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词对汉语影响

2022-07-18

第一篇:外来词对汉语影响

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千年一日,不断重复,如果不是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我们或许还依旧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搞不好我们的女同学现在还要缠着小脚呢。中国传统文化本以仁爱、孝悌、忠信、和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等为美,并以此标准评判社会、领导人生,这种儒家的传统思想统治了华夏民族2000年,咋看一眼,似乎没什么不妥,列强要是不来,我们也就这么过日子了。这和我们的现代生活根本就是大相径庭,很明显是外国文化的冲击改变了这一切,即是说“现代”的概念和外来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曾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次发生在三世纪汉代末期,来自西域近邻诸国的印度佛教文化,跨山越水,绵延不断地传入中土,前后长达数百年,其对华夏文化的影响,涉及到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在唐朝更是达到了顶峰(这第一次只是对中国的宗教信仰影响很大,对社会经济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另一次发生在

19、20世纪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当时已进入资本主义扩张阶段的西方列强,挟持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强行撞开了中国的国门,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仅

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统江山,这里主要包括对文学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生活

方式的影响。

当然在这里我们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90年代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如果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前面说到,佛教是印度传入的,但是在后来的几百年发展中产生了中国自己的特色,产生了自己的朝拜方式,这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了。英国的威廉斯曾给出文化定义的三个方法:

(1)用来“描述知识、精神与美学发展的一般进程”。(2)用来指涉“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3)用来象征“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及其成品”

我本人比较倾向第二种定义方式,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比如打火机在传入中国几十年后,中国工匠按自己的设计在上面雕上龙凤的图腾,就算是中国式的打火机了,可以算是中国文化的范畴。有句玩笑话这么说的:“一个人梦游是神经,一百个人梦游是集体神经,一个镇上的人梦游就是一种文化了”也有一定的道理,符合“一个民族、

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的规范,当然这是笑话。

如果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外来的文化影响着我们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现在的中学生为例,至少他们现在的生活,从家用的电视、冰箱、洗衣机,到出门吃的快餐、坐的汽车,所有的生活工具都是外国传入的,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的东西除了贴在家门口的对联之外似乎并不多。连打火机这种生活必备的小玩意都是外国发明的。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并且兴趣不大,而对外来的文化却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生活方式有关,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跟不上脚步,大家的选择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也有些无奈之处。比如说京剧,近年来在珠海似乎都没有较大规模的正式演出(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很明显是因为喜欢京剧的人群少得可怜,另外京剧的演出样式也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看来如果京剧不寻求自己本身变革的话,难保不会被社会所淘汰。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外来文化冲击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包括对文学、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三个主要方面。

一、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一是留学生运动及其相应的翻译小说的兴起;二是由翻译小说引发的白话文的突破;三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历史中,现实主义少得可怜,我印象中就看了一部《红楼梦》算是有瓜葛的)在中国的长盛不衰。

本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首先受打击的是中国军队,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它己经老朽得不堪一击了。奇怪的是一直到近半个世纪之后,这个打击才落到中国传统文学的头上,不同的是,这一次,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抡起大锤,砸向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这把大锤,不是别的,恰恰是被我们骂为“洋鬼子”们的“西洋小说”,所以引发了以上三方面的变革。我现在教的学生,之所以能写白话文而并不是传统的文言文,见了老师的面说“Good morning”而不是“小生晨妙遇先生,敬尊矣”也是拜外来文化冲击所赐。中国的白话文兴起的确有利于人民之间的交流,所以现在有人认为文言文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坚持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文言文比白话文先进,。外文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总体来讲是利大于弊。

当然,现在的感觉是外来文学的影响也有些过了头,中学生看古诗词的基本没有了,用英文写情诗的倒是不乏少数;自己动笔的情况少了(都是用电脑打字),所以写错别字的人越来越多了(包括我)。不可否认电脑时代的大趋势就是打字写文章,因为论文在电脑上总比书面上好改的多,但是没有笔迹的区别体现不出来学生自己的风格,所以在大学之前还是提倡学生们写作用笔来完成。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现在的学生写字水平已经无法和上一辈的人相比,普遍潦草无比,字迹难辨,倒是练签名的兴趣盎然。另外受到香港文化的影响,在作文中夹杂的半英文和不规范的语法现象也很多,这令许多老教授大为感慨。

在这种情况下要引导学生多读些古诗,让他们发现中国文化的精髓,毕竟那种押韵的诗词有着自己的意境,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诗词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只有精通

本国语言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所以我并不提倡学生看外国的翻译诗篇,因为翻译过来的东西往往离了神,要看就看原版的东西,包括电影也一样,不要看配音版的。

二、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列强的入侵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技术革命,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但畸形的发展,虽然畸形,但好歹发展了,从洋务运动到民国初年的民营资本,再到现在的中外合资,外国的技术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说,现在的社会经济腾飞90%是因为外国的文化影响所致。 那为何中国的社会没有自己进行经济生产的变革呢?美国的琼斯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一旦上了轨道,就会持续自我再生产。除非是被某些没有道理的干预使之越出轨道,否则经济成长仍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对于当时的中国,他认为政府是一种负面力量,既未为经济的持续成长提供必要的构架,又阻碍了原有的积极发展。他代表了一种自相矛盾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国家太过软弱,以致不能积极有为;另一方面则又认为国家十分强大,足以对进步起否决作用。而中国的学者则比较统一一个观点:中国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具备资本到技术变革的条件。

现在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人们不像500前一年只能换4到5套衣服,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爱好买靓衫,所以现在的学生经常上午和下午穿的衣服都不同,并且有的一身的衣服超过7种颜色,在这种情况下,互相攀比的风气就会越来越猛,为了消除这种影响,统一的校服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当然校服产生最初的目的并不在此,而是统一外表形式和表现内在的学校精神。

三、外来文化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 思想的解禁令中国人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不少,现在的教师不难发现如今的学生不再像以前我们那样的“填鸭式”思维了,而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在美国60年代流行的叛逆潮流现在在中国可谓是如日中天,你告戒学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结果他回答:“可惜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半”足把你气死。

学生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了,现在的教学不仅同以前的私塾大为不同,没了体罚(当然在内地的学校中体罚还比较严重),而且学生有许多都不在家里吃饭(午餐),而节省时间做别的事情。社会在变革,以珠海为例,现在的家庭自己做饭下厨的已经很少(在内地还是比较多),原因是没有时间,相应的快餐店因此长盛不衰。当然快餐店最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它的出现压缩了人们花在进食方面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并不是有些人现象中的特别青睐肯德鸡或麦当劳,中餐店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中国人还是更喜欢中国菜,但是这种快餐的经营形式仍是由外国传入的。这说明还是外来文化比较适应现代生活的脚步。

最后我们再比较一下日本,这个弹丸小国的文化基本都是源自中国的,在明治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汉字,除了语言,这个大和民族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模一样。十九世纪的世界列强同样冲击着日本的传统,在“明治维新”之后,短短三十年,迅速崛起的日本已经有实力和强大的沙俄叫板了。在文化的改革方面,日本在受外来文化冲击“阵痛”

的同时,却不断将自己的文化溶入其中,比如在文字方面根据自己的发音习惯发明了如同英文字母的平片假名,大大降低了阅读和书写的麻烦,历史上称为日本字的拼音化。日本的绘画传统原来也是中国式的山水画,只讲境意不求精准,而随着不断地创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写实风格。

