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奥秘资料

2022-06-28

第一篇:大自然的奥秘资料

大自然的奥秘

每到星期

六、日,我一早起床都会先到阳台上,深深地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欣赏妈妈栽培的太阳花,这种感觉是特别舒服的。

一天早上,当我在欣赏太阳花时,忽然发现了一只可爱的小蚂蚁,正在一片金黄色的花瓣儿上爬来爬去。我再仔细一看,呀!原来是花瓣上面有一只小蚜虫。我想:说不定蚂蚁是来吃蚜虫的呢。这时,只看见那只小蚂蚁不停地在蚜虫的屁股后面转呀转,蚜虫却一动不动地卧在“床”上睡觉。我心里非常着急,忍不住大喊:“快吃呀!快吃呀!”可是,那只小蚂蚁一点儿都没理会我,还是在那儿转悠。突然,蚜虫排出了一堆粪便,那只小蚂蚁就很快地逃走了。我想:这家伙可真不争气,闻到一点臭味就受不了了。

我看了一会儿,觉得没劲。当我正想走的时候,突然发现花盆底下爬出一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向那片花瓣儿进发。一定是刚才那只蚂蚁叫了一大群伙伴来的,真是聪明的家伙。我不禁又仔细地观察起它们来。蚂蚁们很快来到蚜虫的身边,奇怪,它们并没碰那只蚜虫,而是吃蚜虫粪便,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我忍不住笑起来,真是一群蠢东西,放着美味不吃,却吃屎!

但是,它们为什么爱吃蚜虫的粪便呢?好奇心使我决心要把原因弄清楚。我查了《十万个为什么》,终于知道了:原来蚜虫吃了花的嫩叶以后,排出来的粪便有甜味,蚂蚁很爱吃;另外它们还会把蚜虫的卵抱回自己的窝里,到了春天,蚂蚁又把小蚜虫放回叶子上让它汲取叶子的汁,让自己吃到蚜虫的甜粪便。

第二篇:大自然的奥秘

说道大自然的奥秘,莫过于它的神秘莫测,变化多端,海洋中的洋流把热带的热量输送到温带和寒带,平衡了全球的热量,为生物提供了巨大的生存场所,大气层均匀地包住了整个地球,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其生长所必需的空气,使昼夜、年季之间变化都在可适当的范围内,且免受太阳射线的强烈照射,生物可以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而地壳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维持的大自然的运转次序。

我们知道大气运动与海水运动相结合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动,又有铅直流动,由于海岸和海底的阻挡和摩擦作用就产生了洋流. 洋流如按成因而分,有因风的摩擦应力而产生吹送流,因海水密度不均而生的密度流,因海面倾斜而生的倾斜流,及因流体的连续性而发生的补偿流。其中以盛行风吹拂的吹送流最为普遍,次为密度差异而生的密度流。

洋流如依本身与周围海域之温度差异而分为暖流及寒流。前者为洋流本身比周围海域高温,后者则比周围海域低温者。至於凉流则是从温带流向热带的一种寒流。洋流具有很大的规模,是促成不同海区间,大规模水量、热量和盐量交换的主要因子,对气候状况、海洋生物、海洋沉积、交通运输等方面,都有巨大影响。海流对海洋中多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地质过程,以及海洋上空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及变化,都有影响和制约的作用: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讲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鱼类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诱饵;两种洋流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活动, 使得鱼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规模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北海道渔场;有些海区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从而形成渔场,如秘鲁渔场。

洋流中有分暖流和寒流,对气温的影响洋流使低纬度的热量向高纬度的热量传输,特别是暖流的贡献。 洋流对同纬度大陆两岸气温的影响:暖流经过的大陆沿海气温高,寒流经过的大陆沿海气温低。 对降水和雾的影响暖流上空有热量和水汽向上输送,使得层结不稳定、空气湿度增大而易产生降水。而寒流产生逆温,层结稳定,水汽不易向上输送,蒸发又弱,下层相对湿度有时虽然很大,但只能成雾,不能成雨。 寒流表面多平流雾,在以下几种情况出现: 海陆风雾:陆风在白天流到寒流表面而形成平流雾; 海雾:在寒暖流交汇处,风自暖流表面吹至寒流表面而形成平流雾。

也许我们都听说过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产生严重影响: 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其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第三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根据近50年的气象资料,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当年冬季温度偏高的几率较大,第二年我国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容易偏多,而北方地区往往出现大范围干旱。

