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搞笑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打油诗搞笑范文

搞笑爱情打油诗

搞笑爱情打油诗,有意思

帅哥今年十八九,长得不帅也不丑,

身高一米六点九,名是卢鹏姓是卢,

爱好种田及放牛,吃喝嫖赌样样有,

特长放屁和吹牛,身材瘦得像个猴,有个秘密埋心头,把它说出真丢丑,大家不要笑我糗,至今还没女朋友,一心只想找个妞,人家上街手牵手,我是左手摸右手,众人皆笑我风流,至今仍把处子留,欲把童子身相授,以身相许没人瞅,要我怎把处子丢,伤心难过白了头,借酒销愁愁更愁,春心荡漾情难收,欲结知己缘难求,月下老人伸出手,救救我这发春狗,我的一半在哪头,到底该往何处走,不求善良与温柔,但求意和加情投,就像某某那猪头,偕子之手到白头,生生世世永相守,爱你恋你到永久,为你担心为你愁,让我烦心让我忧,如猪如狗伴左右,若等到千年以后,对你恋爱不生锈,头可断、血可流,为了老婆死何愁,全心全意爱老虎油,

爱你需要何理由,一万万个够不够,

甘心愿做你走狗,出卖祖国和朋友,

肚子饿了我来嗅,为你寻找狗骨头

亲爱的爱我别走,我的心肝为你留!!

各位小妹大姐及大嫂,看此介绍不要跑, 留下姓名及地址,我来选择我相好!

第二篇:剑三搞笑骂人打油诗

我是二货,我是二货。

副本看到就踢我,只有战宝的时候有口粥喝。

我是二货,我是二货。

我和奶妈有很多的不得不说,孤男寡女的故事总是透着旖旎的诱惑。

我是二货,我是二货。 副本倒地,原地就能复活。 四大的门口,我放声高吼。 二货的悲剧,是副本单走。 天策暴强的仇恨,秒杀立地成佛。 藏剑牛叉的机动,走路都是飚着。

花间万花的狂暴,离经万花的单疗,队伍看到就会拖走。

七秀奶妈的舞蹈,主宰全队的死活。 气纯暴烈的输出,定身是拿手绝活。 剩下悲剧的二货,被踢也没话说。

洛阳门口,插旗肉搏。

韦驮献杵的伤害,秒你不会啰嗦。 反弹攻击的无赖,尝过的都想骂我。

阵营大战的激情,抓乃手的猥琐,抢的就是血薄。

横扫六合猛毒,总能毒死几个。 千斤的坠落,晕倒追兵半摞。 逼急了二货,开个洗髓猛戳。

二货的强悍,在野外就是传说。(不骂人网) 我是二货,少林是千年的传说,我是万年的悲歌。

我是二货,一身的环保,帮贡都没混个。 我是二货,活的洒脱,死的不多。 我是二货,头顶黑疤,到处惹祸。

我是二货,我是二货,我是剑三里又一个剑纯的寄托。

第三篇:爱情搞笑打油诗祝福语大全

爱情搞笑打油诗是以一种幽默风趣的形式来表达爱情,幽默而不失真心,比起那些肉麻、甜腻的爱情表白,这种以打油诗呈现的方式更令女生容易接受,如果你也想以这种方式来取悦心中的她,那就快来爱情搞笑打油诗大全吧。

[查看贺词]爱情搞笑打油诗祝福语---真爱存在

我是愿意等待,哪怕青春不在。

爱情也有好赖,绝对不可草率。

只有好的心态,才能保持愉快。

没有爱的灌溉,生活百无聊赖。

要么咱就不爱,爱就爱个痛快。

[查看贺词]经典爱情搞笑打油诗祝福语 血可流, 为了老婆死何愁,全心全意爱老虎油, 爱你需要何理由,一万万个够不够, 甘心愿做你走狗,出卖祖国和朋友, 肚子饿了我来嗅,为你寻找狗骨头 亲爱的爱我别走,我的心肝为你留!!

[查看贺词]爱情搞笑打油诗祝福语

鼠标好比爱情箭 上网一点胡乱窜 粘粘贴贴敲键盘 盼望佳人快来电 可恨网络速度慢 苦苦守候如痴汉 为了网上结奇缘 甘吃面包方便面 无奈网上太神秘 谈情说爱不见面 谁知娟娟蜜雪儿 个个全是男子汉

第四篇:打油诗

打油诗万岁!

