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笔记

2024-05-14

《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笔记(精选13篇)

篇1:《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笔记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名叫《爱丽丝漫游奇境》的童话故事书。

刚翻开这本书,我就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住了,一但有时间我就把它拿出来看。

故事中的主人翁是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她有一双浓眉大眼,一头美丽的长发。爱丽丝在一个闷热无聊的夏日午后,陪伴着姐姐在下河边的树下读书。突然,一只手上带着怀表.身上穿着衣服的小白兔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前跑,爱丽丝很好奇,就跟了上去,却掉进了一口无水的井里。在这井最深之处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童话王国。

在这个世界里她喝下了使人变小的药水,变成了一个小人;她哭出来的眼泪汇成一汪深深的池塘,差点儿被淹死;后来她变得巨大无比。她遇到爱说教的公爵夫人.神秘而爱笑又会隐身的柴郡猫.会跳舞的鹰头狮和素甲鱼.总要砍人头的扑克牌红心王后.她还参加了一个疯狂的茶会.一场用动物做的槌球赛,还有一场古里古怪的审判会,还与王后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时,爱丽丝这才发现是一场梦。

这本书是一个小姑娘做梦时梦到的一个古怪又好笑的故事。我现在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将来我也写一本我亲自写的故事书,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看。

篇2:《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笔记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本书讲的是爱丽丝从前是一个遇到一点困难都不去攻克的孩子,后来,在一个舞会上爱丽丝见到一只兔子,于是就去追这只兔子。没想到掉进一个洞里遇到很多困难,出乎意料她勇敢的战胜了困难,最后她打败了恶毒的红皇后,把国家的治理权还给了白皇后。从今以后,整个世界充满了生机。爱丽丝走的时候,大家都一一和她告别,回到现实的爱丽丝,从一个柔弱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坚强勇敢的孩子。

我爱爱丽丝,因为她是一个天真活泼、十分可爱善良的小女孩,而且还拥有着一颗对万物都充满好奇的心;她明辨是非,富有同情心,在爱丽丝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少年儿童纯真的天性。

当我看到爱丽丝掉进那个深深的洞里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个无底的深渊,爱丽丝掉下去会不会就这样绝望甚至摔死?然而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并不是一个无底深渊,爱丽丝掉下去没有摔死更没有绝望。她勇敢的去探索,从而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当她克服了诸多困难时,终于明白有了困难只有勇敢的去面对,才可以克服困难。就这样,爱丽丝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战胜了恶毒的红皇后,拯救了这个世界,当她离开时,大家都依依不舍的和她告别。读到这里我想:我想,爱丽丝的确是个坚强的女孩,通过这次经历,她一定会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

当我读完整本书之后,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当时掉进洞的人是我,我又会怎么样呢?我会大哭大喊还是会像爱丽丝那样从容淡定的面对一切。当我碰到王后的昏庸判决,我又会怎么样?

篇3:《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笔记

一、童话视角与成人视角

卡罗尔在《爱丽丝漫游奇境》中从儿童的视角去观察事物, 体验生活, 进行艺术构思, 突破了西欧传统儿童读物道德训诫的刻板模式, 被人们视为完全儿童化的快乐的文学作品。作品中的爱丽丝是一个七岁半的小姑娘, 她天真, 纯洁, 浪漫, 有同情心, 敢对抗权威, 对生活常识和人情世故似懂非懂;充满了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她漫游的动物世界里, 有穿背心的兔子, 有口齿的渡渡鸟, 有疯狂的三月兔和帽商, 有只会讲干燥故事的小老鼠, 咧着嘴微笑并时隐时现的柴郡猫, 伤心流泪的甲鱼, 抽着烟管的毛毛虫, 一个红心王后Q统治下的扑克牌王国, 还有国王可随时杜撰法律“第四十二条, 身高超过一英尺者推出法庭”3来约束会场, 并且在审判过程中国王根本不知道捡到的纸片上的诗的意思, 就信口开河地说“这是目前为止我们听到的最重要地证词了”, 4然后又开始曲解诗句意思等滑稽可笑的故事。卡罗尔为爱丽丝编织了一个浪漫有趣的童话世界, 并让可爱的小女孩在童话的王国中自由漫游。这些故事都是作者以爱丽丝的儿童视角为我们讲述的, 这不仅让我们觉得荒诞离奇、滑稽可笑, 并且也只有在儿童的视角中才会出现如此奇特的故事、如此可爱的小动物, 也才会让人读后觉得和儿童的距离越来越近。

沈从文的《阿丽思中国游记》虽然也采用了《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童话的方式进行构思, 但因这部小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现实指向, 曾为作家招致许多误解和辱骂。就其创作视角来看, 沈从文在《阿丽思中国游记》中采用了是成人视角, 在这个成人视角中表达了作者的忧患意识。上卷描写了阿丽思小姐在上海的经验, 这里的阿丽思十二岁, 较《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爱丽丝大, 并且阿丽思眼中的所见也与爱丽丝眼中的荒诞离奇的童话世界大相径庭。与原文比较起来, 《阿丽思中国游记》中的成人视角是很显著的, 通过阿丽思和兔子傩喜的所见所闻, 展现了古老中国所遭受的创伤。阿丽思和傩喜感到好奇并加以称颂的几乎都是中国传统、落后、野蛮和迷信的一面, 如傩喜先生来中国想到的地方是“那矮房子, 脏身子, 赤膊赤脚, 抽鸦片烟, 推牌九过日子的中国地方去玩玩!”5这就决定文章的视角不仅仅是一个儿童的视角, 而是一个睿智的成人的眼光。当傩喜先生想看热闹的事情时, 茶馆老板却把中国地面打仗的热闹的省份说给他听, 这可见中国人的愚昧, 把自己国家危机的时刻当作笑话来讲述, 这让作者痛心;当阿丽思和傩喜开车出去时遇到了劫车的人, 让人可笑的是这个人不是为了钱, 而是想让外国人把他杀死以结束他的乞丐的生活, 这让外国的阿丽思小姐不可理解, 同时也让作者痛恨, 中国人为什么连自己结束生命的勇气都没有, 反而交给外国人, 古老的中国人软弱无能到了如此地步。作者是借助阿丽思的眼睛来展现当时中国的现实的, 从故事当中批判了中国人的愚昧, 麻木, 崇洋媚外, 借书中人物哈卜君说:“你到中国比到这里还自由许多。中国土匪又都是先受过很好的军事训练, 再去做土匪抢人的, 所以国际礼貌并不缺少。你的国籍便是你的很好的护照, 其他全不会为难。”6“革命是看哪一个打仗赢, 一时谈不到这上面的。这是中国人性格, 这容易感动容易要好的性格也就是中国文化。”7由此可见, 作者深深地为文中的民族落后挨打的被动的局面而感到悲哀, 同时他借助十二岁的阿丽思的“成熟的眼睛”, 详细描绘了一副苗族人卖儿卖女的人间惨剧, 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的痛心、失望与忧虑。这在《爱丽丝漫游奇境》中是没有的。

《爱丽丝漫游奇境》中是以一个七岁的儿童的视角来描述童话世界的, 叙述的是轻松、滑稽的故事;而《阿丽思中国游记》则格调较为沉重, 是从成人的视角来看世界, 看中国人的, 展现的是一个惨淡的中国世界, 是供人思考的现实世界。

