运输处领导后,掌管大小车辆100多台,从没有因私事用过公家的车,也没有让司机顺便捎过一件东西。他自1961年以来连续5次被评为大庆标兵。1974年大庆党委授予他“一心为公的好干部”的称号。197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和石油工业部劳动英雄,198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

李长荣

“发扬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的带头人”。四川省隆昌县人,1941年出生。1962年到大庆,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杏树岗家属生产队指导员、队长、创业庄革委会副主任、家属管理站教导员、钻井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大庆党委政治部副主任、大庆市委常委、大庆市妇联主任,现任大庆市政协副主席。她曾当选定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第五届常委。李长荣来大庆后,抱着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油田开发建设出力的信念,以“五把铁锹闹革命的带头人”薛桂芳为榜样,组织广大家属走出家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成立了杏树岗家属第一生产队,带头开荒种地,艰苦创业,为石油会战渡过难关做出了贡献。1966年,她调到创业庄家属基地担任领导职务。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风雪严冬,她和姐妹们坚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造林带,锁风沙,修水渠,防旱涝,平整土地,治理盐碱。当年共修水渠7000多米,扩大灌溉面积2000亩,营造固沙林700多亩,建成8米宽的农田护林带13000多米,平整和治理盐碱地300多亩。使耕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到1974年,她们在创业庄整修土地300亩,打水井11口,修田间水渠4500米,使灌排面积扩大到2000多亩,共营造固沙林200多亩,8米宽的防风带29条,长13000延长米,原来那“风来满天沙,盐碱白花花,多雨淹庄稼,无雨干巴巴”的农业环境,变成了“风来不裹沙,盐碱难安家,多雨涝不了,无雨照长好庄嫁”。这一年,尽管虫害肆虐,粮食仍获得了有史以来特大丰收,产粮32万公斤,比1971年增长50%,玉米亩产超过了千斤大关,为建设“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新型矿区做出了贡献。1964年她被评为大庆家属标兵,1972年以来她连续多次被评为大庆模范标兵,1975年大庆党委授予她“发扬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的带头人”的称号,1977年被石油工业部命名为劳动英雄,1982年被评为全国、省“三八”红旗手。

李法兰

“家属闹革命的先锋”。山东省平原县人,1944年出生。1962年随爱人来大庆,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家属生产队记工员、政治指导员、油建指挥部党委副书记。1978年调到石油工业部工作。李法兰是油建红一站家属先锋五队的创始人。1963年她积极响应会战工委的号召,以薛桂芳为榜样,走出家门,带领17名家属,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人拉犁,锹翻地,早起晚归,开荒种地180亩。建队初期,条件很差,机械化程度很低,从种子下地,到田间管理及秋后收割都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在这种情况下,她带头大干,同时认真做好每个家属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当年就产粮1.5万多公斤,支援了石油大会战。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她组织家属们学政治、学文化、学军事、学技术,因陋就简地办起了家属“七二一”学校,有40名家属甩掉了文盲帽子,有15名家属学会了农业技术,有6名家属学会了开拖拉机。她还组织家属队的民兵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战备常识,练习打靶。全队64名民兵,个个懂得射击要领,其中25名民兵射击达到优秀,空中打气球百发百中。她带出了一支能文能武、敢打硬仗的革命化家属队伍,使先锋五队自1968年就跨入了战区和黑龙江省的先进行列。她1972年、1973年两年被评为大庆模范标兵,1975年大庆党委授予她“家属闹革命的先锋”的称号,1977年她被评为黑龙江省模范标兵,1980年评为大庆石油会战劳动英雄。

张秋银 “身残志坚的好青年”。山东省郓城县人, 1951年出生。1972年参加工作,曾任司泵工,1972年9月入厂,工作一向任劳任怨,勤勤恳恳。1974年3月她突然感到左臂疼痛,有时竟疼得抬不起来。可她忍着病痛,坚持上班顶岗,医生让她休息,她把病假条揣在兜里,一直默默地坚持工作,实在忍不住就吃几片药顶一会儿。在操作中左手抬不起来,她就用右手切换阀门,按动电源开关,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同年5月病情加重,经医生检查确诊为骨癌,截去了左臂。手术后第3天她背着医生下床练习走路,出院后3个月就上班了,练习用一只手坚持操作,打扫卫生。一次在她当班时,液态烃泵垫片突然喷开,大量的烃喷出来,整个泵房霎时充满易燃气体,随时都有爆炸起火的危险。她挺身而出,用一只手切换阀门,倒换机泵,并用电话同中心操作室联系,及时地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1976年1月,她病情恶化住进北京日坛医院。在弥留之际,她想到的是车间、团支部和校外辅导员的工作,在病榻上还坚持给大庆采油一部机关小学的孩子写去了6封语重心长的信。1974年,她被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党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的称号,同时又被评为大庆模范标兵1975年大庆党委授予她“身残志坚的好青年”的称号,1976年7月,张秋银病逝,同年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党委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洪学

“又红又专的车间主任”。吉林省农安县人。1934年生。1958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化工学校,曾在黑龙江省化工研究所、喇化工作,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参加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化肥厂的建设。历任化肥厂尿素车间主任、化肥厂副厂长、化肥厂总工程师,现已退休。石化总厂化肥厂生产装置,是毛主席、周总理亲自圈批的国外引进的全国13套大化肥生产装置之一。这套装备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具有7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1976年,尿素生产装置进入单机试运、化工投料的紧张阶段,为了早日生产出合格的尿素产品,他带领工人昼夜连续奋战。在尿素生产装置试运投产过程中,先后停车74次,他都亲自参加了全过程处理。在生死关头他能自觉地冲锋在前。一次,高压洗涤器放空管突然爆裂起火,系统内还有140多公斤的常压易燃易爆气体,如不及时处理,尿素生产装置就要蒙受巨大损失,他顶着令人窒息的除了险情。为了解决尿素生产技术问题,他刻苦钻研技术,有选择地学习外语,还读了51本国内外尿素生产技术的书籍,系统地掌握了专业技术。他参考国内外同类生产装置的运行状况,摸索解析系统的生产运行规律,不断地调整运行参数,使解析塔进料每小时高于原设计能力3万立方米,每天可多回收氨15吨,一年多回收的氨相当于一个年产5000吨小化肥厂的产量。他速把学到的先进技术运用到车间管理中,使车间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尿素生产装置由最初的一天三开三停,到长周期生产60天的当时全国同类型工厂的右史最好水平。在1977年全国同类装置评比中,尿素车间的设备完好率、产品合格率、操作平稳率无双夺得第一名,化肥厂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1978年大庆党委授予他“又红又专的车间主任”的称号,1979年他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石油工业部劳动英雄。

