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职业教育中声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2022-09-11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 在被媒体、网络覆盖的社会空间架构中, 学生的思维也日益活跃, 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当今社会的合格教师, 要做好传道受业解惑的工作, 更要努力去适应这样的社会变化, 去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如此, 教育者课堂教学的革新也迫在眉睫[1]。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 (1) 讲授式; (2) 问题探究式; (3) 情境启发式; (4) 互动交流式。教师科学的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课堂上从学情出发, 合理选择这些教学模式, 来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声乐教学一般采用一对一教学模式, 老师讲、学生学;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这样往往枯燥单一,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模式如何创新

形式上轰轰烈烈, 内容上新瓶装旧酒的“创新”不是教师要追求的教学艺术, 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创新教学模式应存在于平时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之中, 更存在于教师对古今中外各类教学模式的借鉴、组合及巧妙运用的过程之中。

第一, 把握创新的基本方向[2]。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源头和根本, 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就掌握了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抓住了课堂, 就抓住了教育成败的关键;在职业教育中的很多技能技巧课上, 以声乐课为例, 教师往往醉心于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技巧, 却往往忽略了能力、方法和情感。而这些对于学生而言, 又是最为需要并最可宝贵的。如此看来, 教学还是一味只关注知识技能传授的话, 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3]。

第二, 不盲从、不迷信, 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教育改革的热潮一波又一波掀起, 已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在这个过程中, 有些教学法已经渐渐被隐没, 留下的愈发生机盎然。我认为, 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艺术对于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 很有必要。但在此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要明确方向。学生的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是创新的主要诉求, 偏离了这个方向, 仅仅看到别人在形式上的翻新, 误以为是成功之道, 拿来奉为宝典, 其结果是迷信和盲从。其二是坚持个性化, 走具有本身特色的创新之路。以声乐教学为例, 破除一对一传统授课, 提出“翻转课堂”理论, 让学生主动学习分为三步走:课前活动、课上知识内化、课后反馈提升[4]。当然, 任何创新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创新不是突击冒进, 而是立足长远、循序渐进。

三、当今职业教育中声乐教学的创新模式

凡以人声演唱的音乐, 即称之为声乐。声乐教学是指教授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唱出优美的曲调, 透过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 表达其思想感情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

(一) 由压缩型向专业特色转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 提出了向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要求, 切实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从而凸显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色。

声乐是一门专业技巧课,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声乐知识和表演技能, 建立正确的歌唱意识, 有控制地运用气息, 科学的进行歌唱, 在统一声区的基础上扩展音域。并将所学的技巧运用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演唱中, 力求较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我们的创新要着眼于通过分析、处理、演唱古今中外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 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和表现各个不同类型、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 并具备声乐教学和训练的基本职业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 具备终身学习的职业态度与能力。

(二) 由封闭转向开放由注重技能转向注重实践

互联网+时代, 单纯依赖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人才培养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教学理念是否开放, 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者改革的决心。职业教育专业声乐的教育模式应具有开放性, 即面向全体学生, 打开教室的门, 让学生到社会中实践, 让社会需求指导我们的教学。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互动的教学内容体系, 加强职业导向, 注重强化实践, 采用开放式教学, 提高信息化技术,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从而真正让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声乐实训课要重视学生的演唱实践。应该在学生掌握了方法和技巧之后, 就让他们与“观众”见面, 在现场歌唱的感觉与课堂上是不同的。在观众面前, 学生会得到许多在课堂上感受不到的东西, 尤其是与观众之间的交流, 那是课堂上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的。学生应该认识到演唱实践的目的, 是为了检验自己课堂学习的效果, 所以声乐实训的形式应以实际演唱的形式进行, 旨在考查学生对声乐演唱技巧的掌握和对声乐作品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 使得学生对声乐这门艺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锻炼了学生自己的表现能力,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从而也使他们更加喜欢这门艺术课程。虽然, 学生的表演可能还很稚嫩, 但是, 他们参与其中的热情和对声乐艺术的情感是被认可的。这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 整体施教转向个性化施教