二、游戏娱乐与现实批判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小主人公漫游的世界的, 这是一个充满着惊奇、滑稽的国度。在这一奇特的世界中, 爱丽丝被塑造成了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小姑娘。她在兔子洞中的经历是一个不断冒险开拓, 不断发现新事物的过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游戏性的语言与娱乐性的行为。“当爱丽丝变大之后, 她琢磨着如何给自己的脚一份礼物时, 他的语言是‘致爱丽丝的尊敬的右脚, 地毯, 火炉围栏边, 爱你的爱丽丝’”8这些话语让我们无从理解, 琢磨不透;当爱丽丝被兔子误认为玛丽安, 让她回家找手套和扇子时,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爱丽丝吃蛋糕后变大, 小蜥蜴被摔等, 这些都是带有戏剧性的, 在文中尤其具有游戏趣味的是:爱丽丝可随时变大变小, 这就给文章增加了游戏色彩, 符合儿童的读书口味, 让儿童身临其境, 可以随着主人公爱丽丝自由漫游在奇妙的世界中;在三月兔和帽商的茶会上, 爱丽丝与他们的对话是游戏性的, 他们永远不变的时间观念是滑稽的, 滚烫的茶水不会烫伤睡鼠的鼻子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在王后的球场上, 比赛的场面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没有规则, 没有秩序, 有的只是王后的命令“砍掉他的头!”, 这一荒唐的比赛让爱丽丝觉得实在太难, 想溜之大吉, 同时也让读者觉得不可思议, 任何一个比赛都应该是有秩序的, 然而这一比赛却是游戏超越了秩序, 让爱丽丝不能正常进行下去;在和假海龟探讨学校教育的问题上, 假海龟所讲的学校的状况是和现实截然相反的, 假海龟学习的是旋转与滚动, 还有数学的不同分支——野心, 发狂, 丑化, 嘲弄, 他们所理解的丑化就是把任何东西弄好看些, “他们的老师是条老海鳗, 一周来一次, 教他们蜷作一团, 慢慢拉, 伸展, 在晕倒……”9在爱丽丝眼中动物所学习的知识就是这些, 可爱的爱丽丝在学校学习的和假海龟的一点都不相似, 从反面折射出假海龟学习的都是富有游戏性的知识。爱丽丝在兔洞所漫游到的地方都是与现实世界不同的, 他所经历的这些故事和与动物们的谈话充满了传奇色彩, 爱丽丝本身就是抱着游戏与娱乐的心情来漫游这个动物的王国的, 如当爱丽丝在河岸边上遇到穿背心和会看表的兔子时, 她便撒腿就追, 穿过田野, 跟着兔子就钻进了兔洞, 没想过以后怎么出来。这就显现了儿童的好奇的心态, 也足以蕴含儿童的娱乐游戏的心理, 同时这也与作者创作本文的富有戏剧性与偶然性的目的相吻合的, 这正迎合了儿童的阅读心理。

然而在《阿丽思中国游记》中却没有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阿丽思中国游记》中阿丽思漫游的是中国, 是一个成人的世界。他们来中国的用意就是想了解中国, 因而阿丽思漫游中国的历程处处充满了现实感。作品虽然也有一些游戏性的活动, 如文中对于傩喜先生怎么由穷变富的过程的描写是富有戏剧性的, 当他穷困潦倒坐在草坪上哭泣的时候, 他遇到了一个小地主, 这小地主是怎么来的, 傩喜先生不知道, 然后就跟着小地主回家每天做些家务便可以填饱肚子, 更具有戏剧性的是小地主死后, 傩喜先生继承了小地主的财产, 兔子先生由此便变成了有钱的绅士。关于傩喜先生的故事,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便是:“我已把这只善良和气的有教养的兔子变成一种中国式的人物了。”10但是与《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游戏性是截然不同的, 《阿丽思中国游记》中更多的是中国的现实, 是对现实的批判, 而《爱丽丝漫游奇境》中则是符合儿童审美的游戏。如在第二卷中以“二哥”的口吻叙述了“二哥”的生命与生存困境, 仿佛也是作者从“二哥”的身上折射出自己的人生, 并做了一次深刻的小结, 而且作家孤独忧郁的创作心理也影响到他对人物的塑造:这个阿丽思除了名字与原文的一致之外, 其实已与原文中的没有什么相似性了。原文中的爱丽丝是富有冒险精神的, 浪漫的, 追求自己快乐的小女孩, 她在兔洞中所经历的一切是惊奇的, 漫游历程也是富有游戏和娱乐性的。而在《阿丽思中国游记》中阿丽思却是有着成人化的冷静批判的眼光的, 她想看中国人过年, 因为这个时候是中国大人小孩顶有趣的时候, 她牢记着中国人作揖磕头的风俗, 所以爱丽丝是带着这个目的来中国的, 她的漫游是有目的性的。因而《阿丽思中国游记》的游戏性与娱乐性相对来说就消减了, 有的是对现实的展现与批判, 如对于阿丽思被邀参加的群鸟集会——八哥博士欢迎会, 这是以阿丽思的视角来进行描述的, 群鸟的语言带有强烈的思辨色彩, 这是来嘲讽当时学界的盲目崇拜, 嘲讽那些矫揉造作的知识分子, 这次集会也有游戏的文字, 也有娱乐的表现, 但是更多的是嘲讽, 是对现实的抨击。在卷未阿丽思同“二哥”漫游乡下, 看到卖奴隶的情景, 这让阿丽思陷入深思, 也让我们读者无言以对, 这就是现实, 这就是爱丽丝想看的中国的现实, 这里没有了游戏, 没有了娱乐, 有的更多的是无奈, 是作者对中国的内幕的尖刻的剖析。

《爱丽丝漫游奇境》中存在的更多的游戏的语言与娱乐的形式, 给人以轻松惊喜的感觉, 而在《阿丽思中国游记》中更多地是沉重感, 游戏与娱乐逐步消解, 反映的都是现实, 是对现实的披露, 表现的是作者强烈的现实忧患意识。

三、想象力的奇特与钝化

达尔文曾说过, “想象力是人类最高的禀赋之一。人类因此得以把积累下来的形象和思想综合起来, 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出奇妙的成果。”11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 理论家丁·托尔金的“第二世界”理论认为, 幻想是人类的自然活动, 幻想的魅力能把我们带到现实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去, 做不平凡的旅行。在那里, 人类的一切梦想都不难实现, 任何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 在第二世界中也可能当作事实来体验。在《爱丽丝漫游奇境》中作者卡罗尔就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幻想的第二个世界。作者卡罗尔是一个极富有“童心”的人, 他从小便有极强的创造才能, “十多岁的时候, 他曾在家中花园里修建了一条游戏铁路;后来他又怀着这天赋童心建造了一座木偶剧场, 制作了一些木偶;他还在雪地上建起过迷宫;此外他也喜欢猜谜, 玩魔术和研究数字……”12正因为作者本身的童心才为我们创造出了名著《爱丽丝漫游奇境》。在《爱丽丝漫游奇境》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更是深深地感悟到了作者的丰富的想象才能, 正是作者的奇特想象才使文章出现虚构与现实之间张弛有致, 相互映衬之美。在文中, 作者可以想象出公爵夫人照看的小宝宝最后竟是一头猪;柴郡猫永远都笑着, 并且可以随时出现随时消失;槌球场上混乱, 荒唐的局面;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经过作者的大胆的想象, 在文末, 爱丽丝说证词时, 她敢于和国王进行反抗, 说出“一派胡言”“偏不”“谁怕你们”13这些话, 这表现了爱丽丝的勇敢, 敢于正视强大的势力, 敢于反抗, 通过作者奇特的想象, 文中才会出现多彩的世界, 世界中才会有会说话的青蛙脸的人, 才会有使人变大变小的蘑菇, 才会有令人琢磨不透的游戏语言, 有只会说“砍掉他的脑袋”这句话的王后, 总之, 《爱丽丝漫游奇境》中作者为我们奉献的是一个拥有作者大胆奇特想象的世界, 文中充满了幻想的意味, 也充满了想象与虚构的意象, 在似幻似真之间, 给我们提供了必要的“审美距离”。