阎智福

“铁人式的好作业队长”。甘肃省酒泉县人。1937年出生。1960年到庆,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井下作业工、队长、副大队长,1987年6月病逝,终年49岁。阎智福身患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为了使每一口事故井、积压井早作业,多生产原油,他20年如一日,坚持顶在生产一线,像铁人那样工作和生活。1975年,在南8区3排—28井作业施工,堵塞器突然失灵,油气从井口“呼呼”地向上喷。在这关键时刻,他顶着从井内喷射出的油气流,钻进操作台,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直到这口井作业完。由于在井上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加上劳累过度,高血压病、心脏病突然发作,晕倒在井场上。在送他到医院抢救的途中,还喃喃念叨着井上的工作。同年,在南7区3—40井进行不压井施工作业。加压起管柱时,堵塞器意外飞出,安全卡瓦失灵,油管即将从井内飞出,井口操作的4名工人的生命受到威胁。他一个箭步冲到井口,推开工人,灵敏地把安全卡瓦向上一缓,迅速卡住了油管,避免了一场人身伤亡事故。他身患多种疾病,家庭也很困难,但他从不给组织添麻烦。有一次,他的小女儿得病住进医院,另一个女儿是哑巴,已在外地求医1年之久,组织上根据他家经济情况特批准80元救济款,可他一分不要。自大庆石油会战以来,他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1978年大庆党委授予他“铁人式的好作业队长”的称号。198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石油工业部劳动英雄。

蔡国珍

“学铁人的好干部”。湖南省益阳县人。1939年生。1960年转业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队长、指导员、教导员、党委书记等职。现任供水公司党委书记。蔡国珍当干部以来,始终以“铁人”为榜样,把满腔热忱倾注在工作上。1973年冬,他被抽调到采油六厂参加喇嘛甸新油区开发会战。在一大队任教导员时,他每天顶在井站施工现场,带领职工苦干一冬,实现了96口井的单井进、计量站投产、原油外输、热油清蜡、资料录取等5个一次成功,打响了新区会战的第一炮。1974年,他又去组建二大队。当时在大队12个采油队中,后进单位就占

四、五个。采油九队组建时,连职工大会都开不起来。职工花名册上110人,来报到的只有76人,睡了一宿觉,第二天就跑得只剩下两个人。他亲自蹲到这个队,建章立制搞整顿。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整个二大队涌现出5个战区先进队和1个标杆队,原油产量也翻了一番。他经常深入基层,用会战传统带队伍,身体力行抓作风。仅1976年一年,他就和大队干部一起查岗9865次,查一次岗,搞一次传帮带。采油十队30号站是有名的“污油站”,他带上4名机关干部住到这个站,和工人一起大干40天,使这个“污油站”终于变成了样板站。在大队任职的4年时间里,他亲自参加集体生产劳动800多天,其中吃住在井站480多天,亲自动手搞出了4座样板站,改变了2个大队、4个基层队的后进面貌。他多次受到表彰。1978年大庆党委授予他“学铁人的好干部”的称号,并被评为黑龙江省和石油工业部劳动英雄,1980年他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等劳动英雄,1991年被授予黑龙江省模范党务工作者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首批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胡功祥

“学铁人的好作业队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49年生。1970年从大庆石油学校毕业后在大庆参加工作,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队长等职。现任井下作业公司修井分公司副经理。胡功祥在作业队艰苦的岗位上,学铁人、做铁人,被群众誉为“活着的铁人”。1977年在南3区1—36井施工,他已在井上连续干了20几个小时,回队刚要休息,突然传来井喷消息,他立即赶到井场抢焊套管闸门。在套管裂口冒出火苗时,他用双手捂住了裂口的火苗。他身患胃病、关节炎、痔疮和腹股斜疝等多种疾病,但始终坚持奋战在修井前线。犯病时, 就用土办法顶一下。一次处理事故,他的一个手指被挤掉,医院手术时截去一节。出院后他没休息,照样坚持工作。他参加工作以来,连续4年被评为大庆市、局模范标兵。1978年大庆党委授予他“学铁人的好作业队长”的称号,1978年他被评为石油工业部劳动英雄和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98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

夏良才

“学铁人的红管家”;湖南省安化县人。1933年生。1960年转业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过采油工、维修工、水泵工、保管员。现任采油一厂总务科副科长。夏良才干一行爱一行,甘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1961年冬,他和一个同志在菜窖里干活,突然窖要塌顶。在危险时刻,他把那个同志一把推开,一个箭步冲上去,用身体死死顶住大梁,直到同志们赶来才替换下,可他的锁骨却被压断了。1976年,他调到生活服务科当副科长,已患二期矽肺病,医生嘱咐不能干重体力劳动,他却专拣重活干。一次去肇源拉货,在返回途中,下起大雨,汽车抛了锚。他带头跳进泥水中,用手扒,用杠撬,推一步,垫一步,一直奋战5个多小时,硬是把车推出6里多路,终于在第二天凌晨3时赶回单位。他时刻想着群众的冷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职工修门窗,给卫生所抹房,给托儿所修气管线、火墙,还把一位无依无靠的老人照顾了10年。他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对国家的东西,就是一个螺丝帽、一个绳头都要拣回来。为方便基层,他把生活库房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流动服务组,经常深入小队送生活用品。仅1987年,就下小队150多次,送货4万余件、维修各种器具1800多件,为国家节约资金27000多元。自参加会战以来,他连续多年被评为标兵。1978年大庆党委授予他“学铁人的红管家”的称号,1980年他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

涂文如

“自觉从严的好干部”。安徽省六安县人。1937年生。1956年参军,1959年转业到玉门油矿,1960年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历任班长、副中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等职。现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萨中油气处理厂工作。大庆石油会战期间,涂文如始终坚持发扬自觉从严、好字当头的光荣传统,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无私地奉献。在开发喇嘛甸油田的会战中,他是油建十一中队第三任中队长,接受了一项新型转油站预制安装任务。全队的人力比预算的工程量所需的人力差一半,如要按期完成任务,必须一天顶两天用,一人顶两人干。当时正患肠炎的涂文如拿起焊枪和工人们一起干了起来。这天,他从早到晚拉了10几次肚子,加上连续几天没有很好地休息,身体非常虚弱。他蹲着焊接坚持不住就跪着,跪着也坚持不住就趴着焊。一昼焊完了1232根焊条,创造了日焊小管的最高纪录。完工以后同志们把他抬回了家。他和他的队友们硬是靠这种钢铁意志和石油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仅用7天7夜就提前完成了任务。自参加大庆会战以来,他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1978年大庆党委授予他“自觉从严的好干部”的称号。1980年又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

