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学习活动心得

2022-07-23

第一篇:小组学习活动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原龙完小 张从敬

开县农村小学教师提高培训于7月6日圆满结束,让我们农村教师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下面就提高培训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谈谈其中的收获和体会:

对于大部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新事物,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怎样通过理论

学习和教学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有了一些认识和提高: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经常发现有些教师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

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究学习和算法多样化等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

2、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在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教学,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实验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有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体现的一种理念。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单调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激励学生真正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中去。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为有了小组的合作学习,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从而使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和探索各种问题,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心得感想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同时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他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间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通常采用异质分组是有着它的科学性的。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与学生共整合出了三个问题:"圆锥的体积如何求?""它和圆柱体积可能有什么关系?""如何得出它的体积公式?"然后,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请选择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到指定地点,选出一位临时组长。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时机,体验“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例如简单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快速解决问题;而复杂的知识内容,则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一般来说,重点的问题,应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重点的问题”指对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对解题方法的把握以及运用数学的规律等。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时,当学习了例

1、后,我让生自学例2",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最会迁移,最具有创造性。同学们经过合作讨论,得出了结论:“第一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它们都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第三它们的比值一定。”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四、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心得感想

陈丽丽

一、划分小组

1、划分好合作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在分组时,尽量做到科学合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要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小组人数以4至6人为宜。

2、组员编号

所谓组员编号,就是给各小组的成员编上1号、2号、3号、4号等的序号,用学生在组中的序号来区分其在组内的学业水平。以6人一组为例,在组内成绩好的都编为1号和2号,成绩中等的编为3号和4号,成绩差的编为5号和6号。每个小组的对应号都在同一水平上。在进行小组汇报、发言之前,例如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时,我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叫每一组的某一号,根据这位同学解答问题的情况给小组加分或减分。每每此时,组内的其他成员都为他加油助威,被叫的同学惟恐为小组抹黑而全力以赴,班内气氛相当热烈。在小集体的支持及压力下,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

3.变革座位排列方式

安排座位时学习比较优秀的同学坐在中间,学习相对比较差或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同学坐在两边,最大限度的发挥优等生的辐射作用。位置编排如下:

46

132

54.合理分工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么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样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便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尤为重要。我将班上的54位同学分成了10个学习小组,并且给每一个小组成员作了分工:两名组长,选择组内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强、有号召力的同学做组长(一般情况下,每小组的一号、二号为正、副组长),负责组内的任务分配和协调工作。一名优秀的组长能带动组内成员——特别是学困生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参与意识,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一名卫生员,负责本组的卫生;一名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一名纪律委员,负责提醒爱将小话的同学,和负责本组同学的坐姿。每个同学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时,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 了。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我们班是一个月),我会调换他们的任务,这次担任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纪律委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每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了解,都会做,并明白这几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5.激发动力

(1)把10个小组分成5对对抗组,对抗组内相应的号为对抗号,课堂组织活动时,要形成竞争氛围,让10个组的同号相互竞赛,成绩计入小组。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极大的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为了鼓励后进生的积极性,可以在量分时加大分数。比如说,在课堂上,从来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主动举起了手,为了鼓励他的这种积极性,此时便可以给他适当加些分;某个后进生答对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若一般同学加1分,此时,便可以给他加2分,甚至更多。总之,在课堂上,要更多的关注后进

生,让更多的后进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闪光点,从而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

二、建立科学健全的评价机制

学习小组建立了,没有科学健全的评价机制,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

没有良好的评价措施,任何改革都将以失败告终。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会使学生深受鼓舞,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和收获。

评价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评价学生个人。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1.家庭作业:组长在检查家庭作业时,将作业划分等级,根据等级情况给

小组成员加分,A等的加5分,B等的加3分,C等的加1分。

2.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由教师掌控。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进行

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对于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小组除了加分之外,还会在黑板左上角给他们奖励红旗。每天,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适当的给小组加分或减分。为了方便操作,课堂表现评价表一式两份,一份画在公布栏的墙壁上,便于教师课堂使用;另一份由学习委员保存。

3.考试达标:每学期我们有单元考试。根据小组成员的水平依次定出达标

率,一号的达标率为85%,二号为80%,三号为75%,四号为70%,五号为65%,六号为60%。只要完成或高于规定的达标线,就给小组成员加上相应的分数。如:二号同学的达标率为80%,但他在某次考试中却达到了85%,这个同学就可以得到8分,不达标的同学不加分。

4、除了这三项之外我还从这几方面评价他们,有佩戴红领巾,卫生、背书、

纪律、迟到。这几项分值都是两分,违反一次扣两分。

所有的加减分情况由组长掌握,统计在评价表上。评价表组长人手一份,每

周一小结,将各成员的得分情况汇集到总表上(总表张贴在教室的墙上)。学期结束时进行总结,算出个人总得分。排名前十位的为班级“十大明星”,上“明星风采”榜,贴四寸照片,并优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评选;十一至二十名为班级“先进个人”,贴一寸照片。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发掘自己潜力的天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是评价学习小组。主要从两方面考虑:

1.学业成绩:主要根据单元测试的情况来定。每次单元测试结束后,小组

平均分居前五位的可以得到一颗星星,期末时根据星星的数量评选出五个先进小组。未达标的小组要在组长的主持下进行反思,找出原因,查漏补缺,及时纠正。未达标的个人要主动找老师分析试卷,这比老师找他要好得多。每每这个时候,凡是为小组扯后腿的同学都非常难过,无须老师动口,他们都会好好学的。而认真负责的组长和其他组员为了小组利益也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2.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

哪一组最守纪律等。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发给一些小奖品,如学习用具等,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合作小组形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培养计划,对小组成员的合作技巧进行培养与指导,更需要所有小组成员在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基础上,通过每个小组成员长期、主动的努力而形成。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我认为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三、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1.合作学习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

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2.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

人尝试成功的喜悦。由于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耐心扶助,除教给他们一步一步的思考方法外,还要努力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2)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

没有认真听,而是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需要我们教师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我采取了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

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3.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

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 使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我首先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说错了也要说出来;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

4.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

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班上有一名女生,人挺聪明,因没有学习自觉性,成绩不太好,失去了自信心,没有了学习兴趣。自从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因是小组评价制,各组员怕她成绩不好,拖后退,都争相帮她,鼓励她,如今她的成绩已开始不断进步,而组员们见她有了进步,也很有成就感。 现在我的课堂上课从来不缺积极举手的孩子,孩子们的作业质量在不断进步,有时我晚点到教室,看到的也是他们主动学习的样子。虽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和缺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持之以恒,就一定会将教学改革进行到底!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

薛家湾第一小学

任瑞清

二〇一三年十月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是创建高校课堂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我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理论指导之一。聆听了温思涵教授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我受益匪浅,确实有一种感觉小组合作学习与以前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培训后的体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2.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2 3.全班交流。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学生在课堂上互帮互学的客观条

件,提供了多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己学习,互助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集体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得不到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听”地位的被动状况,为各层次学生的普遍参与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合作小组中,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由表述自己的意见,这种信息的多向交流能促进智力的相互激发,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合作以及学习结果的相互评价,最

3 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学习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理解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它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更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合作,合作学习是培养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为达成小组的预期目标,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因此,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同伴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伙伴关系,许多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逐步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概括吸收同伴经验,从而形成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优良作风。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但在探索尝试过程中,有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如:学的慢的学生需要得到学得快的学生的帮助才会进步,那么对学得快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就得放慢学习进度,影响自身的发展。但我们在实验中尝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一小点甜头,它不失为一种

4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使独立、自私的学生表现出合作、互助等积极的性格特征。

第五篇:学习小组活动方案

学习小组自成立以来,在班主任老师的关心支持下,开展了多项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求知欲望,更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也使小组成员和成员家长对为什么开展活动和怎么开展活动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2013年,学习小组将按照学校的安排部署,紧密围绕学校的教学工作和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活动宗旨:

我们不能为孩子创造成功,却可以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我们不去为孩子讲授知识,却可以为孩子点燃求知的热情。

二、活动思路:

配合学校教育开展活动;结合孩子需求开展活动;瞄准社会发展开展活动;围绕孩子成长开展活动。

通过集体学习和相互探讨,让孩子们进行进行思维碰撞、语言交流,激发孩子的求知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和责任;通过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让孩子主动发现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以学引学,以学引思,为孩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打基础;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和参观学习活动,把孩子的学习教育工作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让孩子多积累一些知识,为将来做好准备。最终,作为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帮助孩子们学会自己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三、活动内容:

1、读书活动:以提升成员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为目的,主要开

展图书共享、分组阅读、体会交流、诗歌诵读、辩论赛等活动。

一是结合孩子们的特长时间和住宅区域情况,让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开展集中阅读活动,让孩子们安静地阅读,在知识海洋畅游。二是让孩子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辩论,让孩子们在激辩中提升综合素质。三是精选

一、两篇适合孩子们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让孩子们分成两个组,进行诗歌朗诵或剧情表演,让孩子们在诗歌朗诵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自编自导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四是让孩子自们己创作诗歌、故事,提高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等等。

2、科学实验: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为目的,主要开展物理实验、化学实验、手工制作等活动。

一是结合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产生的原因,通过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让孩子们明白自然现场产生的原因,进而可以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现场、处理问题。二是开展一些小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们在实验中看到科学的力量,对探索科学知识产生兴趣。三是开展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利用力学等物理原理,完成一些工具和设施。等等。

3、户外运动:以提高成员身体素质和生存技巧为目的,主要开展郊游、拓展训练、体育比赛、旅游、自我保护知识普及等活动。

一是组织孩子外出旅游,开阔孩子视野,锻炼孩子身体。二是开展体育比赛,增强孩子体质,活跃孩子生活。三是开展户外活动,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和野外生存知识,让孩子们学会保护自己,照顾自己,更加安全、快乐的生活。等等。

4、社会实践:以让孩子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为目的,主要开展

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爱心奉献活动。

一是组织孩子们到油田的标志性生产场点、父母工作的单位进行实地参观,让孩子了解原油的开采过程、生产流程。二是组织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到敬老院看望老人,让孩子们在服务社会中,学会感恩、奉献。等等。

上一篇:旋转跳跃是什么歌下一篇:学转优促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