今天谈一谈打油诗的问题。

首先做一下自我批评。我曾在一个帖子里对打油诗进行了讥讽。因为是在和网友论辩时匆匆写就的,当时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看来,我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这与我一贯的文艺主张并不符合。不过这也暴露了我反精英主义文化观之不彻底。我应该向打油诗道歉,向打油诗人们道歉!

打油诗,据说是唐代一个姓张的打油人最先创作的,有其相对固定的格式,典型的如“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后来泛指那些平仄、押韵不合“规矩”、比较口语化的诗歌。若从这意义上讲,打油诗的历史要悠久得多,也许历史上的第一首诗就是打油诗。而张打油,无非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罢了。

不合律与口语化是构成打油诗的基本要件,两者缺一不可(这是我的观点,可以商榷)。因诗歌语言有其比较特殊的地方,有时是名词或现象堆集,有时是语序拆分或颠倒,典型的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我余因之梦吴越”,“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等,之所以这样,有的是为了平仄压韵,有的则是为了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所以,有些不合律的诗并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归为打油诗,而应该归为古风一类。杜甫从律最严,但有时也会下意识地作些古风一类体裁的诗歌。同样,有些看上去非常口语化的诗,因其合乎格律,所以也不能归为打油诗。所以,要判断是否打油诗,应当同时看它是不是合律和是不是口语化这两点。老百姓称打油诗为“顺口溜”,我认为是再贴切不过了。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共有多少首打油诗,已无从查证,但想必数量绝不会少,三百篇、汉乐府中许多都该算作是打油诗(这也是我的看法,不一定确切)。劳动人民是打油诗的创作主体,虽然他们被剥夺了基本的受教育权利,虽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识字,或识字不多,他们不懂得什么音律,不懂得什么平上去入,东冬董肿,宫商角徵,不懂得什么一三五,二四六,什么粘对拗救,扇面蜂腰,但他们还是可以歌,可以唱的,正如他们虽不懂得之乎者也,但还是要说话而且还能把话说得非常明白一样。所以,尽管倍受圣贤们的奚落,尽管自汉乐府以降的典籍中几乎再也找不到它们的影子(我是个大外行,这一判断全凭印象,不知道确切不确切,希望方家指正),但打油诗还是顽强地存在了下来,比如各地的民歌、山歌中就有大量的打油诗。记得毛泽东在给陈毅的一封信中曾说过:新诗要发展,还非得从民歌中汲取营养(大意如此)。这是深具历史眼光的。可惜我们的许多大诗人们不明白这一点,以至诗路越走越窄,除了自己,已没人愿意读他们的诗。

毛泽东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式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以往颠倒的历史被颠倒了回来,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文学史教材中,张打油及打油诗就被赋予了应有的历史地位。同时,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推动下,各地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赛诗会等方式,唤醒了劳动人民被压抑了几千年的文化主体意识,澎湃昂扬的时代精神又激发了他们空前的创作热情,从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农民诗人、工人诗人等民间诗人(现在许多腰缠万贯威镇一方的文化精英主义者称自己为“民间人士”,我感到忒滑稽,正如地主要争着当贫农一样滑稽),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打油诗篇,从而写就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当然,这一页已被我们的新文化精英主义者用解放牌大剪刀给剪了下来,剪得在主流文学史中已见不到什么痕迹,但在我们劳动人民的帐簿上可是永远也抹不掉的。这些帐簿上还清清楚楚地记录着那些声音,那些历史上第一次掌握了自己命运的奴隶们发出的战天斗地的声音:

“天上没有玉皇, 地下没有龙王, 我就是玉皇, 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开道,五岳让路: 我来了!”

