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校水电能源管理

2022-09-11

管理学校水电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必需条件, 与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水电供应是学校教学、科技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是保证房屋正常使用的配套设备, 供用电、供用水是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内容。水电管理的实质是加强水电的合理、安全利用和节约管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能源相当紧缺。水虽然是一种自然资源, 而且是一种可再生性资源, 但在一定时期内它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 政府和有关方面已多次发出节水呼吁。学校由于多种原因, 水电资源浪费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不公加重学校的经济负担,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水电供应工作是学校后勤管理的重点、难点。加强水电管理, 对于节省开支和对学生进行勤俭办学的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学校水电管理, 增效节能, 确保学校用水用电安全, 使全体教职工和学生树立安全用电, 节约用水意识, 养成节约水电的良好习惯。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学校后勤管理的经验, 谈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学校的水电管理历来是总务科管理, 单枪匹马, 势单力薄, 对于水电资源的利用和节约, 未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我国是水电资源 (能源) 紧缺的国家, 国家对解决能源问题的方针是开发与节约并重, 近期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家用电器的普及、新建教学、实验及生活用房的增加人们的水电需求标准不断提高, 导致学校水电费用急剧上升, 水电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 在学校建立水电 (或能源) 管理机构, 由学校领导参加, 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 在管理、维修、宣传教育、违章处理等方面协调行动, 已是大势所趋。管理机构应由一名主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参加, 行政、教务、学生科、学生公寓管理部门、工会、学生会及后勤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

二、完善节约用水电的各项规章制度

俗话说管理不能靠人管人, 而要靠制度管人。学校要想管理好水电, 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定切合本学校实际的内部资产管理体系, 做到科学、合理、有效, 既有总的管理要求, 又有分类管理的细则。一般说来, 学校的水电管理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每班指定学生负责本班照明灯的开、关;各班要指定专人检查并随手关闭教室内电器的电源, 并拔掉电源插头。二是各处室办公室要节约用电, 下班前要及时关闭室内的所有电源。三是教室里的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 及室内光线情况, 适时开关;根据季节不同, 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开关;四是公寓允许使用照明灯不超过40W, 其它电器严禁使用;五是要严格处罚制度。当室外温度在8℃----28℃之间时不得开启使用空调;晴天在照明不影响正常教学和工作时, 不允许开灯, 做到人走灯灭, 杜绝长明灯;人走水关, 杜绝长流水等现象。在建立健全内部制度体系的基础上, 自觉养成人离随即关电灯、电风扇、空调、电脑、饮水器的良好行为习惯。学校要定期进行检查, 对违反制度的处室、班级和个人要根据规定及时查处, 对执行好的予以奖励。

当前, 学校水电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 要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水电管理办法》、《实行水电计量管理办法及标准》、《节约水电及违章奖惩办法》等。对于越来越广泛使用的家用电器, 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用电节电管理制度, 保证正常合理的需要。对于学校各类空调、取暧器、电水 (壶) 炉等在使用时要加强管理, 寒暑假中还可限时使用。这是当前节约用电的重点控制项目。

三、广泛开展节约水电的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这是加强水电管理的首要条件。应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到学校水电管理的重要性, 人人要关心水电管理工作, 人人要爱护水电设施。学校校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全校教职工, 都应树立用水用电安全节能意识, 确保学校用水用电安全, 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电管理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现水电故障及时报告, 使水电工能及时得到信息, 及时维修, 达到节约目的。此项宣传教育, 在学校中是一个薄弱环节, 它反映了我们的社会节能意识薄弱。而且节约水电也是缓解教育经费困难、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优良作风的重要方面。因此, 学校领导、水电管理机构等职能部门要把宣传节约水电的活动, 作为经常性工作, 经常地, 持久地开展。每年也可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各种宣传活动, 通过摆事实等办法, 提高师生对节约水电的认识, 树立节约水电光荣、浪费水电可耻的好风尚。在公共场所、走廊、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等处张贴宣传标语, 提醒随手关灯关水, 杜绝常明灯、常流水的现象。例如当室外温度在8℃----28℃之间时不得开启使用空调;晴天在照明不影响正常教学和工作时, 不允许开灯, 做到人走灯灭, 杜绝长明灯;人走水关, 杜绝长流水等现象。

上一篇:污水处理设备智能化控制技术和系统设计问题的探讨下一篇: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