而在《阿丽思中国游记》中, 作者沈从文没有运用卡罗尔的丰富的想象力, 而是多用讽刺, 反语, 大段的议论, 把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对社会的爱憎一泻无遗。因为沈从文是一个注重感性的作家, 他从小就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敏感:“各处去看, 各处去听, 还各处去嗅闻”。14王德威也指出沈从文的小说“具有诗性表达的特征”, 15其中包括“以个人的顿悟或浑然不觉来见证浮光掠影的生命体验”。在《阿丽思中国游记》中他也注重对现实对社会的批判, 同时他也思考着中国被殖民化, 失去自信力, 被奴役, 贫穷落后, 种族之间的隔阂, 不平等等残酷的现实。这些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的议论使《阿丽思中国游记》显得过于透明, 主题更加明确:作者就是借阿丽思的眼睛来批判中国现实的。文中缺少童话故事应有的想象成分, 由于想象力钝化, 消弱了小说的表现力。如在第一卷, 作者借助纯洁的阿丽思的眼睛, 来展现中国现实, 从而指认中国残酷的现实情景及中国人人生的荒诞, 凄凉。写她看到墙后的瘦汉子, 她听到瘦汉子说“我看到他们家中养的有狗, 养的有雀子, 我就说, 让我也算一个狗, 好不好·····街上讨乞的又多, 因为多, 怕送不得许多钱, 就全不送了。虽然不得钱, 冬天又冷, 我不明白我就活下来了。我要活,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活。后来才知道活不了时我们还可以死。”16这就是中国人, 就是被奴役的中国人, 没有了丝毫生活的能力, 没有了活下去的方法, 他有的只是人生的凄凉, 人生的愚昧, 作者没有想象, 只是描述了现实, 从现实中讽刺了可悲的人生。到了第二卷中, 作家更是以“二哥”的身份直接参与叙事, 把自己对社会的痛恨, 对现实的指斥呼之即出, 在大量的议论中挥洒自如。如用破布做成的衣服尽然用了三年的时间, 一个老太太可以认七百二十个以上的干儿女, 成年人做事却不及小孩子精明, 小孩子可以赌博五十种以上, 作者都对这些进行了讽刺, 同时也有对苗人被剥夺了读书机会的忧虑等等。现实中所出现的种种弊病都遭到了作家的抨击, 他的言语中充满了激愤。当作家过于专注于对现实的展现, 对人生的讽刺, 对社会的批露时, 却没有附着应有的想象, 这会使小说失去想象的光芒, 文学的光彩。想象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带着读者在文学的殿堂中遨游, 可以让读者有各种各样的感受, 如一篇文章想象力不充分, 他的文学的魅力也会减弱。沈从文的《阿丽思中国游记》就是这样, 过多的叙述和议论代替了原本中丰富多彩的奇妙世界, 使人物形象过于现实, 理性色彩盛浓。

就沈从文的大量创作来看, 《阿丽思中国游记》是与众不同的, 作家借用一个孩童的视角从童话的框架入手来寄予自己的理想, 但是却在写作中背离了初衷, 文中更多地是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与批判, 它展示了作家强烈的现实情结。这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长见的, 如鲁迅在他的犀利的笔调下流露了对当时中国现实的担忧, 对国民性的强烈批判;冰心用委婉, 柔和的文字表达着她对中国现实的伤感;老舍用幽默讽刺的风格展现古老中国的落后;茅盾用宏大的叙事手法谱写中国民族的封建状态等等。

浅议萧红小说中的动物意象

常彩茜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萧红的文学世界中, 不管是呼兰河畔的生活, 还是生死场上的抗争, 都有黑土地上动物的身影。萧红故乡题材小说中的动物意象构成其小说一道独特的风景, 本文力图在对其小说动物意象的解读中展示萧红创作的独特魅力和思想文化内涵。

【关键词】萧红小说;动物意象;审丑

Abstract:Whether the life on the Hulan River or the struggle on the field of life and death, there are always animals which on the black land in Xiao Hong’s literary world.Animal images constitute a special landscape in Xiao Hong’s homeland-themed novels.Through an interpretation of little animals,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display the unique fascin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Xiao Hong’s literary creation.

Keywords:Xiao Hong’s novels;animal images;appreciation of ugliness

杨义先生称萧红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极言萧红的文学才华之高。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女性作家, 萧红创造了她别开生面的诗性文学世界。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里说:“现时的强烈经验唤起了作家对早年经验的回忆。现在, 从这个记忆中产生了一个愿望, 这个愿望又在作品中得到实现, 作品本身展示出两种成分:最近的诱发场合和旧时的回忆。”这在萧红身上极贴切。萧红身处国破家亡的时代, 生活颠沛流漓, 有深刻的人生体验, 对故乡深刻的眷恋之情使萧红对故乡人的情感、生存、抗争、自然、民俗都有过深情描写, 她对与土地息息相关的动物们也格外关照。萧红家乡题材小说中的动物意象暗含的作家情感使得其小说于审美性体验中愈显丰富意蕴。

意象本是中国古典文论中的范畴, 主要是对诗歌批评而言。“诗言情”强调诗歌的抒情和审美功能, 诗歌中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达出来的。”即意象是主客体传情达意的有效方式, 既表现了客观物象的自然属性和特征, 同时又熔铸了作家自身的情感意蕴。随着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特别在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过程中, 引入了诗歌、游记、日记等传统文学样式, 小说加强了抒情性特征, 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小说”, 小说形式更加自由、舒展, 体验性、抒情性在小说中的表现越发明显。因此, 小说中的意象和诗歌一样亦是作家言情的表现。萧红抒情化的小说正是借用动物意象作为小说的抒情方式, 负载了作家的主旨和命题。