耿玉亭 “身残志坚的技术员”。河北省宽城县人。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河北承德石油学校,同年来大庆参加油田化工生产建设,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供电车间工程师。现在石化总厂工会龙凤体育馆当干部。1976年1月,在给硝铵生产装置送电试运过程中,耿玉亭为排除一台主变压器的故障,意外触电,身负重伤。经医务人员及时抢救治疗,生命虽然保住了,但双臂却从肩胛骨处整个给截掉了,成了无臂人。伤残以后,他以坚强的毅力,战胜生活中的那些难以想象的困难,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把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又献给了石化生产建设事业。他失去了双臂,双脚大筋又被电流击断,脚趾坏死,只能靠关节运动,顶风走不动路,顺风前进身体失去平衡。他就每天提前上班,不到2里多的路程,他需要走40多分钟,从未迟到过一次。他是搞技术工作的,读书和查阅资料时,得先用舌头把书页舔起来,用嘴唇翻过去一页,然后用下巴按好才开始读。为了使自己能重新拿起笔,他又动脑筋设计了一个专门写字的“牙嗑子”。就是靠这支笔,用嘴叼着画了一张张设计图,完成了一次次任务,革新完成了高压开关柜,建立了整套的技术资料。他不仅自己刻苦钻研技术,还大搞技术革新,培训工人。当他讲电工基础课时,有的青年能听懂课,却看不明白图纸,他就求别人用铁丝做个圆圈,焊上一根1米长的粗铁丝,将圆圈套在自己的头上当教鞭,边讲边用头上的教鞭指指点点,就收到很好效果。1984—1986年,他又主动承担了重新审核编写《印刷电器作业操作规程》。厚厚的6大本,1000多页,20多万字,他硬是用舌头一页页地舔起,逐字审核修改,又亲自只身往返生产厂家多次,终于把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手册发到车间每个工人手中。他1977年被评为石油工业部劳动模范。1978年大庆党委授予他“身残志坚的技术员”的称号。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高连和

“一心为公的好司机”。黑龙江省双城市人。1938年生。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一直是运输公司十三车队汽车司机。高连和自大庆会战以来30年没离开过汽车方向盘,安全行驶110多万公里。会战初期,他曾以过硬的技术和作风被抽调到专打硬仗的“硬骨头十三车队”。为早日拿下大油田,不计时间、不讲报酬,经常日夜连轴转。为确保“铁人”带领的一二○五井队开钻,他经常吃住在车上,饿了啃几口馒头,困了趴在方向盘上打个盹,坚持随叫随到。王进喜称赞他“不愧硬骨头车队的司机”。大庆会战生产和生活急需大量木材,他随车队12次在严寒的冬天进深山老林集材。每逢过地势险要的九岭十八坡、“狼牙路”和“老虎口”时,他总是抢在前头。1971年在抢运我国第一条大口径输油管线中,他冒着危险进行试运,创出了用4吨车拉运6根直径85厘米、重10吨管线的纪录。他不为名、不为利,1965年至1979年14年中,无报酬劳动达15200多小时。他把“汽车人民给、开车为人民”当作自己的座右铭。爱护车辆,刻苦钻研技术,蒙目拆装化油器只用3分钟,先后为全国各地来参观的9700多名代表作过技术表演,次次准确无误。他给自己定了“为公开车行万里,为私车轮一动也不动”的规矩,30年如一日做到不走样。他经常远离单位、远离领导执行任务,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拿不要国家东西。先后为油田大小120多个单位服务,拉运数以万计的吃、喝、用的东西,从没要过、拿过一次,从没收过一次礼,吃过一次请。12次进山去拉运木材,没有要过一块木板,拿过一个菜墩。他开车不用车,爱人有病,孩子住院,他从没动用过公家的汽车。一次他大哥从老家来大庆,想借开车弟弟的光看看大庆,他给哥哥钱,让他乘交通车游览油城。他的4个孩子结婚,没用车接送过一次。自大庆会战以来,他曾多次被评为油田标兵、大庆市劳动模范。1977年被评为石油工业部劳动英雄。1978年大庆党委授予他“一心为公的好司机”的称号。198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英雄。1983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

卢 菊

“坚持走‘五七’道路的模范家属”。山东省沂南县人。1942年出生。1963年到庆,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过钻井指挥部家属基地(三十井和互助村)放牧员、饲养员、基地党支部书记。钻井技术服务公司农工商分公司管理站副站长、站长,现已退休。卢菊从山东来到大庆的第二年,组织决定她去放牧,经管80多头牛,她愉快接受了任务,每天起早贪黑,精心地放养着牛群。为了行动方便,毅然剪掉辫子,理成男发,从此,“假小子”放牧员一年四季出没在油田南部的大草原上。步行赶牛群找草场不灵活,她又学会了骑马。在草原上放牧整整6个寒暑。1968年冬,在林源车站附近,一头母牛突然产了小犊。由于天冷,牛犊有冻死的危险,她立即脱掉棉衣包在小牛犊身上,把四五十斤重的牛犊从10里外的草原抱回住地。母牛病了,小牛没奶吃,她又买奶粉精心护理。在她放牧的6年中,牛群由原来的80多头增至100多头,头头膘肥体壮。1973年,她当了干部,每天都去察看牛棚猪圈。一次,一头母猪在猪圈外下了崽,9头猪崽冻得发抖。她就解开棉衣,把小猪一头一头地放在自己胸前暖着,持续了十几个小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她又带领姐妹们更起劲地大办牧业,仅1984年就生产猪、牛、羊肉16000余斤。她热爱集体,一心一意为油田开发建设服务的精神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赞颂。1966年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连续多年被评为大庆劳模、标兵。1977年被评为石油工业部劳动英雄,1978年大庆党委授予她“‘坚持走五七’道路的模范家属”的称号。1979年手”称号。

齐莉莉

“学铁人的好保管员”。吉林省右前旗人,蒙古族。1955年生。1974年来大庆参加工作,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过物资供应处萨尔图仓库保管员。现任物资供应处配件公司材料员。齐莉莉参加工作以来,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苦练为油田建设服务的基本功,被誉为“活账本”。她不看账本就能对所管器材中收发量大的520多项,7万多种器材的名称、规格、单价、库存等10个数据对答如流,对所管的14种机型,800多项机部件的性能,用途,安装部位和代用情况掌握得清清楚楚。为应付特殊情况,她还练成了“识货”、“摸料”和“活账本”的硬功夫。1975年她被评为大庆模范标兵。1978年被评为石油工业部和黑龙江省劳动英雄。她曾先后两次出席石油工业部物资工作学大庆现场会并作经验介绍和技术表演,还出席了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并向代表作技术表演。1978年被大庆党委授予“学铁人的好保管员”的称号,1979年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受到了邓小平、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0年分别被全国妇联、石油工业部、黑龙江省政府评为“三八”红旗手、石油战线劳动模范和特等劳动模范。

