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2023-02-20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016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

1.三位数乘一位数,积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要使□5÷7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8□÷4有余数,□里最大填( )。 (□里填一位数)

3.在○里填上“>”“<”或“=”。

3800克○38千克 64+36○36+64 5460○5530 150×3×0○3×1 40÷2○80÷4 42×2○84÷2 ○○○1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一个梨约重 130( );一个足球约重 400( );一辆大卡车能载货物 4000( 个鸭蛋约重90( )。

5.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最大是( )位数,最小是( )位数。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7.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8.( )除以6,商是14,余数是5。

9.风车的运动是( )现象,打开车窗是( )现象。

二、 判断。

第1页共5页

;1 ) 1.一位数乘整十数或整百数,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 2.把两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 ) 3.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形状一定完全相同。( )

4.两杯同样多的水,小华喝掉了它的,小美喝掉了它的 ,小美杯里的水剩的多。( ) 5.把一个西瓜分成8份,吃了3份,还剩。( ) 6.5千克的海绵比5000克的石头轻得多。( ) 7.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一定也有0。( )

三、 选择。

1.下列除法算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75÷4=19……1 B.69÷5=14……9 C.86÷3=28……2

2.下列图案中,( )是通过平移得到的。

3.用一张彩纸的剪窗花,剩下的折纸飞机。下图中(

)的阴影部分表示折纸飞机的彩纸。

四、 计算。 1.口算。

第2页共5页 400×2= 84÷4= 240÷6= 5×80= + = - =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90×8= ★162÷3= 406×7=

五、 操作题。 1.填一填。

(1) 蘑菇图先向( )平移了( )格,又向( )平移了( )格。 (2) 小船图先向( )平移了( )格,又向( )平移了( )格。

2.在下面的钉子板上画出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第3页共5页

六、 算出下列图形的周长。

七、 解决问题。

1.李老师把85张卡片分给7名同学,平均每名同学分得多少张?还剩多少张?

2.“六一”儿童节到了,三年级的同学们做了200个小动物头饰,送给幼儿园120个,剩下的平均分给

一、二两个年级的同学们,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个头饰?

3.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一号俑坑的周长是多少米?

4.小明和小亮各买一瓶同样多的可乐,小明喝了,小亮喝了 ,他俩谁喝得多?谁剩得多?

第4页共5页 5.三(1)班图书角有《文艺杂志》19本、《童话故事书》的本数是《文艺杂志》的3倍,《科学读本》的本数比《童话故事书》少5本。 (1) 哪类图书最多,哪类图书最少?

(2) 《童话故事书》比《文艺杂志》多多少本?

(3) 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6.一根绳子长360米,对折2次后,每段长多少米?

第5页共5页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诗中描写林中所见和小儿泛舟采莲的情景,有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想像诗歌描写的画面和意境。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图文结合)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揭题质疑

同学们学过哪些古诗?(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 “池上”,“池上”这首诗说的是小娃儿撑船采莲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3)交流认字方法。

(4)自由读,开火车读。

3、出示会写的生字卡片。 (1)指导写字。

(2)认真读,观察字形。 重点指导:垂:中间横最长,最后一横最短。笔顺:招:右边是刀+口。 (3)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课文,感知主旨。

1、从题目知道这首诗写什么。“小娃”指什么人?“撑小艇”去做什么? “小娃”是指小孩子,也就是诗中的主人公,幼稚的孩子撑着小艇在池中采莲。这首诗就是描写小孩子泛舟采莲的情景。

2、读第

1、2两句。

(1)解释诗句意思:小孩子在池中撑着小艇,偷偷地采了莲蓬回家。

(2)提问学生,谁能说说小孩撑船在池中采莲的情景?(一个头发乱蓬蓬、顶着荷叶的小孩,用竹竿撑着小船,船上放着刚刚采摘的莲蓬。) (3)齐读第

1、2句。

3、读第

3、4句。

(1)小孩子采完莲蓬后是怎么返回的,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教学“一道开”的意思,描述孩子撑船返回的情景) (2)小孩子返回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不知道怎么藏匿自己的踪迹,“解”是知道、懂得的意思。)指点:生动地描写了小孩的天真无邪和纯朴。 (3)齐读第

3、4句。

4、朗读全诗。(注意节奏、停顿、重音)

小结:短短的四句诗,将一个天真、纯朴的采莲小孩的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希望同学们朗读时,将这种感情读出来。

5、有感情朗读全诗。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说说诗句大意。 3. 板书设计: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安全提示:

1、在教室、走廊里活动做到轻声慢步,切忌攀爬、跳跃、投掷、追逐、喧哗、起哄,教师如发现有不良言行应及时制止,当面教育;

2、开关门窗、窗帘、灯、水龙头等正确规范,确保安全、节约;电器设备等(白板、水电控制阀、高处的开关)须由教师或专业人员管理。

第二课时

一、复习《池上》,巩固学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古诗《池上》。试抽背古诗。

二、学习《所见》,认识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自由读,开火车读。 (4)指导书写。

