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课钢铁长城教案

2022-07-31

教案是教育者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要把教材中严肃的政治话语书写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把教材用语转化为教学用语,通过简单的修辞、轻松的语境唤起教育对象对教学内容的内心认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5课钢铁长城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15课钢铁长城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

第15课 钢铁长城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作战企图;当前我军的重大改革内容

2、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3、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长城图片

当初统治者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抵御外族的掠夺和屠杀,保卫国家安全。)如今我们不再依靠长城来保卫国家的安全,古老的泥土城墙被现代化装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所取代,但长城仍是国防的象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怎样成为钢铁长城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一)陆军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何时建军的?

提示:1927年8月1日。

2.新中国成立后,陆军的新发展。

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3.陆军是人民军队中最早建立的军种,那么其后建立的军种是哪一个?

(二)海军

1. 200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成功地举行了人民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国海军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海军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海军阅兵式为什么要选在4月23日进行?

提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4月23日,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建立了哪几支海军?

提示: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

提示: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4.近代我国也曾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请问这支海军是什么?最后结局如何? 提示: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5.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提示:旧中国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6.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建设上也有重大突破。 (三)空军

1.我国空军装备的飞机走上了国产化的道路。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的飞机,空军现代化建设有了新飞跃 3.建立人民空军的基本情况。

提示: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4.人民空军建立后经历了什么战争的考验?

提示:朝鲜战争。

5.人民空军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提示: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导弹部队的发展

1.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是何时建立的?它主要承担什么任务?

提示: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组建于1966年,它主要承担核反击的任务。 2.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开始创建于1957年12月,时属炮兵建制。1959年6月决定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教导大队第一教导营扩编为地地导弹战斗营,这是我国第一支地地导弹部队,也是今天战略导弹部队的“种子部队”。1966年6月,中央决定组建第二炮兵,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原地地导弹部队划归第二炮兵建制。同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第二炮兵”。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 新时代强军之路

1..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哪些方面做了调整。

提示:(1)军种建设上,出现了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 (2)战区建设上重新划分为东、南、西、北、中部五个战区。 (3)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2..我们陆、海、空、二炮四个军种,现在变成了五个军种;原来我们是七个军区,现在是五大战区;而且对各自的职能作出了相应的安排,为的只是建设更加强大的人民军队。另外,我们人民军队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特别注重政治工作,课本中强调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能为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课堂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保卫祖国边疆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护我国安全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钢铁卫士。

四、作业:课后活动,《伴你学》 。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钢铁长城》教案(范文)

人教版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八年级(下)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八年级两班共有学生103人,从学生总体学习情况看,大多数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待进步和提高;但也有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上进心较强。要抓住学生的上进心理积极正确培养,达到良好的学习教育效果。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内容决定了本节教学应采用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师生互动等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演示有关资料,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找出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学会从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和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2) 培养学生从各种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 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演示人民海军、空军发展的历程,进行不同时期的国力、军事力量的对比,在比较中体会国家的强大与国防力量增强的关系,提高通过比较掌握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认识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而使学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五.教学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

[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理解武装力量强大的意义。

[教学设想]

1、 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网站、书报,搜集资料,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 针对学生对军事的了解不是太多的情况,教师应补充材料,充分利用图片,让学生从对比中直观感受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3、 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情感教育的内涵,如通过对“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六.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①)

从百万大裁军(课后阅读卡)引入

(导入②)

书上两幅照片

(导入③)

录相《开国大典》阅兵式和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式。(让学生进行对比) 请学生谈感受,引入到国防的钢铁长城。

一、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课前提问]:

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活动一:[比一比] 你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由哪些兵种组成吗?

1、人民海军的建立

学生活动[比一比] 请同学们看书P66~67,请说出人民海军的建立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比一比哪一小组归纳得又准确又简洁。

学生活动[议一议] 为什么说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疆土?你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补充] 1840年之后的百余年,英法日俄美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

[多媒体图片展示] 介绍海军的兵种、装备,说明海军的现代化程度。

[瞬间回眸] 学生针对中国海军的三次出访进行模拟现场报道。

2、空军的建立

活动二[比一比] 学生看书归纳空军发展的历程。

学生活动[小故事] 学生讲述战斗英雄蒋道平的战斗故事。

学生活动[大显身手] 部分对军事感兴趣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搜集的中国军用飞机的图片(或声像)资料。

[补充材料]

