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问题探究

2022-09-10

一个译员的专业翻译能力首先包括他独特的语言个性特点, 这一特点有别于其他非翻译人才。体现在其言语交际的各个层面:语言能力、文本编辑构造能力、交际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翻译人员必须完成各种不同活动, 保障各种形式的跨语言交际。不同种类的翻译教学要求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翻译人才在同一个翻译领域或几个不同的翻译领域能够被培养成专业化人才。最早反对翻译教学的观点认为:任何一个人都能够随时地产生翻译的能力, 任何一个掌握外语的人都可以成为一名译员。但是, 目前对译员的工作质量大大提高了要求。很多能够很好地掌握两种不同语言的人即便是在自己熟悉的某一专业领域也并不能够担当高水平的翻译人员。很显然, 翻译人员必须要经过培养。大规模地培养符合新的更高专业要求的翻译人才就必须要研究翻译教学, 提高译员的翻译能力。

一、翻译教学的作用

翻译应该作为一门特殊的教学课程加以讲授, 掌握翻译能力也不再是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的特权了。现在, 这种状况得到普遍认同, 在所有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都要教授学生专业实践和理论知识。进行翻译教学的基础是:每个人都具有翻译能力, 就像人能够掌握语言一样, 但是每一个个体的人的翻译能力有所不同, 人的翻译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获得并达到专业化的水平。

翻译教学能使学习者注意到语言单位在语义上的细微差别, 语言单位的内涵意义, 揭示系统组织的独特性和语言的功能, 揭示每一种语言所建立的世界图景的特点, 不同语言共同体在文化和思维上的共性和特性。翻译能力的建立能够促进未来翻译人员的多种能力的全面发展:形成认真态度、责任感、使用指南手册和补充信息的能力, 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发现和比较多种语言上的和超语言的信息数据。对翻译人才的专业培训能够提高译员的文化水平、具有渊博的学识、交际能力、广泛的兴趣、稳定的知识水平、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品质都反映在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中。翻译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学习者语言储备水平影响, 由此存在着两种教学状况。第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身语言和翻译的语言掌握程度都很好。这种情况下翻译教学要做的就是形成学生的翻译能力、发展学生的翻译技能、在跨语言交际的不同阶段善于利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手段。第二种状况是学生对翻译过程所涉及的其中一种语言掌握的不好。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到学生语言准备不足、在翻译教学中势必要加紧对语言知识的补充教学, 为了学好翻译课程必须要学好语言。这就是对学习翻译的目的的回答。很多难题都与对问题的回答相关:教授什么、翻译教程的内容。翻译教学的组织教学及教学方法或多或少受到一系列原始假设的制约。.翻译可以看作是复杂的多边的智力活动, 其目的多样, 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不同方法实现, 并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实现翻译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 (有意识地完成一定的行为) 和技巧 (自动或半自动地完成一定的行为) , 这些都可以在教学中培养获得。翻译活动由译员主动地 (在分析并得出依据的结论的基础上) 或直觉地实现。不同的译员在翻译不同的材料或不同条件下有意识翻译和凭直觉翻译的相互关系不同。实现有意识翻译和凭直觉翻译的能力可以在翻译教学及实际工作中获得。在译员语言知识基础上能够培养出翻译能力。他使译员具有全面的认知和语言知识, 渊博的百科文化知识和必要的心理素质。在翻译教学中这些品质都应该得以发展和受到鼓励支持。

二、翻译教学的任务及教学材料的选择

翻译教学的任务不在于开发某种规则、标准或秘诀, 这些译员在所有情况下都会自动地加以应用, 任务在于掌握一些原则、方法和翻译手段, 并且善于加以选择、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针对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目的加以使用。在翻译过程中译员要解决的常见任务可能就是典型的、允许使用众所周知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是个性的、在总的翻译策略原则和考虑到具体情境基础上要求新的解决方法。

寻找解决方法包括可能利用熟知的手段或者解决变化及不采用典型解决方法。翻译活动的对象是包含在原始文本中的信息。文本的内容是语义及形式上的完整整体, 其中个别片段部分是相互关联的, 但对于交际来说所起的作用不相同。整体和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还体现在翻译过程中:取决于翻译的种类和目的。如果文本的个别组成部分比较重要, 在翻译中就翻译的更加精准完整。从这一点上来说, 整体比部分更加有价值。组成文本的语言单位本身并不是翻译对象, 但是他们构成了文本的内容, 文本中一些语言手段的出现有着重要的语义价值并能确定翻译任务的性质, 为翻译工作带来特殊的困难。由此可见, 在翻译中存在着表达语言单位意义的问题, 也是文本主要内容部分。