至于厄尔尼诺形成原因,则是当代科学之谜。大多科学家认为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自然因素。赤道信风、地球自转、地热运动等都可能与其有关;二是人为因素。即人类活动加剧气候变暖,也是赤道暖事件剧增的可能原因之一。 洋流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首先对海中鱼类的分布 :全球上升流显著的区域也都是鱼产量较多的地区。海中的鱼类对於海水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如果上升流海域一旦受到干扰而突然现象消失时,会对海中的生物造成很大的灾难。如秘鲁海岸海岸原有秘鲁洋流通过所引发的上升流现象;西元1925年初,秘鲁洋流突然消失,而其他暖水流流入,海水温度骤升7℃左右,并维持两个月之久,结果造成海中生物的大量死亡。

维持海洋热量的恒定 :赤道及亚热带附近的低纬度海域,海水受自阳光辐射的热量超过海面消散到大气的热量,高纬度海域则散热比受热多;因此,藉由洋流的输送可以把赤道地区超出的热量带往北方,以弥补高纬度海域所减少的热量,让全球海洋的热量得以维持恒定。

调节气候 :表面洋流与大气的交互作用,会影响沿岸陆地的气候。湾流表层的年平均水温高达25°~26°,每年向西北欧每公里海岸输送的热量,约相当於燃烧6千万吨煤所释放出来的热量,造成西北欧湿暖的海洋性气候和一些不冻港,当西北欧大陆上生长著苍翠森林时,同纬度的格陵兰岛却为巨厚冰雪所覆盖的冰原。

当海面的空气吹经上升流的区域,空气遇冷会将过多的水分凝结成小水滴,所以上升流区域的海面常雾气朦胧,临近的陆地就会出现多雾的天气。旧金山春、夏多雾,正是这个原因。伦敦之所以会成为有名的雾都,就是因其附近是广大的上升流海域。近上升流区域的陆地,因常久吹送这种湿气重、盐分高的海风,植物不易生长,建筑物也易被侵蚀,但海中鱼产极丰,海、陆形成强烈对比。 海流对海洋中多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和地质过程,以及海洋上空的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及变化,都有影响和制约的作用,故了解和掌握海流的规律、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和长时期的气候变化,对渔业、航运、排污和军事等都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大自然赋予洋流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它对人类的活动和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生存。

在地球这个生态圈中,影响范围最广的可以算是大气。我们生活在大气圈的底部。大气,是星球表面上的空气,因为星球引力影响,在星球表面积蓄而成的一圈气体。大气从上到下分别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逃逸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低层,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中纬度内于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发射出来的热量的影响而膨胀上升,上面冷空气下降,故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的对流,对流层也正是因此而得名;大气总质量的3/4以上集中在此层。在对流层中,因受地表的影响不同,又可分为两层。在l-2km以下,受地表的机械、热力作用强烈,通称摩擦层,或边界层,亦称低层大气,排人大气的污染物绝大部分活动在此层。在1-2公里以上,受地表影响变小,称为自由大气层,主要天气过程如雨、雪、雹的形成均出现在此层。对流层和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从对流层顶到约50km的大气层为平流层。在平流层下层,即30—35knl以下,温度随高度降低变化较小,气温趋于稳定,所以又称同温层。在30—35km以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平流层的空气没有对流运动,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空气比下层稀薄得多,水汽、尘埃的含量甚微,很少出现天气现象;在高约15—35km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层臭氧层,因臭氧具有吸收太阳光短波紫外线的能力,故使平流层的温度升高。

从平流层顶到80km高度称为中间层。这一层空气更为稀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从80km到约500km称为热层。这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热层下部尚有少量的水分存在,因此偶尔会出现银白并微带青色的夜光云。

热层以上的大气层称为逃逸层。这层空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部分分子发生电离;使质子的含量大大超过中性氢原子的含量。逃逸层空气极为稀薄,其密度几乎与太空密度相同,故又常称为外大气层。由于空气受地心引力极小,气体及微粒可以从这层飞出地球致力场进入太空。逃逸层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该层的上界在哪里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实际上地球大气与星际空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逃逸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略有增加,逃逸层最外面的空间就是星际空间,星际空间就是俗话说的太空。这个就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了。

地球的大气层最大的用处是保护地球生物在地球上生存。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的气压会跌到零,几乎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会死,太空陨石、卫星碎片、尘、冰等就会撞落地面,地球的表面会同月球差不多。在大气层中,与我们生存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在对流层中,我们最直观感受到的是天气的变化,如雨,雾,风,冰雹而造成这一切变化的最直接因数是云。天空中那充满神秘的云。时而悠闲,时而压抑,时而张扬,时而神秘。那么云是什么呢?云是指停留大气层上的水滴或冰晶胶体 的集合体。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