一、动物意象在萧红小说中的主要表现

中国作家之所以对国家现实这样关切, 有这样浓厚的现实情结, 这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渲染是分不开的, 在传统文化中占统治地位并且影响绝大多数文人的儒家文化传统里成长起来的文人, 他们都赋予了感时忧国, 关心国计民生的忧患意识和追求人生理想, 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目标, 并成为历代相传的优良传统。现代文学作家也不无例外地继承了这一传统, 他们对于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牢牢记取, 用手中的笔表达着一腔悲愤。生逢现代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 中国现代作家遭遇东方与西方, 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双重夹击, 身陷一种文化与生命生存的困境。当时中国的现实状况和时代背景, 是一个充斥着尖锐的阶级矛盾, 剧烈的民族危机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侵袭的现代中国, 处与这样一个具有复杂的历史矛盾和无比混乱的黑暗的社会现实中, 中国现代作家遭遇史无前例的尴尬的生存困境和精神上的空虚, 已然消逝的传统已无法为其提供精神的家园, 在中国刚露尖角的现代文明也难以让知识者寄托自己的灵魂, 粗暴的战争则带来人生的无尽的惆怅感, 愈加衬托出现代人生的痛苦和凄凉。作家们所无时不忘的是中国社会的困境, 中国人的麻木愚昧, 不争气, 尤其是当时的社会现实, 社会思潮, 更警醒了作家。所以当时重要的作家——无论是小说家, 剧作家, 诗人或散文家都洋溢着爱国的热情。在他们看来, 那些永生难忘的国耻暴露了国内道德沦丧, 没有人性尊严的弱点, 所以在他们的纸上更多的是对现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有许多动物图腾崇拜, 这反映的是原始先民在动物身上寄托的美好情感。古希腊的悲剧也起源于与羊有关的酒神祭祀, 这说明古今中外动物都积淀了民族文化心理的体验。萧红故乡题材小说中的一系列动物意象一定程度上是作者对民族、故乡以及生命形态情感化的象征。萧红故乡题材中的动物意象主要体现在:《生死场》——山羊、老马、狗;《呼兰河传》——鸡、鸭、猪、狗、牛、羊、乌鸦;《牛车上》——牛。仔细读过萧红小说的人, 一定不会忘记那只哀鸣的山羊, 那匹走向屠场的老马, 走在旷野上的牛车, 还有映衬孤寂夜色的家禽家畜, 那些七八月间黄昏后成群结队的乌鸦。萧红对养育过她的土地是虔诚的, 在萧红的小说世界里, 那些生活在北中国乡隅的动物们并非是滑稽、怪诞、邪恶的象征, 而是与黑土地的人们休戚与共的, 一匹马、一只羊、一头小猪的命运就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命运, 诗化的语言里透着一股荒凉, 虽然是用这些并不美丽的动物来营造家乡, 却依然流露出对故土的怀念和追忆。

一方面萧红把黑土地上人与动物的生存状态紧密结合起来, 使得动物也人情化甚至人性化。从生存方式上看, 萧红用自己的笔触写了动物的原始自然生存状态, 暗示人和家禽家畜一样在北中国都过着平庸、琐碎的生活, 然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自己看来, 那是他们应有的生活状态。呼兰河的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和生存状态没有反抗之意。似乎人生存的意义只是为了吃饭穿衣, 人死了也就完了。就像作者所说:“在乡村, 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 忙着死……”萧红还把动物的旺盛生命力和人类的生育置

篇4:爱丽漫游奇境

【作者名片】

刘易斯·卡罗尔,1832年出生,幼年家境贫寒,但是他从小博览各类文学书籍,1850年考取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后来被任命为该学院的数学讲师。《爱丽丝漫游奇境》是他给友人罗宾逊的女儿爱丽丝所讲的故事,后来正式出版。

【内容简介】

“爱丽丝和姐姐坐在河堤上,姐姐在看书,但是她没事可做,开始觉得不耐烦了,不时地探头瞧瞧姐姐看的书,可里面既没有图画又没有对话……”《爱丽丝漫游奇境》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下午诞生了。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在梦中追逐一只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旅行,直到最后与扑克牌王后、国王发生顶撞,急得大叫一声,才大梦醒来。在这本书里,有很多精彩的人物语言描写,比如:“我敢说,我不是爱达,因为她是长长的卷发,而我的头发根本不卷。我也肯定不是玛贝尔,因为我知道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她,哼!她什么也不知道。……让我试试地理知识看,伦敦是巴黎的首都,巴黎是罗马的首都,罗马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小女孩,她有着好强、不服输的性格。虽然她学习不是很优秀,却十分可爱,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5:《爱丽丝漫游奇境》读书笔记

爱丽丝是书中的主人公,她天性活泼,当然富有同情心和好奇心,她必要的时候也会勇敢地站出来反抗,具有儿童纯真的天性。她的性格也为他引来了许多朋友,可是它有时候会无意中说错了话使他的朋友们伴着她原本的好心境云消云散。就比如爱丽丝正在于它的鸟类朋友愉快的聊天时,一不注意她的话题脱离正轨提到了他的家猫,并且说到了猫吃鸟,使鸟儿们不得不离开她。爱丽丝在无聊的时候就会幻想,她想着想着就会想到她的那几只活泼又调皮的小猫,她也所以又着急又欢乐。

还有几次爱丽丝在机缘巧合之下闯入了公爵夫人的家、白兔先生的家和王宫让爱丽丝有好几次危在旦夕,可是爱丽丝都凭借自我的机智脱离险情。

篇6:《爱丽丝漫游奇境》读书笔记

书中的主人公爱丽丝是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她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她懂得明辨是非,富有同情心。在她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儿童那种纯真的天性,但是,这种纯真常常会遭到破坏,因而,纯真的爱丽丝的一场奇幻旅行,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你知道一个小女孩的梦多么荒唐离奇吗?一个无聊的午后,一只揣着怀表的兔子就带着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开始了她的奇幻之旅。

篇7:《爱丽丝漫游奇境》读书笔记

书本主要讲述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姑娘因为追随一只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由此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她遇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人和事。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有一种特别新鲜的感觉,那就是爱丽丝的梦境稀奇古怪、荒诞有趣,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幻想: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能穿入镜子的世界,能进入使人忘记名字的小树林,遇见了会笑的柴郡猫、疯狂的三月兔、会唱歌的甲鱼……这一切就像是一个五彩梦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脑海里把一个一个梦境都浮现了出来。

读了这本书,我还发现爱丽丝是个十分可爱、充满了好奇心的小女孩,而且极富有同情心,懂得明辨是非。

篇8:《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笔记

儿童文学因其特殊的语言特征、特殊的读者对象有别于普通的文学, 因而儿童文学翻译自然具备不同于一般文学翻译的显著特点:它既要遵循普通文学翻译的特点和规律, 又要时刻在文体, 文字上体现其特殊性。笔者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部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不同中译本着手, 对如何把握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进行说明。要正确认识儿童文学翻译, 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儿童文学, 以及其特有的文体文学特点。

二、儿童文学及其特点

关于儿童文学, 历史上有过不同的解释, 且有其各自的侧重点。“五四”前后, 叶圣陶、茅盾等人侧重“儿童本位”, 后有人认为儿童文学的首要目的是教育儿童。儿童性和教育性显然被认为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然而, 还有这样一些问题有待回答, 如:多大的孩子是儿童?儿童文学成年人看不看?教育性和文学的审美性孰轻孰重?等等。

笔者认为儿童文学不应仅从它的读者群体, 更应从其语言文体特点为出发点加以解释。它的主要读者是儿童 (儿童又可依年龄高低分为幼儿、童年、少年, 其中以小学阶段处在童年时代的孩子为儿童文学的核心读者) , 其文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 直接与具体的形象、动作、声音、味道、颜色等联系, 易让孩子发挥想象, 产生相应的联想。它须符合儿童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语言既要充满艺术之美感, 又不能凌驾于儿童之上, 超越其理解和欣赏能力;既要朗朗上口, 符合儿童口语的特点, 又要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儿童文学的译者必须考虑儿童这一特殊读者群, 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中,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良苦, 同时还要把小读者时刻放在心中, 把自己想象成目的语读者。换句话说, 译者须同时具备双重身份:作为译者的读者和作为儿童的读者。

三、关于翻译的意义

所谓翻译, 翻译界各门各派众说纷纭。对翻译的定义, 许钧在《翻译论》一书中给了我们很明确的说法: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 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许钧, 2003:75) 。从中可看出, 翻译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表达原作之意义, 达到交流之目的。对于意义的把握直接影响到译文对原作的忠实程度, 进而影响到译文的最终质量及其目的:交流。那么意义又是什么呢?莫里斯提出了“意义三分法”, 即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 对于具体的翻译实践颇有启发。将这三者和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结合, 同时还需要凸显儿童文学的语言上的特点, 这对于译者来说要求高、难度大。

1. 指称意义

指称意义是“指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 (柯平, 1993:23) 。它区别于字面意义, 柯平进一步指出:“指称意义和字面意义 (literal meaning) 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重合的, 却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去看的两个概念。指称意义是词语同它之外的某个实体之间的关系, 而字面意义则是单个词语最先在语言使用者脑中唤起的概念或现象。”在此以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一句话的翻译为例:

Dog my cats ef I didn’t hear sumf’n.