不得不提得是现代漫画的起源也在日本,它突破了四格漫画的框架,试着用“电影”的模式来解读漫画,较出名的有鸟山明、北条司、井上雄彦、车田正美等等,75-85年这一代的孩子(包括我)就是看这些漫画长大的,那些算是漫画的精品了,反观现在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现在的漫画泛滥成灾,质量普遍很差。日本的漫画自成一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引导国际的潮流趋势,你看,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所以说自创的东西是最容易形成文化的一种产物。中国也有自己的漫画风格,只可惜数量太少,没有发扬光大。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90年以后出世的,在他们的童年时期没有好的儿童漫画来引导他们的世界观,所以在教育阶段上面会出现一个真空,好的动漫作品可以在孩子最需要性格完善的关键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最近网络上不是一直在批评央视的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充满血腥暴力么?甚至还有儿童欲效仿剧情割破动脉,这也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再说说日本的服装,老的和服不说了,说说现在流行的日本学生校服,特别是女生穿裙子、打领结、加长衬袜子的风格,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一眼将其从各国的人群中分离出来,这就是日本自己的服装风格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中国其实也可以借鉴一下这种创意的方式,前段时间在网上看见有人提倡将中国的大学毕业学士服改成符合亚洲人身形的汉服款式,我觉得就挺不错,要是设计成功,不就是中国的文化了?

日本的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同样面临消亡的危机,但是它们比较好地将两者进行了结合,从而派生出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化,并且将其向外界推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就不太够。看着满大街的“哈日”、“哈韩”的中学生,我们难道不觉得有些惭愧?说实在的本人从内心深处并不喜欢日本,但是仍然觉得它们的有些做法的却值得借鉴。

宗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流行文化(PopularCulture)对中学生的影响很大,中学生现在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很注重“自我”方式,简单一点说,思想上幼稚,行为上成熟。由于没有童年生活的艰苦磨难,现在的珠海中学生普遍娇生惯养,自理和自制能力都非常差,并且不太有礼貌,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家长的溺爱和老师纵容是要担很大责任的。另外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革新所致,在人们需要信仰和规范的年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却不能提供相关的思想服务或者说是流行因子,而中学生最容易感兴趣的就是新奇的事物,这直接导致他们更加容易喜欢上肯德鸡、街舞、韩流服装等外来的文化,因为相比之下,传统慢节奏的中国菜、太极拳、中山装等的却不太符合生活的需求。

现在有的老一辈人比较悲观,认为传统文化一旦消亡了,中国就不是中国了,其实不然,我说过了文化是一个动态的东西,因时而变,因势不同,现在的中国文化和20年前相比都已经大为不同,中学生节假日去滚轴、照贴纸、卡拉OK等活动也不能视为和传统的文化趋势向孛,这是一种结合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做出变革,当然原来的也可以保留,比如说文言文,我们可以视白话文是文言文的进化版本,它是流行的趋势,但是文言文本身还是要保留,可以专门开设一个科目去派专人学习,使之得以延续,但是这种不适应现代生活的文书形式不能强求每一个人学习。日本的落语文化和相扑文化历经了一千多年仍可以延续,中国难道做不到么?只要能变革,中国的传统文化定能引发中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新的潮流。

关于文化,有广义、狭义两种解释。其广义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切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其狭义解释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我们所论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解释。任何文化都具有民族性,任何民族文化都是由多重类文化媾合而成的。但是由多重类文化凝结而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如此的强力结构性,以致子两千多年来,我国虽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我国传统文化经受了三番五次的巨大冲击,尽管今天所见到的现代文化与两千年前的古文化有了根本区别,但是与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兴盛时期相比,其质与核却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认识这一问题,首先应该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与流变。这种沿革与流变曾五次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争频仍,随着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风俗的发展,加之我国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而各种哲学文化也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自从孔丘编诗经、理春秋、兴教肓,创立儒学以来,中国文化开始定位。同时老庄哲学以及法、墨、名、阴阳等也熠熠生辉。后经董仲舒整理改制,儒家兼容诸学,开始独家显荣。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生活中某一事物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要;二是可能。这两个基本因素是缺一不可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此凝结力,也正因为此,地域环境和人的智力结构,为中华民族初始文化的孕育诞生准备了主客观条件,各个阶层根据各自多方面的需要,形成各自独立的类文化,但是人类以及个人对文化的需要不是单一的、纯粹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立体的。这就需要文化的整合与同一,而这一整合与同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恰恰适应了人们的需要,同时也有了整合与同一的可能,堡垒式的我国传统文化不被攻破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如果我国传统文化具备了整一的可能,那么,它整一的“需要”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讲就是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作为阶级统治的需要,它必然要选择适合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文化,该儒则儒、应佛则佛,应该黄老之学就黄老之学。汉初,一些明智的政治家认识到,秦统一天下,急功近利,严刑峻法,以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而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使他们不得不反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的根本原因。秦以刑罚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其“务胜不休”,造成“无所不为而无所为”的严重后果,迫使无赖英主刘邦不得不“因民之性而治天下”,而采取了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并用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的长久之术。黄老之学应运而生了,这是秦汉之交历史的必然.也是汉初政治家成熟的表现。然而,这里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无所不为”已不是纯粹的“老庄哲学”,它融铸了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法家阴贼险狠的手段。陆贾本来就是一个大儒,他提出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是融儒家“仁义”于道家“无为”之中,以积极的“仁义”来改造道家消极的“无为”。实

质上,所谓黄老之学是以老庄哲学为基础。吸收儒、法学说而形成的汉初统治思想。说得再明白些是:表黄老之学而里为儒法并道。即该儒则儒,该法则法,应黄老之学则黄老之学。

然而,经过七十年与民休养,汉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雄厚而不可一世,显然曾有积极意义而很消极的黄老之学已不适应汉武帝扩张皇权的多欲政治。为王霸天下,汉武帝统治集团迫切需要一个适应自己“生存”、“繁衍的哲学与文化。汉武帝意气昂扬,对繁文隆礼,讲求事功的儒学大感兴趣,任用儒者,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去开辟自己的鸿业。武帝令三公、侯王荐贤良、举孝能,网络人才,重定国策,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思想,立即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推行。汉武帝罢黜秦所立之各家博士,专立儒学之五经。把秦的博士之业的《诗》《书》和“百家之言”分开,使得儒学赫然卓立。本质讲孔孟儒学的产生就是出于维护统治阶级的需要,只不过经过漫长的认识过程,才发现它金光闪闪的价值。儒学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基础,也确实对维护两千年来的封建统治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儒家学说不断发展壮大,与历代统治阶级所需和它的强力推行有着必然的联系。

历朝历代明智的统治阶级未有不根据自己的统治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哲学文化,这就极有力地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结。

