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防控制度

2023-06-04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使用制度,这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和公约的总称。我想学习制定制度,但我不知道该问谁?下面是小编的《h7n9禽流感防控制度》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h7n9禽流感防控制度

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h7n9禽流感疫情最近成为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h7n9禽流感防治也是大家关心的大事,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h7n9防控方案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预防预案

(一)起居预防

1.春季万物复苏,应当早睡早起,以适应自然界的生发之气。

2.“春捂”防病: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要保暖防寒,提高人体的防御能力。

3.运动锻炼:春天,万木吐翠,空气清新,增加户外运动锻炼,既采纳自然之气养阳,又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提高正气,强体防病。

4.调畅情志:多晒太阳,多听音乐,保持乐观情绪。

(二)饮食预防

1.“春夏养阳”,勿食寒凉损伤阳气。

2.饮食要清淡: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应季时蔬的清温平淡。如:菠菜、蒜苗、香葱、小油菜等

3.饮食宜多甘少酸:春季宜吃甘味食物,以健脾胃之气,温补阳气;肝主升发,与春相应,酸入肝,少食酸性食物,既防阳气生发太过,又能养肝,提高抗病能力。

(三)习惯预防

1.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2.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范文网【】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4.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5.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就医。

(四)方药预防

1.一般人群预防方

藿香9g 贯众10g 大青叶15g 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连用3天。

2.老年或体虚人群预防方

黄芪10g 防风10g 白术6g 贯众10g 大青叶15g 甘草3g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连用3天。

(五)非药预防

1.艾灸足三里、神阙、气海等穴位,每日灸1次。

2.按摩迎香穴。

第二篇: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h7n9禽流感疫情最近成为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h7n9禽流感防治也是大家关心的大事,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h7n9防控方案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例,2例死亡。3例均为散发病例,目前尚未发现3例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

1、H9N

2、H7N

7、H7N

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

(二)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五、治疗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选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或扎那米韦(Zanamivir),临床应用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推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应有效。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 ,疗程5-7天。扎那米韦成人剂量10mg,每日两次吸入。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

(四)中医药治疗。

1.疫毒犯肺,肺失宣降

症状: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治法:清热宣肺

参考处方:

桑叶 金银花 连翘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芦根 青蒿 黄芩 生甘草

范文网【】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加减: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注射液。

2.疫毒壅肺,内闭外脱

症状: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四末不温,冷汗淋漓,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脱

参考处方:

炙麻黄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鱼腥草 黄芩

炒栀子 虎杖 山萸肉 太子参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加减:高热、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肢冷、汗出淋漓者加人参、炮附子、煅龙骨、煅牡蛎;咯血者加赤芍、仙鹤草、侧柏叶;口唇紫绀者加三

七、益母草、黄芪、当归尾。

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 重症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1.呼吸功能支持:

(1)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较快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例,可参照ARD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

①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可尝试使用无创通气。但重症病例无创通气疗效欠佳,需及早考虑实施有创通气。

②有创正压通气:鉴于部分患者较易发生气压伤,应当采用ARDS保护性通气策略。

(2)体外膜氧合(ECMO):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和(或)通气时,有条件时,推荐使用ECMO。

(3)其他: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时,可以考虑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

2.其他治疗:在呼吸功能支持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

六、其它

严格规范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防控措施。具体措施依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的相关规定

第三篇: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信息来源:校医院 发布日期:2013-04-08 阅读次数:35

H7N9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截至2013年4月7日,全国共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20例,死亡6例,分别是上海10例(死亡4例),安徽1例、江苏6例、浙江3例(2人死亡)。

临床表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治疗: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达菲”和扎那米韦、帕那米韦等;中医药治疗;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预防措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醒大家,预防H7N9病毒其实和预防普通流感一样。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只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都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近期尽量不要到人多、空气质量差的公共场所。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要用纸巾、手帕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4.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5.吃禽肉要煮熟、煮透,不要吃生的或者半熟的禽类,比如烧得太嫩带血的白斩鸡、半生的鸡蛋等,饮食要均衡,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第四篇:H7N9禽流感防控常识

1、H7N9禽流感是什么病?

H7N9是动物流感病毒,偶尔感染人类

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等哺乳动物。

在禽流感病毒中,H和N分别代表病毒外膜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H7N9和之前公众比较熟知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相比,有明显不同。H7N9和H5N1都是动物流感病毒,偶尔感染人类。H1N1流感病毒则分为通常感染人类和通常感染动物两类病毒。

1996-2012年,H7流感病毒在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和英国也曾报告过。这些病例中,除荷兰的1例死亡病例外,其他表现为结膜炎和轻度的上呼吸道症状。2013年以前,中国没有发现人感染H7禽流感病例。

2、H7N9病源是什么?

世卫组织:目前怀疑病源是鸟类

据媒体报道,有专家称,H7N9传染源或为正在长江口休息的候鸟。农林大学王晓杜博士亦认为,候鸟可能是H7N9病毒携带元凶的这种推测,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表示,H7N9的病毒来源仍在积极地检测和研究中,还没有最终、明确的信息和结论。目前怀疑病源是鸟类,如鸽子。至于人感染H7N9的原因还在研究中。

3、H7N9如何传给人类?