第二篇:70年代公社放映员待遇问题何时解决

(2011-04-15 18:13:49)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为解决我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落后面貌,国务院下发了,【1974】12号【关于认真做好农村电影发展工作的意见】的文件通知,各级政府部门又相继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成立出社电影队,由公社党委政府代表国家最基层职能部门具体操作,挑选思想好,作风正,身体健康,热爱电影工作,由一定文化水平和宣传能力及有电工和绘画基础的同志,担任公社放映员,由社推荐保送文化电影部门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全国有近十万左右公社放映员,受聘参加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公社放映队的成立,对于我国的电影普及和发展及农村文化生活的提高错处我巨大贡献。到九十年代中,由于电视的发展普及,我国城乡电影的放映逐步走向低谷,公社放映队先后解体消失,公社放映员也相继下岗,在历经30年的不懈努力下,将农村电影放映从贫乏推向饱和后,公社放映员也随着胶片电影的消失而消失,把自己的宝贵才华奉献给了农村电影事业。如今,花甲之年由于电影管理体制上长期长期上下错位,电影市场的滑坡,当年共和国的基层工作人员——公社放映员,如今编制待遇问题一直不能解决,成了新中国以往的弱势群体,2000年以来,公社放映员逐级上访,但时至今日,只有极少数的地区得到切实落实。近一两年来这一全国性的历史遗留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及社会政府各界人士的大力关注。2009年12月份,全国上访问题突出,中联部召开了联席会议,分析研究了近年来全国各地老放映员商贩率上升的情况,认为这是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本着改革开放,资源共享的原则,应该妥善解决这些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做出过贡献的农村放映员的待遇及养老问题,联席会议还得到了周永康同志的批示,认为形势严峻,应该尽快予以解决。 政策依据:

一、 广播电影电视部广发,干子(1987)111号文件,批转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关于解决农村乡镇电影放映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的报告》的通知,集中提出乡镇电影放映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应按国办电影人员的标准,按照劳人薪字(1985)19号文件,关于工人套改工资标准办法予以套改定级,今后乡镇电影工作人员的工资调整、改革,应随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改革和调整办法,参照调整,解决他们的生活待遇问题。如果那时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此文件,就不会出现目前的公社放映员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国家统计局、人事部、劳动部、国家计委统制字(1990)304号《关于劳动计划和统计中划分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暂行规定》文件中,进一步确定乡镇放映员的性质为事业单位。

三、 国务院办公厅颁发(2002)7号《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转发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七条中又一次明确提出,要积极解决农村电影队伍的编制问题。

四、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广发(2002)304号文件《关于加强实施“2131”工程》文件第2页第二条中提出,“各地区按国办(2002)七号文件精神,积极解决农村放映队伍的编制问题,把农村放映队的建设纳入基层文化建设中”。

五、 国家广电总局广电字(2004)50号函明确通告,虽然公社放映员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但是一些省已经着力逐步解决。

六、 2009年7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赵局长签发的广建议提案【2009】60号《对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253号建议的答复》在2009年全国人大二中全会上,辛淑华等五位代表提出了妥善解决原乡镇电影放映员有关待遇问题的点8253号提案。

七、 2010年5月2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张培民局长签发的广建提案字(2010)8号《对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454号建议的答复》。

八、 2010年1月6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字(2010)11号广电总局办公厅转发《中央处理信访冲突问题及群众性事件联席会议》办公室《协调会议纲要》的通知。

九、 国办发【2010】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

十、 2010年9月13日,国家广电总局【2010】第776号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开展农村老放映员情况摸底的通知》。

十一、2010年10月27日,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董刚在中西部农村电影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创建新观念,加强管理推动农村电影工作全面发展》的报告中指出: “农村电影放映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德尔传播者,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

六、七十年的从事放映工作的乡镇放映员,他们是农村电影事业的开拓者,几十年来,这支农村电影的骨干力量,常年坚守在电影放映的一线,为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他们不辞辛苦,跋山涉水,为我国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妥善解决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历史遗留问题,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国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惠民政策” 。

第三篇: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五篇【一】

建立在现实主义之上的理想主义才能历经挫折而毫不动摇,有着理想主义引导的现实主义才不会在物欲横流中迷失方向。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让“三分之一”注入党的事业强大活力

“80后、90后”党员已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的这一结果,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生机和永葆青春的活力,党的肌体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党员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党的生力军持续壮大发展,党的事业永远朝气蓬勃。

100年前,一批有志青年汇集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也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最年长的不过45岁,最年轻的只有19岁,平均年龄只有28岁,此后改变整个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些年轻人成立起来的。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青春的政党。正如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所言,是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从那时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中,总是集合了了一批又一批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献出生命的2000多万烈士中,大多数都是年轻人。瞿秋白、刘胡兰、董存瑞……无数年轻人为伟大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正是无数优秀青年暗夜中的孜孜以求、探索中的前赴后继、前行中的不离不弃,才让我们党走过100年风雨历程,仍然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拥有青春的激情与魅力,让一个从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的执政党,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发展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党担负着千秋大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为之奋斗。100年来,无论是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还是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无论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还是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广大青年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党和人民事业必胜的信心,一颗红心向党,成为先锋队的一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以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奉献的精神、务实的作风,为党旗增光、让党徽闪光,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党的事业生生不息、滚滚向前,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汇集在党旗下,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敢地肩负起历史使命,无私奉献、奋发有为,踊跃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壮丽的奋斗之歌。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五篇【二】

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惘,然而,青春会成长,迷惘会散去。黑夜过后,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

青春,一个多美好的词儿啊!它是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是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青年,一个多美好的年纪啊!它正如陈独秀所歌的那样∶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副,人生之最好年华也!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希望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负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席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诚然,青春似一张车票,过期不候;又像一片云朵,稍纵即逝。可只要青年们一心向上走、一意向前冲,大胆的说话、勇敢地行进,便能够走好青春这段路,创造一个青春的小我、一个青春的中国、一个青春的民族。

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青年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坚定什么样的信念、确立什么样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六点希望,第一点就是树立远大理想。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就是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笃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信心,坚信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就是要把自己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将人生目标、职业选择与祖国需要、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要像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奔赴北大荒那样坚韧不拔、艰苦创业,铸就拓荒丰碑;像云南“80后”干部李忠凯那样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虽“白发苍苍”却不敢忘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像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那样奔赴沙漠播撒梦想,照亮他人诗的远方......

