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创新

2022-09-11

面对社会经济的急剧转型,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需要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扎实的人才,还需要电脑软件操作技术熟练、思想品质良好、创新能力强的专业应用型复合人才。由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的人才招聘,要想招到信息化时代下所需的优秀人才,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和各方面能力,这样才能以敏锐的眼光洞察人才,为企业争取引进最优秀的员工,促进企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信息化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创新,以便为企业输送符合实际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信息化的内涵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信息化”,即采用现代化、电子化、智能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旨在为企业培养专业应用型复合人才,达到信息化时代社会的用人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机构,高校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坚定不移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能力、创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逐步增强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从而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一切为企业的利益着想,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谋划良策,有足够的实力解决当下企业面临的一切新问题。

二、信息化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创新策略

(一)科学设置理论课程

与其他工作职位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一不留神,就会导致人才流失,或者导致用人不当。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极强的知识储备,就无法驾驭这个职位,特别是信息共享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特殊,管理难度日益加大。所以,在信息化时代,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首先要科学地设置理论课程,尽量做到多种形式课程的并存。一方面,开设企业人士课程,可以实现校企合作,邀请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士来校进行指导,让学生深入理解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开设学生讲授课程,可以开设一些案例视频课程、实验视频课程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具体的案例课件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活动;或者以某个知识点为主题,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走向讲台为同学们解答知识点。

(二)增加实践课程内容

1.信息化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学完专业课后的综合性练习,具有一定的操作实践性,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一般来说,工作分析、岗位评价、招聘与录用设计、培训设计、绩效考核管理设计、薪酬管理设计等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这就要求高校将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例如:在信息化课程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完整的背景资料,指导学生解决难题,同时促使学生主动地完成课程设计。

2.信息化课程实习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必须经过实习环节,掌握工作岗位中的基本常识和细节要点,才能能力上岗,并在岗上摸索更深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了顺应信息化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高校必须注重学生的信息化课程实习环节,全面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方面,在时间安排方面,不能依赖于大学最后一个学期,而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抓紧时间实习。另一方面,在实习质量方面,教师必须主动联系企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督促学生认真实习,不能马虎,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实习效果,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而大学生是创新队伍的主体,头脑更加灵活,思给敏捷,一旦合理进行引导,必将取得优异成绩。所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也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到与时俱进,与社会齐肩并进。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上,教师应选择最新版书籍,针对一些与社会动态相关的部分进行知识扩充,确保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如果学校的条件允许,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业余学习的场所,比如:开展一些创新性新的创业比赛活动,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其创造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办事、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信息化蔓延至社会发展各行各业,企业管理不再以“人工操作”为主,转而奔向以“信息化操作”为主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应当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以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手段为主,促进专业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只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深入思考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确保课程内容与市场发展的相匹配,不仅有助于满足各大企业的用人标准,还能为广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高效就业奠定基础。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获得了质的飞跃,促使整个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推动了人自身的发展,只有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通过介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信息化的内涵,着重探讨信息化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创新

参考文献

[1] 赵富强,黄颢宇,陈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比较与借鉴[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2):66-72.

[2] 王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创新改革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6,(12):132-134.

[3] 刘振夏.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7):93-94.

[4] 孙晓燕.数据共享时代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思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126-127.

[5] 奚昕.应用型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13(3):94-97.

上一篇:浅谈做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下一篇:“营改增”对轨道交通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