目前无证据显示H7N9可通过人人间传播

疾控专家表示,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途径,可能是由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经呼吸道、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类。

并且,疾控专家注意到,既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死率十分高,约为60%。这次H7N9禽流感病毒,也有很高的病死率。

蓝睿明称,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根据既往资料,人禽流感均为散发,它们在人群中的传播力并不强。 据新华网报道,全球多家实验室的流感专家开始研究从病人体内分离出来的样本的DNA序列数据,以评估发生大流行的可能性。

4、什么人易染H7N9病毒?

从事禽类养殖、销售者需加强防范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预防。

专家称,此类人员在进行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减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清洁禽舍时,要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清洁完毕后,要及时彻底地洗手和消毒;当身体接触禽类污物时,也要彻底地清洗。当发现病死禽时,应及时焚毁,并通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处理。

当以上人群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并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告知医生自身职业和发病前七天的活动。

5、感染后的症状是什么?

人感染后一般表现为流感症状

新华网报道,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称农业部相关专家研讨认为,从家禽、鸽子中分离到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对家禽呈低致病力,可以感染鸡、鸽子等禽鸟,感染后没有临床症状。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6、H7N9有防治办法吗?

中医药局开防治“药方”:桑叶、金银花

据新华社报道,昨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H7N9禽流感进行了又一次会商,针对症状“发热、咳嗽、喘促……”开出参考处方“桑叶、金银花、黄芩”。与会专家表示,他们将根据H7N9禽流感的发展情况,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中医药防治方案”进行微调。

针对目前社会上对于板蓝根可以防治H7N9禽流感的说法,专家提醒,板蓝根对于风热类感冒是合适的,但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就不合适。

北京市中医局制定的中医药预防方案提出,必要时高危人群可以采用“中药代茶饮”进行预防。

“中药代茶饮”处方一:适合3至12岁儿童,组成是芦根10g、连翘3g,每日1剂,开水浸泡。处方二:适合成人,组成是白茅根5g、藿香3g、菊花3g、北沙参5g,每日1剂,开水浸泡。高龄体弱,慢性病气虚人群可加用玉屏风散。

7、现在能吃禽类食物吗?

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都能食用

针对市民对于食用禽类、猪肉的恐慌,疾控专家昨天表示,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都是可以食用的。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介绍,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专家提醒,对于五六分熟的鸡排,火锅等食物,需要谨慎食用。

8、鸟粪带禽流感病毒吗?

接触鸟类粪便后须用皂液彻底清洁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养鸟人士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禽体抗病力;注意鸟笼的卫生清洁;保证笼舍的通风。家养的雀鸟,应避免它们与野禽接触。一旦接触,要及时给鸟笼消毒,必要时还要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防疫。

从传播途径上分析,除经呼吸道传播外,禽流感病毒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因此市民在养鸟或者观鸟时,要尽可能避免接触禽类及其粪便,处理它们的粪便时应戴上手套;接触它们或其粪便后,必须用皂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提醒,禽流感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

第五篇: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

禽流感病毒一般存在于感染发病及隐性带毒的禽、鸟的消化道、呼吸道和脏器组织中,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等尚不明确。为切实做好家禽养殖环节的生物安全防护,保障畜禽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必须迅速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对所有养殖的家禽加强免疫。保证免疫密度、免疫质量和免疫效果,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

二、紧急开展消毒灭源。定期对禽舍、禽场环境、用具、饮水等进行消毒,每周至少消毒2次,散养户每周至少消毒1次。家禽粪便和垫料:堆积发酵或焚烧,堆积发酵不少于20天。

三、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家禽离开饲养地前必须向镇兽医部门申报检疫,凭有效的检疫证明出售家禽。

四、加强禽舍管理。规模养殖场,要实行封闭管理,严格限制人员、车辆进出养殖区域,加强禽舍通风换气,保持生产环境清洁卫生,禽舍门窗要加装防鸟网,严防鸟类进入禽舍造成疫情传染。农户散养家禽要迅速改为舍饲,禁止户外放养和多品种混养;水禽养殖和林地养殖,要通过采取拦网缩小养殖区域等措施,有效降低染疫风险。

五、严禁乱扔动物尸体。发现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要及时安排专人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严防疫病传播。

六、规范疫情报告制度。发现情况及时向镇兽医站报告进行鉴定确珍。

七、做好自身防护。禽类养殖场工作人员、禽类分拣人员、销售宰杀人员等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穿工作靴,戴口罩。工作衣帽等用品要每天清洗消毒。工作人员进出养禽场必须更衣。

八、所有密切接触禽类的人员都应勤洗手,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必须接触时应戴防护手套。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出现发热咳嗽要即时就珍。

上一篇:企划部2019工作计划下一篇:关于2022冬奥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