作为一个阶级、一个集团是这样,而作为人的个体也是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类文化是作为个体心理调节剂深入到一个人的潜意识中,被不时地选择着而凝聚于个体身上。作为个体,儒、释、道各种类文化因子并存于其中,在不同境遇、不同条件下,其一种文化侧面为主要矛盾方面,来决定事物的性质。陶渊明一开始也并不完全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是他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到处碰壁,不容于时下的门阀世俗制度,才使他不得不回头向佛、向道,返璞归真,来寻求自己的心理解脱和生理调节,纵观陶渊明的三仕三隐无不如此。现实生活中,陶渊明以行之在心,外无形状的超然态度,不拘生活的外在形式与表象。努力追求一种恬然自适的情趣,实质上是一种老庄哲学的体现,庄子的理想是茫然徘徊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的超世之境,这是一种物我一体,天道合一,达到忘我的境界。显然陶渊明超然率真、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深受庄子的“顺天从性”的影响。然而,他却以平常心体味非常心,把淡泊朴素的乡居生活引入心与道冥的自由世界,深得庄子任性逍遥的真谛。假如陶渊明在积极入世求仕方面一味追求不羁,不达目的仍然去撞南墙势必会使他心理不得承受而引起机体的病变,导致他的悲剧命运。然而“陶渊明道家旷达任放的‘真’和儒家坦荡固穷的‘善’合而为‘美’,统一在他一身,使他超越时俗求得个体生命的自由发展,以走上解放自身的历程。达到古代文人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也这正是陶渊明淡泊而充实、深厚且光辉的人格价值所在。”⑦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以及他自觉不自觉的文化选择有着很强的代表性。许多名鸿大儒当他积极入世的人生理想破灭,往往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以求得自身的解脱。象王维、李白、孟浩然、柳宗元、陆游,以及许多政治家都是这样。就是孔子这样儒家的鼻祖到了晚年,因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到处碰壁而破灭后,不也唱起了“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吗?(《论语•先进》)苏轼在春风得意之时,积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极力反道排佛,而到了他政治失意和晚年则结识了不少佛家道友。作为个体心理调节因素的各种类文化,对于人的“生存”、“繁衍”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从而在选择中,儒、释、道等各种类文化才能够整合统一,并且有强大凝结力。

不仅如此,我国传统文化的抉择、整

一、凝结,还有着浓郁的自然因素,这是西方文化难以具备或具备甚微的。“生存”、“繁衍”的欲求是包括人在内的任何动物都有的,只不过人是理智的而已。与此,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自然因素:人类文化的抉择、整

一、凝结,与人的身体、年龄、甚至“力必多”,即性的强弱有关。身强力壮,年轻气盛、性欲强烈,一般说来常常显示着他们英勇搏击、积极奋进,向往和追求的是儒家精神;身体赢弱,年老气衰,性欲枯竭,一般说来,往往又显示着他们趋于保守、意志衰退而向佛向道、回归自然的

文化倾向,从而使各种类文化整一于一人之身,显示出一个人不同的文化倾向。其中大儒李白是其较典型的了。李白年轻的时候,积极仕进,拥抱“辅弼天下”的宏愿,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孟少府移文书》)开始了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漫游生活而兼求仕的历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是李白应唐玄宗之诏无比兴奋之情的显露,更是他积极仕进的政治抱负的形象展现,这是他42岁时的心态。然而,由于他刚直不阿、傲岸不羁的性格,他并没有青云直上,在权臣们的馋毁下,不得不上书请还,开始了他访道求仙的又一个历程。此时他暮气渐沉,年轻时他非常艳羡范蠡、鲁仲连、张良诸人平交诸候,长揖万乘。之后他尚老庄,甚至把庄子抬到屈原之上,“投泪笑古人。临濠得天知”。龚自珍说:“庄、屈实

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⑧其实,李白的老庄文化意识和儒侠哲学观念虽然并存于他的一生,但每一个不同环境和年龄段所显示出来的文化侧面是不同的。这就是李白前后的文化抉择、整一与凝结。非独李白,难道孔子、苏轼等许多明哲贤达不都有这样的文化现象吗?

文化选择的这一因素,实质上是人的生存向度的必须过程。人生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对自然有着天生的亲和力,在生存与回归的全程中,有一个超越阶段。这个阶段就是人一生中的青壮年时期。这个时期。他精力充沛,“性”欲勃发,细胞活力旺盛,血液循环茁壮,因而产生巨大的能量需要释放,怎么办?就要依靠“动”来宣泄。相对来讲,儒、墨、法是“动”的哲学。所以,一个人的青年及壮年时期,往往选择儒、墨、法的哲学作为自己奋斗的信条。而其中儒、法并流,以儒为体,更具合理。所以此时的个人往往向儒向法,儒家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一个人的文化性质。然而,人到了老年,或身体孱弱时期,其精力、性、细胞活力、血液循环等渐衰,能量疲软。在惰力中“迫使”他回顾往事,如此就自然会重新唤醒个体生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的本性。他们要求平静、安然、恬适。相对来讲老庄思想和佛学意识是“静”的哲学。它们“天人合一”,“人与天调”、“梵我合一”的自然观念,封闭苍茫的深山老林、古河僻壤的自然野景,以及原始、古朴的世外桃源的人性美、人情美恰恰适应了这些人的生理所需和心理欲求。如此说来,人的文化抉择、整

一、凝结有着它的自然向度,也是必然的、客观实在的。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与流变,曾经有过五次大的西学东渐过程。虽然使我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的质与核还是很本色的。这是由于我国民族文化构成的特殊性所致。这其中是有了儒、释、道、法、名、阴阳等类文化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可能,而由这些类文化构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又极其充分地适应了中国人的攻守进退等各个方面的生存与繁衍的需要。这之中既有它的社会性,也有它的自然性;既有它的群体性,也有它的个体性;就个体讲,有心理调节的需要,也有一个人年龄、体质、细胞活力和“力必多”的原因。所以我国传统文化比起其他诸如西方文化来要牢固得多,包容性要强得多。它不仅在种种冲击下,保持了自己本体性,而且还兼容和同化了许多我国其他民族的文化,如蒙古族文化和满族文化等,以及其他外国文化。我国有这一特征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曾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但也有过无与伦比的负效应。今天我们重新辩证地审视我国这样特征的传统文化,以促进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会有些价值的,也是许多哲人贤达无可回避的,因此为文以做抛砖之举。

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毫无疑问给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事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享受着他带来的一切好处,物质资料的丰富使中国人摆脱了百年来的贫穷生活,我们欣喜,我们庆幸,我们在为中国的不断发展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也在为着GDP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而不断努力奋斗。

二十多年前一位老人的著名论断——市场与计划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使中国人的思想不再禁锢,不再受到约束和压抑。一批又一批的改革先锋在不断的探索者中国的发展之路,他们顶着风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在改革的浪尖上奋勇前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中国的前进,使我们认识了什么是肯德基,什么是麦当劳,什么是好莱坞大片,什么是真正时尚与潮流,我们吸收着世界各种先进的文化,享受着世界各种令人向往的文明,而这一切,也让中国在风云变化的世界环境中,可以稳步前进,并越走越走也自信。

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爱上圣诞,更是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五一,十一”黄金周不再是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的唯一方式,“平安夜”,“情人夜”更是成为“黄金夜”,各大商家在这样的节日里简直是欢天喜地,因为这一天的销售收入或许是一般商家至少一个星期的销售收入。

然而,繁华的背后是令人深感忧虑的各种隐患。无可厚非,西方的一些节日,是西方文明历经岁月洗礼的结晶,节日的盛典,是西方优秀文明和和谐社会环境的最真实写照。对于外来文明,我们党一向的宗旨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喜欢着这些精华的外来文化,是丰富和繁荣中国传统文化的极佳方式。这是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