如果我们知道蒸发、升华、凝结、凝华之后,我们就容易理解云是怎样形成的。海洋、湖面、植物表面、土壤里的水分,每时每刻都在蒸发,变成水汽,进入大气层。含有水汽的湿空气,由于某种原因向上升起。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周围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越来越低,上升空气体积就要膨胀。膨胀的时候要耗去自身的热量,因此,上升空气的温度要降低。温度降低了,容纳水汽的本领越来越小,饱和水汽压减小,上升空气里的水汽很快达到饱和状态,温度再降低,多余的水汽就附在空气里悬浮的凝结核上,成为小水滴。如果温度比0℃低,多余的水汽就凝华成为冰晶或过冷却水滴。它们集中在一起,受上升气流的支托,飘浮在空中,成为我们能见到的云。

在大气层中的云的变化所带来的天气变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正是因为云所带来的雨,增加了地球上物质循环的途径。同时也让地球上的水不再是一滩死水,也让地球上的生物开始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同时也对生命的产生,生存,进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云的变化流动与空气的流动分不开,而空气的流动所产生的就是风,同时带动云的运动的最主要动力就是风。

风的形成, 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阳的热量,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简单的说就是空气分子的运动。

关于风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我们小小的提一下季风。季风,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季风相对于沿海地区影响比较大,当然,由于地球有十分之七的水,所以,季风对全球气候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生命的最初起源并不是微生物等生物体,而是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有机小分子。当这些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之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可以进一步形成复杂的有机物质。例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类脂等大分子物质。其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对于生命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它们的形成主要有两种观点:(1)陆相起源。他们认为聚合反应是发生在火山的局部高温地区,聚合生成的生物大分子经雨水冲刷汇集到海洋,并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继续发展成为复杂的有机物质;(2)海相起源。认为在原始的海洋中的氨基酸和核苷酸等小分子有机物可以被吸附于粘土一类物质的活性表面,而在适当缩合剂存在时,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生物大分子并不能独立表现生命现象,只有形成了众多的、乃至成百万的蛋白质、核酸为基础的多分子体系时,才能表现生命萌芽。

而生物大分子在溶液中自动聚集,从而形成各种独立的多分子体系,出现团聚体或微球体。由于多分子体系可以起到有机表面的催化作用,而反过来作用于各类单体的聚合,促使产生更高级的蛋白质和核酸,然后通过有序性逐渐提高的长期过程,其结构、机能便愈益复杂和完善,由此产生出原始生命。

光合作用使光能微妙地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它是所有生物必需的食品。在细菌的光合过程中,叶绿素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时吸收能量,再运用这种能量,分解水分子,此时产生的氢再与碳及其他化合物化合而成糖。同时又把氧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形成一个合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比现代石油化学合成物的生产过程要精巧和彻底得多。这种合成过程是在大小还不到十亿分之一寸的细胞内进行的。

生物细胞具有惊人的化学转变能力,并不断演变进化,南非发现的约30亿年前的原始细菌化石已经具有了简单分裂作用。更进一步的进化又演变出了十亿年的原始细菌化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部也曾被发现过。其中类似海藻的生物,已被证明内部含有细胞核。又经过十亿年演化之后,在温暖的有荫蔽的海岸和河流出口处的水中,这些类似海藻的生物,大量繁殖了起来,通过它们的光合作用放出大量的氧气。今天,我们呼吸的氧气总量的四分之一,就是由海洋中的最微小的浮游生物所产生的,而水和空气相接触的海面正好是这些浮游生物的栖居地。

生物细胞在新的条件下继续进一步演化。在澳大利亚的爱迪阿加拉群山附近新发现的撊浣诔鏀化石,证明7亿年前已有多细胞的生物存在。这是多细胞生物的首次发现。所有复杂的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我们还不很清楚,更为复杂的生物器官是如何演化而成的。

同时,通过微小的海生植物的呼吸作用,开始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产生了可供生命利用的能量。因此,在光合作用开始时吸进的水和碳,最后又被放了出来;而光合作用放出来的氧,又通过呼吸作用重新吸收回去。地球上全部动植物生命的源泉,就是这两大物质循环:碳的循环和氧的循环,再加上少量的氮、硫及磷的循环。

当时火山和地震还震撼着地球,海啸还冲击着陆地。这种自然界的变动过程,正好为生命跃进做了准备。有些海生植物被冲到岩石上,并在那里生存了下来。迄今发现的最原始的陆上植物是顶囊蕨的化石,约生存在4.5亿年以前。越来越多的植物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生长,随后也跟着出现了动物,鱼类逐渐演变成了两栖动物,鳍像腿一样帮助它们爬过被海水冲刷的湖泊沼泽地。鱼鳃后来也发展成为肺,能呼吸氧气。约在3.5亿年以前,生物大规模地向陆地移居。大量植物覆盖了地球的多石的表面,在整个地球表面上遍布了生有绿叶的新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气中不可缺少的氧气,有四分之三就是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从而供给地球上所有生物呼吸所需的氧气。从此陆地成为生命进化的主战场,多彩的生命世界从此开始。

