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优化分析

2022-12-13

1 超市生鲜农产品由自建配送中心进行配送 (配送模式见图1)

1.1 优点

准确及时地对超市各个分店提供农产品:减少物流环节;降低损失率;降低物流成本, 更有价格优势。

不必在有农产物流需求时还要等待物流配送公司的安排:降低对其他物流公司的依赖性;节省配送时间, 提高配送效率。

能够对农产品的配送流程进行有效的温度的控制:保证全程冷链配送;确保新鲜度加强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配送与管理。

降低了因企业内部与外部物流交叉造成的泄密的风险:确保配送过程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顺利流动。

1.2 存在问题

一是固定投资成本大, 资金的回收期很长。二是在农产品需求旺季与淡季, 不容易把控配送管理。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受时间季节的影响比较大。在需求旺季, 由于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规模、配送的能力有限, 无法满足所有分超市的需求;在需求淡季, 又会造成配送中心车辆等各种配送设备的资源浪费。三是不利于规模配送:配送中心的农产品, 只有达到一定规模后, 配送才会显示出规模效益。但如北京、上海等大型连锁超市, 由于地皮昂贵, 加上超市为控制库存等, 对农产品的配送要求呈现出小规模、多频次的特点。使得配送中心难以合理安排配送。

1.3 配送模式优化方案

改进后的配送模式即结合共同配送, 自建配送中心的大超市为自己公司提供配送服务的同时, 也为其他中小型超市提供配送服务 (图2) 。改进后的配送模式具有很多优点。

一是中小超市没有专业的自建配送中心的问题得到解决。中小型超市利用大超市的配送中心提供配送有助于减少选择合作的成本, 配送管理成本集中优势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二是大型超市通过共同化配送有助于分摊配送中心建设的投资成本;投资成本的回收期也缩短。三是对供应链下的同一种零售业态的超市进行了横向的整合, 多个超市共同利用利用一个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进行农产品的配送, 在配送中心进行农产品的检验、入库、储存、流通加工和配送, 整合了物流流程, 减少了交易的费用, 提高了车辆的满载率、配送中心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容易实现规模配送。四是共同使用的配送中心在冷藏保鲜、运输等环节更加专业, 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度, 提高了农产品准时和安全的配送率, 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 超市生鲜农产品由供应商直接配送 (图3)

2.1 优点

配送环节只由供应商来负责, 超市总部只需要选择合适的农产品供应商就即可:农产品流通环节少, 更及时地满足各个分超市的农产品需求保证了农产品新鲜度;配送由供应商来负责, 节省了超市自建配送中心的成本;供应商可以与超市组成供销联盟, 更大程度的推进农产品的销售, 提高物流的效率。

2.2 存在问题

一是超市所需要的农产品种类繁多, 并不是所有的供应商都能满足超市的配送要求, 大部分供应商在配送方面还是非专业的, 配送只是作为销售的附加条件实现的, 这不能满足超市的需求。二是快速响应是超市服务的重要特点, 这要求超市农产品配送需要多频次、小批量, 导致配送过程中的运输空载率很高, 达不到规模效益, 配送成本高。三是农产品均有供应商配送, 增加了超市对农产品检测的难度、配送管理的难度等。

2.3 配送模式优化方案

改进后的配送模式即超市农产品配送选择直接配送与间接配送形式相结合 (图4) 。改进后的配送模式具有很多优点。

一是超市需要的小频率、大批量的农产品可由供应商直接配送, 减少物流环节, 节省时间, 确保新鲜感, 实现规模效益。二是超市需要的多频率、小批量的农产品可由自建配送中心或专业化的配送企业进行间接配送, 降低运送成本, 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三是对于特殊配送的农产品或规定其配送时间的农产品可由供应商直接配送。四是对于有些配送能力不足的农产品供应商, 可以考虑间接配送。

3 超市生鲜农产品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配送 (图5)

3.1 优点

超市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农产品的配送, 不必自建配送中心, 减少了其固定资产的投资, 可以将固定成本转化成变成本, 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同时,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运输、仓储等方面更加专业, 可以为超市提供加工包装、检验、结算等个性化服务, 有利于超市减少库存、降低运输风险, 减少配送管理、检验检测等相关的费用。同时, 超市也可以集中资源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

3.2 存在问题

一是超市在下发其配送需求后, 只能等待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配送安排, 无法保证配送服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不符合超市小批量、多频次特点, 影响超市农产品的供应保证能力。二是超市有很多分超市, 分超市每天需求的农产品优势多种多样的, 每种农产品的存储、运输等环节又有不相同的配送要求, 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配送能力要十分健全, 而我国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发展刚起步, 单独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很难独立承担农产品的配送服务, 超市需要选择多个第三方物流公司来满足自己的配送需求, 增加了超市对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控制难度。三是可能会产生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过度依赖, 产生相应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等:超市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超市配送方面专业化的开发, 不利于农产品配送的长远发展。

3.3 配送模式优化方案

改进后的配送模式即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横向的整合, 用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联盟代替单个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图6) 。改进后的配送模式具有很多优点。

一是物流配送功能更加的健全, 配送能力加强, 能为超市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联盟还可以提供加工包装等农产品的增值服务, 为超市提供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二是可以使物流配送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更加充分的利用。三是降低超市在物流配送设施设备上的投资成本和配送管理的相关成本, 以资源共享的方式, 避免其他的合作企业在冷藏保鲜、运输、仓储方面的设施设备的重复购置。四是超市不用再根据农产品的分类、配送特点等去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了, 减少了其选择成本, 降低了选择的难度。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有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配送模式进行分析, 提出了针对自建配送中心配送模式、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模式的改进配送模式, 并对这3种模式进行了优化, 为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配送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的合理选择, 对连锁超市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意义重大。基于此, 分析现有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配送模式, 即自建配送中心配送模式、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并对其进行优化与改进, 为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配送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模式优化

上一篇:老年性脑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下一篇: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