可是,渐渐地我们发现,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甚至产生了厌倦和无赖的感觉。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七夕,端午节,中秋节”,还有曾经最令人向往的“春节”似乎越来越淡离于我们视野,难以想象“除夕,七夕“之夜会有百万计的人同时走上街头疯狂购物,游玩。所以,如此看来,中国人是不是在渐渐远离我们的传统文化?然而,更令人心痛的事我们是不是在犯着双重错误,就是在“取其糟粕,弃其精华”。如果仅仅是抛弃了传统文化,能够吸引外来文化的精华,或许有一天我们还能将传统文化再一次发扬光大,但是,我们抛弃的同时,还在扭曲和误解了外来先进文化的精髓。

甚者,外来文化全方位的冲击,足以颠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但是没有民族精神,将会不打自跨”,这也更是某些野心国家用来达到统治世界的另一种全新手段。 我们构建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只是需要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指导中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保证经济的良好发展,但我们不需要“市场社会”,这个社会需要人文,自然的和谐。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说过:“热爱传统从未削弱一个民族,实际上传统在危难之际增强了民族力量,但是新的思想必须降临,世界必须滚滚前进。”如是这句话引发了我对中国渐渐在淡离传统的思考。既然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对于文化的理解,我们需要转变。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持和尊重是我们每位国民的义务和责任,然而,丛另一方面讲,如果传统文化不能与时俱进,它也必将停滞不前,变得毫无生命力,也就会变为死去的文化。这更令人痛心疾首。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传统文化上,结合现代的元素,把西方文化的精髓融入我们的传统,是我们的文化的实质变得不再抽象和空洞,而是可感,可知,以致触手可摸?我想,当我们真正能将优秀文化进行合理的交融和革新时,人类历史文明必将永远焕发闪耀的光彩。 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不必惊慌,与其排斥,不如加以引导,使其朝我们需要的方向发展,为我所用。

第二篇:外来文化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引例:

(一)、1987年,在北京前门,第一家肯德基开业;

1996年6月25日,第100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

截止2002年9月12日,已有700家肯德基在中国开业.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87至1996年的9年中,有100家肯德基落户中国,而从1996年至2002年短短的6年中,就有600家肯德基出现在全国各地.

(二)、星巴克开在故宫;

(三)、逛淘宝时推荐的各种潮流韩版服饰,是多数人的选择。

提出主题: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丰富多彩,每天触碰着各种新鲜的事物,我们大多数年轻人都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为荣,都喜欢穿着牛仔裤,听着摇滚乐,打着CS,追着好莱坞的大片„„我们不会常常把“外来文化”这个概念挂在嘴边,事实上,它无处不在,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各个方面的影响

衣:大街上,韩版,日系,英伦风格等潮流服饰随处可见,中性服饰日渐成为流行文化的关键词;婚礼上,婚纱已经成为大多数新娘的“宠儿”,而传统的凤冠霞帔却被“冷落”。服饰是传播文化信息的载体,它显现着人们的态度和情绪,显现着社会的规范,人们对服饰品的选择反映和解释了文化模式。传统服饰中,大家熟悉的也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旗袍、中山装,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服饰,无论是在色彩还是风格上面,都更加活泼随性。

食: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备受青少年青睐,同时也是上班族的不二选择。特别是在节假日,西餐厅成为了一种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象征。美式快餐文化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事实求是地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快餐食品具有快捷便利的优势,完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也独具特色,多样的菜式,精致的造型,追求色香味俱佳。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共存,但现实是我们好多人更倾向于外来的饮食文化。

娱乐:一个民族的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特色。 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兴起了一波又一波洋节日的热潮,中国传统的文化却少有问津。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圣诞节却成为人们冬日的狂欢。七夕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而且有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而在这个时刻,我们却还过着国外的2.14;有76.8%的青少年知道春节的来源,而知道圣诞节来源的则有80.5%,可以看出青少年对本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还是比较了解和重视的,但同时又看出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程度还略小于对外国节日的关注。54.9%的青少年有时过圣诞节,18.3%的青少年每年都过圣诞节。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外国文化虽然远不是主流文化,但是其影响却在不断地加大,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电影而论,54.3%的青少年喜欢中国电影,80.5%的青少年喜欢外国电影。近几年来,好莱坞电影票房大卖,日本动漫的流行,无一不是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

思想价值观:外来文化一直依靠着它在思想上的进步性、开放性,使中国的社会习惯、价值观逐渐西化。59.3%的大学生承认外来文化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最突出的表现是43.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更易接受新鲜事物”。28.45%大学生感觉到自己“判断是非不再按照传统的道德尺度,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同时24.4%的大学生表示“自己认为对的就会坚持去做,不管父母持的是什么态度”。大学生受外来文化影响所出现的负面影响还包括处事叛逆,思想过于偏激,凡事过于讲究形式。

整体论述:确实,外来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并不是说中国就完全被西方化。以火车汽车为代表的当代交通工具是再“西方”不过的东西吧?但被它承载的只属于当代中国的“春运”,却是被牢固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中的现实文化交织推动诞生的,成了属于中国的社会文化现象。手机通讯是西方科技吧?可是从当初的海量过节短信到今天的微信淘宝红包,却是中国人基于自己的文化进行的社会活动。这些东西都没有离开先进的“西方科技”,却都承载的是中国而不是典型的“西方”生活方式。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创造属于本时代的中国文化。

那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90年代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如果90年 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

总结:随着全球相互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传统也成为世界各国共享资源之一。而外来文化想要在某处落地生根,也必然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 就文化本身来说,并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文化和传统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不应该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而被我们遗忘。面对外来文化的渗透,我们应该采取理智的态度,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既不全盘西化,照单全收,也不全面否定,刀枪不入。就像鲁迅先生“拿来主义”里讲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诚信建设的影响研究

诚信,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说到底,无非就是要求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做到诚实守信而已。诚信这个古老的话题之所以在现代社会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和当下中国社会普遍的道德缺失和诚信危机有关。最显像的而言,当前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危机;比较隐形的是,人与人之间普遍的疏离感和不信任,甚至是敌意。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形成都不是孤立的,中国社会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后,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同时,传统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续的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依然十分强大。因而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两个维度,对当前的诚信建设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两面性,因此,我们既要分析两种文化对诚信建设的积极影响,也要分析消极影响,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大限度地发挥两种文化的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影响,更好地推进诚信建设。

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诚信建设的积极影响。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史充满了对诚信的解读和有关诚信的历史故事。早在先秦的百家争鸣时期,著名的儒家就指出了诚信的重要性。儒家认为“人无信而不立”,没有信誉的人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古语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把诚实守信,履行诺言的行为看成正大光明的君子之行,把食言而肥的看成小人。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性,并且建立了以诚实守信为荣、欺瞒狡诈为耻的道德观。在接下来的中国历史中,无数动人的故事,无一不贯彻体现着这种价值判断。从言出必行的战国四公子到千金一诺的季布,再到忠心耿耿的关羽,诚实守信之人无一不被塑造成为英雄楷模。反之那些为一己私利、坑蒙拐骗的人则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就算吕布、侯景、曹操等风云人物,也因为他们的背信弃义而屡被后人诟病。