经过多年的演变过程,人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查尔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后,人们逐渐的认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从最初的四肢行走到现在的直立行走,逐渐退化的尾部。每一次的发展,都是伴随着火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洗礼。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学会了使用天然劳动工具,产生了具有初级意识和初级语言的“正在形成人”。随着活动的高度发展,最终形成了以手拿为主的劳动工具。恩格斯提出:“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从而可以看出生物在大自然中的奇特之处。

大自然中还有其他更让人觉得奇妙的东西,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可怕的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

地球最上层包括地壳在内的约100千米范围的岩石圈并不完整,像是打碎了仍然连在一起的鸡蛋壳,这些大小不等、拼接在一起的岩石层称为板块,它们各自在上地幔内的软流层上“漂浮”、运移,有的板块会俯冲到地幔内数百千米深的地方。 地球上最大的板块有六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板块,如菲律宾板块等。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因此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把世界地震分布与全球板块分布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两者非常吻合。据统计,全球有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仅有15%的地震与板块边界的关系不那么明显。这就说明,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人们感觉到的振动是由于地震波传播造成的。地震时,往往是先感到上下颠动,然后左右摇晃。这是由于地震波的特性引起的。地震波主要由纵波、横波等组成,纵波传播速度快,但比较弱,使人有上下颠簸的感觉;横波传播速度略慢,但比较强,能造成巨大的摇晃,给地表建筑带来严重破坏。地震的破坏程度,除跟震级的大小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的传播等因素有关。我们把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严重,烈度最高。从震中向四周扩散,烈度逐渐减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烈度区。地震时,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个点叫震中。震源到震中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地面任意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地球上的地震分布并不是均匀的,从世界震中分布图可以看出,全球地震分布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大陆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上。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 从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可以知道,我国地震分布很广,全国约有20多条主要地震带。第二部分 地震宏观前兆现象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异常有微观异常和宏观异常。微观异常如地形变、地电磁异常等,主要靠高精度科学仪器探测。

宏观异常指人们感官能感觉到的异常,主要有地下水异常、动植物异常和地声、地光等异常。

一、地下水异常 井水变化,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喷气又发响,翻花冒气泡,这是地下水中井水的宏观前兆现象。

当地下水发生冒泡、变浑浊、有异味等现象时,就可能是地震前的异常反映。当然,很多原因都能引起地下水的异常,地下水也可能受到其它环境的影响而变化。

二、动物异常

历史上很多大地震前,许多动物表现出程度不一的“异常行为”。所以,老百姓把动物称作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

老百姓把这些异常编成谚语:

骡马牛驴不进圈,挣脱缰绳往外逃

猪不吃食狗狂叫,兔子竖耳蹦又跳

鸭不下水鸡上树,鸽子惊飞不回巢

冬眠麻蛇早出洞,老鼠成群满街跑

泥鳅蚂蝗上下窜,鱼浮水面又打旋

晴蜓结队迁飞去,蜜蜂惊巢螫人畜

引起动物反常的因素也很多,所以动物有反常表现不一定就是地震前兆。

三、地光和地声

地光是指大地震时人们看到的天空发光的现象,地光的颜色除了蓝白色也有其它颜色的。一般情况下,小地震不易引起地光现象,地光的来临,往往预示着大震很快就要发生了,1975年我国辽宁海城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前,地光现象非常突出。如果此时能够迅速果断地采取一些避震措施,是有可能躲开地震灾害的。

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称之为“地声”。据调查,唐山地震前,在没入睡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听到了地声。这些地声比较低沉,忽高忽低,与平日城市噪声全然不同。

海洋的洋流改变的大气,而大气的天气变化又无时无刻地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环境,且生物的诞生又与地壳运动和变化密切相关,这就是大自然的奥秘,四者相生,缺一不可,维持着地球正常的运转和平衡。

第三篇:大自然的奥秘

大自然的奥秘”研究性学习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合作能力 (10分)

思维能力 (20分)

能依据活动要求,积极搜集整理资料,为交流积极准备。

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提出问题。

课堂交流积极踊跃,讲故事态度大方自然,表演生动有趣。有参与意识,积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能给同伴提供学习经验;能够在交流中做到准确流畅表达,并适时补充修正他人发言。

一般 能依据活动要求积极搜

集整理资料.

