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扬长征精神

2022-07-13

第一篇:如何发扬长征精神

什么是长征精神及新时期大学生如何继承发扬长征精神

什么是长征精神及新时期大学生如何继承发扬长征精神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流淌,有些东西被人抛弃,有些东西被人遗忘,而长征精神却经受住了岁月的剥蚀和历史的考验在大浪淘沙中沉淀下来,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革命丰碑。

长征精神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就业、考研、交往、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生活能力问题„„这种压力随着当前社会竞争的加大,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而日益凸现。很多大学生在这些压力中逐渐地退缩,甚至走入了迷途,出现了许多的悲剧。今天的我们再也不会面临长征那个时候的物质生活的困苦,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庆幸的,然而,我们却要每时每刻地面临社会环境带来的发展困惑,生存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惑和生活方式带来的选择困惑,这一点,又是我们的前辈们没有遇到的。其实,生活和长征一样,并不轻松,但我们如果能像长征中的勇士一样,信念坚定,乐观向上,那么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再难的险阻我们都能跨越。精神的追求、价值的选择、信念的确立,成了现在的我们自身发展的核心问题。对任何时代的年轻人来说,精神上的满足永远是一个人的目标,信念的力量永远是一个人的根本力量。而在这个问题上,“长征”二字所诠释出的,恰恰是精神与价值上的永恒。

长征精神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力量。

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事,没有一点精神是做不成的。长征完成的是史无前例的壮举,最大程度上显示了精神的巨大力量。而当今的大学生,要做的事情很太多:就社会责任,于国家民族,要在这一代人手中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政治、物质、精神文明;就个体发展,于自我生存,要安身立命,构建起自己的物质支撑、自我精神支撑和社会支撑。面临物质化、多元意识、巨大挑战、全方位压力,面对今天一些青年的“啃老”“闲散”“惰性”等生活状态,长征路上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力图胜利的精神力量是一剂强效的清醒针。

长征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创新胆略。

毛泽东在长征部队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胆放弃与

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而改为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中国革命终于转危为安,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创新精神自然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21世纪是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未来建设者的重任,那么就更应该注重锻炼自己。实际上当今的大学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和创新竞赛,也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这正说明了大学对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视。当代大学生应该珍惜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这种良好的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我们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长征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

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走完长征路的,单靠一个人的力量也不可能在现在的成功之路上走出成果。团结协作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长征是一首团结协作的凯歌。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对大学生而言,团队精神都是成长的必需,也是个体社会性生存发展的必要品格。信念是团队的内在基础,规则是团队的无形骨架,正确认知自我是团队的必备条件,接纳与包容是团队内部联系的土壤,和谐的情感是团队的凝合剂。这一切都是今天的我们生存发展必须完成

的任务。细读“长征”,我们将能够深切领悟到其中团队精神的力量。我们大学生相处必须注重团结,一项课题没有组员间的团结肯定不能完成;一个活动,没有同学间的相互配合也无法开展;进入工作岗位,分工更加精细,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友爱,优势互补,互相帮助,向着共同目标齐心协力,“人心齐、泰山移”,不断从胜利迈向新的胜利。

长征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怀。

新时期的大学生,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长征精神,就要在毕业后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始自己的新的人生征程,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正是新时期清华人发扬长征精神,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突出体现。

长征所展示的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的创新精神等等,实在是留给当代大学生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当然,长征所蕴涵的精神宝藏绝不仅仅是上述三个方面,我们身上历史地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责任,挖掘这一宝藏,我们任重道远。

第二篇: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共织伟大复兴梦

——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党员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共织祖国伟大复兴梦”。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当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脑海总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我们无法忘记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用他脆弱的身体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空,而他自己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永远的离开了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我们也无法忘记1998年夏那场令人难忘的抗洪抢险中,英雄战士李向群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置生死于不顾,以其20年的短暂生命和22个月的短暂军龄,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赞歌,被誉为“新时期的英雄战士”……

英雄的故事说不完,英雄的事迹道不尽,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精神,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和精神,他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和精神,他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的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

我们每一名党员同志要自觉行动跟进、拾级而上,用生命唱响红色基因的强音,用壮举诠释红色基因的内涵,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立足本职工作,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行,爱一行,力争干出自己的闪光点。为创造祖国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志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三篇:铭记红军事迹 发扬长征精神