然而历史是残酷的,充满了狡诈和阴谋,胜利者往往不是讲求诚信的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的屈原,忠贞刚烈却惨遭腰斩的晁错,一部历史仿佛就是小人得势、君子蒙难的缩影。传统道德的可信度和对人们的说服力不断降低。于是在,孔夫子的说教之外,又有了另一个约束力——宗教。尽管中国从未出现过政教合一的局面,但宗教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却不容小觑。例如佛教的因果轮回论对中国的普罗大众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所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是人们对于冥冥之中祸福轮回的合理化解释。虽然非理性成分居多,但对人们日常行为的控制力却比正统的说教更为强大。而在善恶论理论中,诚信同样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不诚信而受罚的例子,在有关因果报应的理论中占据大量的篇幅。

因此,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诚信并未缺失,相反,传统文化一直重视、肯定和强调的诚信。我们的传统文化并非橘生淮北,而是能够盛开诚信鲜花的思想沃土。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诚信建设的消极影响。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两面,任何一种文化也都伴生着亚文化。所谓亚文化,是指和主流文化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的、与主流文化相抵触的文化。亚文化的一个特点是不见于明确的文字记载,得不到官方的、主流的认同,但事实上却为人们所熟悉、认同,并且遵照执行,从某种角度可以把亚文化看成潜规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虽然有肯定、弘扬诚信的那一面,但事实胜于雄辩。上文已经说过,历史几乎就是阴谋诡计得逞的过程,历史的逆淘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同样屡见不鲜。由此形成了一个人们感同身受的认识——成王败寇思想。只求目的,不问手段,只要成功了,就可以忽略手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于是空头支票、虚假承诺、暗箱操作、坑蒙拐骗大行其道。这种以成功为唯一标准的潜规则,在以孔孟之道为最高追求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阶层消亡后显得尤为严重。

更为严重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对传统文化采取了过左的一棍子打死政策,轰轰烈烈的破四旧、清算旧思想,对文化体系中原本已经非常稀薄的诚信进行了铲除。执政政策的多变和反复无常,也在用残酷的事实,瓦解人们对于诚信的信心。例如被毛泽东比喻为“引蛇出洞”的反右派斗争,文革中出卖朋友、出卖亲人的所谓“义举”,都在摧毁人们对于诚信的信心。传统的“群臣有义”、“父子有孝”、“夫妻有情”、“朋友有信”的信任关系被彻底破坏。人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可以不讲最基本的诚信,用手段构陷他人甚至是身边亲朋于绝境,成了文革强加给国人的最大的精神桎梏。文革结束后,我们又强迫停止了对文革的深刻反思。为了加速改革的步伐而提出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理论和“不争论”的政策,再次强化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亚文化,并且把这种亚文化上升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可以说,从反右肇始、文革蔓延、改革开放后保留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毒瘤是有相当民意基础的共识。此外,无神论的宣传极大地消灭了宗教对于人心的约束力,从而使得当前中国的道德语境中,诚信在事实上的缺失。

由此可见,如果说古代中国,诚信的缺失主要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需要,中国民间尚且有维护诚信的强大文化力量的话;那么近现代中国,在惨烈的历史进程所形成的新文化中,诚信已经不但在主流意识中不受待见,而且在民间意识形态中,同样被边缘化。这的确是当前诚信建设所面临的难题。

三、 外来文化对诚信建设的积极影响。

诚信危机似乎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发端的,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是外来文化对国人的道德产生了冲击,其实不然。国外社会之强调诚信,比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屡屡听到国人在国外不受待见,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国人不诚信。例如德国人发明磁卡电话完全是为了应付中国留学生用穿线的硬币打投币电话。瑞典人不敢和中国人交易是因为中国人不讲信用等等。国外同样有歌颂诚信的历史故事,国人耳熟能详的就有列宁和华盛顿的故事。事实上,外来文化不但强调诚信,而且发展出一套成熟的理论,来论证诚信的至关重要性。

目前,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应该是西方文化,而西方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市场经济国家。80年代,交易费用理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理论,该理论的创立者西斯还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交易费用理论是对传统的价值规律的修正,认为交易会产生费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在一个诚信的社会中,交易双方不必为了确认交易的安全性而投入巨大的精力去查证。也就是说诚信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是交易的润滑剂。一个诚信的社会才有高效率;诚信缺乏,将导致交易费用居高不下,最终窒息经济乃至全社会的活力。因此,国外文化非常重视诚信问题,并为此建立了个人的诚信档案。

西方国家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国家,而且是法治国家,善于用法律的强制力来促进个人乃至全社会的诚信度。在建立完善的个人诚信档案的基础上,西方社会将人进行信用评级,不同的等级会有不同的待遇。在整个道德领域,不诚信的人将遭受鄙视,甚至是歧视,有时几乎落到“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窘境。此外,西方人普遍信仰宗教,而且对宗教的态度非常虔诚,不像国内许多信徒,仅仅只是实用主义的伪信徒。所以,在西方的文化环境中,诚信有着异乎强大的支持系统,人们不敢不诚信是常态。

所以说,国内的诚信危机,并不能归罪于外来文化。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开放程度的日益加大,国人越来越多地了解了西方社会,更是惊叹于那里的秩序和良俗。但话又说回来,国外文化一点问题也没有,那也不见得。

四、 外来文化对诚信建设的消极影响。

上文已经提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实就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西方在

18、19两个世纪进行了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在这种以武力而不是以文化和制度为武器的扩张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再次成为常态。成王败寇、物竞天择是活生生的事实。反过来,在被压迫民族一方,为了救亡图存,同样也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和规则。一方是暴力,一方也是暴力;一方是欺诈,一方也是欺诈。恶具有传染性,而且具有普遍的传染性。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于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中,那么马列主义就崇尚暴力。历史的胜者用阴谋诡计获得胜利,就会轻信阴谋诡计一定会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事实上,这点在二战后已经在西方社会被清算。国外社会对工业革命以来所有资本主义历史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提出了新的道德观。但并不意味着,社会达尔文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就会停止。因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其实是马列主义,这一19世纪最流行的西方文化中国化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和西方一样对于当代中国文化进行反省。

目前认为,不诚信是人类追逐短期利益的弱点被经济人假设理论强化后的产物。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追求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是通病。中国古代就有饮鸩止渴的说法,西方有“会下金蛋的鹅”的寓言。人类这种短视的局限性,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中得到了强化。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都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然这也不能证明人一定会追逐短期利益。但在交易中,如果一方诚信,一方也诚信,双方都能得到合理利益;但如果一方不诚信,一方诚信,那么不诚信的将得到超额利益,而诚信的将输得彻底;所以理性的人一定选择不诚信。这样就陷入了一中恶性循环,因为害怕人家不诚信而采取主动的不诚信,对方因为你的不诚信也采取不诚信,于是双方越来越不信任。因此,信任和诚信是一体两面,不诚信的背后是信任的缺失,只要是信任缺乏的地方,人类的弱点就一定会爆发。虽然,西方文明经历两次启蒙,

18、19世纪的西方文化中,人道主义并未占据中心位置,而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大力引进(很大程度上是被迫引进)西方文明(马列主义是这一时期西方文明的高峰)的阶段。

综上所述,无论中西方文明,对诚信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在各亚文化体系中,诚信的地位是不同的。当前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中国文化了,当然更不是西方文化。应该说是传统文化和

