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轨道交通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2-09-11

1 交通工程的工程建设特点

1.1 建设工程量大

城市交通的建设因为涉及的面积庞大, 因此, 施工的工程量通常都是很大的, 这就需要庞大的建设投资资金周转, 建成后的因庞大的运输网众多的使用人群因而运营费用也是很高的, 加上交通路线长, 因此城市交通建设具有建设工程量浩大、施工时间长、投入资金庞大、施工技术要求高及项目繁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1.2 建设施工的安全风险高

城市交通因为庞大, 需要穿插到城市的很多个地方, 涉及地上的多个建筑, 地下的水文地质等条件。城市在建设施工因为其建设面积大而广, 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的环境影响, 例如地下水文地质和管网、地上的建筑物和交通等。如果设计方案考虑不周到, 就会引发安全事故, 所以众多的限制条件导致建设施工的安全风险性较高。一旦出现安全问题, 就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1.3 协调问题复杂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工程量大, 施工时需要处理的问题复杂繁多, 除了工程施工的复杂问题, 需考虑轨道和其他交通网的关系以及策划建设和资源利用的关系等。施工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也很繁杂, 包括建设工程的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协调、人员调配、设计施工、设备供应、监察单位的监测检测等。

2“营改增”对轨道交通企业的影响

2.1 对企业整体税负的影响

轨道交通企业有着较多的计税方法, 尤其是一些企业采用的是轨道建设、运营与资源开发三权分立的模式, 由单独的运营公司来承担增值税, 在运营当中没有较多可以取得增值税进项税的项目, 在“营改增”实施后, 提高了增值税名义税率, 企业若没有对计税方法有所改进的话将会增加企业的实际税负。而一些企业采用的是轨道建设、运营与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模式, 总公司汇总缴纳增值税, 有着较多的项目产生增值税进项税, 进项税又可以抵扣资源开发、运营等应纳销项税, 企业通过一般计税法就能够使得企业的整体税负得到降低。而若是使用简易计税法的话, 税负降低的作用并不明显。

2.2 对项目决算方面的影响

企业实施“营改增”后销项税可以通过增值进项税抵消, 在项目投资额中不必再支付鉴证咨询费、勘察设计费等税金。可见, 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缩小建设成本和资金使用量, 但是在最终决算的时候会建设一定的金额, 所以容易发生实际使用资金和预决算金额不能相符的问题。

2.3 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在“营改增”实施后, 轨道交通企业的会计核算也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会计核算科目, 更加细化了一般纳税人的会计科目。还有就是必须要先进行销项税的扣除再确认轨道交通企业的营业收入, 同时还有成本也需要进行进项税的扣除, 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核算进项税额以及销项税额。

3“营改增”背景下轨道交通企业的发展对策

3.1 慎重选择企业纳税人

专用发票是增值税抵扣的依据, 但是如果纳税单位规模较小, 无法提供有效的增值税专业发票那么就会导致抵扣项难以切实抵消税负, 为此, 建筑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当加强考察企业是否具有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能力, 在考察过程中, 确定其能否提供全额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当前建设市场上没有完善的建设项目供应商管理体系制度, 所以轨道交通企业在管理供应商、分包商等方面依然需要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很容易遇到小规模纳税人, 这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轨道交通企业增值税抵扣的难度。轨道交通企业在面临着“营改增”的市场背景下需要合理选择分包商和供应商, 避免过分选择成本较小的供应商而导致企业项目费用支出的增多。

3.2 完善业务流程, 加强内部控制

企业应当对内部的各项业务工作流程进一步地梳理和规划, 对供应商加强管控, 结合“营改增”相关政策, 甄选具有良好资质、影响企业纳税的供应商, 加强对业务资源的整合和产业链的优化, 适当地调整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 加强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让企业的运营和增值税的管理和政策要求相适应。

3.3 加强和税务部门的沟通

轨道交通企业应当深入分析“营改增”政策的规定, 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 加强和税务部门的沟通, 及时向税务机关征求业务中税务处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提高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将纳税风险降低。此外, 需要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关注, 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及时总结自身的相关需要, 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

3.4 内部人员加强学习“营改增”政策

应组织轨道交通企业财务部门人员来学习“营改增”的相关政策以及内容, 让财务人员能够对政策有着充分的了解, 在业务操作中也将会更为熟练。同时还需要加强轨道交通企业财务部门人员的培训工作, 让他们掌握业务流程与要点, 对于增值税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明确, 促进企业税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保障。

3.5 加强发票管理, 提高税务管理水平

在轨道交通企业面对“营改增”中, 发票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应当在业务开展时取得的发票尽可能是可工抵扣的, 还需要对发票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现行政策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 同时对各项业务有着深入的了解,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保证水务筹划方案制定的合理性, 促进税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我国开展“营改增”改革后, 各行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关的税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如何合理面对“营改增”, 如何合理利用我国税法, 争取控制企业的税负,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各行业和企业的研究重点。作为轨道交通企业, 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企业应当快速调整财务结构和管理方法, 优化财务管理, 提高对“营改增”的适应性。

关键词:“营改增”,轨道交通,影响及应对

参考文献

[1] 李翠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影响研究——基于VE角度[J].价值工程, 2016 (2) .

上一篇:论信息化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创新下一篇:浅谈课程体系改革中电子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