铭记红军事迹

发扬长征精神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8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那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意志与险恶环境和凶恶敌人的一次残酷较量。在敌人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中,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以革命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顽强奋斗、百折不挠,正如毛泽东诗中所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磨砺下,在战火纷飞的考验中,红军官兵有了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和战无不胜的血性品格,使中国革命从失败中奋起,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目前,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80年前红军长征时的那种艰难困苦的条件大不一样。但是,我们追寻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同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困难。总书记说:“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一代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担当。长征精神要深入骨髓、流淌在血液里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我们才能脚踏实地去丈量属于自己的长征路,才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模范事迹中,不仅吸取宝贵的精神动力,为实现我们的目标同心同德地奋斗;还可以学到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第四篇:发扬长征精神活动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二万五千里长征吗?还记得去年幼儿园举行的“大手牵小手,同走长征路”的活动吗?长征是我国历史上举世无双的革命壮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扬长征精神活动倡议书。长征的胜利,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值得缅怀的光辉业绩,也不仅仅是值得记取的历史经验,我们最需要感悟、最需要铭记于心的是长征途中闪闪发光的长征精神。

在去年学习红军长征精神的活动中,小朋友们参加了爬雪山、过草地、穿越封锁线、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等体育游戏活动。通过游戏认识了红军,了解了长征中的故事,发扬了红军不怕苦、不怕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倡议书《发扬长征精神活动倡议书》。同时,在全园家长参加的大型活动“大手牵小手,同走长征路”的远足活动中,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每个人都负重前行,没有人叫苦,没有人掉队,经过一个小时的远足,终于到达目的地,与其他班级的红军战士们胜利会师。

亲爱的小朋友和家长们,今年我们将再一次举行“小手牵大手,共走长征路”的主题活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认识红军、了解长征吧。小朋友们可以和家长一起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收集长征的图片,看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电影或电视片,学唱一首歌唱红军精神的歌,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活动,进一步了解长征的历史,了解红军的艰难和伟大。

家长们,小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参加“小手牵大手 共走长征路”的主题活动,学习红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做红军的传人,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让长征火炬代代相传。

查字典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渝中区实验幼儿园

第五篇:学习发扬长征精神的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学习发扬长征精神的心得体会(共2篇)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今天,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七十周年纪念日。想那七十年前,中央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率领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终于到达了陕北。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本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在长征胜利以后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用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又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长征,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而在坚苦卓绝的长征过程中所形成的长征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强大精神保证。

岁月悠悠,转瞬已经七十年过去了。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依靠着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实现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国家武装力量,成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抚今追昔,让我们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正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们的红军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说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一辈红军战士大都作古,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却留存了下来,成为了我们党,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现在,在我们的党内,特别是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很有一些人对长征精神,对老红军的革命精神和信念、对革命的老传统不屑一顾,有的甚至于肆无忌惮地糟蹋这些宝贵财富,这是非常令人震怒和痛心的。谁亵渎了红军的精神和信仰,谁就是人民的败类,就是人民的罪人!

现在,我们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而长征精神必将为激励和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新的长征中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习发扬长征精神的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长征精神学习心得

长征精神学习心得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想那七十年前,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陆续到达陕北,终于完成了

一、

二、四方面军的胜利大会师,为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长征精神的形成:长征精神的形成绝非偶然。它而是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做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红军广大官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磨砺而成的。

任何一支军队的精神特质,都深深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长征精神所体现的理想、信念、情操、气节、风格、作风等,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和升华。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长征途中他们时时处处铭记国家民族的大义,牢记劳苦群众的疾苦和诉求。红军长征正值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肩负起历史责任,率先高举起抗日救国的大旗,并把这种深厚凝重的民族大义转化为红军指战员不畏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英勇行动。长征精神所体现的这种为[学习发扬长征精神的心得体会(共2篇)]民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民族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正是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折不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展现。

长征精神的启示:红军长征虽已成为过去,但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浴血重生的光辉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有着许多重要启示。

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本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在长征胜利以后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用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又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长征,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而在坚苦卓绝的长征过程中所形成的长征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强大精神保证。

岁月悠悠,转瞬已经七十年过去了。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依靠着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实现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国家武装力量,成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抚今追昔,让我们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革命理想大于天”,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正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们的红军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说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一辈红军战士大都作古,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却留存了下来,成为了我们党,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现在,在我们的党内,特别是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很有一些人对长征精神,对老红军的革命精神和信念、对革命的老传统不屑一顾,有的甚至于肆无忌惮地糟蹋这些宝贵财富,这是非常令人震怒和痛心的。谁亵渎了红军的精神和信仰,谁就是人民的败类,就是人民的罪人!

现在,我们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而长征精神必将为激励和教育全党、全国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新的长征中实现我们的最终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二:长征精神的体会

[学习发扬长征精神的心得体会(共2篇)] 长征精神的体会

从中国共产党

的记号;而现在的我们,则应该继承长征精神去创造,去讴歌,以便留给后人;而我则相信,岁月的流逝将鉴证着这一切!

上一篇:如何写好文章结尾下一篇:如何打造阳光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