18、19世纪西方文化杂交的产物,而且面临着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二次结合的问题。重建诚信,所面临的问题并非传统文化或者西方文化的问题,而是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诚信的价值被边缘化的问题。任何一种鼓励人与人信任的文化,就是培养诚信的良好文化土壤;任何一种鼓励人与人的排斥与斗争的文化,都是破坏诚信的污染因素。当代中国文化受阶级斗争毒化极深,并且随着中国社会的再次分化与矛盾积聚,被逐渐继承和发扬光大。坏东西比好的东西更容易被保留和传承,除非善有实现的可能。作为文化而言,告诉人们行善,包括诚信能够带来好处,并且要让人民从心里觉得诚信比不诚信好处更多,而不是口头上用户诚信,这样的文化才能维持、保护并将诚信发扬光大。但要做到这一点,已经超出了本文的命题。本文只是分析文化之于诚信的影响。如果要论述重建文化以恢复诚信土壤,这也是一个极度宏大的命题,有待更多有识之士去完成。

嘉善县魏塘街道 袁越峰

第四篇:论宗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课程名称:汉语词汇与文化

姓名:黄思延学号:20120702031专业:统计学

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论宗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摘要: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而宗教又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佛教传入中国和佛教的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佛教以佛经翻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演变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丰富了汉语词汇,促进了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推动了汉语句法的发展,还为中国的翻译方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佛教传入后,佛教用语与汉语词汇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汇。

据统计,今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收有佛教语词近三万条。这些汉晋时期至唐朝八百年间诸位大师所创造的,加入我国词汇系统从而变为新成分的佛教词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而奠定了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字:宗教 佛教 汉语词汇 影响

一、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佛教语言是历史宗教语言的一种,属于一种社会方言,虽然是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加工建立起来,但它与全民语言又有非常大的不同。随着佛教的日益壮大,逐渐上升为国教,其语言也由方言、俗语、土语等转变为典雅、古奥的梵语;佛典所用的书面语逐渐转向标准、精细、雅致的梵文。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佛教逐渐传入其他国家,一方面,佛教语言与当地语言融合;另一方面,佛教语言也对当地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语言深受佛教影响。

佛教语言对汉语影响的表现

一、语音上的体现

佛教音韵学的知识和原理使中国僧人对佛教语音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宋郑樵《通志》卷7《音略序》:“释氏以参禅为大悟,通音为小悟。”佛家把“通音”视作“小悟”,表明其对音韵之学的高度重视。“小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音韵学的发展。

汉语四声的形成也受到了佛教语言的影响。汉字读音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南北朝人无论作诗还是日常口语均好用双声、叠韵;佛教僧俗大造梵呗①,佛经转读盛行,僧俗就将梵语悉昙原理及转读方式运用于诗文创作,形成了平、上、去、入四声。

在注音方面,佛教语言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早期的注音方式“反切”就来源于佛教语言,郑樵《通志·艺文略》:“切韵之学起自西域。”

另外,佛教语言加速了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进程,以《法华经·譬喻品》为例,7750字中,双音节词约有1500个,约占19%。中国僧俗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将大量的佛教术语双音节化,如因缘、思量等。

二、词汇上的表现

佛教语言的词汇由民间语言发展而来,但又与民间语言有着显著的不同。佛教语言在词汇上以书面语为主,这赖于佛教由民间宗教到上层宗教的历史发展,其词汇多为典雅词语和专门术语。其中专门术语是佛教语言区别于一般语言的标志。中国僧俗在翻译佛典和宣讲佛教的过程中,吸收和创造了大量的新词,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基本词汇。

(一)音译词

梵语词汇被借用时,往往是读音的借用,或译出其中一个音节。

例如:佛,梵文为Buddha,是这一批外来语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一个,佛教甚至成了一种后起的传统文化的象征。因此,与佛有关的词语大量出现。最初被译为“浮屠”(《汉

明帝永平八年诏书》),南北朝时又写成“佛图”(《世说新语?言论篇》),也作“佛陀”“佛驮”,后来简称“佛”。佛又可作根词用,构成大批的新词。据统计,《佛学大辞典》中由“佛”组成的词语有152个。这一类音译词还有“菩萨”“魔”“塔”“袈裟”“和尚”“菩提”“弥勒”等。

(二)意译词

意译词是根据外来概念的意义,利用汉语的构词材料,并按照汉语的构词方式创造的新词。这类词在吸收印度佛教语言形成的词中占了绝大多数。

例如:灌顶,梵文Abhiseka的意译,原意为印度古代国王继位的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于国王头顶,表示祝贺。佛教密宗仿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阇梨位时,设坛举行灌顶仪式,由国师用水或醍醐灌顶。这类词还有“心”“空”“色”“过去”“现在”“未来”“如来”“法宝”等。

(三)半音半意译词

这种词我们也称为梵汉合成词,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半音译,一半意译。这种词反映了汉语在吸收外来语中“半音半意”的造词方法。

例如:魔鬼,梵语为Mara,初时被译为“磨罗”,简称为“磨”,后来改从石为从鬼,即为“魔”,并与中国原有的词“鬼”连用,于是就有了“魔鬼”一词。这类词还有“佛家”“念佛”“欢喜佛”“禅师”“昙花”“佛典”“寺院”等。

三、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词语在汉语的各个领域内几乎都有,常见于哲学、文学、民俗以及日常生活中。

(一)哲学词汇

佛教是世界上最富有哲学思辨特点的宗教,许多佛家名相自然就是哲学名词。现代哲学深受佛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宇宙本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涅槃经》卷三:“如来善修,如是平等。”现代哲学用“平等”表示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

“悲观”“自觉”“因果”“唯心”“世界”等,都是哲学词汇中的重要成员,表示一些基本命题,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文学词汇

佛教不仅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和新的意境,也为中国文学输入了大量的词汇。首先,因佛典的翻译和流传,佛教典籍中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语,被引进我国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大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语言的宝库。不少佛教词语甚至还成为文学理论术语。例如:造境,佛教认为万法皆由心所生,而心识有创造功能。文学家将其引申指心识有创造诗境的功能。唐朝吕温《吕衡州集》卷三有言:“研情比象,造境皆会。”

(三)民俗与日常用语

佛教传入我国以来,许多在佛经里表达佛家礼仪节日的词,自然而然地走进民间,并在相关联的意义上又派生出新词。例如:1.围绕因果轮回鬼妖地狱、丧葬礼俗的词:阴司、阎王、超度、火葬、火化等。2.围绕烧香拜佛、吃素食斋、问询施礼等礼俗的词语:拜佛、诵经、还愿等。3.围绕僧人云游行乞、积聚功德等生活礼俗的词语:化斋、施食、行善、济人等。日常用语中,时时有“佛语”出现,其中最多的是时间词。例如:表示“时之极微”者的一组时间词“刹那”“一念”“弹指”等,在佛经中都有定量。“刹那”是梵语Ksana的音译,而“一念”是“刹那”的意译,或者说“九十刹那为一念”(《仁王经》),又或者说“六十刹那为一念”(《往生论注》卷上)。“弹指”,本来指弹击手指。在佛经中,这个

动作表示:许诺;欢喜的心情;或警告别人。这组“时之极微”者,早就被汉语吸收,成为汉语时间词的“骨干”。

四、佛教的传入对汉语熟语的影响

(一)成语

佛教是许多成语或典故的来源。《大本经》里说:“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这一成语,是对佛的降世神奇的赞颂。源自于佛教的修持实践的,例如“六根清净”,“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修行禅定要做到没有任何欲念,必须“六根清净”。“盲人摸象”“不可思议”“不二法门”“借花献佛”“皆大欢喜”等成语均出自佛教。

