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思考

2022-09-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大战略。教育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基础。持续发展教育, 培养出符合要求的高素质的人, 才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论终身教育》强调:1、终身教育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2、终身教育是战胜不平等的一种手段;3、终身教育是人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构建, 是人的判断能力和行为不断构建。它把正规教育和非正规学习融合在一起, 把发展潜能和获得新技术融合在一起, 终身教育将促使21世纪成为学习型的社会。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个性和谐的“完人”。

随着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 社会成员工作岗位的转换和变动频繁, 越来越多的人在一生中不可能只从事一种职业。据我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对8个行业企业职工的问卷调查, 参加工作后岗位有过变动的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8%, 变换过1-2次岗位的人占总人数的33.1%, 变换过3-4次岗位的人占总人数的18.7%, 变换过5次以上岗位的人占总人数的6.1%, 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加强。而今, 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普遍提高, 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有不断接受新事物和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看到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从就业角度看, 人才素质和技能与需求对口, 必须满足社会生产水平及发展要求;从人生发展的角度看, 要求人必须具备多种能力, 以便能充分适应和改进生存环境并谋求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 高职教育在贯彻以就业教育为导向办学宗旨时, 不能单纯站在学校办学的立场, 仅仅满足于毕业生一时能出得去、用得上, 而应站在一个时代的高度, 以强烈的责任感, 注重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后劲, 把就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 新的用工制度给青年一代实现“自我价值”、个性发展提供了机遇, 也促进了他们就业的转变, 转岗与择业的关键是通过再学习来完成的, 这就需要具有再学习的能力, 是终身教育的关键性能力。高职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就业后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 而且要使他们能够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具有的特长去干自己的喜爱的工作, 为社会服务。使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获得再学习的关键性能力, 恰恰是就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结合点。

1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 构建就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职业教育是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提供的职业准备教育, 其目标是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 促进学生的职业化, 就业能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职业能力不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简单相加, 而是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 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迁移和类化, 并与相关的一般能力整合而成的, 它由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构成。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专业实践能力, 是职业能力最基本的体现, 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不可少的;方法能力是指具有不断获取信息、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技术的能力。知识技术创新和衰退的速度越来越快, 一技之长使用的时间在缩短, 学会学习已成为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这也是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最核心的结合点;社会能力是一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应具有的交往与协调能力, 竞争与合作能力, 团队精神, 责任感和抗挫折的能力。在就业导向的指导下, 许多高职院校把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注重学生胜任某一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完成某一工作任务所需的竞争和合作技能, 应聘工作时所需要的求职技能等, 把培养目标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初次就业上, 这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忽视了职业教育不仅授人一技之长、谋一工作岗位的功利性教育, 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注重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应把终身教育和就业教育结合起来, 否则, 只关注学生的就业能力会把职业教育引向目标狭窄化, 教育行为单一化的道路上去。

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强调:“要给职教毕业生经过一段工作实践后开辟继续学习和学徒的途径, 为他们创造多次选择的机会”。这就是说:职业教育该成为就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

2 改革课程结构, 坚持人文知识、技术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并重, 确保人才规格

职业教育还必须为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或深造奠定基础, 必须做到人文知识、技术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并重, 把培养高文化素质, 精专业技能, 宽职业基础的复合型实用技能性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总目标。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形成了这样模式: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 专业课为技能课服务, 这是单纯的就业教育的认识, 这种认识下的课程设置有这样的特点:1、注重了某一岗位需求, 而忽视了职业类群的需要;2、注重了眼前的市场需求, 而忽视了人才市场变化的需求;3、注重了对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 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其结果是以岗位需求为本, 放弃了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性。

就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 既要保证按专业教学, 又要强调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关系。专业基础知识积累和技能的培养有两个阶段:一是在校期间的形成阶段和走上劳动岗位后逐步完善和提高阶段。而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人文知识、技术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呈现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过分加强哪一类课程, 就改变了人才的规格。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确保人才质量。

3 完善质量标准, 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将就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高职院校毕业生首先要切实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掌握其它专业知识和技能, 使毕业生做到“一专多能”。“一专”是多能的基础, 它为学生横向换岗提供了机会。为此, 完善质量标准, 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积极推行“双证制”, 把行业的初级标准作为专业课教学的基本标准, 再把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 制定出明确的人才规格。

摘要:终身教育是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章分析了就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职业教育应把就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起来,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的劳动者。

关键词:终身教育,就业教育,职业教育,思考

参考文献

[1] 徐涵.就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反思[J].教育与职业, 2006 (15) .

[2] 郝克明.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基础教育创新[J].教育研究2003 (8) .

上一篇:论文标题应有鲜明个性下一篇:吸入布地奈德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婴幼儿反复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