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急性小儿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

2022-09-11

急性白血病是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 (白血病细胞) 大量增殖并浸润各器官、组织, 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在我国小儿的恶性肿瘤中, 白血病发病率最高, 约为3/10~4/10万, 男性高于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但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多见。急性白血病占儿童白血病的90%以上。

2009年1~12月, 我院收治急性小儿白血病患者43例, 经精心护理,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 男32例, 女11例, 3~13岁, 平均10.5岁。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M2) 18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0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 2例,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4) 3例。

1.2 方法

诱导缓解治疗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VDLP (长春地辛、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强的松) 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M2) 患者和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4) 患者均采用DA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亚砷酸、维A酸诱导缓解。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化疗, 35例完全缓解, 有效率为81.4%。化疗并发恶心呕吐9例, 口腔溃疡4例, 脱发38例, 化疗药物外渗2例, 肛门感染3例, 肺部感染8例。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热情帮助、关心患儿, 让年长儿及家长认识本病及了解国内外的治疗进展。如目前已认为白血病不再是不治之症, 如急淋完全缓解率达95%以上, 5年无病生存率达70%左右;急非淋完全缓解率也已达75%左右, 5年无病生存率达40%~60%。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静脉护理

本组2例患者出现化疗药物外渗, 立即给予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 未并发静脉炎。白血病患者需长期化疗, 必须注意静脉的保护, 在四肢远端向近端依次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 左右交替使用, 给药时应确保针头在静脉内,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发现肿胀外漏及时更换部位重新穿刺。经济状况好的患儿可行PICC置管, 可有效地保护血管, 避免化疗药物外渗。

3.3 口腔护理

三餐前后及睡前用氯己定、2%碳酸氢钠、制霉菌素交替漱口, 保持口腔卫生。化疗期间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多饮水。对极易引起口腔溃疡的化疗药物应用前预先告知患者, 使其引起重视, 加强口腔护理, 并积极遵医嘱给予预防性用药。如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ALL时, 容易发生黏膜反应, 出现口腔、咽部及消化道溃疡, 应遵医嘱及时用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每日询问并检查患者口腔情况, 及早发现口腔炎以便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

3.4 呼吸功能损害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异常细胞过度增生, 导致正常细胞明显减少, 再加上大剂量化疗在杀灭异常细胞的同时, 也杀灭正常细胞, 使正常成熟的细胞更加减少, 患者免疫力下降, 并发肺部感染, 而导致呼吸衰竭, 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应给予半卧位或低坡卧位, 低浓度持续吸氧或面罩吸氧, 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 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时, 给予呼吸末正压吸通气, 及时地给予保护性隔离, 必要时给予全环境保护。

3.5 出血的护理

白血病的患儿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 因此, 易发生口腔、齿龈、鼻腔、皮下出血, 严重的可出现胃肠道及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 护理人员对出血患儿要强调卧床休息, 避免各种碰伤, 防止发生皮下淤血, 在护理时动作要轻柔, 肌注或静滴后压迫针眼5~10min, 以免出血;对鼻出血的患儿, 我们及时地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棉片塞鼻, 严重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处理。对胃肠道出血的患儿应定时测量呼吸、脉搏及血压, 并详细记录呕吐、便血的性状及量;对颅内出血的患儿应立刻吸氧, 按医嘱给予脱水剂及静注50%葡萄糖等治疗, 同时注意白血病细胞浸润中枢神经时而引起的颅内高压及颅内出血的鉴别。

3.6 肛周护理

指导患者多饮水, 多食蔬菜、水果, 水果洗净削皮开水烫后食用, 以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一定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如有便秘, 可遵医嘱给缓泻剂。内衣要柔软, 防摩擦。大便后及时清洗肛周, 并以点而康溶液坐浴。

3.7 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食物, 避免过热、过甜、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少量多餐。根据患者口味, 调整饮食。化疗当天早晨最好6时以前进食, 这样中间时间长些, 可以减轻恶心、呕吐反应。

3.8 预防感染

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及骨髓抑制期的感染率均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 在联合化疗期间, 要正确执行医嘱, 加强护理工作及无菌技术操作是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一个洁静、安全医疗环境, 是患者平稳度过骨髓抑制的重要保障。病室保持空气流通。限制探视, 有呼吸道感染者禁止探视, 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当成熟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时, 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此时最好行保护性隔离, 有条件者入住净化仓或净化罩, 无条件者最好住单间病室, 房间每日空气消毒。

摘要: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在儿童期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 严重地影响患儿的健康, 我科自2009年共收治急性小儿白血病43例, 我们通过心理护理结合专科护理, 配合医疗措施, 减轻患者的化疗毒副作用, 提高病情的缓解率, 延长了患儿的生命。

关键词:急性,小儿,白血病,化疗,护理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60~361.

[2] 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34~235.

[3] 徐瑞莲.白血病化疗继发医源性口腔溃疡护理体会[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 (5) :472.

[4]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168.

上一篇: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高效导入方法下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育人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