翻译教学中教学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首先, 应该选用不同种类的文本, 使翻译教学更加接近于翻译的专业实践工作。同时, 在教学目的上利用文本的单独部分和独立的个别语句, 以便划分出典型的在最小的情境中的翻译难题和任务。在翻译教学中还要研究解决典型翻译任务、寻找个性化的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不是利用教学材料的翻译方法。在这一点上翻译教学提供的是在教学材料中划分出典型翻译任务形成通用的原则和常用的解决方法的能力。在不同种类的翻译中既可以使用通用的原则、方法, 也可以使用针对不同类型翻译而采用的专门的方法。跨语言交际的性质决定了对原文同一片段可以采用多种翻译方案。因此, 在翻译教学中, 针对文本翻译不能只为学生提供一种正确的或最佳的翻译。而且, 翻译过程包括对教学翻译文本及没有采用的翻译方案的批判性评价。

三、翻译教学对译员翻译活动的基本要求

首先, 尽量完全理解原文的内容。原文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翻译出来, 但是译员要把一切内容都加以考虑。为此, 需要清楚, 原文的哪些细节内容可以或者应该不体现在译文中, 译员应该预见到这些细节并理解他在文本整体意义上的地位和作用。译员经常出错的原因在于, 他没有发现原文中的很多细节。确定语言单位在文本中的意义, 总是要考虑到两个主要的信息来源, 语言单位的本身意义和他在上下文中的具体使用问题。很多翻译错误的原因在于, 译员试图在译文中加入词的某个词典标注的意义, 但是这种意义与上下文具体情节不一致, 无法融合。甚至错误地认为, 上下文是万能的, 能赋予词汇任何意义, 不取决于, 这个词对于该语言共同体来说意义是什么。对与原文词语意义的正确阐释是以词义和上下文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

其次, 不要放过没有意义或者表面上开来显性地与原文意义相悖的句子。多数情况下译员接触到的是可以理解的文本, 其内容在一定的逻辑程序中得以扩展。有时, 译员要精确地翻译个别句子, 没有注意到, 他的翻译与前文翻译相矛盾, 或者破坏了原文中作者思维的发展。语义的整体性是任何一个标准文本的最重要的属性。

最后一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如果能够简单地解决翻译难题, 就不要去寻找复杂的解决办法。一个翻译新手为了避免直译往往在翻译的文本中有意地不使用类似的表达手段, 总是尝试改变、重构一切。描述一个假的朋友时, 这些译员失去了真正的朋友, 而真正的朋友能让他们找到最简单最准确的翻译方案。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 翻译中所有的重构都应该是真的必须要用时采用的, 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不是为他们本身重构的, 而是为了解决直译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采用的一个策略。

翻译活动在人类文明、文化的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将与人类历史无限拓展。在现代社会中, 翻译促进了精神文明、文化、科学技术信息的传播, 各个领域都需要翻译人才, 翻译教学研究和建立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成为社会的明确需要。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过程, 是将新获得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以达到知识的不断积累。这一过程是知识重建、技能臻熟的过程, 而不是增加新的信息。目前, 信息的增加, 信息的具体化, 要求具有专业性的翻译人才, 其需求量越来越大, 要求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因此, 翻译教学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翻译活动是一项古老的人类活动, 如果没有翻译, 各种族, 各个民族之间, 就不能进行交流也不会存在着多民族, 多语言的国家, 不会有各个民族之间宗教, 社会, 文化的交流。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一些变化要求大量的翻译人才从事翻译工作。目前对翻译人才的工作有了专业性的规范要求。翻译这一职业成为大众性的, 社会需要大量的专业素质较高的翻译人才, 并且要对这些翻译人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 翻译教学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 使学习者获得必备的翻译能力, 而且还具有重要的通用语言和通识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教学,翻译活动

参考文献

[1] 文军.论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8) :29.

[2] 王树槐, 栗长江.中国翻译教学研究:发展、问题、对策[J].外语界, 2008 (2) :13.

[3] 陈科芳.关于本科翻译专业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J].中国翻译, 2009 (3) :106.

[4] 刘和平.论本科翻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翻译, 2009 (6) :99.

上一篇:氯沙坦和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影响的比较下一篇:关于工会政工工作中人文关怀与梳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