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流行音乐文化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程度的研究

2022-09-10

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对青少年自身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与此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要素,是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代表着国家价值发展的趋势。青少年是人生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成长环境对他们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文化的多元性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文化与国外的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融合,当下的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青少年在成长中也不断的创造出了代表自己本身年代的文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流行文化。

一、流行音乐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青少年文化的组成部分中流行音乐是其中的文化之一,他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对青少年的成长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据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对通俗的流行歌曲的受欢迎程度为68.9%,摇滚乐的受欢迎程度为9.3%,轻音乐的受欢迎程度为2.5%,民族器乐的受欢迎程度为1.8%,其他的传统戏曲艺术和声乐作品等为17.5%。流行音乐的崛起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就流行音乐的本质来讲,不仅仅象征着当下时期社会的审美情趣,还明显的反映出了人们的情感方向和价值观的变化趋势。在广泛的社会人群中,青少年自身的发展还处在趋向成熟的发展阶段,喜欢模仿新鲜个性的事物,因此,最容易受到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流行音乐文化与青少年的价值观是相互作用的影响关系。

二、流行音乐的研究

1、流行音乐的内涵

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俗称为通俗音乐,指的是通俗易懂的、能够被社会大众广泛的认可的,按照当下年轻人的审美价值所定性的音乐。

流行音乐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经典音乐,具有时代性、普及性、通俗性、大众性等特点,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说,通俗歌曲和通俗的乐器作为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覆盖的面积较大,主要以乐队的演出形式为主,他的内容简单,通俗易懂,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唱法上也没有太高深的技巧性,主张个人情感的宣泄和情感体验,所以被热血青年宠爱。因此,具有很强的商业价值和大众化特点。

2、流行音乐的特点

国外的流行音乐主要以美国的流行音乐为代表,他的流传时间较为久远、影响的范围较广,下面我们简单的把流行音乐的主要特征分为以下几点:

流行音乐与乡村音乐相同,具有对时代不满的批判性主义特点,另外,大多数的流行音乐不能够将其作品作为谋生的手段,也就是不具备商业的特点。

第二,流行音乐的创作者多数都是黑人奴隶和贫困的穷人,有的被改编成了新的民谣,有的被改编成了新的音乐,拥有了新的旋律,失去了原本作者创作的质朴的感觉,缺乏真的感情流露,有的甚至成为了超快节奏、强大噪音的音乐。

第三,在流行音乐的发展中,除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之外,其他的流行音乐的类型都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

第四,流行音乐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他是各种各样的音乐相结合下的时代产物,与其他类型的音乐互为借鉴、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相互进步,在共同的音乐发展中相互的渗透吸收。

3、流行音乐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流行音乐在国外出现的较早,在流行音乐的众多类别中,摇滚乐在群众的影响最大、最深远。在著名的美国电影中的一个插曲《昼夜摇滚》引起了当下时期的社会轰动,在这之后,具有超强节奏感、超动感节拍特点的摇滚音乐流传至今。

而在我国,流行歌曲与青少年的成长研究还处在初步的研究阶段,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做了一个研究“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为题的真实访谈记录,这个访谈记录了青少年对流行音乐的喜好、产生的情感、引发的思考、产生的行为活动。深入的探究了流行音乐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价值观的影响关系。通过对初中、高中、大学三个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的访谈记录的整理。这些青少年都普遍的认为流行音乐是青少年成长中的主旋律,是代表他们成长年代最具有代表性和最深刻的意义。

4、流行音乐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青少年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成长阶段的他们喜欢追随潮流、追求个性,而流行音乐恰好就具备了以上的特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性时期,流行歌曲在伴随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对青少年的行为和思想方面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流行音乐在特定的情况下就像一把双刃剑,歌曲中的歌词经常会被青少年所传颂,并且影响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看,流行歌曲是具有浓重的大众化色彩的,且有很强的商业价值,其功利性和目的性明显。

三、流行音乐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

1、流行音乐中的多元化智能开发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且各种智能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性,他将智能分为八个方面:即语言智能、节奏智能、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交流智能以及自我的认识智能。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现代的教学当中,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发挥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音乐的教育能够促进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其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大程度上的推动作用,音乐可以使青少年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还掌握到了音乐的技巧和深入的感受音乐的本质内涵,提升青少年的审美情趣、促进思想情感和心灵的净化。

2、流行音乐中的启智智能

据相关的生命大脑功能区的研究表明:大脑中分为左、右脑,这两个思考区域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相互联系性,大脑的工作模式是既独立又统一的。二者相对比来说,左脑善于处理逻辑、推理等抽象思维方面的问题,大多数的情况下被作为数理中枢;而右脑善于对意向、想象等直觉思维进行处理,一般作为情感的中枢。我国的早期教育模式一般以培养能力作为目的,一般使用左脑来理解事物,传统的教育模式使青少年从小就形成了单纯的符号体系的信仰,缺乏灵活的变通性,这种方式束缚了青少年的思想,限制了青少年的想象力。在现实的生命科学中,右脑的容量是左脑的100万倍,只从创造、创新的角度上来讲,直觉思维的作用并不比抽象思维的能力差,“复脑教育”对于人的全面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促进右脑直接思维的开发,是现代素质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流行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