译文1:怎么就没声了。

译文2:我要是没听见什么, 那才叫活见鬼呢。

“Dog my cat”在“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是:a mild oath, or an expression of astonishment。如果从字面上理解, 这一短语或许应该翻译为“跟踪我的猫”。但这样就和上下文没有任何关系, 也反映不出该短语的指称意义:表达震惊的含义, 另外还是一种轻度的诅咒。译文1完全没有译出这两层含义。而译文2不仅表达了两层含义, 而且注意照顾到儿童语言的特点, 借助助词“呢”, 读起来也颇具童趣。

2. 语用意义

柯平认为, 语用意义“包括表征意义, 表达意义 (主要同发讯人有关) 、社交意义 (主要与沟通发讯人和收讯人的渠道有关) 、祈使意义 (主要与收讯人有关) 和联想意义 (同时与发讯人和收讯人有关) ” (柯平, 1993:27) 。语用意义中存在一个动态系统, 包括收讯人和发讯人, 他们通过语言符号发生互动。把握了这个动态的语用意义, 人物的形象甚至人物之间的关系, 就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 哈克贝利是一个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野孩子”, 他的语言不规范, 时有错误发生, 也有一些黑人语言的特点。下面用一例说明:

例1:So then I didn’t care no more about him;because I don’t take no stock in dead people. (Mark Twain:50)

译文1:听到这儿, 我可就再也不关心他了, 因为我对死人根本没兴趣。 (贾文浩、贾文渊:2)

译文2:于是我再也不管他的闲事了, 因为我对死人根本不感兴趣。 (张万里:2)

例2:She jis’stood de same way, kiner smilin’up.I was abilin’!I says:“I lay I make you mine!” (Mark Twain:219)

译文1:她还是那么站着不动, 抬着头望着我, 朝我微笑。我气得要命, 说:“你敢不听我的话!” (贾文浩、贾文渊:140)

译文2:她还是照样地站着, 仍旧笑眯眯地对着我。我可真是火了!我说:“我他妈的有法子让你听我的话!” (张万里:194)

例1中典型的特点就是双重否定, 但是在美国黑人英语中这并非意味着肯定。例2中的用语有很多的不规范之处, 如音节的省略, 主谓不一致, 粗俗的表达。虽然两个译本都注意到这些现象, 但是却似乎还少了一点“味”。原文特殊的结构正是表达了说话人的特殊身份, 他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 用语十分口语化, 较之标准英语非常不规范, 也十分粗鲁。这也正是作者借此结构所要向读者传递的语用信息。然而如果译成中文却无奈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 找不到一个地位和美国黑人英语地位相同的方言或是语种, 无法将这一语用意义完整表达出来。同时如果要保留所有的源语特征, 势必和儿童文学中语言要规范这一特点相冲突。因此只能从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既能反映源语特征, 又要讲究语言的规范性。极其口语化的表达也许是出路之一。就例2来说, 若能将两个译文重组, 将得到较为理想的译文:

译文3:她还那么站着不动, 笑嘻嘻地看着我。我可真来火了, 说:“我他妈的有法子让你听我的!”

这种重组, 口语化更强, 比原译文的“味”更浓了一些, 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语用信息, 同时也是小读者能接受的较为规范的语言。

3. 言内意义

不同于语用意义, 言内意义是相对封闭的系统, 并不涉及收讯人和发讯人, 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而纯粹是通过语言本身的“游戏”来传达丰富的意义。“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例1:“Curiouser and curiouser!”cried Alice (she was so much surprised, that for the moment she quite forgot how to speak good English) ; (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

译文1:“太希 (奇) 怪了, 太希 (奇) 怪了!”艾丽丝惊叫起来。 (因为她这会儿实在太诧异, 连怎么说好英语也忘记了。) (朱洪国:14)

译文2:“真奇怪啊, 太奇怪啦!”爱丽丝喊起来, 她惊讶得一时简直连话也说不上来了。 (贾文浩/贾文渊:10)

例1中的curiouser是作者杜撰的一个词, 以此表达爱丽丝的惊讶程度:连怎么说好英语都忘了。若翻译的时候视而不见, 如译文2的翻译, 就无法向小读者传递前后一致的信息。译文1用“希 (奇) 怪”一词, 和原文一样生造了一个词, 其发音与“奇怪”相近 (正如curiouser和curious相近一样) 。为方便读者理解, 译者还用括号注明了“希”与“奇”相通, 以免读者造成意义的误读。这很好地与原文对应。但是笔者认为后半句的处理大可译成:“连怎么好好说话都不会了”。毕竟在译文中读者看不出爱丽丝讲的是英语。

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时, 尤其是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样充满童话色彩的作品时, 言内意义有时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信息, 若译不出来, 将丢失大量信息, 语言中的美与趣也就丧失殆尽。可以说译文2扼杀了原句的灵魂, 不仅仅是小读者, 即使是成年读者, 也无法体味原文的乐趣。

4. 意义与语言特点

鉴于儿童语言的特殊文体, 翻译需将普遍意义上的意义论和儿童语言的特点有机结合。

例1:While the lowing of the cattle in the distance would take the place of the Mock Turtle’s heavy sobs.

译文1:远处的牛吼取代了那只仿龟沉重的啜泣。

译文2:而远方牛群的哞哞就会取代假海龟的呜咽了。

两个译文虽然都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 但是译文2显然在以下两个方面优于译文:第一, “哞哞”一词用得形象生动, 一下子就能激发小读者的形象思维, 使他们脑海中立即浮现牛的哞哞叫声, 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第二, 译文1中的“仿龟”实在是令读者摸不着头脑, 虽然“仿”也有“假”之意, 但是造成差异细微之处就在于“仿”字在人头脑的中的映像不像“假”那么清晰可见, 不容易让人见字揣意。这对于一个成年读者来说尚且如此, 更不用说儿童读者了。此外, “仿”总有人造、人为之嫌, 而在mock一词中, 似乎并没有包含这层含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 在把握了意义之后, 指称也罢, 语用也罢, 言内也罢, 译者仍然要将自己置身于小读者的位置, 体会更能让他们接受, 更能激发他们兴趣的语言。

例2:Lastly, she pictured to herself how this same little sister of hers would, in the after-time, be herself a grown woman;and how she would keep, through all her riper years, the simple and loving heart of her childhood.

