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科书习题数量的比较研究

2022-09-12

习题是教科书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中, 一方面, 习题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知识, 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作用;另一方面, 习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波利亚 (G.Polya) 先生也曾指出“一个重大的发现可以解决一道重大的题目, 但是在解答任何一道题目的过程中都会有点滴的发现”。可见, 习题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建国以来, 我国教科书的习题数量是如何设置的呢?下面我们从两方面来研究:

1 教科书习题总数量比较

由图1可以看出, 教科书中习题数量经历了两次数量上的猛增。第一次是在1958年, 第二次是在2004年, 后一次的幅度相对前一次来说更大。可见, 从统计学上讲, 教科书的习题研究还处在一个激烈震荡的时期。

从上2图中可以看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平均每册中习题数量>其他出版社平均每册教科书的数量。其他三个出版社的习题数量之间无明显差异。

从两幅图中可以得出:人们对于教科书中习题数量的认知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教科书的习题数量的设置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习题数量对学生的认知、评价等方面有多大的影响, 以及教科书中的习题数量多少能够最佳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待探索。

2 教科书习题类型数量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高中生学习中当出现习题后, 习题的类型没有变化, 而习题的数量出现了一次激烈的震荡时期。当习题类型呈现出多样化后, 各类型的习题发展又经历了相协调的过程。其中简答题又经历了一次“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填表题基本稳定;判断题数量相应的增加;填充题和选择题调整后降低。新类型中“分析说明题”数量相对多于设计实验题。

上表中反映出各类习题类型在各册中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基础题和概念检测在总题型中所占比例很大 (66.3%) , 是我国中等教育中重视基础知识的良好体现。拓展题和知识迁移数目占到总数量的24.3%, 给一部分学生提供向“最近发展区”进取的台阶, 技能应用和思维拓展等提高题数目占到总数量的9.4%, 满足部分学生“吃不饱”的需求。可见, 习题的设计突出了基础性和发展性, 注意了安排的层次性和弹性, 体现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关系。同时还可看出对于习题的类型还没有给出一个公认的划分方法, 目前在题型的内涵和外延上认识不统一, 各版本教科书认知不相同。

摘要:本文研究了建国以来的所有生物教科书形态的习题数量, 主要运用比较法, 对教科书习题总数量、教科书习题类型数量展开研究, 发现, 习题数量不同和习题类型不同对学生的学习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生物教科书,习题数量

上一篇: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技术控制的措施研究下一篇:简论构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