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爆生产企业应急预案编制问题探讨

2022-12-28

民用爆破器材由于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 安全是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营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正在迅猛发展, 民用爆破器材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 生产技术水平也有了质的突跃。新技术也给民爆器材的生产经营带来许多的不确定因素, 潜在的危险性较大。要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事故, 制定完备、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就成为当务之急。

1 民爆企业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

民爆企业已经认识到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但由于技术力量有限, 应急预案的编制的编制和实施过程还存在下列问题。

1.1 应急预案编制认识不足

应急预案作为企业应急管理的主线, 是企业的一个法规性文件, 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由于有些企业对此不够重视, 加上专业人才的缺乏, 抱着应付检查的目的编制的应急预案, 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更谈不上对应急救援的指导。部分企业对《民爆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编制导则》的内容和要求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编制预案时将导则胡搬乱套或将导则要素再预案中仅作简单罗列, 核心内容却未能反映。

1.2 可操作性差

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涉及到企业日常应急管理的各环节, 而实际编制过程中, 一些关键内容存在漏洞和缺陷, 导致预案的可操作性差。由于受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知识层面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企业对自身生产经营产品的人、机、料、法、环等环节中的重点、关键问题的危险性缺少认真的疏理和分析, 对某些风险产生的后果认识不足。编写时, 有的应对应急措施描述过于笼统, 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缺乏针对性;有的过于具体, 不利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操作, 缺乏针性对和可操作性。

1.3 应急预案协调性差

在应急预案的实现过程需要体系政府、部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协调联动, 但目前各级别、各类别预案存在协调性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制定预案的主体之间衔接不够紧密, 如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在制定应急预案时, 未考虑救援工作运转的统一要求, 各自从自身出发, 缺少必要的沟通与衔接;二是企业不同部门之间对不同类型事故的应急预案间衔接欠紧密。合理的应急预案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需要多层次多个部门之间联动与协调。

1.4 缺少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能力包括应急资源、应急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培训等因素, 直接影响到应急预案的开展效果。因此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应该准确评估应急能力, 包括对预案中的危险性、应急资源准备的充分性、应急救援的能力等的正确评估, 为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奠定基础。但当前企业在制定应急预案时, 往往缺乏对应急能力的正确评估。

2 对策措施

2.1 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道重要安全防范措施。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预案编制及编制质量的好坏与企业对事故的有效应急救援息息相关。企业各级领导、预案编制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应急预案编制的意义和作用, 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并成立专业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编制小组除了要有安全、技术、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专业技术人才, 最好由企业领导人来担任组长, 以增加预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2 实现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为保证预案的操作性, 要充分把握应急预案内容的核心要素, 在编制过程中, 将各级指挥机构、工作组、应急队伍的职责明确到职务, 避免因人员变动导致预案难以操作情况, 不细化到个人;应急队伍组成人员、应急保障资源等细化到个人内容, 可作为预案的附件, 以便及时进行更新修改;对危险性的分析, 要全面和深入, 避免遗漏, 应对措施要正确合理、有效;应组织开展好应急演练工作, 发现问题与不足时及时修订预案, 使之更加完善, 更具有可操作性。

2.3 实现应急预案之间的衔接

为保持预案的纵向和横向统一性, 企业预案要以上级预案为标准进行编制和修订, 预案中的主要核心要素内容与上级预案的内容相对应并延续, 不与上级预案相冲突, 并增加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企业相关联预案的应急指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预警、保障措施、应急响应等内容不可相冲突, 要考虑到各自功能的搭配和协作。企业与上级政府机构、周边单位以及企业内部要建立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报告和信息沟通机制, 确保事故发生后, 能协调一致地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行动。

2.4 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能力评估能够确切地知道人力、装备、资金在哪里, 如何调集管理。在此基础上, 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应急方法来编制预案, 一旦出现突发事件, 能启动科学、务实的预案, 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将会大为提高。应急物资分析评估:根据应急救援活动进行分析, 调查清楚企业现有的和缺失的物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等, 物质包括消防、通讯警报、检测、个人防护、安保、应急电力、医疗救护等方面, 对所缺物资及时补偿, 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这些物资是否能够调集;并对建立动态评估, 由企业应急管理办公室建立应急物资信息库, 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应急人员分析评估:包括应急指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库、专兼职救援和抢险人员、消防人员等, 这些人员的受教育情况、培训情况、在什么岗位、有多少人、这些人员的配置和训练情况等, 确认这些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2.5 应急预案编制的几个核心问题

2.5.1 企业应该怎么救援。

应急救援预案是为应对突发事件而提前制定的处置方案和应对措施。民爆企业应在建立健全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的基础上, 对本单位进行全面的危险性分析, 掌握本单位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建立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 真正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预案体系, 应对突发事件, 知道采取何种有效方式方法进行救援。

2.5.2 企业员工做什么。

全体职工既是突发事故的承受者, 也是防范和处置突发事故的参与者。因此, 实施全员安全宣传教育, 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包括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措施、作业场所危险因素、产品危险特性等在内的全员安全培训, 熟悉预案救援程序和防范措施, 强化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应对突发情况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让每一个员工都清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自己能做什么, 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2.5.3 用什么进行救援。

完善的物资救援装备是及时迅速实施救援工作的前提和必要保障。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应急救援装备库和救援物资储备库, 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 及时淘汰、更新不适应救援工作需要的物资装备, 定期检查维护救援装置, 适时补充装备、扩展技能, 不断壮大救援力量, 确保救援器材时刻处于有效备战状态。

3 结语

民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应急管理是民爆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重点工作, 其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急救援的效果, 关乎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影响等问题, 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对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能够进一步有效完善应急预案, 提高应急预案编制质量。

摘要:民爆生产企业由于其生产的特殊性, 事故应急救援行动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应急准备的基础工作即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质量。本文结合工信部《民爆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编制导则》的要求, 探讨了对民爆企业应急预案编制中的问题。

关键词:民爆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措施

参考文献

[1] 何光裕, 王凯全, 黄勇.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 赵明, 阮继锋, 张杰.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C].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3] 杨芳, 储胜利.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

上一篇:全程助产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的效果分析下一篇: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