“高山顶上修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 昔日从你脚下走,今日从你头顶过。”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工人阶级力量大,天塌下来也不怕。”(这首曾被收进过初中语文教材)

在文化精英主义者看来,这些诗篇当然是太他妈打油了,太他妈不朦胧,太他妈不半推半就了。不过,我宁愿读这些浅得可以却透着本真的东西,而绝不愿意去看那些曲里拐弯却不知道是什么的煌煌巨著,正如我宁愿去拣一块光达达的石头,而绝不愿意在乱草堆里扒来扒去最后却扒到一堆牛粪一样。

在这里,我愿意学一学咱们现在一些大诗人们常用的手法,把“高山顶上修条河”这首诗给去去油味: 我匍匐在你的脚下

我数着白云飘过的日子 如死亡一般漫长啊

我甚至还清楚地记得始祖鸟的咳嗽 我已经习惯得麻木

只有你骄傲的影子落下来的时候才能给我一丝安慰 终于

十月后的一天

我爬上了你的肩膀 原来并不宽阔啊 于是

我真的笑了。

这样的东西,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外人写的,修水渠的农民弟兄们是绝对不会这样来写的,太假了! 也可以稍加该动几个字,使其大致能算上绝句,比如题目就叫做《吟红旗渠》吧: “开山凿石引漳河,河水哗哗笑满坡: 昔日从君脚下走,看今从你头上过。”

这样虽然合律了,但却没有了原作的浑然天成,也没有了原作的感染力。所以,如果要写这样的东西(不必专门),平均一天不说几十首,十几首是根本不成问题的。为什么?因为不需要感情在里边,不需要真的东西在里边,只要变着花样把文字颠来倒去,弄一弄玄虚,把大家都明白的事搞得最后连自己都犯糊涂就行了。当然也就不会打动人。

现在来说一说所谓毛主席一些诗词打油的问题。

在说以前,我还是要再罗嗦一下,那就是我在许多帖子中一再强调的:之所以说毛泽东是个杰出诗人,从文学史意义上讲,是由于他的诗歌营造了一种前人诗歌中所从来没有过的新境界,这个新境界就是“雄壮”。所谓孟德悲凉,太白飘逸,东坡旷达,稼轩豪迈,润之雄壮,虽同属豪放一脉,然差异亦大矣。何谓雄壮?高度与力度的完美结合是也。

如果还不明白的话,我把以前帖子中的一段话再放到这里:

王国维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有阔狭,有大小,但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优劣之分。比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是一种境界,“古道西风瘦马”也是一种境界,谁能说李白的就一定比马致远的高出许多?同样是古战场的题材,王昌龄是“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而纳兰容若则是“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你也许更加喜欢其中一个人的,但你能明明白白地说出二者的高下吗?

“境界”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景物)的再创造,是人格化了的景观(仅就诗歌而言),是情、景、语的有机统一。所以,在一般人的眼中,比如,中秋夜,把门窗打开,月光洒进室内,直观的感受是很美,但说不出更多;三流诗人也许会拼凑几句什么“月亮,象处子燃烧的眸子,照亮了我暗夜的心灵”或“月亮代表我的心”之类的东西。但在大诗人的笔下,就完全是另外一种境界了:“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月吟苦。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或者是“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因此,对成熟的诗人来说,有什么样的人格(广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感受,就有什么样的诗,同是吟月,李白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老杜则是“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而在恬淡闲适的摩诘笔下,则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等;同样,对同一个诗人来说,不同的处境和感受,对统一题材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李白不是有许多关于明月的诗篇吗?但篇篇主旨不同,何也?处境、心境、感受不同是也。早年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有上下求索的意思,晚年却是“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表现出一种莫大的无奈。

境意浑一是最高的境界,以意胜境或是以境胜意则是二等境界,至于什么“义理诗”,则等而下之矣。东坡有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入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种诗,你说能有什么诗味?李白是咏月的大家,他的《问月》中有这么一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可谓发人深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同样有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但通篇比较起来,李白的《问月》显然要逊色不少。何也?仅达到“以意胜境”的境界,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达到了高度的境意浑一。

梁启超曾说过,大意是诗歌创作,第一,要有新意境,第二要有新语言,第三要很好地吸收古人的手法。为什么我们说毛泽东能称得上诗人?因为,按照梁氏总结出来的三点,毛泽东是完全做到了这一点的;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杰出诗人?因为毛泽东的多数作品都达到了“境意浑一”的境界,同时这种“境意浑一”,不是小我浑小境,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格神与天地浑一的境界。所以,我说毛泽东创造了“雄壮”的新的诗词境界,绝不单单是从风格角度讲的。从他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何谓“雄壮”?高度与力度的完美结合是也。