我国空军最早装备的国产飞机,是南昌飞机制造厂1951年8月仿制的苏联雅克-18型活塞式教练机,后命名为初教-5。这种飞机的研制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的转折点。毛泽东主席为此发贺电指出:“这在建立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956年7月19日,我国生产的第一架歼击机由沈阳飞机厂仿制成功,后命名为歼-5,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是少数几个掌握喷气式飞机制造技术的国家之一。

1964年1月,我国又成功地仿制出米格-19型超音速歼击飞机,命名为歼

19676年月,我国又仿制成功米格-21型飞机,后命名为歼-7。强击机是在歼击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军成立初期使用的是苏制伊尔-1型活塞式强击机。

1958年3月,空军刘亚楼司令员在航空工业局召开的企业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空军迫切需要一种比较先进的强击机。同年6月,沈阳飞机厂提出初步方案。8月,航空工业局决定由南昌飞机厂研制。这种新型喷气式强击机,后命名为强-5型。

我国在国土防空中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在重点发展歼击机的前提下,也发展了轻型和中型轰炸机。

1958年10月,周恩来总理决定提前试制图-16型喷气式轰炸机。

1959年9月,我国用前苏联提供的组装件装配的图-16轰炸机装备到空军航空兵部队,后改称为轰-6型。1964年,哈尔滨飞机厂对伊尔-28型飞机改进设计,定型设计,定型生产后命名为轰-5型轰炸机,并装备到空军航空兵部队。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活动三[大显身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书上P68或多媒体图片配文说明。

《水下发射导弹》《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试验成功》„„师生互动[议一议] 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那我们国家为什么要致力于发展我国的核力量呢?

学生活动[谈一谈](小记者采访)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了中国建国以来国防建设的历史,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可以是学生来做)

围绕钢铁长城进行小结。

八.课堂练习

见配套练习

九.作业安排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军事图片集》各班进行交流。

十.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补充材料] 我国建设战略核反志力量的努力,早在五十年代末就开始了,1957年12月来自全军各部及科研单位的六百多名干部,战士组建地导弹训练大队。

1960年3月在1959年6月组建的某一战略导弹战斗营在西北某市的一所炮兵学校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导弹第一营”,也是亚洲各国中最早的一支战略导弹队。

1967年7月1日,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一支掌握现代化尖端武器的特种部队在中国军队的序列中正式成立,它的名字由周恩来总理亲定:第二炮兵,后来它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第三篇:第16课血肉筑长城(教案)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最重大的胜利──台儿庄战役、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战时期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七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抗战胜利、分析抗战胜利原因奠定基础。

2、通过讨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让学生了解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认识到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击日军、流血牺牲,是抗战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

三、课堂导入:

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能让我们热血沸腾的歌曲,(国歌),这首歌曲告诉我们,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面对日本的侵略,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固的血肉长城,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到那个灾难沉重、战火纷飞的年代,一起去感受那条血筑的长城。(PPT展示第16课血肉筑长城)

四、自主学习:(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时间:15分钟)

1、抗战爆发后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什么战役吗?而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又是哪一次战役?它们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在哪里?作战双方是谁?概况如何?

2、百团大战是谁指挥的?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目的是什么?这次战役的目标又是什么?请说说战役的简单经过。

3、中共七大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的?其主要任务是什么?作出了什么重要的决定?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4、“八年浴血战,今日奏凯歌。”抗日战争是什么时候取得最后胜利的?抗战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抗战结束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又会怎样呢?

五、合作探究:

采用同桌→小组→师生合作探究的形式。

1、“八年浴血战,今日奏凯歌。”抗日战争是什么时候取得最后胜利的?抗战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抗战结束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又会怎样呢?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六、精讲点拨:

1 [板书]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一、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1.平型关大捷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挂图“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略)从中找出日军在卢沟桥事变后的军事行动。然后看课本第一段的描述。

[学生看书]„„ [投影显示](或用挂图)

