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2022-12-27

1 普及安全知识, 提高安全意识

由于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流动性大, 文化程度、安全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等情况, 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应从承包商施工人员的角度出发, 及时进行承包商入场安全教育, 宣贯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油田新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学习, 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抓安全”?“安全到底为了谁”?“出现事故谁最倒霉”?等问题, 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

管理人员应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理念。针对承包商安全管理的主要环节及注意事项, 现场HSE教育应侧重以下几方面:施工现场每道工序及作业环境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应如何穿戴符合国家标准及安全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使用的机具、工具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作业前, 甲乙双方应确认作业现场已具备安全作业条件;直接作业环节应办理的相关作业许可证;不同直接作业环节安全措施如何落实;作业人员在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基础上, 掌握施工现场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 并定期组织预案演练等各方面, 严格落实“七想七不干”安全管理规定, 并在每次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交底时落实全员签字确认制度, 对承包商作业人员实行动态安全管理, 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全覆盖。

2 强化危害识别, 落实防范措施

认真落实施工现场“211安全工作法” (即:基层单位“周一”HSE活动和生产班组HSE活动、《HSE作业计划书》、《岗位危害识别卡》) , 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坚持每天对每道工序进行岗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 及时制作危险源作业公示牌, 加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 并将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班组活动、岗位危害识别及防范措施等, 层层落实到施工现场的直接作业人员, 督促施工方落实“班前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签字措施, 让每个施工人员真正明白每一道工序和作业环节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和防范措施, 懂得预防和消除安全隐患的方法和技能, 做到防患于未然, 提高操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并加强现场监督, 层层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在施工现场积极推行“目视化安全管理”, 就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标识 (如传统的安全警示牌等) , 利用安全色等对人的视觉器官的刺激作用, 把相关的安全警示、操作引导等提示信息, 设置于相关作业区域, 把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由“抽象”变为直观, 让员工一眼望去就能明白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职责、规定等, 达到提示员工遵守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3 严格作业许可审批, 消除“三违”现象

在工程建设、检维修施工中, 直接作业环节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瓶颈和薄弱环节, 打破这个瓶颈, 消除这些薄弱环节, 应从强化作业环节许可审批入手, 严格落实审批职责, 避免安全措施确认人、作业负责人及审批领导等相关责任人员不到施工现场盲目签字, 强化安全措施监管, 将必要的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并由专人负责现场管理。对动火、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作业、起重等特殊作业和直接作业环节, 推行监护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恶劣天气、重点施工工序、交叉作业等施工现场落实基层干部盯现场和“双监护”制度, 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禁令》和“七想七不干”安全规定, 对承包商施工安全管理落实“一停二罚三清退”和连带责任制规定, 织好施工现场安全监管网, 不给“三违”行为有可乘之机, 建立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

4 发挥监理作用, 确保安全受控

在实施工程监理过程中, 落实项目总监负责制和监理员 (监理工程师) 盯现场制度, 充分发挥现场监理的职能, 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时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 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制止违规作业。现场监理应按照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理, 及时督促承包商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措施落实, 落实班前安全活动及定期安全检查, 审查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资质 (上岗操作证等) , 确保相关作业许可证、操作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安全自查和不间断的安全巡查,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 及时督促整改;情况严重的, 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 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及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并监督施工单位将隐患整改到位, 使整个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安全监控之下。

5 加强安全监督, 消除各类隐患

各级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 “风险可以防控、事故可以避免”的理念,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强化责任落实, 依据“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隐患排查治理,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全方位排查, 对于查出的隐患, 迅速制订整改措施, 明确责任人员, 按照时间节点整改到位, 确保重大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6 结语

做好工程现场危险点辩识分析工作, 并切实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现场职责, 强化HSE相互观察和安全监督检查,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时刻处于“在控和可控”状态, 做到事前抓安全, 才能有效避免各类事故, 促进工程项目的安全高效运行。

摘要:做好施工现场危险点辨识, 明确施工各方的安全职责, 强化安全措施的落实,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加强全员HSE相互观察, 是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时刻处于“在控和可控”状态, 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风险分析,现场安全监督,事前控制

上一篇:X线在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探讨下一篇:“营改增”对人寿保险公司的影响与应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