译文1:最后, 她想象着自己的小妹妹将来长大成人, 却终身保持着纯真的爱心。 (贾文浩/贾文渊:85)

译文2:最后, 她想象出这样的情景:她这位小妹妹今后将会成为一个妇人。在成长中, 她将毕生保持童年的单纯和善良。 (朱洪国:138)

该例句的两种译文和上一个例句一样, 都将原文的意义表达出来了。但是孰优孰劣还是很清楚的。“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 然而绝不能像一张白纸, 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 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 (方卫平、王昆建, 2004:7) 。儿童文学要给孩子带来美感, 其中的语言就要美, 充满动感, 带有节奏音乐之美, 且不能拖泥带水, 要讲究简洁。译文1很好地表现了这些特点, 小读者读起来想必也是一种享受。

五、结语

把握意义是翻译的难题之一, 把握儿童文学语言特点则是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之一。译者将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概念贯穿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全过程, 是把握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的第一步。译者在注意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简洁性和音乐性的同时, 把握原文中最突出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这样才能将精美的文学作品完好地呈现给广大的小读者。

摘要:本文分别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两个中文译本为参照, 阐释了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该关注意义的三个方面, 即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 并指出, 译者在关注意义的同时, 要时刻记住自己的双重身份:作为译者的读者和作为儿童的读者, 注意把握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简洁性和美感。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意义,语言特点

参考文献

[1]方堃.从功能对等角度浅谈儿童文学翻译[J].牡丹江: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 (2) .

[2]方卫平, 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贾文浩, 贾文渊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4]贾文浩, 贾文渊.哈克贝利·芬利历险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

[5]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6]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7]杨实诚.论儿童文学语言[J].中国文学研究, 1999, (2) .

[8]袁毅.浅论儿童文学的翻译[J].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6, (10) .

[9]张万里译.哈克贝利·芬历险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篇9:《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理论解读

关键词:《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荒诞美 传播 接受

引言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以下简称《爱丽丝》)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故事原形基于1862年卡罗尔为小朋友即兴口述的故事《爱丽丝地下历险记》,后经重新扩充、改写、整理出来,由英国著名画家约翰·坦尼尔插图,1865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作品一经出版就赢得了英美广大少年儿童和成年读者的喜爱,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百余年来,不断有人探讨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的奇特魅力所在,甚至《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条目都认为卡罗尔“把儿童文学的艺术提到了最高水平”。据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也被这部作品所吸引,对其爱不释手。

正如学者赵元任先生在《爱丽丝》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纯艺术的妙在‘不通’的‘笑话书’,是一部‘哲学的和伦理的参考书’”。书中的艾丽丝经历了一系列荒唐的事件,文中人物的对白又多双关、幽默等元素,因此读起来颇费周折,但是细细品味,却可以发现《艾丽丝》的荒诞艺术正是儿童本位视角下极度的想象力和生命力的释放,是作者从成人视角出发对现实世界的反讽和颠覆,让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以无尽的魅力征服了成人世界。

一、作者卡罗尔与《爱丽丝》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因其内容和语言的荒诞滑稽而被看作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大英百科全书》说它“把荒诞文学提到了最高的水平”。的确,和西欧传统儿童文学刻板的道德说教相比,它充满了奇妙的幻想、幽默风趣的语言,更加注重娱乐性而非说教。它将儿童文学幻想性和想象性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爱丽丝追赶着一只穿着背心、揣着怀表并且自言自语的兔子,跟着它奋不顾身地跳下了兔子洞,在那里她不仅经历了身体上的变化,一会儿变大一会儿缩小;还遇见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人和动物:永远微笑着、行踪不定的柴郡猫;吸大烟袋、说话充满哲理的毛毛虫;疯疯癫癫的三月兔和疯帽子;野蛮的红桃皇后和老实的白桃皇后等等。读起来不禁让人感叹作者想象力的丰富。

尽管《爱丽丝》享有如此盛誉,但是它的作者却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童话作家。刘易斯·卡罗尔是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的笔名,是《爱丽丝》的作者,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还是一位逻辑学家;他不仅擅长数学推理,还热爱文学艺术,尤其喜欢绘画和摄影。卡罗尔天资聪颖,幽默风趣,在孩提时代就经常和兄弟姐妹一起写诗和故事,还发明了很多游戏。成年后,卡罗尔依然童心不改,常和孩子猜谜、玩魔术,对孩子有种特殊的感情。

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荒诞之美

《爱丽丝》被看作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其荒诞的美学特征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语言上。卡罗尔是位数学家,可是在语言上也颇有天赋。在《爱丽丝》中,卡罗尔和读者玩起了文字游戏,双关语、生造词、胡话诗、典故等的应用,让故事趣味性大增。其荒诞的美学特征表现在故事情节和叙事方式的荒诞性上。深邃的兔子洞,可以改变身形大小的蛋糕、药水,眼泪汇聚成的泪水池,使唤人的兔子先生,吸大烟袋的毛毛虫,把猪当成宠物的公爵夫人,动不动就要砍掉别人脑袋的红桃王后等,故事情节完全是随着爱丽丝的所想所见发展。这些奇思妙想出来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儿童和成人,满足了孩童天生的好奇心,满足了他们的新奇感。

在《爱丽丝》中,天马行空的情节与棋子的移动巧妙相连。在第2章中,红棋王后对爱丽丝说:“你可以充当白棋王后前面的卒子。卒子第一步走两格。然后,你要用火车一样的高速度经过第三排格子。到了第四排格,你会碰见特威达、特威迪孪生兄弟。第五排格子大部分是水,第六格则是矮胖子的地盘,第七格全是森林——不过一匹马会给你带路的。到了第八排格子,我们就都成了王后……”而在第4章,即是象棋的第四格中,爱丽丝和双胞胎特威达和特威迪兄弟一起碰到了红棋国王。国王睡着了,双胞胎兄弟告诉爱丽丝,国王正梦见她,她只是国王睡梦中的人,实际是不存在的。“要是国王睡醒了,你就消失啦。噗!就像一枝蜡烛!”

这种“寄情以梦”的梦幻叙事方式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也产生了推动作用,因此有人称刘易斯·卡罗尔为“无意识流动的大师”。《爱丽丝》也被看做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把荒诞文学提到了最高的水平”。《爱丽丝》奠定了怪诞、奇幻的现代童话基调。从写作方法上看,它有力地推动英国幻想儿童文学的发展;从内容上看,更是对传统儿童文学的颠覆。

三、荒诞中的童趣

无数的孩子和成人都为艾丽丝荒唐的境遇和奇妙的经历所痴迷,《爱丽丝》的荒诞性还体现在其语言的捉摸不定。赵元任也在自己的序言中写得:“……这部书里的笑话另是特别的一门,它的意思在于没有意思。……可以算‘不通’笑话文学的代表。”这表明了原著中大量双关、笑话、荒诞诗(赵称之为“胡话诗”)在整个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卡罗尔在原文中有一首打油诗,而考虑到打油诗的特点,赵元任的中在尊重源语作品的基础上,注重用词和韵律,不仅选用孩子们熟悉的语言,如“片片”和“笑眯眯”等叠词,还使用了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儿话音”如“洒点儿”和“小鱼儿”,读起来非常亲切自然:

小鳄鱼,尼罗河上晒尾巴。

片片金光鳞,洒点儿清水罢。

笑眯眯,爪子摆得开又开。

一口温和气,欢迎小鱼儿来。

《爱丽丝》中张大嘴巴等着鱼儿入口的快乐小鳄鱼代替了忙忙碌碌的小蜜蜂,描绘出大自然中怡然自得的快乐捕食者的画面,轻松而自然,充满童趣,完全没有了瓦茨诗中勤勉自律、服从训诫的说教与劝导。