言归正传。我们知道,毛泽东的古典文化修养极深,从他十几岁时的《商鞅徙木立信论》,22岁时的《挽易昌陶》及26岁时写的《祭母文》等可见一斑。有一次他说道:感谢袁大胡子(他在湖南一师时的国文老师),需要的话随时还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古文。对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旧学功底,从入私塾就开始习诵《笠翁对韵》之类声律启蒙读物而又有着过人天资的人,我们不必怀疑他在诗词格律方面的修为(声律课是私塾里的必修课)。 当然,毛泽东诗歌中确实是有打油诗的。在可以确认的六十余首诗词作品中,还真就有那么一首,即《好八连》。这很好理解。之所以用诗的形式而不是题词或写表扬信,当然主要是为了增强效果,之所以用顺口溜的方式而不是按所谓的规矩来作,自然是考虑到它的读者群。假如硬要显示高明,按念奴娇、沁园春或贺新郎来填,那就闹了天大笑话。毛泽东毕竟是毛泽东,不是书呆子。 在毛泽东早期的诗词作品中,文人气还是相当重的,虽然已显露了不凡的革命家气质,但仍可以归入文人诗一类(包括标志着毛早期诗歌最高成就的《沁园春 长沙》)。开始起重大变化的是《西江月 秋收起义》。这首词浅白直露(“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要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连同后来井岗山、瑞金时期的作品,多数都比较浅露(除了《清平乐 会昌》,这首词是毛在极度苦闷的心境下写的,可归入文人诗类)。这应该是不难理解的。因为毛这时是割据一方的革命战争领袖,写诗填词除了抒发革命豪情和记录工农红军英勇奋斗的史实外,还有着激励士气的作用。所以是坚决不能朦胧的。据说鲁迅当年在见到毛的一些诗作时,曾说有“山大王气”,后来毛知道后,曾哈哈大笑。从长征路上的《娄山关》开始,毛的诗风较前有了质的变化,实现了对早年文人诗和井岗山、瑞金时期“山大王”诗的超越。而《雪》的问世,则标志着毛体诗的全面成熟。

总的来说,在现已公开的毛泽东诗词作品中,抒发情怀或与朋友们唱和的要相对“朦胧”一些,记述类的要浅白一写,题词类的最浅白(如《仙人洞》《为女民兵题照》《八连颂》),这是颇耐人寻味的。

至于有人说毛的一些诗词韵脚不合韵书的规定,从而把这些作品也归为打油诗,则是不确切的,是属于一知半解的说法。毛的一些诗词如《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冬云》、《和柳亚子》等都不是一韵到底,而是有邻韵通押,《西江月 井岗山》则用方言押韵。其实这些在诗词创作中都是允许的。在李白、杜甫那里,邻韵通押的例子不胜枚举。苏东坡有名的《大江东去》第二句的韵脚“三国周郎赤壁”之“壁”字还走韵了呢。历史在发展,各地方言也在演进。唐时、宋时的官话现在是没人听得懂的,拿唐宋时的标准来要求现在,是非常荒唐的。其实早在二百多年前,大名鼎鼎的姑苏才女林黛玉同志就语重心长地指出:词句究竟是末事,首先要立意,若意趣真了,连词句都不用修饰。至于平仄粘对之类,则更不必拘泥。当然,有人认为林姑娘这样的说法是最低层次的诗论也未可知,谁让林姑娘整天躲在大观园里,不到德国去留学,不到强国来进修呢?其实最近几十年来一直有人主张(包括一些语言学家)现代人写格律诗,平仄固要从严,但用韵可以放宽,不必死搬过去的韵书,照现在的普通话读大致和谐即可。我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历史总要前进嘛!不过文化精英主义者正一心要复古到唐、宋或孔老时代也未可知。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写什么文章,说什么话,要看对的是什么人。把人人都明白的道理说得人人都不明白然后再申请注册个“理论”“主义”之类的名号是大学问家们梦寐以求的境界;而把被大学问家们搞成一盆糨糊的东西沉淀过滤,让目不识丁的老太太也能明白,则是毛泽东这样的人民领袖的追求。毛在延安时的一次讲话中曾针对某些人在写标语时把工人的“工”字中间的一竖打个拐、把“人”字一捺上加三撇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说他们是存心不让老百姓看懂。谁知道过了几十年,这样的人竞越来越多,越来越理直气壮了。看看学术界,这样的大师还少吗?还有这论坛上那些高明的诗论家。