[教师讲述]八路军改编后,各师即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在总指挥部率领下,先后由陕西韩城县和潼关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为了阻止日军西进而进行的一次伏击战。1937年9月,向山西进犯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坂垣师团,已前进到广灵、灵丘、涞源一带,正企图夺取内长城线上的平型关要隘,尔后与自大同南下的日军会合,攻占太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固守平型关正面的战斗,决心隐蔽集结于平型关以东地区,从侧面伏击敌人。9月24日夜,第一一五师三个团冒雨进入指定位置设伏(另一个团和骑兵营已于23日向灵丘、涞源、广灵间活动,箝制敌人,保证全师侧翼安全)。拂晓后,敌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以百余辆汽车、两百多辆马车和火炮等组成的行军纵队进入设伏地区,八路军预伏部队突然间发起猛攻。敌遭意外打击,不知所措。被击毁的马车、汽车充塞道路,敌行军纵队顿时瘫痪。八路军战士勇猛冲入敌阵,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一部分战士冲过公路,抢占老爷庙制高点,居高临下,对敌人形成夹击,将敌长蛇阵斩成数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激战至午后,小塞村、老爷庙、辛庄一线山谷中的敌人全部被歼。随后,八路军继向东跑池发动进攻,因在此部署的国民党军队未能密切协同,致使敌人夺 2 路而逃。这次作战,充分发挥了八路军善于近战和山地战的特点,保持了战斗的突然性,歼灭日军一千多人,击毁汽车一百多辆,火车两百多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品。这是八路军出师以来的第一个歼灭战,也是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歼灭战。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我刚才讲述的平型关大捷中,你们能想到些什么? [学生回答]回答一: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它鼓舞了全国的抗战士气。

回答二: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回答三: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提高了八路军在全国的威望。 回答四:证明只要有八路军在,中国就不会亡。 „„

[教师过渡]继八路军在山西取得平型关大捷后,李宗仁在1938年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又一次大的军事胜利。下面,我们就来看具体内容。

[板书]2.台儿庄战役 [投影显示](或者用挂图)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结合“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看课本关于台儿庄战役的内容。对整个战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复述台儿庄战役的过程。

[学生复述]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中国军队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并发起全面反攻。日军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败退。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 [教师引导]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再参照“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说出徐州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徐州是陇海铁路(兰州到连云港)和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对岸的浦口)的交汇点。向南可以到达国民政府统治心脏地区南京、上海。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结合地图来猜想日军的战略意图。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日军的作战意图是日军坂垣第五师团和矾谷第十师团企图与华中日军南北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

(接着,播放有关这场战役的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动态画面,了解和感受中国军人在国家、民族危亡关头,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讲一讲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人奋起反击的表现。真正理解“血肉筑长城”的含义。

[学生讲述]„„

[教师讲解]日军占领南京后,部队分为华北、华东两大块,为沟通南北,协同作战,日军统帅部决定南北两路沿津浦线对进,战略目标即是徐州。

中国广大官兵在台儿庄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拼杀,台儿庄会战以中国方面的胜利而告结束,战后台儿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台儿庄的胜利充分体现了中国军人在国家、民族危亡关头,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中国军民共同奋战的结果,它鼓舞着抗战军民去进行新的战斗。用李宗仁的话来说,就是“台儿庄捷报传出之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透露出一线曙光。全国各界、海外华侨、乃至世界各国同情我国抗战的人士,拍致我军的贺电如雪片飞来。前来参观战绩的中外记者和慰劳团也大批涌到。台儿庄区区之地,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颓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所说的一段话可以用投影打出)

[教师过渡]同学们,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以来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与此同时,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也在不断开辟,有力地配合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而且抗日战争进入第二个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百团大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板书]

二、百团大战 1.背景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4 [教师过渡]请同学们看小字内容里关于“囚笼”政策的含义。并了解百团大战在军事上的直接目的就是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

[学生看书]„„

[板书]2.“囚笼”政策和百团大战 [教师提问]什么叫“囚笼”政策?

[学生回答]日军在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时,他们修筑了无数的碉堡、封锁墙和封锁沟,还利用铁路和公路,把根据地包围起来,这就叫“囚笼”政策。

[教师引导]请找出课本上最后一段内容中的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①目的:粉碎敌人的“囚笼”。②时间:1940年8月开始。③规模:一百多个团,两千多公里长的战线。④指挥员:彭德怀。⑤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⑥特点: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教师引导]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讨论一下百团大战的意义。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回答二: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在占领区的嚣张气焰。 回答三: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振奋了抗日士气。 回答四: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 回答五: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锻炼了部队。 回答六:给国民党的投降、妥协活动以沉重打击。

到1945年春夏之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大反攻的前夜,这时,在中国人民面前明显展示着两条道路、两种命运和两个前途:一个是独立、自由、民主、统

