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影响的临床探讨

2023-02-09

糖尿病 , 这是一种内分泌系统代谢疾病 , 具有发病率高 ,波及年龄层广 , 并发症威胁大等严重情况 , 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方式之一 , 就是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1]。该研究当中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54例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 , 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 ,现将详情报道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8月 , 位于该院实施糖尿病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共收集54例。所选糖尿病患者均属于2型糖尿病 , 将其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 , 每组各27例。两组糖尿病的患者均属于神志清晰、对该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明确、自愿接受本组研究、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能够做到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观察组当中 , 男性患者占15例、女性患者占12例 , 年龄40 ~ 78岁之间、平均年龄 (52.63±4.29)岁 , 病程时间1 ~ 10年之间、平均时间 (5.26±2.17) 年;对照组当中 , 男性患者占16例、女性患者占11例 , 年龄42 ~ 76岁之间、平均年龄 (53.16±4.35) 岁 , 病程时间1~12年之间、平均时间 (5.98±2.42) 年。对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性别、患者的年龄、患者的病程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可以进行研究对比。

1.2 方法

观察组 : 采取胰岛素泵的方式对该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胰岛素泵使用方法为 : 经患者皮下注射诺和灵R, 取胰岛素总量的50%~60% 作为基本用药 , 剩下40%~50% 在患者每日三餐的餐前泵入。

对照组 : 采取胰岛素输液的方式对该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血糖检测标准

1.3.1观察指标根据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给药方法 ,对患者实施治疗 , 观察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指标 , 记录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所需的时间、胰岛素使用的剂量、发生低血糖的概率等 , 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3.2血糖检测标准以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范围在4.5~6.0 mmol/L之间 , 餐后2 h血糖控制范围在4.5~8 mmol/L之间作为标准。

1.4 统计方法

两组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情况的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 19.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 , 以95% 作为可信区间。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资料 , 对比方法为t检验;使用例数 (%) 表示为计数资料 ,对比方法使用 x2检验。当P<0.05时 , 表示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 , 对比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的效果、观察指标存在差异 , 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 , 经过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后 , 其血糖情况都得以控制。观察组当中 , 患者空腹血糖平均(5.12±0.79)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 (6.84±0.96)mmol/L;对照组当中 , 患者空腹血糖平均 (5.35±0.84)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 (7.02±0.71)mmol/L。由此可以得出 , 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的观察指标比较

根据结果显示 , 观察组血糖控制所需时间、胰岛素剂量、发生低血糖的概率均少于对照组 , 故此 ,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 , 对比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的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少于对照组,两组胰岛素给药方法对比有差异。

3 讨论

针对糖尿病的患者 , 通常使用胰岛素来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 ,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 胰岛素的给药方法也越来越多[2]。

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方法中 , 胰岛素输液法虽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 , 但由于其代谢速度快 , 导致治疗效果不稳定[3]。而胰岛素泵的给药方法 , 其原理是通过持续注入的方式 , 首先注入一半的基础胰岛素剂量 , 再在患者每日三餐前泵入剩余的胰岛素[4]。胰岛素泵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 , 快速有效的维持患者血糖稳定。胰岛素泵给药的整个过程中 , 是完全符合人体胰岛素分泌状态的 , 在有效避免患者血糖不稳定的情况下 , 能缩短控制所需的时间。第二方面 , 胰岛素剂量使用少 , 安全性高。胰岛素泵的给药剂量 , 是按照分批且保持持续的供给方式 , 这样能够降低患者空腹血糖的同时 , 减少使用剂量;在患者餐前补充胰岛素能够防止患者餐后血糖升高 , 且不会引起机体抵触 ,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6]。根据该次研究显示 , 两种胰岛素给药方式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 , 但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观察组和胰岛素输液的对照组相比 , 所需时间更短 , 胰岛素使用剂量更少 , 且发生低血糖的概率更小 (P<0.05)。

综上所述 , 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 ,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 , 且使用胰岛素的剂量更少 , 几乎不引起低血糖现象 , 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8月在该院治疗糖尿病的5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27例。观察组采取胰岛素泵的方式,对照组采取胰岛素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其血糖指标,记录血糖控制所需时间、胰岛素剂量、发生低血糖概率等。结果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情况都得以控制,但观察组所需时间、胰岛素剂量、发生低血糖的概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且使用胰岛素的剂量更少,几乎不引起低血糖现象,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血糖

上一篇:2013年9月1日重庆市一次暴雨天气的诊断与分析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68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