以砥砺奋斗一路乘风破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100年前,五四青年挺身而出、奋起抗争,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抛头颅洒热血,留给我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今天的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又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年要把奋斗作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矢志艰苦奋斗,依靠奋斗实现人生理想和民族复兴。要勤学善思,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掌握技能、增长才干、提高能力;要善于思考,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练就过硬本领。要担当责任,使命呼唤担当,青年引领未来,今天的青年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征程中,埋首本职工作实千、甘于到基层一线苦干、大胆创新创业敢干、勤学善思巧干,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自告奋勇、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尽应尽之责、为应有之为。要不懈奋斗,不畏前路艰辛、不畏路途曲折、不畏长路漫漫,始终保持一颗奋斗的心,用汗水浇灌理想的花朵、用双脚走稳前行的道路、用双手绘就成功的蓝图,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的奇迹。

以品德修为把稳前进之舵。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现实中,每当有老年人品行不端事件发生,大众的怒点就被引燃,纷纷发出“坏人变老了”的喟叹。足见人从青年这个关键期就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坚持自觉的道德养成、进行积极的道德实践,扣好人生道德的第一粒”扣子”。青年锤炼品德修为,就是要像总书记告诫的那样: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情趣健康,维护社会规则和秩序、遵从社会公序良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创造清风正气的社会。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五篇【三】

在五四运动百年纪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掷地有声、震撼人心的重要讲话,深切鼓动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信仰信念信心,激励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拓展生命的宽度,丰厚人生的质感,润染时光的底色。

青春梦想,是青春奋斗的目标航向。知之深则行之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梦想。100年前,北京大学等三千余名青年学生怀揣救亡图存的青春梦想,在民族存续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振臂高呼,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广大青年用源源不断的生力书写了一幅“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时代画卷。细数那些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倾听那些砥砺奋进的负重足音,重拾那些奋发图强的青春梦想,猛然发现,五四精神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基因,五四青年为民族复兴的青春梦想已经烙印在一代又-代的中国青年身上。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高举五四运动的精神火炬,做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追梦人,同全国人民–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春奋斗,是青春梦想的靓丽底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拼搏的人生精彩纷呈。神州孤寂,难再回顾,三千青年洒泪京都,弃哀歌,登高奔走,抗议游行,时见睡狮风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诠释了青春奋斗,觉醒了伟大创造,骑了伟大革命,推动了伟大飞跃,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全本的《共产党宣言》,《新青年》杂志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读物,李大钊、陈独秀分别在北京、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开始在北京、上海、湖南和留日、留法、留俄学生中相继建立,那个时代的青年用青春奋斗翻来了反帝反封建的新篇章,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赓续五四精神,奋进复兴征程,需要广大青年树立大历史观和增强时代使命感,担负历史重任,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以“勇立潮头唱大歌,敢持彩练当空舞”的青春活力起航民族复兴的豪迈征程。“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100年后的今天,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面对实现百年夙愿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当代青年责无旁贷,亦任重道远。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礼,我要去追寻白年前的李大钊先生,去告诉这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经过百年的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且正在以其独特的姿态茁壮成长。1919年5月1日,李大钊帮助《晨报》副刊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这是在中国报纸上第一-次纪念世界无产阶级的节日。在“五四”前夕,李大钊的文章第一次把“直接行动”公开提出来,为即将来临的“五四”革命风暴发出了战斗讯号。在这期间,李大钊等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运动和以工人为主力的群众斗争,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并印成传单散发。李大钊也因此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指导者和参与者。李大钊曾这样寄语中国年: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2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之际,愿当代青年都能仰望星空,秉承先辈爱国之精神奋勇前行,并激励自己:祖国须强大,吾辈当自强。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五篇【四】

这段时间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步伐不一的艰难时世,当时的辛亥***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混乱不堪的面貌。有人愚昧无知、有人迷茫不前、有人企图复辟帝制,同时也有一大批青年先进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剧情开篇,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消息引起国民哄动,让在国外留学的一部分有志者青年李大钊等人愤愤不平,他们纷纷回国寻求一条救国之路。李大钊说:“我们必须要唤起民众觉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主精神”。同时陈独秀也创办了《青年杂志》宣传新思想,倡导白话文,为寻找一条救国之路打开了新思想涌流的闸门。许许多多的有志青年们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北京大学”里,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三顾茅庐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随后又在民巷建立起“新青年编辑部”。此时北京大学的一些顽固的保皇党也与新青年展开了激烈的争执。这些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诞生前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不断进化。

在探索和发展真理时,十分艰难。在各种思想和主义的交锋之中,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起来。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加上白话文的迅速传播,如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和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等巨作横空出世,大大推动了有志青年探索救国道路的步伐。

这部剧中也有很多风云人物,他们的服饰习惯也反映出当时那个时代的繁杂和混乱。比如留着长辫子端着烟袋讲国学的辜鸿铭教授。张勋的辫子军领兵复辟及海外留学回来,西装革履的胡适等人,这些极具色彩与魅力的人物形象全部映入观众眼帘。而且他们的人物特点也十分鲜明。在北大红楼的衬托下,一批批洋溢着爱国热血的青年学子也让我们过目不忘。他们让我们看到当时那个时代有一批爱国人士正在不惧艰难险阻,努力寻找成功之路使中国登上历史舞台。

《觉醒年代》为我们展演了中国***的创建过程,以深刻的历史意义揭示了这条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同时赞扬了觉醒年代时期一批共产主义者的一颗颗爱国之心。

这部剧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我们看到中国的艰辛,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所以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不负众望。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五篇【五】

从“敬告青年”到“镜诰卿年”

陈独秀《敬告青年》言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100年前的那段历史,是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觉醒的历史,是中国青年手执火炬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序幕,探寻国家与民族前程的历史。百年之后,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仍能感受到五四时代中国学子们的热血与理想,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了自己,也照亮了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青年人,要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奋斗激情,爱岗敬业、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做好基层工作更应如此,笔者认为我们青年应该为自身着好“三种色”。

爱岗敬业是奋斗的“底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有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实现自己平凡的人生价值。聚沙成塔,积流成河,正是无数个平凡汇聚,无数人默默奋斗,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美好蓝图。

敢于担当是奋斗的“本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当前,国家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这个时期,正是青年人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施展才华和砥砺自己的大好时机,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担当能力,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作为一种“新常态”,肩挑使命感,心装责任感,不惧怕困难、不回避矛盾,把担当精神融入日常的点滴之中。

甘于奉献是奋斗的“特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奉献之中,也应在生活中奉献。对青年人来说,更应该时常警醒自己能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奉献,同时我们自身也需要奉献,在奉献中完善生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奋斗的价值。

青春的美丽,正是奋斗之美丽。在新时代里,青年们依然要集结唱响五四奋斗之歌,用实际行动诠释新五四精神,让青春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让他当年的岁月,如镜子般诫勉吾辈。

第四篇: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

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5篇【一】

百年前的觉醒年代已然离我们远去了,却又从未离我们远去。在如今这个理想主义全面崩塌的年代,我们该有理想吗?有,当然得有。以下是本站分享的“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从五四精神看最美五月天