一个能把一些在音乐方面天赋一般的学生引进音乐殿堂, 使其提高音乐理解和音乐表现, 并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才算得上一位优秀的声乐教师。

个性化施教即因材施教。了解学生, 从实际出发是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声乐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观察学生, 了解他们的声乐基础、歌唱兴趣, 以及接受能力、心理素质等。从专业和心理角度了解学生, 为在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教学打下基础。

声乐教学中应遵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 如何使用这个原则是门艺术。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 较大学生比年龄偏小, 在给他们讲述发声理论方法时, 如果语言不够简明、通俗, 会使他们不理解而产生畏惧感, 心理上产生紧张感。如果教师采要用生动、幽默的语言, 具体的作品演唱来让他们获得愉悦的感受。再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实际教学, 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当然, 歌唱中个人的乐感很重要。乐感有先天的因素, 但更多的是后天培养, 是日积月累的熏陶的结果, 是随着对音乐规律的理解和加深而逐步发展出来的。

因而, 在声乐教学中, 对乐感差的学生不应是排斥, 而是应选择旋律简单但优美引人的歌曲进行引导性训练。具体说来, 在课堂上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 先进行对节拍、乐句、读谱的训练。

除将每个音、字唱得准确外, 还要让学生掌握不同节拍的强弱规律和节拍韵律, 能把握作品的拍子, 不脱拍, 不抢拍。乐句的划分应明确, 掌握每一乐句的起音、收音、高点、低虚, 并能根据旋律线的走向以及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音乐处理。最后, 要提示学生研究乐谱中的各种音乐术语, 如表情、力度、速度标记等, 这样, 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创作意图。

学习歌唱的同时听觉训练也至关重要。教学中我发现很多音唱不准的孩子往往是耳朵分辨不出音的高低。

歌唱不单是运用声带, 还要用好耳朵, 多听多领悟可以事半功倍。通过聆听, 初步把握作品的音乐情感, 分析曲式结构, 比较各部分之间的异同, 从而获得音响上的整体感觉,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更好的表现作品的音乐内涵。

四、结语

本文立足于职业院校的声乐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更要让他们学有所用。高职声乐教师要通过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 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资源和环境, 在学习和实践的双重磨炼中成为一名具有一定声乐素养的合格学生。

【相关链接】

声乐, 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 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 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

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 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每一种人声的音域, 大约为二个八度。

声乐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 2006年中国又出现了原生态唱法。通常声乐指美声唱法。

所谓“唱法”, 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有的演唱模式, 这种模式直接影响着演唱的外在表现风格。就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这三种唱法而言, 因为唱法模式不同, 故而风格也会有所不同。

具体地说, 三种唱法之所以在风格表现上有较大的差异,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三种唱法在歌唱发声的原理运用上的不同所致。美声唱法注重发声的技巧性和规范性, 强调声音的共鸣和掩盖, 在生理上要求喉头向下使喉咙充分打开, 追求具有强烈穿透力的“面罩集中点”以获得高质量的声音效果。民族唱法则注重歌唱发声的自然性, 强调行腔与咬字的有机结合, 主张“字”正才能“腔”圆的基本观点, 追求“字清”而“韵正”的传统格式。

而流行唱法则更多的是注重“感觉”, 强调乐感和摹仿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追求声音的个性与特色, 以及“口语化”式的演唱风格。由此可见, 三种唱法从演唱模式到风格表现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摘要:教学作为传承知识的一项重要手段也应与时俱进, 教学模式要依据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紧跟学情的变化而不断创新。高职学生的声乐课堂不仅要解决传统教学的技巧问题, 还要面向社会、突出专业特色、关注学情、注重实践, 以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职业教育,声乐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廖星麟.高校声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纵横, 2015, (17) :181.

[2] 《简明音乐小词典》ISBN7-80667-487-x[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26.

[3] 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ISB-N:9787103030424[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39.

[4] 中国声乐探索与创新.金铁霖从教50周年论文集.ISBN:978730021791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23-25.

上一篇:石膏除尘系统分析探讨下一篇:药品生产的偏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