一、富强的新中国,即光明的道路,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光明的前途;一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旧中国,即黑暗的道路、黑暗的中国之命运及黑暗的前途。这两个中国之命运和前途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中共“七大”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召开的。

[板书]

三、中共七大 1.背景;2.内容;3.意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叙述和我刚才讲解,概括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 [学生概括]抗战胜利前夕,中国面临两种前途。

[教师引导]由此可推知,中共七大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

[学生回答]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 [教师提问]“七大”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

5 [学生回答]中共七大提出了中国的两个前途问题,要争取光明的前途。从党制定的政治路线中可以看得出来。

[教师引导]请把其思路讲清楚。

[学生回答]①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③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讨论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中共七大是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所以,它的召开必然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回答二:从中共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线中,可以看出七大不仅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将来打败蒋介石奠定了基础。

回答三:中共七大给党和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必胜的信心。 [教师小结]总之,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中国实现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教师过渡]中共七大召开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也迅速接近尾声。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完全胜利。

[板书]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日本逐渐走向失败的过程。 [学生归纳]①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③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给日本以很大震动;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的关东军予以歼灭性打击;同时,中国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④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学生回答]回答一: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全民族进行抗战。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抗战。

回答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日本侵略者的沉重打击。 回答三:世界人民和广大爱国华侨的有力支援。 回答四: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配合。

6 ●板书设计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一、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

(一)平型关大捷 

(二)台儿庄战役 

二、百团大战 

(一)百团大战的背景 

(二)百团大战的经过 

(三)百团大战的意义 

三、中共七大 

(一)背景 

(二)内容 

(三)意义 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

(一)抗战胜利的意义

(二)抗战胜利的原因

7

第四篇:15课教案

《放小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 教材说明:

本文叙述的是我放飞小鸟的事,告诉我们鸟是人类的朋友,表现出少年儿童爱鸟的童心。全文共四段。第一自然段讲“我”看到小鸟在笼子里不吃不喝,非常着急。第二段讲“我”听到鸟妈妈在叫唤。第三段讲“我”决心放小鸟回家去。第四段讲小鸟飞走时向“我”道谢!本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童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喜欢!)

2、为什么?(我的爸妈为我买很多的学习用品,还有许多的好吃的东西! 我的爸爸妈妈每天送我上学、接我放学回家„„)

3、是啊,有爸爸妈妈在身旁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啊!有一只小鸟总喜欢跟着妈妈到森林里去玩,瞧,它们来了,(听音乐,看图片)它们是多么幸福啊。可是有一天,小鸟因为贪玩不小心迷路了,找不到妈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还不小心被别人抓住了,被一个小男孩的姑妈买到了,送给了那个小男孩,小男孩可喜欢这只小鸟了,可是小男孩最后却把这只小鸟放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4、今天让我们来学习《放小鸟》这篇课文。(板书 放小鸟)齐读课题。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瞧,小鸟来了。(出示小鸟)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非常可爱)

2、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 ”划出写小鸟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颜色、动作,随着学生回答出示: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指导朗读。我听出来了,这只小鸟的羽毛特别漂亮,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啊,这只小鸟的嘴巴特别好看„„它的小眼睛多亮呀„„)

3、男生和女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男生先来。女生来。要把它的可爱读出来,注意重点的词。(出示句子: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老师和小朋友一样也喜欢这只小鸟,我们一起来读,好吗?齐读。

4、这只可爱的小鸟是谁送给小男孩的?(姑妈送的)板书:送

5、小男孩和小朋友一样特别喜欢这只小鸟。他为小鸟做了很多事情,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说说他都为小鸟做了些什么?

6、学生自读后回答。(关进笼子里,给它食吃„„)出示图片。 1)、作者为什么要把小鸟关起来呢?(因为它害怕小鸟飞走了,如果飞走了,他就再也见不到小鸟了!他不想让小鸟离开自己,想天天都看到小鸟!„„) 2)、那小男孩将小鸟放进笼子里,是不是就不管了?(不是,他把小鸟放进笼子里,给它水喝,给它食吃,可它一动也不动!) 3)、小作者害怕小鸟飞走,给他拿来笼子,让他睡;害怕它饿着端来食物给它吃;又担心它渴了,送来水喝,精心的喂养小鸟。(板书养)可是小鸟对于他做的这些事情喜欢吗?它是怎么做的?(它没吃也没喝。它不吃也不喝。)课文中是怎么说的?(一动也不动!) 4)、小鸟为什么不高兴呢?它在想什么呢?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想什么?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讨论(它在想妈妈!它想和妈妈一起飞回自己的家。飞回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才是它们真正的家!如果我是小鸟,我就会想:小朋友啊,你怎么不理解我的心呢,我想飞回大自然中啊!„„)