眼前的五月最美,归燕衔新泥、枝叶添新绿,鸟碟翩跹、新意无限。可当我们沐浴春光之时,思绪被牵回1919年那个五月里,会发现更美的是那五月的炽热青春、青春的激昂奋斗、奋斗的无限豪情。值国家危难、内忧外患之际,3000多名学生不顾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宁为玉碎,勿为瓦全”的口号,誓死力争,奋起救国。自此,五四运动惊雷一起,历史便有了新机遇,国家有了新希望。

今天五月的万物更新,是五四时期无数青年对民族独立的强烈呼唤。十月革命的一声枪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唤醒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从那时起,青年一代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了深刻的把握,对未来发展方向有了准确的判断、对国家前途命运是否光明有了清醒认识。他们大胆提出精神自由、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倡导民主和科学,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由此应运而生,它开辟了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分水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习总书记在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今天五月的万物更新,也是抗战岁月里无数青年对和平的忘我追寻。卢沟桥的枪声响起,打破了北平的宁静,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数年的抗战。战争的残酷吓不倒中华民族,我们党以远见卓识和广阔胸襟,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找到符合国情的抗战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实现国共合作,筑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救国。在这段抗战史中,我们清晰的看到青年的力量,寻到他们奋斗的轨迹。林海雪原,弹尽粮绝,杨靖宇牺牲时才35岁;日寇面前,宁死不屈,赵一曼牺牲时才31岁。耿耿爱国心,深深民族情,抗战时期的青年先辈们用高风亮节和不惧牺牲展现出了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民族气节。正是靠这种精神和气节,中国人民凝聚起强大抗战动力,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今天五月的万物更新,还是和平年代无数青年在强国道路上的奋力登攀。沧海桑田,时光流转,奋斗不止,“一带一路”战略绘就经济全球化大美蓝图,扶贫攻坚爬坡过坎,改革开放全面深化、迈入新天地,新时代我们有新成就,也有新机遇,更面临新难题、新矛盾。看今天在社会的角角落落,在发展经济、科技、文化、保平安促民生的方方面面,无不闪现着青年一代的身影。守岛32年的王继才第一次登上开山岛时才26岁,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才33岁,北斗团队得平均年龄才35岁,凉山扑救山火牺牲的指战员们平均年龄才23岁。社会发展进步的画卷处处留下青年一代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青年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先辈叮咛我们珍惜机遇,历史警醒我们长须自强,新时代呼唤我们勇于担当。时代潮头浪更高,借着这最美五月天,广大青年当身体力行,以更高的眼界、更强的自信和更大的魄力,投入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当中,让五四精神与鸟碟一起翩跹起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5篇【二】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去年,一段名为《后浪》的视频演讲刷爆各大媒体网站。视频中展现的是对青年一代的肯定,更是对“后浪”们的期待。

风起潮涌,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青年党员干部作为党员中的佼佼者,作为新时代的一股“后浪”,作为国家发展前行的不竭动力,当立下“青云志”、涵养“硬功夫”、练就“宽肩膀”、勇挑“千斤担”,惟有如此,方能勇立潮头、建功立业。

守初心、强信念,立下“青云志”。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陈独秀36岁创办新青年,他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李大钊27岁撰写《青春》,他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毛泽东27岁主编《湘江评论》,他说“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回首过去,无数仁人志士用成功经历启示着我们,只有在青年时期树起远大理想、立下青云之志,才能于时代浪潮里实现个人价值、改变祖国命运。如今,青年基层干部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更应始终坚守为国为民的初心,要立大志、做大事,成为新时代有志向的追梦人。

善学习、钻业务,涵养“硬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层工作繁琐复杂、牵涉面广,考验的是基层干部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从干部直播出镜带货到防控疫情复工复产,从基层网格化管理到扶贫到户政策落实,从做好群众工作到深入走访调研……每一项基层工作的“小细节”都蕴含着“大智慧”,需要青年干部不断去学习、去钻研、去提升。因此,青年干部作为基层“后浪”,在面对面对新挑战、新困难、新业务时,必须要上好“基础课”,工作中多向同事、领导悉心请教;要练好“基本功”,在问题中善于自我总结,不断进步;打好“持久战”,在繁琐中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要切实将精神落到实处、想法落到高处、工作落到细处,从而确保中央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站排头、敢作为,勇挑“千斤担”。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担当作为是青年干部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倘若遇到困难就要退缩、碰到挫折就想放弃,那么就注定要被这个伟大时代淘汰。要知道一个人的成长无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在大事、难事中历经磨练,才能长才干、壮筋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伟大事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青年党员干部基层工作经历浅、阅历少,因此更要以足够的勇气、坚定的决心去面对层出不穷的复杂问题和环境,真正做到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

办实事、惠民生,练就“宽肩膀”。枝叶总关情,点滴见初心。在基层的广阔舞台上,干部干事创业的根本立足点就是为百姓解难题、办实事。基层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把为民解忧的使命扛在肩上,在一件件实事中练就能为民所依、为民所靠的“宽肩膀”。如关注百姓民生,了解庄稼长势、生活必需品价格等;做好精准扶贫,抓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政策落实;谋划产业发展,以当地特色带动经济发展。从民生“小事”出发,做好为民服务“大事”,从而不负时代重托,勇做奔涌的基层“后浪”。

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5篇【三】

最近观看《觉醒年代》,真的让人感慨万千,特别是一些文人,让人肃然起敬,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蔡元培等等,如今央视终于出了一部《觉醒年代》,犹如高山流水,让人赏心悦目,实乃三生大幸!《觉醒年代》无疑是给观众带来一场极其盛大的“历史盛宴”,有电影的质感,年代感画面感极强,清晰勾勒出大时代的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风貌,剧中所有大人物刻画得非常真实和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文化人之风骨,为天下苍生之担当,不畏牺牲,追求真理,着实令人钦佩不已!反思当下我等众生,物富思空,望尘莫及,勿忘历史,永留初心!

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张桐扮演李大钊,于和伟扮演陈独秀,侯京健扮演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强大的演员整容,本身就有很多看点!

开头几集,于和伟扮演的陈独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激情却不用力过猛,有气场却不虚张声势,既展现了先知先觉者的深邃的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无可奈何情感纠葛。使得人物有温度有情感,看起来可信而有感染力。

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年轻人演的非常好:他们热情满怀,又嫉恶如仇;他们善良厚道,又坚持原则……在父亲面前,又是一个让老父亲常常下不了台的刺猬孩子。两个年轻演员的演技棒棒哒!

