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话含义看《爱丽丝漫游奇境》

2023-01-14

1 Grice会话含义理论

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认为谈话者在谈话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 即“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具体的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Grice认为这四个准则是交际成功的必要前提。如果一方违背了合作原则, 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或者使交际终止, 或者是说话人有意要表达一定的会话含义。

Grice (1975) 用会话含义来描述说话人的言外之意。一旦交际一方有意说出一些违反“合作原则”的话语时, 听话人就要考虑说话人的意图, 正确理解其真正含义, 以便使交际继续进行下去。会话含义理论被广泛的用来分析日常会话。本文根据这一理论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对话。

2 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会话含义

2.1《爱丽丝漫游奇境》简介

刘易斯·卡罗尔以其小说《爱丽丝漫游奇境》而闻名。书中精彩的语言是人们称赞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书中奇幻的世界中, 动物不仅能说话, 而且谈话内容怪异。本文这一部分依据Grice会话含义理论分析了小说中的部分对话。所选场景主要来自爱丽丝与毛毛虫, 柴郡猫的对话, 还有爱丽丝在癫狂茶会的对话。

2.2 违反数量原则

爱丽丝漫游奇境一开始, 她遇到的是泪水池塘里游泳的老鼠。因为爱丽丝提到了猫, 惹恼了老鼠, 她匆忙转换了话题:

“那你……你喜欢……喜欢狗吗?老鼠没有回答。她就热烈的说:“我家附近有只漂亮的小狗, 我愿意带你去看看!一只亮眼睛的小狗。哦, 它棕色的毛又长又鬈。若你把东西扔出去, 它都能捡回来;还会坐好了等饭吃。样样把戏都会……我连一半都还数不上。要知道, 它的主人是个农夫, 他说这只狗有用极了, 值一百磅呢!他还说, 这狗能咬死一切大耗子……哦, 天!” (p13~14)

爱丽丝问老鼠关于狗的问题, 老鼠并没有回答, 这就违反了数量原则, 由此产生的会话含义为它并不喜欢狗。然而, 爱丽丝并没有明白这一会话含义, 还兴致勃勃的继续她的话。结果老鼠生气的走了。作者设计了这一对话, 塑造了敏感的老鼠这个鲜明的动物形象。

在小说的第五章中, 毛毛虫问爱丽丝是谁, 但是爱丽丝并没有给出满意的答复。

你是谁?

谈话这么开头可不让人乐观。爱丽丝羞答答地回答:“我……我也不知道。先生, 眼下不知道……今早起床还知道的。可打那时起我一定发生了好几次大变化。” (p26)

回答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 爱丽丝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并且给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答案, 所以她违反了数量原则, 由此得出会话含义为爱丽丝进入了一个奇境, 身体大小不断变化让她感到迷惑, 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谁。

2.3 违反质量准则

小说的第七章中, 爱丽丝参加了癫狂茶会。爱丽丝与癫狂茶会成员的会话让人摸不着头脑。

桌子挺大, 可三个人都挤在一个角上。一见爱丽丝走过来就叫:“没地方!没地方!”爱丽丝不平的说:“地方多的是!”径自走到桌子一头坐进一把大扶手椅。

“来点儿酒!”三月兔劝她。

爱丽丝打量一下桌子, 只见茶不见酒, 就说:“没看到酒啊!”

“根本就没有酒!”三月兔又说。 (p39)

上述短短几行对话, 质量准则就违反了两次。很明显还有地方, 但是三月兔、帽商和睡鼠却喊没地方。因此, 会话含义为他们三人并不希望爱丽丝加入癫狂茶会。另外, 三月兔很清楚没有酒, 却让爱丽丝喝点儿酒。三月兔再一次公然违反质量准则, 这表明三月兔在生爱丽丝的气, 因为爱丽丝不请自来。上述对话塑造了三个生动的形象。

2.4 违反相关准则

还是在癫狂茶会上, 一句奇怪的话传来, 帽商出场了。

“你该剪剪头发了。”帽商已好奇地打量爱丽丝好半天, 这才发话。

“你该学学别进行人身攻击!”爱丽丝有些严厉, “这很粗鲁。”

帽商一听瞪大了眼睛:“乌鸦为什么像写字台?” (p39)

帽商和爱丽丝的上述对话违反了相关原则。帽商说爱丽丝的头发该剪了, 但是爱丽丝既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不同意, 她说帽商说话粗鲁作为回答。爱丽丝违反了相关原则, 这表明爱丽丝仍然非常生气。但是帽商根本就不理爱丽丝, 并说了一句乌鸦为什么像写字台这句与对话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但是, 这也正表明了帽商对爱丽丝大为不敬的态度。这是一场癫狂茶会, 参加癫狂茶会的自然也是癫狂的, 正如柴郡猫所言“我们都疯了, 我疯了, 你也疯了”。因此, 他们的话也不能按常理理解。然而, 这些话也正凸显的小说的主题, 即, 语言不合逻辑。

2.5 违反方式准则

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概念就是身体大小发生变化。身体大小经常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让小说的主人公爱丽丝感到困惑。第五章中, 毛毛虫给爱丽丝一些身体大小变化的建议。因此, 爱丽丝在幻境中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大小。但是毛毛虫的话却让人费解。例如:

一两分钟后, 毛毛虫取下水烟筒, 打个哈欠, 摇摇头, 然后爬下蘑菇, 钻进草丛, 边爬边说一句“一边能使你变矮, 另一边能使你长高”。

“什么东西的一边另一边?”爱丽丝自问。

刚问出声, 毛毛虫就回答“蘑菇”, 接着很快爬得无影无踪。 (p29)

在上述对话中, 假如对话的双方都遵循方式原则, 他们应该避免模糊不清。而在上述对话中, 毛毛虫违背了这一原则。在一开始, 它就没有说明是什么东西的一边使爱丽丝变高, 另一边使爱丽丝变矮。然后它才告诉爱丽丝是蘑菇。但是我们都知道蘑菇是圆的, 对爱丽丝来说, 很难找出到底是蘑菇的哪边能使她变高哪边能使她变矮。毛毛虫的话模糊不清, 这正表明爱丽丝身处于一个奇怪的幻境中, 因此, 发生像身体变化和毛毛虫满嘴怪话等奇怪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3 结语

本文从会话含义的角度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对话, 作者有意在小说中安排了这些违反了合作原则的对话以取得其特殊会话含义。通过不断的违反会话原则, 刘易斯·卡罗尔创造了一个混乱无序的幻境, 并创造了幽默的效果;这些对话帮助作者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 比如癫狂茶会中的三月兔和帽商, 还有助于作者凸显文章的主题。

摘要:会话含义是语用学一项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日常会话。本文应用这一理论来解读儿童文学大师刘易斯·卡罗尔最著名的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通过分析, 认为作者通过在小说会话的设计上不断的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义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突出作品的主题, 进而将一个神奇而又幽默的世界呈现在读者眼前。

关键词:会话含义理论,爱丽丝漫游奇境,语用学

参考文献

[1]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 姜望琪.语用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 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妊娠期糖尿病控制血糖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下一篇: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