总之一句话,小鸟感到很难过,所以它才会——一动也不动。(出示:一动也不动)哪只小鸟来读。(这只小鸟真难过呀!„„)如果小鸟一直这样一动也不动,它会怎么样呢?(饿死)

7、可是小男孩明白小鸟的心思吗?(不明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谁来说一下) 还有这么多小朋友不知道,没关系,你只要读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三句话就知道了。 (学生自读。)是不是很着急,出示:(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8、是啊,这可怎么办呢?它一动也不动,不吃也不喝,眼看就要饿死了,能不让人着急吗?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齐读!

(出示句子:我把它放进笼子里,给„„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注意重点词。)

9、大家看一下小男孩给小鸟说请你。。。。。干什么?

10、这是一只(

)的小鸟。(伤心、孤独、可怜)

三、教学第

二、第三自然段。

1、正当我急得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赶快读读第

二、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2、指答。(我知道了,窗外飞来了一只小鸟!出示图片:鸟妈妈来找小鸟了 。我知道了小男孩把小鸟给放了。„„)

3、小作者那样的喜欢小鸟、害怕失去小鸟,他怎么会放了小鸟呢?(因为鸟妈妈来了。小作者不忍心看小鸟和妈妈分离。„„)

4、鸟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它非常的着急:顾不得吃饭、顾不得喝水、赶忙去找自己的孩子,大树上没有、小溪边没有、草地上也没有,一天、两天,找了好几天都没有看见自己的孩子。现在终于找到了,(放课件:鸟妈妈在窗外向笼中的小鸟焦急的叫着!)却发现孩子被关进了笼子里,鸟妈妈急不急?(急)课文中用哪个词表示的?(焦急)听,鸟妈妈在叫小鸟呢!它的叫声是那样的?(着急、焦急)

5、焦急,什么意思?(非常着急)谁来做一做这只焦急的鸟妈妈?(指读: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6、这时,如果你就是小鸟的妈妈,你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如果你就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又渴又饿,见到了妈妈,却不能和妈妈一起飞走!这时,你又会怎么做?对妈妈说什么?同桌的小朋友,一个做鸟妈妈,一个做小鸟,互相说一说。(想想自己如果放学回家找不到妈妈会怎么样,妈妈下班回来,见不到你又会怎么样?)(孩子,你怎么在这儿,妈妈找你找的好苦啊。孩子,你吃饭了吗?那个小男孩对你好不好!孩子,你不用担心,我一定会想办法救你的!孩子,几天不见,你都瘦了呀!„„妈妈,我想你,快想办法救我出去吧!妈妈,我很害怕,我想跟你在一起!妈妈,我不想在笼子里,我想回到咱们的家!„„)

7、出示填空指答。(我是鸟妈妈,我对小鸟说:“

。”我是小鸟,我对妈妈说:“

。”)

8、那么,如果你是站在一旁的小男孩,看到小鸟和妈妈虽然见了面却不能在一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小鸟真可怜。我一定要放了小鸟,让它和妈妈一起飞回美丽的大自然!飞到属于它们的家!„„)

9、是啊,没有妈妈的孩子,多可怜呀,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集体合唱!

10、小鸟和妈妈的感情真让人感动啊,我听懂了小鸟的话,我明白了小鸟的心思。我爱小鸟,(板书 爱)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使小鸟失去母爱、失去自由、失去欢乐!我要让小鸟和妈妈在一起,我要送小鸟回到大自然、回到属于他们的家!我看了看笼子里的小鸟,决心怎么样?(放它回家去!)

11、现在让我们用心的读一读课文的第

二、三自然段,体会一下孩子爱妈妈,妈妈爱孩子的感情,体会一下,“我”爱小鸟的感情。出示段落齐读。

四、教学第四自然段。

1、小男孩把小鸟放了吗?(放了。)

2、瞧,(课件:小鸟和妈妈一起飞走了,小男孩高兴的拍起手来!)

3、小男孩把小鸟给放了。(在题目位置小鸟的前面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描一遍:放!)