个人觉得,《觉醒年代》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有那些先哲大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科学民主”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先,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后来北大还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周作人,梁漱溟、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觉醒年代》是好看的,这几集,断断续续出场了好一些学术大师,钱玄同、刘半农、刘师培、鲁迅、胡适……,还有一些现在在台词中可能之后会出场的,梁漱溟、吴虞、杨昌济、蒋梦麟、徐悲鸿……,那些学术名人们,一个一个出现在观众面前,他们或英姿焕发,或朝气蓬勃,或傲骨凛然,就算是顽固派辜鸿铭,也有着自己的学术风骨。

看《觉醒年代》就像在读历史,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剧中太多的人物一出场便让人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到底谁是主角。有故事,有启蒙,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个人觉得,《觉醒年代》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有那些先哲大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科学民主”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先,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后来北大还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周作人,梁漱溟、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我们只有看清历史,才能放眼未来,更加坚定自己脚下的路该怎么走,该怎么好地爱自己的国与家。

也有人说,剧中人物不尽然是光彩照人传播正能量的英雄人物,也有投鼠忌器的“小人”,争议最激烈的便是襄助张勋复辟,欲将中国历史走向倒退的辜鸿铭,剧中的辜鸿铭让人讨厌至极,在个人看来,也不尽然。

当时北大的文科可真是群星璀璨,大师云集啊,简直像是风云际会,精彩万分!像辜鸿铭、黄侃及刘师培这样,性格刁钻,脾气古怪的人,太正常了,现在的老头不也都是这样吗?还常常被人误以为是“迂腐”,“老顽固”。

不要看人物片面之行为,就草率给他盖棺定论,就否定了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否定了他整个人,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身为后辈的我们最是没有资格说那些守旧顽固派迂腐,他们大多数人往往都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有大智慧的大师级人物,往往深藏不露,平时看他哪哪都不顺眼,行事风格往往让常人无法理解,但在关键时刻,可以一鸣惊人。

辜鸿铭这个人物不简单啊,生于南阳,学于西洋,成名东洋,服务北洋,“老古董”级大师,精通9国语言,学贯中西,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奇才,号称清末之怪杰。说实话,讲洋文,当时恐怕没几个比得过他辜鸿铭,论学术造诣,他的境界无人质疑。他的资质,的确够得上北大教授,国学大师的称呼。

但是他走错了一步,襄助张勋复辟,民愤四起,作为清朝培养出来的人才,辜鸿铭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当时是民国,决不能逆天而行。有才无德,任何时候都无法受人尊敬,更不会让他委以重任。搞学问,做研究,教书育人,学术水平要看,立场与原则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好在他是真才实学,让北大师生有幸看他对“中国人的精神”的演讲,他留着长辫子,也许在学生们看来,他封建,他保守,他迂腐,但辫子在他心里就是爱国,中国优秀文化的象征。而那个时候,很多从国外归来的思想家、文学家大力推崇国外的各种制度,免不了会出现部分人走极端,失去对中国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而辜鸿铭论“中国人的精神”,犹如高山流水,石破天惊!警醒中国人中华文化之重要性,并立誓用其一生将中国人之精神和民族之文化发扬光大,辜老的狂傲,透着一种精神力量,有着旧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一番高论,无一人反驳,无愧于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当然,刘师培、黄侃等人皆是如此,中国处于探索阶段,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强国之路,思想有分歧是必然的。

剧中,除了辜鸿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一说,那就是后来投海的易白沙,都说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其实不然。

剧中的易白沙抱着陈独秀大哭,声泪俱下,在今天看来,有些人多少会觉得肉麻,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一个大男人这样哭,因为他们这一代人正是太热爱这个国家,爱得深沉,那个时代,爱国早已刻进他们的骨子里,真正心怀天下的人才会哭得如此绝望,像失去亲人般,哭得肝肠寸断。在屏幕前的我,好像被他的哭感染了,顿时感到鼻子好酸,看得人真是心痛啊。

或许感觉现实的无能为力,才如此悲观,前路渺茫,虽说他最后投海,但他的死有种力量,犹如屈原投泪罗,深感国之无望,于是他想要用自己是生命来唤醒国人。

忧国忧民的易白沙,视死如归的易白沙,你若问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爱得深沉!

看这些人物事迹,就像翻看一页页历史书,剧中每一个人都不是无名之辈,每一个人都了不起,忠于人民,热爱国家,追求真理,是我辈之楷模,有人说,《觉醒年代》是中国影视近十年来的一部精品之作,,这部片确实属于不可多得的经典良心之作,觉醒时代——充满黑暗的年代,同时也充满光明与智慧的时代。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中国革命的先知先觉者。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成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立……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缔造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急先锋!

满屏正能量,一点一滴皆是历史,这部电视剧的题材很多都可以直接纳入学校教材给学生们看,好的作品就应该流芳百世,因为这部剧可以激励人心,洗涤灵魂,让后辈们知道,多少先贤先烈们前仆后继,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5篇【四】

以“青春”为帆 开启人生的远航

1919年5月4日,一场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开启了青春的旅程,一腔热血激起国民的爱国心,一身正气从此记录在中国的革命史中。在这100年里,五四精神时刻引领着我们砥砺前行,树立远大理想,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不断献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青春很短,只不过一瞬就远去。在这有限的年华中,有的人虚度光阴,有的人碌碌无为,但也有的人不断挑战自己砥砺前行,在青春的航程中投入心血、挥洒汗水。青春很长,需要我们去好好经营。习总书记说: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作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身上的担子可是不轻的,如何挑起重担,如何让自己在未来反思中不悔恨羞愧?不断树立理想、担当奋斗和学习本领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继承和发展上一代人的精神接棒,在无悔的青春中,不负人民,无我奉献。

新时代新青年应志存高远,在青春的远航中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理想似一个指向标,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着我们前行;理想,似一座灯塔,在偶遇迷茫时告诉我们彼岸的方向。青年马克思树立理想信念,自身投入到伟大理论创建中;青年习近平立下鸿鹄之志,身先士卒引领梁家河摆脱贫困。在新时代中,我们在前行中总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或荆棘险阻,或峰险难走,迷茫胆怯或许是你的第一反应,但心有理想信念,会使我们的心更加强大。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五大关”,或行或止,或懦或勇,只有我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才能让我们心有猛虎,逢难必过,只有我们坚持以民为师、以民为重,不忘理想初心,才能不负青春、不辱使命,接棒属于我们的新时代新征程。同时,我们要永葆心中的五星红旗,爱国、爱党、爱社会,以赤诚的心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用一生的心血和汗水为祖国的发展增添力量。

新时代新青年应保持本心,以担当的品行把好手里的船舵。五四运动中,无数青年学子以国之运为己之担当,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青年创办杂志引革命洪流;抗战革命中,青年毛泽东持笔持戎,秉心中之担当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正值青春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不同于战乱,不必要颠沛流离,但我们仍身兼重大使命,不能懈怠,国家的繁荣富强还需要我们,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时刻保持自身的战斗力,下基层、走群众,在险境中劈浪斩棘,争做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身。