(二)俗语和谚语

俗语和谚语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定型语句,其中也有不少词条都来源于佛教。例如:

1.俗语

“不看僧面看佛面”——指不看和尚的情面,也要看佛菩萨的情面。后来比喻即便不顾某个人的情面,但也要照顾他的主人或长辈、亲友的情面。

类似的俗语还有“阎王催命不催食”“无事不登三宝殿”“和尚无儿孝子多”“远来的和尚好念经”等。

2.谚语

有源于佛教故事的,例如“生公说话,顽石点头”。“生公”指晋初高僧竺道生,他是鸠摩罗什的高徒,悟性非凡。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说到断绝善根的人也有佛性时,群石为之点头。比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信服。

有反映佛教思想的,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指修行圆满的人。放下手中的屠刀,马上就能成佛。这是劝人改过向善的佛教语。后来比喻坏人停止作恶,也会变成好人。 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忍辱精进,禅定修行”等。

(三)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别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活泼、饶有趣味的特点,与佛教也有密切关系。

例如“阎王贴告示,鬼话连篇”。阎王是管地狱的神,是小鬼的上司,所以阎王贴告示是让小鬼们看的,告示的内容便是鬼话。比喻说一些不真实的话,骗人的谎言。

此类歇后语还有“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屠夫念经,假慈悲”等。

五、结语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影响了汉语的哲学词汇、文学词汇、民俗和日常用语,增加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和生动性,使汉语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韵味,并且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亦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在词汇上尤其如此,甚至令人使用了佛化汉词后仍不自觉,以至忽略其对古代词汇变革的重要性。无可否认,佛经的翻译大大增加了汉语词汇的数量,并加速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佛教浅白的文字,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以至它深邃的哲学概念,都令佛教文字深入社会各阶层。可以说,不认识佛教,就不能认清中国文化;不认识佛教词汇,就不能认清汉语的演变历程

第五篇:网络文化对汉语母语教学的影响与对策

互联网对中小学汉语学习的影响与对策探析

深圳市南山区同乐学校(学号:80) 蒋和勇

【内容摘要】: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世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汉语教育也必然受到其影响。本文针对当前互联网环境下的种种现象,从文化视角进行了透析,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强基础教育的汉字教育教学;二是提倡良好的书信写作以及“勤动手、勤动笔”习惯;三是尝试开展“汉语四六级”国标测试;四是有针对性地在各级教育展开一些以“汉语学习和教育”为主题的活动。

【关 键 词】:互联网 汉语 对策

一、互联网对汉语教育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我国迅速普及,上网人数急剧增加。互联网在带给人们资讯共享、沟通联络等方面的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带来很大冲击,有的甚至可以用颠覆来形容。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有感于实践中对汉语教育的一些感受,就互联网对汉语或汉语学习等的影响予以了关注,并形成了有关思考。

现象一:互联网对书信通信方式的冲击

在十几年前,书信还是大家通信方式的主要形式之一。这一传统的书信沟通方式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倍受冷落起来。最近有调查显示:“手机短信是普通人向亲朋好友问候和祝福的最常用方式(68.3%),其它方式依次是打电话(19.7%)、QQ和MSN等即时通讯工具(8.8%)、电子邮件(2.8%),而传统的写信方式仅有0.5%的人还在用。”

1 现象二:互联网时代“提笔忘字”

互联网时代,书写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的技能,电脑、打印机普及,生活工作中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成为平常事。最近一项调查显示,83%的人有提笔忘字的经历,74.2%的人在工作生活中手写机会不多,68.8%的人有一年以上时间没收到过别人的手写稿。

据联合国定义的新世纪文盲标准,不能读书识字的人,称为“传统文盲”;而另一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也即“现代文盲”。电脑的普及在扫除了“现代文盲”同时,却带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互联网时代“传统文盲”,“提笔忘字”的现象出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

现象三:学生作文充斥着大量的互联网语言

在最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了互联网语言,如一个初中生在某次作文中写的一段话:我只是一只菜鸟(初上网的人,这里指初一新生),一晃三年,已是初三的大虾(能够熟练上网的人,这里指初三老生)了。在我的主页(这里指学习生活)上找不到“欢乐”。铺天盖地的练习,折腾得我毫无办法。我真想趴在桌上Zzzz„„(睡觉),或给自己设置防火墙(防木马、黑客的程序。这里指不做练习的想法),让练习远离我。真羡慕初一的菜鸟,他们可以在操场某个聊天室,畅谈自己。7456(气死我了)„„。除此以外,甚至连一些类似“:)”(笑脸)、“o_o”(戴眼镜的人)的符号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了。这些互联网化语言的使用,给多少年来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写作,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但也对一直以来在学生写作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正规书面语言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

现象四:互联网文化中的手机短信

“手机短信”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人们用它进行商务洽谈、感情交流、戏语调侃和谈情说爱。手机短信以其费用低廉、使用便捷、个性丰富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据报道,2001年12月全球短信息量达到了200多亿条,也就是说全球无论男女老少,每一个人平均发了三条短信息。2002年除夕一天,从互联网上发出的短信超过2000万条,把手机短信的使用率 2 推向了高潮。手机短信已经融入我们的精神世界,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有力工具。但勿庸讳言,就互联网文化本身而言,也有其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与此上述四个现象紧密相关的还有林种种,其无怪乎反映了这样的道理:从语言学习行为来讲,互联网的出现,减少了人们“动手动笔”的习惯,手写的汉字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正在逐渐得到弱化;从语言思维角度而言,网络造就的网络语言在提升汉语生动性、丰富性、多样性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怪异”和“变形”、“生造”,使得汉语作为中华文化传承工具原本的严肃性受到严重挑战,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以研究和规避,这也是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二、互联网对中小学汉语写作带来的异化

当学生们在互联网语言的新奇中把粗俗的互联网语言当成有个性,把怪词、别字当作了幽默,把不规范的语言变成了调侃,我们不得不承认互联网语言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传统语言的学习,影响了他们的写作习惯。主要表现在:

(一)学生作文中大量错别字的出现

随着互联网不断改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习惯,互联网语言开始以一种强势的姿态扩张开来,大规模地侵入了传统汉语的领地,攻城略地,影响大有不断壮大之势。由于多数网民采用拼音输入法,在输入的过程中,贪图速度与便利,就忽视了对正确字形的选择,加之许多人的普通话不标准,拼音又水平不高,并受方言的干扰,甚至故意使用错别字,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热衷和追捧互联网语言,开口闭口“酱紫”(这样子),把“我”写成“偶”,把“美女”写成“霉女”,把“人”叫“银”,将“睡觉”写作“水饺”,把“喜欢”称为“稀饭”等。 从08年开始,作文中的错别字已经成为高考作文中的一个失分点,一个错别字就要扣去一分,这类错误是那些已经把互联网错字当成日常用字习惯的学生所不可避免的。

