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特征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探析

2022-09-11

1 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

企业内部控制有着朝内性、独立性、涵盖范围广泛、实时性四大特点。企业内部控制即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 出于保证经济和会计信息的完整和可靠性的目的, 协调经济行为, 通过企业的内部分工不同, 各自职责不同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模式, 并使之规范化, 系统化, 从而变成一个严密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

2 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内部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之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两者之间相互依靠, 相互作用, 且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最终目标。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起着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2]。若企业的内部控制出现问题, 对内部审计也会有部分影响, 所以说, 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内部审计效率, 使内部审计的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即对财务进行即时的监察, 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因为财务报告对企业领导层做判断和决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内部的审计工作要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和科学, 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审计工作的意义。企业内部控制审核包括了解内部设计、分析内部结构、测试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三个过程。了解内部设计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核的首要步骤, 因为只有清晰了内部结构, 才能够继续下一步的工作;在了解了内部设计的基础上, 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数据分析对企业的内部评价进行评估, 判断企业的内部结构设置是否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展开;最后, 对评估后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 对调整后的内部设计做相应的测试, 保证内部结构设置的合理性和对企业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 许多人都将内部审计与财务监督混合在一起, 实际上内部审计与财务活动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直接关系, 内部审计是从全局对财务工作进行把控的, 因此, 内部审计不需要仅仅只关注财务报表方面。在利用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时候, 兼备内部审计报告, 作为财务审计的辅助材料即可, 并不需要再单独列项。

3 内部审计特征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探析

3.1 内部审计部门规模

企业内部审计的规模反映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水平, 并且, 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也标明了企业的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

3.2 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在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中, 审计的质量与审计员的专业水平、专业素养是息息相关的, 其中, 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专业水平更是关键点, 内部审计的负责人的专业水平决定着企业整个内部审计部门的整体水平。一般来说, 企业挑选审计人员的第一要求即要拥有丰富的审计或会计经验, 学历固然重要的, 但是终究是“纸上谈兵”, 经验与理论两者缺一不可, 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审计人员更加能够知道审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再者即资质水平, 资质高的审计人员在金融方面的知识更加全面, 更加懂得思维的发散, 职称是专业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体现, 最后是学历, 学历不仅证明了一个人的基本专业能力, 不同学历还证明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水平, 在面对相同的困境时, 综合素质高的人更加能够有效地适应环境并保持高效的工作水平, 责任心也较高;另外, 有过类似经验也能够成为审计专业人员的加分项, 若审计专员在从事审计工作之前, 有过相似的工作经历, 那么将更加有利于他们对公司实施内部审计工作。

3.3 内部审计的管理体系

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需要有效的两级管理体制作为辅助。采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两级管理体制。审计部门对公司的内部审计业务进行统一管理, 而审计服务中心及所属单位审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 各所属单位对本单位审计部门负责。这种组织结构政令畅通、职责明确, 有力促进了审计管理的规范和审计质量的稳步提高。

3.4 企业的发展规模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企业的规模不断地扩大, 企业对于内部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工作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 而当前大环境下也对企业的内部审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何才能够审时度势, 变压力为动力, 变挑战为机遇, 从而打造高效的内部审计团队。

4 协调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路径

4.1 结合内部控制来展开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工作实际上就是对内部控制的一种监督和评价, 所以内部审计的内容要紧紧地围绕着内部控制情况进行, 在内控的计划制定、实施阶段、管理阶段, 内部审计的具体工作活动都是有所不同的, 想要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 就需要在内控各个阶段合理使用内部审计工作。

4.2 完善企业内部结构

企业的内部结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销售各个阶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能够通过完善企业的内部结构, 对权力机构和监管机构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建立起“框架与制度、控制的完美结合”, 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人员的立场坚定, 价值判断准确, 营造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 为内部审计与内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4.3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由于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 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着利益上的争夺关系, 因此部门之间风险意识薄弱。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地扩大, 风险管理应当被纳入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内容当中, 从而促进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平衡发展。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 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除了要靠盈利之外, 更多的是要提高企业的内部审计水平。本文从内部审计的特征入手, 探究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提高内部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提供思路。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探析

参考文献

[1] 李惟一.内部审计特征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价值工程, 2017 (15) .[1]李惟一.内部审计特征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价值工程, 2017 (15) .

[2] 张锐.浅谈内部审计特征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J].财会学习, 2017 (4) .[2]张锐.浅谈内部审计特征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J].财会学习, 2017 (4) .

[3] 康斯琪.内部审计特征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相关探究[J].商情, 2017 (26) .[3]康斯琪.内部审计特征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相关探究[J].商情, 2017 (26) .

[4] 林彦洁.浅谈内部审计特征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J].中国经贸, 2017 (10) .[4]林彦洁.浅谈内部审计特征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J].中国经贸, 2017 (10) .

[5] 杨瑗.试论现代内部审计功能拓展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J].经贸实践, 2017 (7) .[5]杨瑗.试论现代内部审计功能拓展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J].经贸实践, 2017 (7) .

[6] 卢明宇.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7 (11) .[6]卢明宇.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7 (11) .

上一篇:浅谈核电设备采购的进度控制下一篇: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