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教学应用问题研究

2022-12-14

引言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 网络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网络教学, 是按照单元的知识系统和知识的结构网络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是常规和利用网络技术学习两个不同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与教”的活动, 它要求教师在常规教学环境下着重讲授知识结构网络中的主线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及网络中的难点、重点和学习知识的方法, 它要求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以知识结构网络为纲目, 以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和方法为指南, 进行搜索、自学、讨论、归纳、总结。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讲课不要占很多时间, 而需要把较多的时间给学生去自学、读书、思考、讨论、实验;另一方面, 讲课只是讲授知识结构中的主线, 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内因发挥作用, 使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真正使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它的基本特点是突破教育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影响网络教育发展, 保障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是网络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来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开展对网络课程建设与实施问题的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

1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划》的实施, 国家及各个地方都在积极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纵观这些教育资源的建设, 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形式不规范、数量庞杂等问题, 致使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质量不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校际差异, 目前还无法制定一个适合所有学校的统一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标准;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普遍偏低, 目前大部分高校出于网络安全、维护和内容方面的考虑, 并没有允许校外的访问者进入使用本校网络资源, 所以教师学生只能在校内使用;缺乏真正有价值的网络教育资源等。

2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问题

网络教育资源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源泉, 所以资源中的网络课程的设计非常关键, 而不是传统课程的电子版本。要把认知心理学习理论尽可能多的应用到网络课程中, 要对学生的心智模式产生变化;要精心设计安排教学内容的呈现, 尽可能地使用多种媒体结合的方式;不可忽视情感因素和学习环境的创设, 要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现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缺乏强大的学习功能, 真正有价值的资源少

网络课程不仅是一门以网页形式呈现的课程, 而且是网络教学的支撑环境。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在网络课程的支持下完成的。因此, 网络课程的开发除了内容的展示, 还必须增加其它学习功能。目前很多网络课程具备的学习功能仍不是很强大, 不能完全实现对学生网上学习的支持, 大部分只能从网上看到单纯的课本复刻, 没有十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 自己动手的部分十分少, 看完课程后学生留下的印象很浅, 课外练习很少而且简单。

2.2 缺乏必要的学习指导

网络课程是课堂环境和远程环境下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材料。为保证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网络课程在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兼顾和融入教师的导向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教学安排、需具备的起点知识、学习要求、学习指导与建议等的详细说明上。然而目前大多数的网络课程基本上能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重难点、教学安排进行说明, 却缺乏对知识学习的必要指导。大多数学生反映, 现在的网络课程跟实时课堂的效果相差甚远, 学生得不到足够的指导。

3 网络课程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效果不明显, 缺乏现场感的教学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

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网络课程比不了传统的课堂教学, 教师生动的演讲、富有个性的肢体语言以及学生同处于统一的环境中, 才使每个学生更容易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面对的是毫无生气的电脑屏幕, 即使有教员的讲课实录, 讲课实录往往不够生动, 大部分都是教师坐着讲解, 没有板书跟表情和生动的肢体语言, 也由于网络传输带宽使信号传输不畅等原因, 而不能长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 处于自己学习状态的学生, 由于缺乏监督和管理, 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容易走神并且半途而废。

3.2 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且适用于网络教学的课程十分有限

目前的网络课程大都是以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为主, 因为, 这类知识方便以文字的形式发布到网络上, 也便于传输。学生通过自学, 以自己的原有知识接受这些新的知识是相对容易的。但是技能类的知识学习, 需要实际动手操作, 通过感性体验来掌握知识, 而这样的学习仅仅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虽然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但毕竟这项技术的普及性价比极高, 对于广大的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对于技能类的课程只能更倾向于传统的实验教学。

4 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 网络课程应该尽量的多体现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是师生协作学习,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布置学科学习内容前要统观知识全局, 处理好教材, 画出知识结构网络图, 围绕教材提出问题, 引导同学们自学、查阅资料、讨论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师生协作学习体现在网络环境下师生共同面对的与日俱增的现代技术和新知识, 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互相协作, 共同接受新的挑战。以学生为主体, 是指一切活动以学生学为中心。课前学生阅读, 熟悉教材, 上课时主动获取知识, 注意理论的学习。在教师据导下学中要主动地进行探索, 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在头脑中形成整体化的知识结构。多借鉴国外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经验, 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网络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得更多的人得到更多的高质量教育。

摘要: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目前却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于是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从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出发, 结合在校园网上的网络课程, 总结了网络课程教学的优点, 也提出了网络教学中的不利或称之为需改进之处。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网络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谢幼如等.网络课程的内容分析与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3, (11) .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0例临床观察下一篇:提高高等代数教学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