能够讲述自己搜集的故事,能表述故事情节

能在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如: 讲故事、读作文、演短剧、展示手抄报等。

能够在交流中做到比较准确流畅表达。

需要改进

不能准确具体表述自己搜集的故事,没有按要求去搜集资料。

不能在既定的时间能完成任务;概括复述语言啰嗦不着要义、讲述点的选择不够准确;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流畅。

第四篇:《寻找大自然的奥秘》

寻找大自然的奥秘活动方案

一、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的举行能够促进学校的知名度。

2、通过本次活动的举行能够促进金八力作文的招生。

3、通过活动的举行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充分感受的大自然的美和神奇之处,从而让孩子的感受生活之美,享受生活之美。

二、目标:

1、孩子的执行力达100%。

2、孩子的投入度达100%。

3、老师的状态要激情饱满,全情投入。

三、时间

4月18日9:00—11:00 、2:00—4:00 4月19日9:00—11:00 、2:00—4:00

四、 地点

滕州市龙园风景区

五、 参与人员

1、 作文组的全体老师

2、 金八力作文的全体所有学员

3、 人员安排:主讲:王晶、祥梅、刘颖 、季亚楠

物质:韩坤

张娜

刘永飞

摄像:刘永飞

1队长: 孙千惠、张娜

2队长:孔颖、袁红

3队长:韩坤、孙青华

六、 物品准备(韩坤负责,张娜、刘永飞帮扶) 老师:活动式音箱一个。大喇叭4个

便携式扩音器13个(老师要每人一个)

小博士的马甲、红色帽子300个

金八力作文大旗1个

小药箱一个(创可贴、碘酒、棉球、纱布)

摄像机两台

爆米花4包

薯片 5包

棒棒糖50根 小小书50本

金币100个

奖花 若干

鱼皮皮花生5包

书签50张

抽纸4包

学生:一杯水

作文本一本

笔一个

七、 具体的操作流程:

1、 本周上课时在课前要为活动做好渲染具体话术为: 孩子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播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我们本周有一个大型的活动,而且这个活动和我们有很大的关系,知道为什么吗?咱班这几次的作业表现非常好,所以学校要奖励我们,邀请咱们去参加一个神秘的活动,听说这个活动不需要你走路,还可以以空气为食物,更有你触摸不到的神奇,你们想不想去啊,那下面就仔细听老师说,我们这次的活动叫做寻找大自然的奥秘,你们猜猜是在哪上的呢,是的,就是户外上课哟,而且是在龙园古镇呢。(老师讲解地点以及时间)

2、 老师要在本次上课时通知参与活动的具体时间以及地点并让孩子记录下来。

3、 课尾时要给家长做好讲解并讲清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及接孩子的时间。课尾的话术为:

各位家长大家好,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是的,那你喜欢春天吗?春天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季节,大家都特别喜欢享受春天给我的带来的喜悦,孩子也是如此,对春天充满着好奇,为了让孩子能够感受自然之美享受生活之美,我们在下周举行了一个户外课,寻找大自然的奥秘,地点定为:龙园古镇、时间(根据每班安排的时间通知)集合地点为,古镇门口。请家长为了为了孩子你能够准时送到)。

4、 老师为确保孩子的参与度,要在课后时加以信息提示。

5、 老师随时电话保持畅通,以便家长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本班代课老师。

八、 活动具体内容为:

一、 激趣、立规矩(10分钟)(刘颖)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我们如期而至的来到了期待了一周的龙园,平时我们都是上一般的作文课,今天的户外课我们将进行神密的探索。同时我们这次活动还设置优秀冠军团队奖、和优秀队长奖。他们的奖品分别为:团队每个人获得奖花20张、奖花20张以及神秘大礼一份。那你们想不想要啊? 生:想

师:那要如何才能拿到呢下面仔细听活动的规则

1、 我们现在站成了两排,要选出各队的队长,最快选出队长的要举手示意加5分。

2、同时还要为你们的队起一个好听的队名。并且来展示一下你们队的口号和气势,看看那一队的气势强那一队就要加上10分的气势分。

3、活动期间,如有一切问题需要给队长说一声。

4、举手积极,一次加5分。

5、不乱说话,不乱走动。

6、杜绝随意吃零食,保持大自然的卫生,人走路净。

7、父母带离开时,必须给带课老师说一声,这样的均能获得一个金币。

家长要求:

1、每场几人。看好孩子的安全,一切听从队长的安排。

2、 如果想和自己的孩子单独交流,也要经过队长的同意。

1、 助教老师也可以参与活动,凡积极发言者也给该团队加分。 我期待着哪一队的表现能够更加优秀!能做到我要求的同学,就可以可以拿到我们的冠军团队,你们能不能做到?