(5)学生书写,老师指导。

三、精读古诗,感悟主旨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把这首古诗读给学习小组内的同学听,互相评议。 3.小组合作,自学交流,互相交流。 4.词语教学。

林樾:林木;林间隙地。

鸣蝉:一种昆虫,常见于夏天,雄虫腹面有发声器,可以发出鸣叫。

5.题目《所见》的意思。(将在林中看到的写下来) 6.读第

1、2句。 (1)指名说大意。

(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唱着歌,优美动听、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这时的牧童心情是怎样的?(轻松、愉快) 7.读第

3、4句。

(1)作者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 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A. 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B. 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 C. 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可爱···)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让学生个人读、小组读诗中有趣的那一幕。 8.指导朗读。

(1)假如你就是诗人袁枚,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轻松、快乐、愉悦的心情) (2)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古诗。 (3)齐读古诗。

四、作业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大意。

板书设计:

所见

见:牧童

黄牛

听:林樾 鸣蝉

感:生活情趣 诗情画意 安全提示:

1、在教室、走廊里活动做到轻声慢步,切忌攀爬、跳跃、投掷、追逐、喧哗、起哄,教师如发现有不良言行应及时制止,当面教育;

2、开关门窗、窗帘、灯、水龙头等正确规范,确保安全、节约;电器设备等(白板、水电控制阀、高处的开关)须由教师或专业人员管理。

第三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石榴》教学设计

木石中心小学

张均玲 2012年3月10日

《石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脉络。

3、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在读中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猜谜语引入新课:

黄瓷瓶,口儿小,里面藏着红珠宝,只能吃,不能戴,酸酸甜甜味道好。是什么呢?(石榴)

大家可真棒,不但会倾听,还会思考,会听,会思考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

2.你们吃过石榴吗?能跟大家介绍介绍吗?(外皮是红的或是黄的,剥开皮才能吃,里面的果肉酸酸甜甜的。)看来你真的吃过石榴,知道哪儿的石榴最有名吗?(枣庄石榴园),我们是枣庄人,这是我们自己的石榴园,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榴园。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我们家乡的石榴的。看老师写题目。

3.板书课题:16 石榴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这些词语你一定都认识了,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出示课件词语)

喜讯 活泼 急切 甚至 扒开 抽出 仿佛 肚皮 张望 驰名中外

红白相间

甜津津

指名2——3人读,及时纠正,相机指导“甚”“佛”,在田字格中各写两遍。齐读。

看来大家对词语掌握的挺好了,那如果放到课文中是否也能读准确呢?

2、请大家翻到课本第85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这课共几个自然段?(四个)我们就找四个同学来读(找四生读课文) 师相机指导字音和难读句子。

三、整体把握,理清脉络

1、看来大家已经预习的非常充分了,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都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生自由读,汇报)(首先写了石榴园的产地:枣庄)我们枣庄的石榴园名气可真大呀!文中哪个词语能看出名气大?(驰名中外)能否换个词语说说?(闻名中外、举世闻名、远近闻名、闻名遐迩)

枣庄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你的心情怎样?(自豪)读出你的自豪吧!(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

2、除了讲到石榴园在枣庄,还讲了什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春 长叶、夏 开花、秋 结果。)

3、大家可真棒,发现了这么多与石榴有关的内容。请大家默读课文2——4三个自然段,完成填空。(出示课件填空)生默读课文,完成填空:()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到了(),便开出了( )。到了(),石榴花谢了,树上便结出了()。读了这个填空,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石榴的生长顺序:春天抽枝长叶,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作者就是这样按照季节的顺序,给我们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

四、精读第二自然段

2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季节的变换去欣赏石榴吧!

1、研读第一句

春天来了,我们走进万亩石榴园,看到了什么?(生读第一句)(出示课件第一句)

老师注意到你特别强调了(例如“抽出、长出”等)这些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是啊,新枝嫩叶在这生机盎然的春天里长得多快呀!谁再来读一读。(再找生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也想读吗?试试看!(生再读)。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你读出了新生的感觉,真好。

2、研读第

二、

三、四句

石榴树的枝叶长呀长,长到郁郁葱葱时,夏天就到了。在这个火热的季节里,石榴开花了。(出示开花的课件)石榴花什么样呢?自己读一读吧。(找生读描写花的部分。)(出示课件

二、

三、四句)

大家喜欢这夏天绽放的石榴花吗?说说看,什么地方让你特别喜欢?(相机理解句子,相机出示所对应的课件。)(找生说理由,随即读出相关语句,并作一讲解。)

说的多好啊,作者把石榴当成人来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石榴花的可爱。(板书:可爱)

石榴花好可爱呀,它“鼓”着劲儿吹,你能读出这股劲吗?(生读。)

读得真好,这石榴花真是可爱极了,作者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爱这盛开的石榴花。(板书:喜爱)想不想看看绽放的石榴花?好,(出示配乐的图片)师配音:到了夏天,石榴树上开出了一个个小花骨朵儿。它舒展开柔嫩的花瓣,越开越密,越开越盛,直到挂满枝头。看,多像活泼的小喇叭呀!