有个故事,说是从前有一个秀才,家里快断粮了,被老婆逼着,上山打了几天柴,堆在院里,本要拉到集市上去卖,却又感到太失身份。后来想了个招,就找了几张纸,写成这样一个告示:

秀才居室鬻薪

咨尔庶黎!仆者,茂才公是也。因志于孔孟之道而疏于稼穑。今缶瓮将罄,簋中早荒,稚子嗷嗷,思之凄惶。乃效隐者之举,买斧采山,今已累累矣。公若爨下有缺,尚祈枉驾至箪食瓢饮之巷,见有凤凰鸣栖之木卓然而立者,即仆居也。轻扣荆扉,仆即出也!切切。

告示贴到集市以后,两天过去了也没见人来。秀才急得团团转。邻居有个小孩,得知原由后,自告奋勇,说保证改天有人来。果然,第二天不到晌午,院里的一大堆柴都卖掉了。秀才问小孩用的什么招,小孩找来一张纸,秀才拿过来,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

各位乡里乡亲!镇西头颜家胡同赵秀才家快揭不开锅了,孩子饿得哇哇大哭。赵秀才前几天去砍了一大堆柴准备卖,现堆在他家院子里。如果谁家柴禾快用完了,可到他家去买。算行行好了!他家荆条扎的大门,院子里有棵大桐树,可好找了。

秀才看过之后,脸色铁青,过了半天,憋出来一句话:有辱斯文!不可雕也。 最后,愿意套用一首毛泽东的七绝,为打油诗伸张一下: 千载长天起大云, 中唐俊伟打油人。 平平仄仄去他鸟, 万马齐喑叫一声。 打油诗万岁!

第五篇:回帖打油诗

回帖打油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 囊萤映雪休为奇。 当年若有此内裤, 独占鳌头不消提。

悬梁苦读足六春, 险跨龙门触龙须。 庙堂高香今不必, 中榜应在三角区。

致网易最油菜网友李不白:兄长期战斗在网易评论区的第一线,诙谐睿智语言嘲尽天下污吏贪官、丑恶黑暗,令亲者快,仇者痛。或小诗一首、或寄语数言,道出万千网友心声。鄙人潜水网易两年,轻易不赞人,兄足当此盛誉。 人才辈出看今朝, 又见不白才气高。 嬉笑怒骂皆佳句, 仇痛亲快乐遥遥。

咄咄怪事年年有, 难似今朝万万千。 且看南番艾克氏, 一吻相连整二天。 休表时长几难耐, 不食不眠作神仙。 亲热本为温情计, 若此不如啃木片。

五旬大叔立台中, 一手难把众口调。 连上春晚十三载, 年年给力不容易。 (对老赵表示同情)

烈女兰芝先夫去, 佳节过罢闻悲啼。 良辰春光缘何故? 河蟹社会苦医资。

六载韶光边荒外, 旧景风情事事幽。 南归三月身碌碌, 夜半心魂入塞来。 和风细雨上江楼, 烟云点点凝淡忧。 骐骥不顾回头木, 怎奈仙草立芳洲。

能喝三两喝一斤, 酒过三巡乐吟吟。 辉哥豪气令人敬, 老查木有小鸡鸡。

如梦令:

数数三国情迷, 浩浩英雄长堤。 三年笔耕苦, 盛赞兄台才气。 可矣!可矣! 愧煞庸人自戏!

何方再借五百年? 三国情迷梦万千。 苦吟劣句事未毕, 身忧前程作笑谈。

身忧前程作笑谈, 忍把长歌吼上天。 敢使手舞方天戟, 一扫乾坤颂太平。

借得半日展欢颜, 换取阳春三月天。 沉心静气观佳句, 聊作一时糊涂仙。

一时瑜亮一时颠, 曲高和寡不得闲。 钟期既逝流水去, 绝唱千秋尚凛然。

欲铺碧池画青天, 愚公壮志几无前。 太行王屋休足道, 喜看来日装新颜。

那如青竹两无猜, 少小绕床作戏来。 怎奈日久时节异, 一腔深情心中埋。(赵云#夏侯兰) (半天孝兮加入,终于换韵了)