新时代新青年应以学为本,提高综合素质战“巨浪”。习近平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面对新挑战,青年不仅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还需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坚持学无止境,面对知识如饥似渴,掌握知识更进一步,积极探索新领域、新技能,锤炼自身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群众,同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民为师,不断汲取朴素知识,使自身融入到服务中去。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断修身立德,在大是大非面前明辨是非,认清世界变局,切勿人云亦云、盲目更风,巧拒形形色色的诱惑,树一身正气,并居安思危、饮水思源,心怀感恩之心,不断培养自己回报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前进中体现人生价值。

每个时代都是一场长征,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人接班人,在这跨世纪的接力中,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以国之重任为己任,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永葆五四精神火炬生生不息,风雨兼程地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5篇【五】

走好青春这段路

青春,一个多美好的词儿啊!它是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是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青年,一个多美好的年纪啊!它正如陈独秀所歌的那样: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之最好年华也!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希望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负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席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诚然,青春似一张车票,过期不候;又像一片云朵,稍纵即逝。可只要青年们一心向上走、一意向前冲,大胆的说话、勇敢地行进,便能够走好青春这段路,创造一个青春的小我、一个青春的中国、一个青春的民族。

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青年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坚定什么样的信念、确立什么样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六点希望,第一点就是树立远大理想。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就是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笃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信心,坚信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就是要把自己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将人生目标、职业选择与祖国需要、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要像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奔赴北大荒那样坚韧不拔、艰苦创业,铸就拓荒丰碑;像云南“80后”干部李忠凯那样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虽“白发苍苍”却不敢忘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像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那样奔赴沙漠播撒梦想,照亮他人诗的远方……

以砥砺奋斗一路乘风破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100年前,五四青年挺身而出、奋起抗争,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抛头颅洒热血,留给我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今天的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又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年要把奋斗作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矢志艰苦奋斗,依靠奋斗实现人生理想和民族复兴。要勤学善思,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掌握技能、增长才干、提高能力;要善于思考,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练就过硬本领。要担当责任,使命呼唤担当,青年引领未来,今天的青年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征程中,埋首本职工作实干、甘于到基层一线苦干、大胆创新创业敢干、勤学善思巧干,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自告奋勇、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尽应尽之责、为应有之为。要不懈奋斗,不畏前路艰辛、不畏路途曲折、不畏长路漫漫,始终保持一颗奋斗的心,用汗水浇灌理想的花朵、用双脚走稳前行的道路、用双手绘就成功的蓝图,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的奇迹。

以品德修为把稳前进之舵。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现实中,每当有老年人品行不端事件发生,大众的怒点就被引燃,纷纷发出“坏人变老了”的喟叹。足见人从青年这个关键期就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坚持自觉的道德养成、进行积极的道德实践,扣好人生道德的第一粒“扣子”。青年锤炼品德修为,就是要像总书记告诫的那样: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情趣健康,维护社会规则和秩序、遵从社会公序良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创造清风正气的社会。

第五篇:广播电视台宣传口号(经典用语)大全

1、总有精彩,值得期待。

2、资讯全方位,阳光零距离。

3、转型发展,创新跨越。

4、专注所以专业,精心所以精彩。

5、主流视野,时代情怀。

6、展儒风鲁韵,扬运河激情。

7、悦听、乐看、阅精彩。

8、元亨利贞,海纳百川。

9、与你最近 所以最亲。

10、有限广告资讯,无限财富商机。

11、有声视界,无限精彩。

12、荧屏小天地,移动大视界。

13、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传播三大品牌形象。

14、因为专业,所以出众。

15、以心为媒,求青春百态,索光影校园。

16、移动随行,精彩随心。

17、一条大河,一个小城,一生故事。

18、一台正能量,满目真精彩。

19、一路上有你更精彩。

20、新中区,新视界,新生活。

21、新与心的约定。

22、新无止境,闻达天下。

23、新闻前沿,百姓身边。

24、新视界,新声音,新境界。

25、新角度,新活力。

26、新海韵,闻天下。

27、新·无涯,闻·天下。

28、心为媒,传天下。

29、心高远,梦无界。

30、携手同行,我心有你。

31、小时用心期待,365天真情相守。

32、吸引你的不仅仅是新闻。

33、无处不在,无限精彩。

34、闻者润达其心。

35、文化点亮生活。

36、同行,同心,同精彩。

37、贴近你我,风雨同行。

38、随你心跟你走,时时在处处有。

39、数字新时代,电视更精彩。

40、视界随心,精彩随行。

41、视·未来,听·天下,乐·生活。

42、时刻移动精彩,等待不再无奈。

43、时代视野,百姓情怀。

44、生活美于心,文化秀于形。

45、生活富裕,生命阳光。

46、山水创造财“富”,“阳”光传播价值。

47、三大文化领地,学子精神家园。

48、儒风鲁韵,扬运河激情。

49、求索溪中捕橘香,蒙太奇里锁韶华。

50、擎天揽海,风光无限。

51、清新活力,全新视角。

52、千年运河,万古长流;两个频道,一生朋友。

53、漫道求索,用心传播。

54、绿色资阳,七彩乡村。

55、绿动原野间。

56、流动的城市旋律,行走的鹭岛风景。

57、立足校园,海纳百川。

58、看我想看,尽在其中。

59、看广播电视,享优质生活。

60、精于质,诚于心。

6

1、精彩视界,尽在唐山。

6

2、精彩视界,好戏连台。

63、交流,传承文化;沟通,点亮生活。

6

4、见证资阳每一天。

65、激情四射,精彩纷呈。

6

6、激情燃烧,活力再现。

67、活力源于精彩,精彩超越期待。

6

8、欢声笑语红胜火,动感金陵寓灿烂。

6

9、海纳百川,创意视界。

70、广电广告,自有一套。

71、广电改变生活,真诚沟通你我。

7

2、广·纳百川,视·达天下。

7

3、广·传千里,电·连万家。

7

4、广·传精彩,视·通未来。

7

5、光影一路,有爱同步。

76、光影记录“三大梦”,专业承载求索魂。

7

7、感受生活,贴近你我。

7

8、放飞活力,点燃激情。

7

9、度视听,24小时关注。

80、第一传媒主流表达。

8

1、大德尚谦,心手相连。

8

2、创·新精彩,创·心未来。

8

3、传播新文化,演绎新生活。

8

4、传播文明,求索奋进。

85、传播品牌力量,成就时代价值。

8

6、传播精彩每一天。

87、传播精彩,引领未来。

8

8、传播精彩,传递阳光。

8

9、播·万象,观·天下。

90、北仑影视,精彩倍至。

91、北仑广电在线,精彩只需一点。

9

2、“视”韵江南,“声”透常州。

上一篇:财务报表分析选择题下一篇:八年级下历史12课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