二、新授

(一)体验自由的快乐(10分钟)(小田野)

1、师(引导环节):(2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来到了这里,没有了爸妈的唠叨,没有了老师的约束,你们可以真正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你怎么开心就怎么做,也许你就只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也好,只要你开心。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尽情的玩吧,只是一定要注意安全,范围就是从这到那边(根据现状)不能单独行动,要结伴而行。有什么事及时给我反映。

2、 体验(15分钟)

大家听明白了吗?好了,大家尽情玩吧。

3、 分享。(5分钟)

好了,时间到!想必大家都玩累了,玩疯了吧,现在我采访一下,

现在的心情如何(生)你们现在感觉怎么样啊?(生) 你都是如何玩的?(生)

在玩的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生尽情分享)

4、(升华)(1分钟)

师:通过刚刚与大自然的亲近,大家感受到了在大自然中的自由和快乐、无拘无束,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快乐与神秘,现在每人说一句最想对大自然说的。 学生分享。

(二)寻找大自然(15分钟)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特别奇妙的故事,同学们,还记得我们金八力故事里面的阳光岛吗?那是一个无比美妙的地方,阳光、沙滩、清风、海鸥,还有蓝蓝的天空。岛上有座八力神殿,供奉着创世神八力神王的神器八力神环,由天马率领守护战士守护。那我们现在脚下站着的这片土地就是我们金八力故事里阳光岛的原型。可惜后来心魔闯入八力神殿,摧毁了八力神环,把它变成现在这片土地上最普通最平凡的物体。当然这已经是八力神王开天辟地时所发生的事情了。经过了十万八千年,也就是我们现在的2015年,八力神环的依然在我们身边,就在你的周围,就在这个地方,它的能量依然存在。据说八力神环在100年后还会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而且拥有它的人同时也会具备它八种的超能力。

师引导:同学们刚刚听完了那么奇妙的故事一定也很想知道八力神环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这么多年到底在他们身上有什么样的故事,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头顶是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脚底是软软的土,青青的草,眼前是遍地的花,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笔和本子,到底要干什么呢,那现在我告诉你,怎样才能更好迅速的找到故事中的它,那大家觉得它有可能变成了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想的都好棒!就像大家说的它可能是一块石头,一朵花瓣,一个树枝都有可能,拿起你们手中神奇的笔,边走边画边想边记,那我们现在出发吧!去寻找我们要找的东西。 注意事项:观察过程中注意多引导孩

你发现了这儿和冬天有什么不一样?

你发现这和你所居住的城区有什么不一样?

你观察这儿的植物和平常的有什么不一样?你有没见过他们?

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你没有见过的植物?

(三)感受大自然(10分钟)(王晶) 环节:引导(1分钟)

体验(阳光、风、空气、花香、气味)(6分钟) 分享(7分钟) 升华(1分钟) 师引导:

下面请全体师生听我的要求,静静 躺在你身下这片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一起感受内心的清静,感受自然!接下来请听清我的要求!

1、不准说话,全程保持安静。

2、不准随意走动。 生体验:

(音乐先起《秋日私语》) 接下来请你清空你的思想,放空你的大脑,跟着我的语言,我们一起感受!请首先感受一下照在你脸上的那缕缕阳光,它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舒适。正是因为有光,我们看见了美丽的花;正是因为光,我们看见了绿色的树;正是因为光,我们看见了妈妈关爱的脸庞。请感受阳光带给你的温暖,感受它的温度。(静5秒) 仔细听那耳边似有若无的风声,似乎在召唤者万物,召唤着一草一木,召唤着一花一景。春风的吹拂,恰似妈妈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细腻的脸庞,正是这徐徐的微风,吹开了那美丽的桃花;正是这徐徐的春风,吹动了杨柳的腰肢;正是这徐徐的春风,掀开了小草朦胧的睡眼;正是这徐徐的春风,吹动了我们感受自然的心!(静5分钟)在这微风之中夹杂着丝丝淡淡若有若无的花香,这花香好像就来自不远处的桃花林,真想走进,去瞧瞧到底是 怎样的花,飘出这样的香!用力的使劲吸一口气,这空气中好像还夹杂着春天的翻新的泥土的独特味道,就是这样的泥土孕育着春天里的生命。静心感受在你身下泥土的力量,它正用力的托起你身下的小草,在用力的向上长,向上长,这力量似乎可以把你拖起,把你拖起......(静10秒) 生分享:

师:孩子们,在刚才的体验中,你的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画面? 生:有。

师:那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 师继续追问:在这个画面中,你听到了什么呢? 生:我听到了小鸟唧唧的叫声。 生:我听到了小河哗哗的流水声。 生:我听到了自己心跳声。 ....... 师:是的,孩子们,你们已经聆听到大自然中最美妙的声音了。孩子们,那在这个美丽的画面中,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漫天遍野的花在对着我微笑。 生:我看到了自己在花海中自由奔跑(跳舞)。

生:我看到了自己一下子跳到了筋斗云,像孙悟空一样笑看整个世界。 ....... 师:孩子们,老师能够想象那个画面真实太美太美了,那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中,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表达一下吗? 生:欢乐 生:自由 生:美妙 生:陶醉

生:我的整个身体轻飘飘的,好像自己在仙境一般,很逍遥。 生:...... 师:孩子们,你们说得老师都醉了,真是太奇妙了。在这样如痴如醉的环境中,你又想到了什么呢?

