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流行文学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与对策

2022-09-10

流行文学, 是指现今正在流行的文学作品。它已经成为时下最受欢迎, 拥有最广大阅读群体的一种文学形式。流行文学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 更容易被年轻一代所接受。流行文学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大众文化是在二十世纪后期在我国迅速崛起并流行起来的, 大众文化主要指兴起于都市的, 与现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 以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一种文化形态, 表现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则批量生产的特点。[1]流行文学在继承文学基本特点的同时显示出更多独有的特点。

1 流行文学的特点分析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与日益紧迫的竞争压力下, 人们无暇探究严肃文学, 只期望阅读一些消遣、轻松的文学作品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流行文学正因为其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通俗浅显的故事内容, 再加上显而易见的道理, 迅速普及起来。

流行文学的迅速发展与其背后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是分不开的。它要求每一部作品选取的主题必须为人民大众所关注, 文章的内容尽可能为读者耳熟能详, 文章的语言要通俗雅观, 目的就是要贴近读者、迎合读者、吸引读者, 使流行文学的读者普及面更广, 从而扩大市场。

流行文学之所以选材大众化, 主题思想平民化, 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唤起读者的思想共鸣, 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现代社会中人和人关系的淡薄导致人们更多地将沟通寄托于自己的内心, 心里的压力想通过一种轻松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当文章中某个观点与读者不谋而合时, 人们会有一吐为快的快感。从而消解了藏在心里的苦闷寂寞, 获得了一种解脱。

由于流行文学仅有消遣娱乐之功效, 所以流行文学作品的更替速度快, 这就迫使出版社要不断挖掘新的作品满足市场需求, 而且内容要五花八门, 覆盖面要广泛。这样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作品水平的参差不齐, 甚至有滥竽充数之作, 仅能依靠华丽的包装和广告增加销量, 而无法靠作品自身的魅力吸引读者。

2 流行文学对大学生的影响

流行文学的一个重要读者群体就是大学生。因为大学生在巨大的学习任务与就业压力面前, 只顾忙于学业, 无心品读经典文学, 他们的文学消遣只能寄托于流行文学之中, 作为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方式。但是在轻松闲暇的阅读过程中, 流行文学却也在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在这里我从两方面分析流行文学对大学生的影响。

在情感道德方面, 闪电式的爱情、快餐式的婚姻描述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不在乎天长地久, 只在乎曾经拥有”已经广为流传。大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感情观, 只能借鉴学习外界的经验, 盲目追求美好浪漫的爱情。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观念的指引, 只是一味沉浸于言情小说的理想世界里, 那么当他面对现实时会感觉到不适应、对生活失望, 既而产生抵触情绪, 变得感情轻浮、淡薄亲情、不喜人情世故。有的大学生因为阅读了经商致富之类的书籍, 就开始商业思想浓重, 处处唯钱是举。强调个人成功论, 淡化了集体意识, 将自我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疏远人际关系, 拒绝团队合作。甚至在竞争过程中背信弃义、丧失诚信、不择手段, 最终导致自己的道德沦丧, 成为社会不受欢迎的人。尽管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但是流行文学的主流思想还是宣扬了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例如大量的温馨小品文就是提醒人们要多关注身边的生活, 珍惜情感、享受生活, 给予精神上的慰籍。尽管也会写到爱情的短暂, 感情的不可捉摸, 但其真正目的是要提醒人们学会珍惜, 付出才会有回报, 世间不缺乏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多去观察生活, 体验真情。即使身处社会的险恶环境也要从容面对, 不要重利忘义。

在世界观﹑人生观方面, 流行文学的休闲性特征所代表的轻松闲适的生活方式就深深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态度。自由懒散、漫不经心就是当代部分大学生的真实写照。他们错把文学作品里的世界当作现实生活, 仿佛一切已看透, 开始漠视人生、荒废生活, 然后游戏人生、虚度光阴, 形成了消极的人生态度, 逐渐失去了理想的方向、看不清前途命运, 因而失去奋斗的动力, 放任自流, 被物质世界同化,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恶性滋生。这些现象的出现, 都是由于大学生尚处于各种价值观念形成阶段, 还没有形成很强的判断能力, 轻信于文学作品中的宣传描述, 尤其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年轻人盲目追求与模仿书中的虚幻生活, 导致自己的思想扭曲。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引下, 作家主要是寄希望于文学作品宣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指导读者珍惜眼前, 把握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励志类书籍能够广泛占有市场的原因。大学生面对现实的迷惘, 感受到的精神困惑需要具有高尚情操的精神引导类读物来做指引, 指明方向, 然后坚定人生信念, 实现人生理想。

3 积极发挥流行文学影响的对策

高校推荐流行文学作品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以弘扬社会主义文化,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为目的, 推荐内容清新、主题高尚的流行文学给大学生, 引导大学生在阅读审美过程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勇于奋斗的拼搏精神, 增强集体主义观念, 建立起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胸怀远大理想抱负。通过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政治观念的强化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目的。

鉴于流行文学作品更替速度快的特点, 学校应该经常更换图书, 多选取大学生喜闻乐见且内容健康, 政治进步, 艺术精湛的优秀作品。图书馆是学生获取资源的主要场所, 这里的书被广泛传阅, 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力。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丰富馆藏图书, 定期推荐新书, 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同时借助网络平台, 在校园网上宣传优秀文学作品, 充分发挥网络传播速度快、宣传范围广的技术优势。

流行文学承载了很多新鲜事物, 学生尚无能力明辨真假美丑, 所以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学研讨会。通过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沟通、互换心得, 达到思想的互动。在活动过程中, 每个学生既是观点的发出者, 又是接受者, 在接收别人信息的同时检讨自己的不足, 做到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自我完善, 这样有利于避免个人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偏差。采取集体研讨就是为了广开言路,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使同学们畅所欲言, 交换不同意见, 充分发挥集体互帮互助的优势。

鼓励大学生多搞文学创作与交流。流行文学的创作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积淀, 不需要专业的写作功底, 也不需要主题的深刻严肃, 只要具有文学热情, 通过作品传达出自己的思想即可, 所以创作难度不大。然后把自己的作品与别人进行交流, 相互评判;也可以发送到网络上, 听取网友们的意见。这样既在创作过程中陶冶了情操, 又可以通过作品的评价反馈信息进行内省, 发现自己的思想误区, 及时修正。

摘要:流行文学是一种新兴文学样式, 它迅速发展并且成为大学生的重要文学读物。通过分析流行文学的特点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提出积极发挥流行文学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流行文学,大学生,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 张忠家.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5) :4~6.

上一篇:论耳聋基因突变位点检测筛查的方法分析下一篇:对警察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