(二)使用词语的畸型变异让作文目不忍睹

互联网语言中,词汇变异是主流。互联网语言大量利用字母、数字、符号表达意思,任意改变构词语素的意义、书写方式和读音,写出的作文让人难以接受。 3 如:“反对”叫“拍”,“惭愧”叫“汗”,“吃惊”叫“寒”,“好看”叫“养眼”,“提意见”叫“扔砖头”,“3X”表示“thanks”(谢谢),更有甚者,不少中小学生喜欢在作文中用“TMD”“TNND”等脏话缩写来显示自己的性格,或者故意在文后多加几个:^-^、【:-(】表情符号以显高超,等等,五花八门,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三)作文语言运用规则的失范

互联网语言随意的成分太大,存在着大量的不合乎语法规范的现象。互联网语言多是短句,具有非语法性的特点,“有字无句,有句无篇”,生搬硬造出许多不合语法的句子,导致作文中出现大量诸如:“我走先!”、“我汗”、“真雷人”等的句子。造成学生对句子构成成分的模糊,词性概念的异化。这种现象使得目前已经淡化的语法教学更是如入水火之中,教师教学难度进一步的加大。在作文中出现类似的句子,会影响学生正确地表情达意,造成句法成分残缺、词性的变化,规范的语言被所谓的幽默调侃取代。部分教师由于年龄以及生活工作条件的差异,很难掌握不断更新的互联网语言,他们根本搞不清学生写的是什么意思。这无疑是阻断了中小学生学习、形成语言能力的途径,使学生们缺少了观察生活、认识世界、分析事物,形成独特情感体验的复杂意识过程。

(四)作文表意的模糊化

学生在作文中极力模仿或乐此不疲地引用大量的互联网流行语,以表示自我的个性,殊不知正是这样,反而千篇一律,落入了俗套。如写道“相遇”,说成:“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写到“珍惜”,就是“曾有一份×××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失去后才追悔莫及,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一样的句式,相同的口吻、固定的表情传递出来的不会再是独特的生活体验,从而失去自我,难以表达完全属于个人的真实感受。

另外,互联网语言更新快、稳定性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流行语,还未等大家都接受和使用就遭淘汰,新的互联网词汇取而代之。这使得充斥了互联网用语的写作一时间只能让很少的一部分人理解,削弱了语言表达、交流的功能。

(五)文化审美由雅文化走向俗文化

互联网语言的简单直接破坏了作文的内涵和美感。如孟浩然《春晓》互联网模仿诗:“春天不洗澡,处处蚊子咬,打上敌敌畏,不知死多少。”“将男踩死”(江南才子)、“四裤全输”(四库全书)、“大痔若鱼”(大智若愚)、“不醉乌龟”(不醉无归)等等,这些俗文化无不代表着学生的审美疲劳,预示着思想的颓废、积极情操的瓦解!汉语粗俗之风弥漫于写作空间,形成了一种“语言公害”,充斥着学生的写作。人们越来越担心丰厚而典雅的中华古老文化是否会被这种俗文化所取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绝不能听之任之。

三、对策与建议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打基础(语言素养的基础、科学素养的基础、完善人格的基础等等)的时候,如果不对互联网语言尤其是那些品位低下,乱造的词语加以规范、引导和控制,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对科学精神的培育、对健美人格的养成,均很可能成为不规范互联网语言的受害者。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规范汉语的使用,让语言的稳定性得到传递。所以在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排斥互联网语言,还要引导学生在正式场合不使用互联网语言。这是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要增强对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汉语,被唐诗、宋词、元曲等典雅的文学样式不断擦拭,温润过我们诗意心灵,照亮过我们文化期待的古老而优美的语言;汉语,带领我们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的母语,承载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文明。汉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作为文化和信息的载体,它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当前,世界汉语热正在持续升温,全球有一百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到3000万。在法国巴黎的街头就矗立着这样的广告牌:“学汉语吧,那将是你未来20年的机遇和饭碗。”因此,各级教育应该从启蒙及后期教育阶段就要注重对汉语学习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学生甚至公民自觉学习汉语、保护汉语传承的历史责任感。

(二)遵循教育的民主性、开放性、延缓性、成就性及个性融会贯通原则 互联网语言是汉语语言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是汉语词汇的外围部分,仅限于互联网环境。它可与内核部分的基本词语相辅相成,互不取代。因此,我们在看到互联网语言引发的语言文字应用的问题同时,也应看到它对语言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健康的语言文字运用观。语言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互联网语言中的一部分在经过时间的考验被人们接受后是可以进入基本词汇的,是人们的创新使用,能丰富、活跃我们的文化生活。

(三)推行各级“汉语四六级”国标测试

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共同推出、国内第一个全面考察听说读写汉语母语水平的考试“汉语能力测试”经过3年的设计研发,已经在部分城市试点。“汉语四六级”的意义旨在以考促学,推进汉语学习和应用,从而避免越来越普遍的提笔忘字现象。通过测试的实施和推广,潜移默化地提升参试者对母语的认同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提高人们对于母语的重视,尤其是在人们参加工作后,保持对母语继续学习的状态。 “汉语四六级”的推行应当由社会机构来完成,面向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以及社会学员等各类学习者。

(四)对中小学汉语言学习教育的几点建议

1、对于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干预手段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学习传统汉语的过程中,如果经常反复性地使用不正规的互联网语言写作,有可能导致部分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分辨不清孰是孰非,或许会一直将错误进行到底,所以在面对他们进行写作教学时,要教导学生学好规范的语言、用好规范的语言来写作。

对于中学生群体中不规范互联网语言的使用情况,应采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方法。作为老师和家长,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这些互联网语言,辨析互联网语言的属性,及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宣传和引导,将互联网语言和正常的作文教学加以区分,限制中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以及正规的语言交流中使用互联网语言,引导中学生重视正式书面语言的规范性、严谨性及合理性的问题。在引导的 6 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让中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规范自己的语言和如何规范自己的语言。

2、鼓励青少年学生多读优秀的课外读物。

阅读可以是学生扩大知识面和汉文字的储备量。通过阅读,培养他们的语感,指导他们学会品味作品中的优美又富有个性的语言,让他们能自主地摒弃一些会在文中引起歧义的互联网语言。引导学生欣赏传统美文,阅读经典著作,特别是列入中、高考必读的篇目。通过阅读,也让他们在反复的“刺激”和“记忆”中记住生僻字、常用字以及一些优美的词句。

3、鼓励青少年学生多谢书信。

书信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感情、交流信息的方式。通过鼓励孩子多写书信,不仅让孩子能养成“勤动笔”的思考习惯,还能促使他们在写作中不停地思考、使用一些最能表达自己心迹、也是最正确的语言表达规范,避免错字怪字。

4、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以“汉语学习和教育”为主题的活动。

开展一些以以“汉语学习和教育”为主题的活动,比如“情景作文”、“作文大赛”、“故事写作”以及创意方案、调研报告等,通过这种主题活动的写作,提高学生的识字量,提升汉语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将汉语的学习和使用逐渐成为一种内化思维和习惯。

【参考文献】

[1]杨鹏.互联网文化与青年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2]于根元.互联网语言概说[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0. [3]吴锡平.拯救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N].中国教育报,2006-4-13,(7) [4]韦晔,何晓丽.互联网语言,分清场合是关键[N].南京报业网,2005-4-27 [5]殷文静,史婷婷.网语负面影响汉语?专家市民激辩:宽容还是扼杀[N].江南时报,2004-12-20,(22) 7

上一篇:文亮保过班刘星星下一篇:网络部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