(师可从想到人、想到事、想到自己今后如何去做等方面来进行引导) 师升华:

是的,孩子们,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每天身边都会发生很多美的事物,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罢了!

三、寻宝(10分钟)

四、游园(30分钟) 红叶石楠 大叶女贞 拉蒿 齿齿牙 狼毒花 四叶草 法国梧桐 油菜花 瓜子黄杨 玉兰 冬青 冬红海棠 屋脊(古建筑) 银杏树 铁树 香樟

八:注意事项:

1、 老师一定在本周上课时通知到位活动的时间地点。

2、 准备好所需活动的物资,出发前负责人一定要做到检查无误。

3、 如有老师班级学员出现冲课,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做到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活动。

4、 各位老师一定对于自己活动职责明确在心,做好本职工作。

5、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代课老师要及时以短信形式告知家长家长参与的活动的地点时间。

6、 在活动中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保证老师眼中有学生,学生眼里有老师,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

7、 老师要时刻保持电话通畅,以便家长有事能够第一时间找到代课老师。

8、 活动举行时老师要点名一定是从家长手里接到孩子并告知接孩子的时间地点。

9、 家长接送孩子的时,一定是一个孩子一个家长,安全的放学。

10、 没有来接的孩子,老师要看好孩子,并主动与家长联系,安全的把孩子交于家长。

九、 安全预案

1、 本次活动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我们采用家长全程跟踪,以及家长接送的方式。

2、 在活动中如有孩子不舒服老师会及时和家长联络,以第一时间解决。

3、 为预防孩子在活动中磕着或碰着,我们准备的小药箱,以备不时之需。

4、 老师要随时保持电话畅通,以便处理应急事件。

5、 离龙园古镇最近的医院——洪绪镇中心医院。 注:对于本方案不完善的地方,会进行随时更新和调整

第五篇:《寻找大自然的奥秘》详案

《寻找大自然的奥秘》课程设计

一、 开场(5分钟)

1、 打招呼

2、 拍照

二、激趣、立规矩(10分钟)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我们如期而至的来到了期待了一周的生态园,平时我们都是上一般的作文课,今天的户外课将是一堂神奇的课,今天的老师也不是一般的老师了,我也变成了一个神奇的老师,还是把大家分成两队,神奇的两队!我们现在站成了两排,一排是神奇金子队,一排是神奇八力队!我期待着哪一队的表现能够更加优秀!能做到我要求的同学,就可以跟我一起踏上神秘之旅,你们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师:好,两个神奇的队,还要选出各一名的神奇队长,谁愿意做神奇队长? 生……

师:好,我的要求很简单,第一是必须让我看得到你,不然我会非常非常想你的;第二是有任何事情找老师;第三是不能追逐打闹,要注意安全;第四是带好你自己的东西,千万不要送给别人或者送给大自然了。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三、 新授

(一) 体验自由的快乐(20分钟)

1、师(引导环节):(2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来到了这里,没有了爸妈的唠叨,没有了老师的约束,你们可以真正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你怎么开心就怎么做,也许你就只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也好,只要你开心。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尽情的玩吧,只是一定要注意安全,范围就是从这到那边(根据现状)不能单独行动,要结伴而行。有什么事及时给我反映。

2、 体验(12分钟)

大家听明白了吗?好了,大家尽情玩吧。

3、 分享。(5分钟)

好了,时间到!想必大家都玩累了,玩疯了吧,现在我采访一下,现在的心情如何(生)你们现在感觉怎么样啊?(生)你都是如何玩的?(生)在玩的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生尽情分享)

4、(升华)(1分钟)

师:通过刚刚与大自然的亲近,大家感受到了在大自然中的自由和快乐、无拘无束,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快乐与神秘,现在每人说一句最想对大自然说的话。

学生分享。

(二)感受大自然(15分钟)(郑辉、龚腾腾) 环节:引导(1分钟)

体验(阳光、风、空气、花香、气味)(6分钟) 分享(7分钟) 升华(1分钟) 师引导:

下面请全体师生听我的要求,静静 躺在你身下这片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一起感受内心的清静,感受自然!接下来请听清我的要求!