4、一起把这篇课文的题目来读一读。齐读题目。

5、小鸟飞出笼子,就要跟着妈妈飞走了,他会对小男孩说什么话?(“谢谢!” “我一定会回来看你的,再见!” “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你才是真正的爱护我们鸟类的人!”„„出示:小鸟对小男孩:“

。”)

6、总结:小鸟的自由,小鸟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多么美好的一幕啊!如果人人都能捧着一颗爱心!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就会变的更加美丽!(板书:画心,)跟老师说“爱小鸟”。(多说几遍)出示段落让我们带着祝福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小男孩把小鸟放了,因为他明白了爱小鸟就要给它——自由!

2、小鸟是益虫,上学期我们学习的《护林军》大家还记得吗?出示:一起来读一遍!

3、小朋友,你们想看看那些可爱的鸟吗?(想)下面我们就来观看一些鸟类的图片。(放各种可爱的小鸟图片,。)

教师简介: 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他们给自然界带来了生机,给人类增添了乐趣。许多益鸟还为生态平衡做出了贡献。 布谷鸟:被称为“报春的使者”。一只布谷鸟一年能吃掉5万多条松毛虫。 猫头鹰:又叫“捕鼠能手”。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能吃掉1000多只田鼠。 啄木鸟:大家都知道啄木鸟是“树木的医生”。一只啄木鸟可以保护500多亩森林。 山雀:人们称它为“果园里的卫士”。它一天捕食害虫的重量和自己的体重差不多。 燕子:被人们称为“吉祥之鸟”,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以吃8000多只虫子。

4、这些鸟儿多可爱呀,可是现在一些人的乱砍树木,使许多鸟儿失去了家园,还有更多的小鸟正面临着灭亡的危险。讲到这儿,小朋友,你们想对那些乱砍乱伐,破坏鸟儿家园的人,对那些抓鸟、卖鸟的人说些什么呢?(出示:我想对破坏小鸟家的人说:“ 。”我想对抓鸟、卖鸟的人说:“ 。”)

5、是呀,再也不能让他们肆意破坏,随便乱抓鸟儿了,为了能更好的保护鸟类,1981年9月25日,国务院规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

7、多么可爱的鸟儿,多么可敬的人,让我们向他们学习,植树造林,爱鸟、护鸟,还小鸟一个美丽的家!

第五篇:【教案】15课 猫

《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举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2、给课文分段,练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学会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判断句子正确性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是——《猫》。

2、介绍作者:这篇课文是老舍爷爷写的,老舍爷爷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学习他的文章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同学打开课本,带着两个要求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有读不通的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和词语,特别是课后第4题的词语,我们更应该掌握好,多读几遍。(学生初读)

尽职

抓痒

稿纸

咕噜

闭息凝神

遭殃

彼此

任凭

逐渐

无忧无虑

性格古怪

粗细各异

温柔可亲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2、检查课后习题4,学习词语:(幻灯投影)

下面我们先来检查第 部分的词语,我请一个同学能把它们读一遍,——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遍,读不通的多读几遍——齐读词语。

请你找出你觉得最难写或最容易写错的两个词语,在课堂练习纸上抄写两遍。——同桌交换检查、修改。

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第一部分的词语。

折:读sheé 是个多音字,还有个读音是:zhé,怎么组词?

你能用上划横线的三个词语,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吗?

3、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猫?(板书:大、小)

、谁能在括号中加一个数量词,说说课文计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并找出理由。

“(一只)大猫”,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是的,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的一只大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

“(一群)”小猫: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们)

、想一想,我们在“一只”前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的性格特征。(古怪的)

那在“一群小猫”前呢?(淘气的)

、齐读:(古怪的)(一只)(大)

(淘气的)(一群)(小) 猫,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词语帮助我们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记号。

B、第二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

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

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

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淘气)

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

三、细读课文,理解大猫古怪和小猫淘气。

(一)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大猫到底古怪在哪里?小猫又淘气在哪里?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请你用“——”找描写大猫“古怪性格”的三个重点句。

2、交流:老实、贪玩、尽职 (什么叫尽职?)

3、为什么这三个词语能表现出大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呢?

4、你能用“虽然……但是……”这个转折关联词或“不但……而且……”这个递进的关联词把这三个或其中两个词语连起来说说大猫的古怪吗?

、大猫虽然很贪玩,但是有时也很老实,而且也很尽职。

、大猫虽然老实,而且尽职,但是有时候也很贪玩。

、大猫不但老实,而且尽职,但是又很贪玩。

5、你能把“大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加在这些句子开头或结尾吗?