《爱丽丝》第五章中艾丽丝为毛毛虫背的另一首荒诞诗《威廉师傅,你老了》则是对浪漫派诗人罗伯特·骚塞的说教诗的戏仿。在赵元任翻译的中文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卡罗尔笔下的威廉师傅变成了一个荒唐滑稽但富有生活情趣的老头儿,他满嘴胡话,行为怪异,还倒立、拿大顶,可以连骨带肉地吃掉一只鹅,在鼻尖上竖起一条鳝鱼。这种戏仿之举在当时宗教说教之风盛行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是颇为大胆的,卡罗尔的数学家身份使他对宗教持犹疑的态度,这也是他敢于戏仿宗教作品的潜在原因。而正是这个荒诞滑稽的老头儿张扬了童心世界中最大胆、最疯狂的精神,使得这些“胡话诗”呈现出极富吸引力的荒诞之美。

结语

卡罗尔的《爱丽丝》用梦幻般的笔调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离奇的想象世界,变化莫测的情节,违背常规的思维,荒唐奇妙的故事,难以捉摸的语言,种种荒诞透露着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内涵,童趣与反讽的水乳交织让孩子与成人都为之着迷。作品在中国的旅程中继续其荒诞艺术的同时又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异,在现实状况与作家生存的双重影响下,少了些浪漫的狂想,多了些与中国社会的融入,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英]刘易斯·卡洛尔.赵元任译.艾丽丝漫游奇境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篇10: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它是英国的刘易斯·卡洛尔的著作—《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全文内容是这样的:在无聊的一天,爱丽丝做了一个梦,梦中,她梦到了一只奇怪的的兔子,从一个洞里跳了进去,爱丽丝见着奇怪,也跟了过去。从洞中,她经历了许多怪事:喝了“喝我”瓶子里的水,吃了一些点心啦,都有让爱丽丝变大或变小的可能;遇上一只坏脾气的老鼠;见到一个喜欢砍别人脑袋的王后;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爱丽丝当了证人,但她毫不惧怕王后,就在王后要砍掉爱丽丝的头时,爱丽丝的梦结束了。

看完了这本书,我心里不由地心生感慨:“我们缺少的不正是勇敢吗?勇敢,就是正直地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勇敢,就是做了坏事勇于承认错误,勇敢,就是去努力面对现实。爱丽丝,她只是一个小女孩,可是,她却有着不平凡的力量—勇气,这是常人无法跨越的一道沟渠,她勇敢地面对现实,勇敢地去挑战,去战胜事实,她用勇气书写了一个个奇迹,经历了一个个奇怪的事情,让人心生敬佩。

想着她,我脑海中不由得浮想了一场中国大灾难—汶川大地震。地震中,勇敢的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4个还在求知的孩子,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没有人知道,那一刻,地动山摇,幸存的人呆呆地凝望着废墟那残垣断壁下,不时地传出痛苦的呼救声,呻吟声一声声,越来越弱,如同慢慢熄灭的火苗;一声声,越来越强,如同针尖,如同利刃扎痛了整个中国。他却在震颤的那一刻,极力地拉住四个慌忙的孩子,把他们藏到了讲台下面,而他自己却死死地护住,勇敢地面对死亡。他知道,自己会死,然而,他毅然决然,勇敢地向死亡靠近。终于,孩子得救了,而他自己却牺牲了。正是这种伟大的勇敢的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我们见到了顽强的魅力。

篇11:《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书笔记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英国的刘易斯·卡洛尔。本书的主人公爱丽丝是一个小女孩。一个无聊的午后,一只揣着怀表、身穿背心的兔子带着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爱丽丝开始了一次奇幻之旅。爱丽丝的漫游记充满了各种奇特的幻想:能变大、变小的身子,构成王国的扑克牌,能传入的镜子天下,能使人忘记名字的小树林??不过,后来爱丽丝才知道:这些都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爱丽丝。虽然她也许并不是很聪明(爱丽丝每每用错词,还闹出不少的笑话),但是她有一颗纯净的`心灵,这就是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缘故原由。

我谢谢这本书,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真诚”才是最重要的!五(1)张宇菲书中主人公爱丽丝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她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

她富有同情心,明白是非分明。在爱丽丝身上,充分体现了属于儿童的那种单纯的天性,在人的发展历程中,这种儿童的单纯每每会遭到腐蚀。因而,单纯的爱丽丝,一场奇幻观光,对儿童、甚至是成年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篇12:《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笔记

小说中有很多富有想象力的情节,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公爵夫人和爱丽丝谈“意义”这个话题的时候与素甲鱼介绍自己的时候。公爵夫人说的一句话:“每件事都会有它的意义的,只要你能够找出来。”给了我很大启发,我认为她讲得很有道理。就比如我们现在需要努力学习,而这件事的意义就是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提高我们的修养,让我们获得更渊博的知识。再比如说运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增强我们的抵抗力,让我们变得更强壮。又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十分重要又不可缺少的事——吃饭。人如果不吃饭,就会肚子饿,就没有心情可以学习,就没有精力可以工作。久而久之,我们还可能生病。通过吃饭,我们能补充身体的营养,让自己变得更高大,更强壮。最后就是克服困难。困难让我们正视自己,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克服困难可以磨砺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的自信心……所以每件事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只有我们认真完成,我们才能发现并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即使我们不能及时地完成,我们也能从这个充满艰苦的过程中体会到别样的意义。

在素甲鱼跟爱丽丝谈论自己的故事时,它用了“假发”“剪发”“丑法”“厨法”等谐音,这会让我感觉十分有趣,也仿佛自己身临其境,就好像素甲鱼真的和我们一样,每天都要到学校上课,都要接受新的知识。这让原本就充满想象的故事变得更真实,更让人难以忘怀。

篇13:《爱丽丝漫游奇境》阅读笔记

很难想象,写出如此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道奇森竟然是牛津大学的数学教师。在一般人的眼里,逻辑严密的数学很难和天真浪漫的童话相提并论,但是,两者却在道奇森这里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据说,维多利亚女王非常喜欢《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以至于她派人取来这个作家的所有其它著作,结果却发现,这些著述讲的都是关于对数和更深奥的微积分问题。

道奇森非常喜欢小孩儿,常常编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就是在1862年夏日的一个下午道奇森讲给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小女孩的故事,后来,应女孩儿的要求,道奇森将故事整理成文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成书过程和童话故事本身一样趣味盎然,令人着迷。

早在童年时代,道奇森就开始构想他的“奇境”,他常将一般的日常事件幻化成动人心弦的故事。在家里的11个孩子中,他排行老三,是长子,父亲是一个偏远地区的牧师,他们住所的周围是大片的旷野,对于孩子们来说,看见一辆过往的农场拉货车都是一件稀罕的事,在这里,道奇森常常编些故事给兄弟姐妹们取乐,力所能及地帮助操劳过度的母亲。

1851年,道奇森到牛津大学的基督学院读本科,之后,除了外出度假,他都是在牛津度过的,他在那里教授数学,就是在那里,他开始为学院院长的三个小女儿写童话故事。

与孩子们在一起,是道奇森最快乐、最放松的时刻,据说,他的房子就像一个玩具商店,却收拾得异常整洁、有条理,他从不把计算尺和音乐盒混放在一起。一个本科生曾满腹狐疑地问他:“难道孩子们不会让你心烦吗?”“小孩子是我生命的大部分,我为什么要感觉烦呢?”道奇森发自内心地回答。