1、不准说话,全程保持安静。

2、不准随意走动。 生体验:

(音乐先起《秋日私语》) 接下来请你清空你的思想,放空你的大脑,跟着我的语言,我们一起感受!请首先感受一下照在你脸上的那缕缕阳光,它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舒适。正是因为有光,我们看见了美丽的花;正是因为光,我们看见了绿色的树;正是因为光,我们看见了妈妈关爱的脸庞。请感受阳光带给你的温暖,感受它的温度。(静5秒)

仔细听那耳边似有若无的风声,似乎在召唤者万物,召唤着一草一木,召唤着一花一景。春风的吹拂,恰似妈妈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细腻的脸庞,正是这徐徐的微风,吹开了那美丽的桃花;正是这徐徐的春风,吹动了杨柳的腰肢;正是这徐徐的春风,掀开了小草朦胧的睡眼;正是这徐徐的春风,吹动了我们感受自然的心!(静5分钟)在这微风之中夹杂着丝丝淡淡若有若无的花香,这花香好像就来自不远处的桃花林,真想走进,去瞧瞧到底是 怎样的花,飘出这样的香!用力的使劲吸一口气,这空气中好像还夹杂着春天的翻新的泥土的独特味道,就是这样的泥土孕育着春天里的生命。静心感受在你身下泥土的力量,它正用力的托起你身下的小草,在用力的向上长,向上长,这力量似乎可以把你拖起,把你拖起......(静10秒) 生分享:

师:孩子们,在刚才的体验中,你的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画面? 生:有。

师:那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 师继续追问:在这个画面中,你听到了什么呢? 生:我听到了小鸟唧唧的叫声。 生:我听到了小河哗哗的流水声。 生:我听到了自己心跳声。 ....... 师:是的,孩子们,你们已经聆听到大自然中最美妙的声音了。孩子们,那在这个美丽的画面中,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漫天遍野的花在对着我微笑。 生:我看到了自己在花海中自由奔跑(跳舞)。

生:我看到了自己一下子跳到了筋斗云,像孙悟空一样笑看整个世界。 ....... 师:孩子们,老师能够想象那个画面真实太美太美了,那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中,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表达一下吗? 生:欢乐 生:自由 生:美妙 生:陶醉

生:我的整个身体轻飘飘的,好像自己在仙境一般,很逍遥。 生:...... 师:孩子们,你们说得老师都醉了,真是太奇妙了。在这样如痴如醉的环境中,你又想到了什么呢?

(师可从想到人、想到事、想到自己今后如何去做等方面来进行引导) 师升华:

是的,孩子们,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每天身边都会发生很多美的事物,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罢了!

(三)寻找大自然的奥秘(35分钟)(王思玉、李伟青、李梦娇、王江云)

师: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特别奇妙的故事,同学们,还记得我们金八力故事里面的阳光岛吗?那是一个无比美妙的地方,阳光、沙滩、清风、海鸥,还有蓝蓝的天空。岛上有座八力神殿,供奉着创世神八力神王的神器八力神环,由天马率领守护战士守护。那我们现在脚下站着的这片土地就是我们金八力故事里阳光岛的原型。可惜后来心魔闯入八力神殿,摧毁了八力神环,把它变成现在这片土地上最普通最平凡的物体。当然这已经是八力神王开天辟地时所发生的事情了。经过了十万八千年,也就是我们现在的2015年,八力神环的依然在我们身边,就在你的周围,就在这个地方,它的能量依然存在。据说八力神环在100年后还会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而且拥有它的人同时也会具备它八种的超能力。

师引导:同学们刚刚听完了那么奇妙的故事一定也很想知道八力神环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这么多年到底在他们身上有什么样的故事,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头顶是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脚底是软软的土,青青的草,眼前是遍地的花,可爱的羊驼。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笔和本子,到底要干什么那,那现在我告诉你,怎样才能更好迅速的找到故事中的它,那大家觉得它有可能变成了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想的都好棒!就像大家说的它可能是一块石头,一朵花瓣,一个树枝都有可能,拿起你们手中神奇的笔,边走边画边想边记,那我们现在出发吧!去寻找我们要找的东西。 注意事项:观察过程中注意多引导孩子

师:我们刚才与大自然进行了最亲密的接触,此时此刻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很多的话要来分享一下,那首先我先问一下大家,你有没有找到故事中的它? 生:找到了。

师:那么你觉得他是谁呢?他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那么多年间他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才变成现在这样?好下面请同学来分享一下 生分享(老师注意引导)

老师注意引导如下:

1、他是什么样子的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

师:你觉得在他的身上会发生什么那在以前,他原来是怎样的存在哪,他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那?

总结:大自然是神秘的魔术师,给人们展示它的神奇,给我们制造一个个小问号,让我们去寻求答案。我们发现不管是什么事物都有它独特的样子,独特的故事,那现在就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写一写吧!

4、 写作(25分钟)

5、 娱乐(10分钟)

6、 集合返回。

上一篇:地质调查工作报告下一篇:打造企业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