同学们真聪明,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啊!同一种意思我们能用这么多不同的句子来说,大家刚才的句子都说出了大猫的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定的古怪性格。这下你理解古怪的意思了吧?——解释“古怪”。好,这个词语解决了,(擦去问号)

6、课文第

二、三两节也写出了大猫性格古怪,请你速读课文,找出表示古怪的重点词语:

交流:温柔可亲、一声不出、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练习:用“虽然……但是……”的句式练说,体会大猫的古怪。

(二)

1、请同学们按找出重点词的方法学习第二段,找出写小猫淘气的重点词语——默读、找。

2、交流:没完没了。

3、你能不能在其他写小猫淘气的句子中也加上“没完没了”来说说。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再跑再跌(没完没了)地玩。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不哭,还是没完没了地玩。

它们没完没了地玩,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你看,这真是一群淘气调皮的小猫啊!对“淘气”这个问题你们也自己解决了,可以擦去问号了。

第二教时

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1、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懂了课文主要写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作者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是讨厌它们吗?——为什么?

理解“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大猫可爱,小猫更可爱。(板书:)

2、明目标

所以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读懂课文是怎样写猫可爱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体会大猫之可爱。

1、下面我们要自己来分析理解大猫可爱在哪里,而不是由老师来讲问。请同学们带着这些要求自由朗读第一段。

幻灯出示:、挑:你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作者喜爱之情的一个句子,划下来;、找这句话中的重点词。、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读: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范例教学:为了帮助大家讨论好,老师先和大家来学习一句话:(幻灯出示:“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老师对这一句是这样理解的:

A、我们已完成了第一步挑出句子。

B、下面我们完成第二步,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的确,乖)。

C、第三步,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乖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老实、听话。)我们什么时候用“乖”?(老舍把猫写成了小孩子,对猫多亲昵啊!)那再加上“的确”呢?(更加深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所以第三步“乖”和“的确”重点词的特别含义是什么?(生连起来说一遍。)

D、初步体会:这一句虽然不长,用词不多,但深刻地写出了大猫的可爱,强烈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这句话。

谁能把刚才我们四步学习过程具体地说一遍。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按刚才的过程,完成笔头练习:幻灯出示练习:(见后面练习纸练习二)

3、自主学习:

如同学们按这种方法读课文,选自己最爱读的一句话,细细体会、学习课文。

(准备好)。谁能最早主动的站起来,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

4、交流:

例:、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重点词:闭息凝视:写了大猫捉老鼠的专心负责、全神贯注,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的样子,作者对大猫尽职精神的赞扬。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你抓痒。”

重点词:蹭:摩擦 (你在什么时候谁那儿也蹭几下?)

用蹭表现了猫对作者的亲近,作者对猫的喜爱,在作者眼里猫像一个撒娇的小孩。

、跳下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重点词:小梅花。

把稿纸上脏乎乎的脚印比作美丽的小梅花,足见作者对猫的宠爱喜欢。

(生交流一处,朗读体会一处)——课文写猫可爱的地方很多,可以说课文每一句都写出了猫的可爱,每一处都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一齐读课文,读出你的这种感受来。齐读第一段。

三、体会小猫之更可爱。

1、大猫已是如此可爱,而小猫更是可爱,请同学们按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段,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写出了小猫更可爱,作者更喜欢?

2、交流:

3、是啊,满月的小猫是多么的淘气调皮、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所以更可爱,令人更喜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自由读第二段,读出你更喜欢小猫的感受来——齐。

4、同学们,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读懂了大猫古怪得可爱,小猫是淘气得更可爱。在老舍爷爷笔下,猫是多么活泼可爱啊!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优美迷人啊!同学们,我们想不想也拿起来写一写?——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完成第三题:写一段描写小动物的话。

5、交流。

四:课文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不是依靠老师的分析讲解,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探讨、练习,读懂了这篇课文,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深深地被老舍爷爷那精美的语言民陶醉。老舍爷爷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啊,即使是身边最普通的小动物——猫,也是如此喜爱。这说明在我们的辞海中,处处都 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就能发现、享受这种美。今天,金教师 大家一起享受了这种美,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你们说:是吗?

板书

(古怪的)(一只)(大)

可爱

老实、贪玩、尽职

(淘气的)(一群)(小)

更可爱

没完没了

上一篇:阳光聚力eap团队下一篇:15年培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