流行音乐的教育并不单单只是音乐家的教育,还是人的教育。就素质教育的方面来说,他的最初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而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于审美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品质的形成、良好人格的形成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流行音乐的教育是教会人如何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流行音乐的教育过程就是音乐审美形成和提升的过程。

所有的教育都不能单单的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教育目的,教育最关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流行音乐的教育也不例外。流行音乐的教育具有情感化和抽象化,在情感的表达方面具有准确、深刻、细腻、直接等特征。流行音乐的强大作用在于能够促进逻辑与情感的统一,在其中不断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人才培养和人才基本素质考察较为重视的一点,他的独具特色的形式是其他的科学无法相比的,随着音乐旋律的此起彼伏,聆听者的情感也会随之受到波动,激发深层次大脑皮层的活跃度,在充分的调动想象力的基础之上,创造力也随之带动出来。现代社会主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主,流行音乐的教育也会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培养。伴随着流行音乐的推陈出新,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成为了现实,相应的,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也会随之变化,从根本上提高。

4、流行音乐教育的其他功能

流行音乐的教育能够浸入到人的心灵的最深处,合适的音乐教育会反作用于人的生活。音乐是一种善于发现和激发人的情感的艺术,他可以带领人超越一切世俗。

四、流行音乐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

1、流行音乐的内容不利于青少年主动创造力的发挥

流行音乐在积极的作用影响下,也有其消极的弊端。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上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流行音乐由于单一的内容,使青少年的想象力受到限制,例如:电视剧、电影中出现的片段插曲,因为青少年的思想智力还处在发育的形成阶段,因此,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的水平都受到了固定的画面限制。青少年还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只注重流行音乐文化的培养,而忽略了其他文化的认知,就会导致青少年的文化素养的提升受到限制,从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阻碍。

2、青少年易被误导

流行音乐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只有其利而无其害的。部分的流行音乐中,在道德的层面上有所缺失,所以,在现代的流行音乐的作品中良莠不齐。与此同时,青少年自主的分辨能力较弱,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引导。但流行音乐逐渐的商业化模式使得青少年盲目的追求拜金主义,喜欢严重自我个性的事物、盲目的追星、喜欢快节奏重金属的质感,失去了人生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单纯的享受生活,忘记了学习任务。

3、导致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极端化

流行音乐所传达的内容并不全都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有的内容是为了宣泄对资本主义世界和生活上的不满,过度的情绪化不利与青少年的成长,甚至会造成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些偏激。低俗的流行音乐会造成青少年思想和行为上的极端化,不能用正确的心理疏导方式为自己缓解压力,进而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五、结束语

流行音乐良莠不齐,我们不能因为部分流行歌曲宣扬负面思想而对流行音乐完全否定,抵制青少年欣赏,家长,老师特别是相关的文化部门要共同加强对不良流行音乐的管制。现在网络发达,青少年很容易通过网络获得很多信息,也很容易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各种各样的音乐,比如某些在网上流传的自杀音乐或者是某些地下重金属乐队,这些都如一颗毒瘤潜伏在音乐世界里,还有就是一些网络口水歌,比如宣扬第三者的,或者宣扬早恋的,这些歌曲或者音乐都应该受到严格管制,家长和老师应该时刻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有收听这种音乐的现象,因为它们对青少年思想的变化起到了极大的毒害作用,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精神颓废,不求上进,或者觉得早恋是正确的,不爱学习,只希望交往男女朋友,老师和家长们应对青少年采取正确引导措施。另外,社会上的文艺工作者们应该看到这一盲区,为青少年多创作励志歌曲,比如青年歌手谭晶就在公共场合呼吁:“青少年,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关心下一代是所冇成年人的责任,作为一个文艺工者,应该责无旁贷。”文艺工作者应该对相关情况进行调研和呼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为青少年创作健康歌曲的队伍中。

流行音乐并不单单只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们,同样,他们还能反映出更深层次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满足现代大众文化、精神方面的需要的同时,还广泛的受到了青少年的追捧。就目前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来说,流行音乐在使青少年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同时,还对青少年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造成青少年沉迷音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退学的恶劣影响。我们通过分析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要更好地发挥流行音乐的积极部分,引导青少年正确了解流行音乐,通过正规的音乐教育来提高青少年对音乐的兴趣,培育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素养,指引青少年思想良好的发展。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国的流行音乐文化也随之不断的推陈出新,流行音乐是流行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个性化的特点受到了广泛青少年的欢迎,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脚步,流行音乐既能反映出当下时代的青少年的价值观念的方向,又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多元流行音乐文化,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杜兴东.流行音乐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的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 郭志斌.浅谈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0(6):128-129.

[3] 黄娟.浅析青少年流行音乐文化的社会因素[J].北方音乐,2014(10):33-33.

[4] 雷济菁.90后大学生流行音乐文化危机与对策[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1(4):176,179.

[5] 张计.我国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协同发展探析[J].学术交流,2013(2):201-203.

[6] 张宇红.“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受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7] 周国歧.流行音乐与高中音乐课的亲密接触[J].考试周刊,2014(75):224-225.

[8] 刘晨阳.浅析流行音乐演唱的个性化表现[J].艺术科技,2014(8):117-118.

上一篇:“计算机效果图技法”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下一篇:突破长难句夺取高考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