看到了绽放的石榴花,你想说些什么?把你的喜欢带进去,美美地读给我们听吧。(找生读

2、

3、4句)(出示课件

二、

三、四句)

花开得这样美,这样热闹,你觉得这花会把谁引来?引来后它们在做什么?

3 多美的花呀,多热闹的情景呀,怪不得作者说:(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我的家乡在枣庄„„”。

3、讲解详略写作手法

(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刚才我们读了石榴长叶的句子,也读了石榴开花的句子,请你再细细的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生说:写石榴长叶的句子只有一句,而写石榴开花的句子却有三句)

你的观察力可真强!作者把石榴长叶的过程写的很简略,把石榴开花的过程写的相对详细,这样我们对石榴花的美丽印象很深刻!

下面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石榴的生长过程,欣赏了石榴春天长叶、夏天开花的情景,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金秋,去领略石榴树的累累硕果。这节课就上到这,感谢大家,下课!

六、板书设计:

16、石榴

春 长叶

嫩绿

夏 开花

火红 可爱 喜爱

秋 结果

第四篇: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认识千克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认识千克练习题

一、填空

1、了解下面物品的重量后,填在( )里

(1)一个鸡蛋重( )(2)一块肥皂重( ) (3)一袋白糖重( ) (4)一袋面粉重( ) (5)一袋洗衣粉重( )(6)自己的体重( )

2、5000克=( )千克

6千克=(

)克

200克+800克=(

)克=( )千克

3、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约重100(

)

一个鸡蛋约重55(

)

一个铅球重4(

)

一只母鸡重4000(

)

一本数学书重300(

)

4、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

)克,也就是(

)千克。

5、在○里填上>、<或=。

8000克○9千克

4千克○4000克

3千克○2990克

1千克○1010克 7千克○70克 400克○390克 15克○12千克 8千克○800克 10000克○10千克 48克○48千克 160克○16千克 5000克○5千克 250克+350克○500克

6、5只面包共重300克,一只面包重(

)克。

二、选择。

1、18个鸡蛋大约重1(

)。

A、克

B、米

C、千克

2、1千克沙子的重量(

)1000克棉花的重量。A、>

B、<

C、=

3、1杯水重240克,10杯水重(

)克。 A、240 B、2400 C、24

4、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钱,现有15元钱,可买(

)千克的香蕉。 A、5000 B、5 C、500

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000+600=

73×7= 98×8=

2700-700= 12×3=

0×24= 65+40= 900+100=

1千克+2千克= 50千克-20千克=

1千克-700克=

四、解决问题:

1、小辉体重40千克,爸爸体重62千克, 爸爸体重比小辉重多少千克?

2、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吃了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3、1千克奶糖18元,妈妈买3千克这样的奶糖,花了多少元?

4、小冬用20元钱买8千克西瓜,找回4元,每千克西瓜多少元?

5、爸爸买回3000克豆油,吃掉1000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油,还有油多少千克?

6、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克?两杯水共有多少克?

7、一筐梨重48千克,4个人合买一筐,每千克梨2千克,每人应付多少元?

8、妈妈买了一个大面包,重190克,还买了4个小面包,每个重50克,这些面包共重多少克?

第五篇: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认识周长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认识周长

一、填空:

1、长方形的对边(

),四个角都是(

)。

2、正方形的(

)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

)。

3、封闭图形一周长度的总和就是它的(

)。

4、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

) ,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

) 和(

)。

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 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6、长是 30 米,宽是 20 米的长方形周长是

(

)米。

7、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 3cm、5cm、6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30 厘米,宽是 10 厘米,它的周长是

(

)厘米。

9、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25dm,它的周长是(

) 米。

10、学校朔胶跑道一周的长是 400 米,小明跑了 3 圈,他跑了(

)

11、用一根 48 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1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6 分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周长是(

)

13、把两个边长是 3cm 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二、应用题

1、一块长方形草地的长是 27 米,宽 13 米。这块草地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块正方形桌布,边长 9 分米,如果在桌布的四周围一圈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3、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 100 米,宽 75 米,小明沿着足球场跑了 2 圈,跑了多少米?

4、小红用一根长 48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6、妈妈用花边装饰一块长方形桌布的四周,已知桌布长 3 米,宽 2 米,花边围一圈后, 还多出 1 米,这条花边共有多长?

7、笑笑早上7:10从家出发,每分走 65 米,她 7:20 到校。 (1)笑笑家离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2)她每天上学和放学大约走多少米?

上一篇:诵经典美文占教师风采下一篇:世界红十字日小学班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