蓬莱泪送歌长恨, 音绕绮梁动九霄。 长门殿锁金屋情, 千金买赋陈阿娇。 买赋慷慨时时在, 相如高才迹渺渺。 恩爱情义非天定, 相濡以沐共偕老。

白水聚泉夕更多 此木成柴火亦炎。

月杯云碟尝天地 湖簪河带系江山

乡夜水散闻沧桑 清晨鸟鸣颂太平

曹正淳,魏忠贤,掌管明朝。 把持天下

缃色葙,葙飘香,香风吹潇湘,湘流婉转江水缃。 绿

清鱼若有知, 亦惊世界哀。 满目苍夷者, 难见浪泛白。 渔翁愁眉锁, 墙头罾蒙尘。 碧水鱼儿跃, 只在梦中怀。

(离题甚远,有感而发。楼上的排好队啊„„)

隽水曲曲流万载, 铜鼓声声动千年。 天城锦绣谁能似? 灵风碧水映青天。(崇阳)

灵风碧水映青天, 万亩长林入云间。 风物虽佳名不显, 群山环抱桂花泉。(偶家桂花泉„„)

群山环抱桂花泉, 清泉更喜古道边。 道边石泉何人辟? 一饮旅人历百年。(山泉)

百年小村千年路, 车辙深深惊兔狐。 青石嘀嗒声入耳, 梦入骑驴过小桥。(古道)

梦入骑驴过小桥, 香风十里花更娇。 木樨虽小颜色浅, 尤胜它花格调高。(桂花)

调高非沽名, 论者有计较。 西湖龙井好, 山茶足比高。(山茶)

高贵公子半山中, 经寒愈显竹葱茏。 身高百尺怀旧念, 低头折腰不浮荣。(楠竹)

浮荣过眼似淡烟, 性洁难比慕华年。 庭前佳木经三代, 看看桂子已结半。(桂树)

半尺小花何人栽? 透雪幽香傲寒来。 根扎绝壁花皎皎, 点破寒冬一片白。(寒梅)

白日凌峰观山河, 竹海茫茫奏雄歌。 忽如一阵南风起, 绿龙盘涌山若摧。(竹海)

娉娉婷婷

朗朗乾坤惊天变, 冀边井陉传妖风。 七旬寿翁入杏林, 转瞬已变女裙衩。

能知难赋笔, 妙句偶得之。 苦吟二十载, 句句打油诗。

奇文频出话三国, 三国良句有几多? 历史飘渺留绝唱, 缘由作者才气高。

军旅撒血报国恩, 忠勇必提黄忠名。 古稀尚擎青翎箭, 一弯雕弓射大虫。

后主顷刻覆心血, 先蜀自此烟云绝。 孔明鞠躬难扶主, 伯约胆大时运缺。

时运不济兮姜伯约, 回天乏术兮伐中原, 安平乱世兮很满腔!

满腔沧桑半点情, 冲天豪气万人惊。 乱世生灵无贵贱, 白骨成就英雄名。

豪言壮志何时兴? 人情淡漠仅自明。 蜗居小巢绝音问, 不若摇尾作雀鹰。

(怀念万恶的旧社会了) 柳絮飘舞若雪回, 又到三月春葳蕤。 弱叶随风舒曼舞, 柔丝逐流奏轻歌。

家乡诗歌接龙

1、“听不腻的是乡音,忘不了的是乡情。”所以,各位可以尽力表达;

2、原则上要求原创,体裁不限,打油诗也可,儿歌也行,只为一乐;

3、强烈反对辱骂家乡(版主辛苦了„„);

4、接龙可以接末一句,也可以接最后两字、一字;

5、欢迎各位朋友踊跃参与。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打油诗搞笑范文】相关文章:

搞笑7字打油诗范文06-06

打油诗搞笑04-28

搞笑顺口溜打油诗07-02

材料打油诗范文05-18

打油诗中秋范文05-19

服务打油诗范文05-19

经典打油诗范文05-20

励志打油诗范文05-20

骂人打油诗范文05-20

醉酒打油诗范文05-22

上一篇:大事件灾难范文下一篇:地球日标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