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时域谈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2023-03-08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扩展, 极大地催动了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在这种复杂多变的新媒体时代环境之中, 我国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会遇到其影响与制约, 但是也存在着发展机遇。 因此, 怎样才能更好地探索出其中的关键, 做到趋利避害, 进而创新出一套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思路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1新媒体对民族大学学生的影响

1.1 交往方式多样化

这种交往方式是新媒体最本质的体现, 在新媒体环境下, 人们的交流多是在网络当中进行的, 在这个过度开放性的环境之中, 人们之间的交流多是匿名进行, 目的是保护个人的隐私, 同时也是言论自由的一种体现。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BBS、e-mail、QQ、博客、手机通讯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包括各院系、各班级之间的学习交流、生活沟通。 但也使学生养成虚度的学习心理, 导致很多学生沉醉于虚拟的网络环境中, 缺少与现实之间的交往互动, 不利于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1.2 信息获取多样化

新媒体下, 民族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将会变得更加的便捷及多元化。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 多采用书本、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 但随着新时代的来临, 新媒体手段层出不穷, 如:微博、微信、论坛等, 也使得教育信息、思想价值观念在传播与输送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清晰及全面。 在平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 这种创新性的实践应用具体体现在信息媒介的表现形式上, 它是一种由单一的静态向多元的动态去转变, 这就无形之中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以及接受思想理论知识的兴趣, 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搜索。 但是, 也正是基于新媒体信息获取的多样化, 会让许多的无用信息以及不良信息进入到学生的视野当中, 如果不加以管理与监督, 会严重的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身心思想健康成长。

1.3 个性展现全面化

新媒体为民族大学生提供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自我展现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中, 民族大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尽情地去展现与发挥出自我能力、才华, 包括高校、教师、学生的MSN、博客、空间、微博等, 都是充分展示自我与抒发、宣泄内心情感的一种平台。 使得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去教育学生、关怀学生, 使得思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但是, 由于许多学生的自控能力偏弱, 如果不加以疏导与管理, 这种个性化会变成一种放纵化。

2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2.1 坚持人本思想

新媒体环境下, 其所带来的信息网络、数字网络, 无论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视角来看, 都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 在便利性的情景之下, 必然会造就学生群体的个性化思想, 会逐步形成学生内心的固性思维。 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 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之上, 必须要切实的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构建一套以“主体式”思维为核心理念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在这个体系之中,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2.2 有效融合新旧媒体功用

新媒体有利也有弊, 同样的道理, 对于那些相对的“旧”媒体而言, 其时代代表下的传统媒体并不是一无是处, 它们身上所存在的一些优点、优势, 或许也是新媒体多不具备的。 可以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与实践效果之间的这层联系, 在运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 结合着新媒体、新技术在其中的运用, 从而做到新旧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 例如, 我校有“网络访谈”、“手机论坛”等栏目, 可以多加入一些当代学生关心的热点、 重点问题来展开讨论, 在这种环境背景下, 学生最常接触到的手机媒体、网络媒体就充分起到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及教师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在新媒体全面运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下, 在通过校园杂志、 报纸等一些公信力较强的传统媒介来宣传、教育, 最终引导着高校校园思想价值观的正确舆论导向以及向高校大学生传达正确的人生观念, 让其自主的树立起一种独立意识、革命思想、现代社会主义核心荣辱观。

2.3 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在现阶段, 学生与教师最常使用到的新媒体包括博客、飞信、微信、短信、网络等, 在这些新兴媒体兴起、传播、推广、运用的过程中, 也会逐渐地非常自然地形成一种新的校园网络文化。新媒体时代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存在着利弊两种情况, 而高校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 通过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去不断引领着校园网络文化先进性建设。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虽然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但是教师在其中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他们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在进行基本教学技能、职业素质培训基础上, 教师自己还要通过不断的认识与学习新媒体、新技术来改变观念与提升自身不足, 应当正确的引导着学生进行网络评论及其信息言论的发表, 并根据教学需要即时的运用新媒体去有效地开展主题思想宣传活动。

3结语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学校中表现出多元价值观。 新媒体下的教育多元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对传统腐朽文化思潮以及价值观念的冲击。 因此, 应在发扬传统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之上, 充分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 这才是今后我国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方向。

摘要:新媒体主要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而言, 包括当前社会大众普遍接触到的各类现代化媒体, 像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移动通讯应用技术等。新媒体的出现影响着民族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此, 本文特探讨新媒体下民族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新媒体,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弨, 葛楠.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6) :28-29.

[2] 万堃.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J].教育界, 2015, (18) :41.

上一篇:勤勉育人科研兴校——荣昌县安富镇中心小学教育科研侧记下一篇: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