爱丽丝·里戴尔于1852年出生于威斯敏斯特学校,她的父亲是那里的校长。在爱丽丝四岁的时候,父亲到牛津大学的基督学院做院长,举家迁往那里。不久,道奇森得到许可,可以从院长的花园里拍摄教堂的照片,爱丽丝和她的两个姐妹迅即围到他身边,要他给她们拍照。在日记中,道奇森以“自石头”这样的字来标记这一天。“白石头”是他用于标记生活中重要时刻时使用的,这个特殊的词条将永远改变他的生活。

道奇森与爱丽丝姐妹的友谊发展迅速,保姆常把小姐妹们带到他的屋子,孩子们喜欢坐在沙发上,给“道奇森先生”讲述自己做的事隋,这样,她们的故事就可以被他编成奇境中的历险故事了。

尽管他得把与孩子们的玩耍和数学分开,但是,作为数学老师的道奇森和编写童话故事的道奇森之间并无人格的分裂,喜欢编故事看似与他富有逻辑性的头脑格格不入,但是,道奇森的想象却具有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独特的荒谬和奇异,这种蕴含着严密逻辑性的荒谬立刻对孩子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对爱丽丝这样敏感、好奇的孩子尤其如此。

故事中很多稚气的语言都是爱丽丝本人说过的话,道奇森也记录了在火车上、公园里和海边所听到的其他孩子的各式各样的语言。他知道,要想让孩子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必须使她本人成为故事的中心。《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就是以爱丽丝的名字开始的,在每一页中,爱丽丝都毋庸置疑地是小主人公,形象逼真而又自然。道奇森讲给其他孩子的故事,尽管没有写出来,也都成了每个孩子心中最宝贵的财产,在维多利亚式的大家庭中,当孩子们一切都得与别人共享时,这样的财产显得弥足珍贵。尽管道奇森的故事将孩子们带人幻想的国度,但是,故事却总是从她们周围熟悉的环境和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的。这样,他能轻松地随着孩子们想象力的展开而使她们沉迷于奇特、刺激的历险故事中。

爱丽丝姐妹对于牛津院内发生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新建成的博物馆及里面摆放的展品对她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已经绝种了的渡渡乌的遗骸令她们着迷,渡渡鸟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重获新生。爱丽丝经常提出关于昆虫的分类这样难以解答的问题,当然,她只是想知道这种昆虫是否蜇人。

爱丽丝的许多朋友都是牛津大学教授们的孩子,所以,她认识这里的大多数教授。她对那些老学究非常熟悉,故事中书呆子气十足的矮胖教授和动辄给人以哲学忠告的叼着水烟袋的毛毛虫就是以他们为原型的。巴塞罗谬·普莱斯教授曾经是道奇森的老师兼好友,他在牛津非常有名,通常被称为牛津的“蝙蝠”,因为他讲课时总是好似在大家的头脑中飞行,道奇森信手拈来地将他对天文学的兴趣运用到爱丽丝的奇境中:

闪闪的小蝙蝠,

我感到你是多么奇怪!

你飞在地面上多高,

就像茶盘在天空上

牛津大学基督学院的嵌板上雕刻着撒克逊公主的生平,其中一块嵌板描绘的是宾塞的一口圣井。据说,基督学院的建造者圣弗莱丝史怀德曾被阿尔加国王追赶到宾塞,阿尔加国王想娶她为妻,却因为冒失而被击瞎,圣弗莱丝史怀德向圣玛格丽特祷告,奇迹发生了,一口井出现了,井水使求婚者的眼睛复明,阿尔加国王满怀感激地离开了,圣弗莱丝史怀德得以回到牛津去建修道院,这个修道院就是现在基督学院的前身。这口圣井成为宾塞的“糖浆井”,“糖浆”一词在中世纪有“治愈疾病的液体”的含义。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发疯的茶会”上,睡鼠讲道:“从前有三个小姐妹,她们的名字是:埃尔西、莱斯、蒂尔莉,她们住在一个井底下……”埃尔西、莱斯、蒂尔莉是爱丽丝和她的姐妹们的小名,爱丽丝理所当然地问道:“她们为什么住在井下?”睡鼠告诉她那是一口糖浆井,一开始,爱丽丝认真地说:“没有这样的井。”后来又说:“也许有那样一个井吧。”她记起了传说中宾塞的那口井。

1851年,业余摄影盛行。道奇森在1856年拥有了自己的相机,他经常给爱丽丝姐妹拍照,这于他是极大的乐趣,因为他认为,孩子们一眨眼就长大了,他的照片却能够将天真、可爱、烂漫的小女孩作为他“梦中的小精灵”永远封存在记忆中。他还在橱柜中为孩子们准备了各式服装,在小姐妹们穿上中国的服装之前,他给她们讲中国的地理和风俗。他在图书馆里借到麦卡尼写的《中国大使》一书,书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觐见皇帝的情形,皇帝坐在被人高高抬起的金轿中,每个人都向他叩头,麦卡尼这样写道:“朝廷里的人立刻匍匐在地。”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专横霸道的红心王后手持皇冠,命令所有的纸牌跪地向她参拜。故事中的爱丽丝说的话肯定是现实生活中的爱丽丝评价皇帝的语言:“要是人们都脸朝地趴着,根本看不到皇上的队伍的话,那游行还有什么意义呢?”

1862年7月4日,道奇森带着爱丽丝姐妹进行了一次难以忘怀的远足,他们的船从牛津教堂的对岸出发,逆流而上,沿着泰晤士河一直到了歌德斯托,途中经过了宾塞。道奇森又一次讲起了他那永远讲不完的爱丽丝历险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爱丽丝,爱丽丝的姐妹也充当了其中的角色,与他们同游的达克沃斯成为故事中的鸭子,道奇森是渡渡乌。故事从爱丽丝掉进老鼠洞讲起,展现了一个充满新奇、幻想的奇妙的世界。

他们在歌德斯托河段的农场野餐,这里毗邻泰晤士河的回水处,有一些捕捉鳗鱼的装置,这激发了道奇森关于“威廉爸爸”诗歌的灵感,鳗鱼稳稳地立在威廉爸爸的鼻子上,站在他头上翻筋斗。孩子们对翻筋斗的表演印象非常深刻,几天前,她们曾看过法国著名的杂技演员布朗丁在牛津的一条绳子上做他曾在尼亚加拉大瀑布表演过的杂技动作。

划船回去的路上,孩子们期待着更多的故事,但是,道奇森有些累了,告诉她们:“下次再讲吧!”孩子们吵嚷道:“这已经是下次了!”在孩子们的再三要求下,道奇森接着讲起了爱丽丝的故事。通常,道奇森讲的故事都非常短小,但是,这次可不同了。当爱丽丝站在进屋的台阶上与朋友互道晚安的时候,她说:“道奇森先生,我希望你把爱丽丝的故事写出来送给我。”

据达克沃斯回忆,道奇森几乎彻夜奋笔疾书,写下他能记起的故事。道奇森不管什么事情都竭尽全力地做得完美,直到两年后,1864年底,爱丽丝才收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上面有道奇森的题字:“送给亲爱的小朋友的圣诞礼物,作为对那个夏日的回忆。”

查尔斯·道奇森写下他那些荒谬怪诞的故事,“不是为钱,也不是为名,而是希望为我所喜爱的孩子提供一些适合她们纯真年龄的快乐嬉戏的素材,这种嬉戏恰恰是孩子们应该享受的,也希望故事提供给她们及其他一些想法,我希望这些想法与生活的节拍并不完全脱节”。

上一篇:我心爱的小手表四年级作文下一篇:学校保安人员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