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方案

2024-05-17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方案(精选12篇)

篇1: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方案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方案

为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正确引导群众,增强群众对H7N9禽流的防控意识,消除市民恐慌心理,维持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配合报刊、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1、在媒体开设宣传专栏。组织相关专家在高唐州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展H7N9禽流感防控宣传专栏。

2、印刷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资料,发放到市民手中。

二、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积极开展全民防控H7N9禽流感的健康教育工作,用多种形式主动传播科学的防控知识。

1、各医院的电子屏幕、闭路电视和健康教育专栏均要以宣传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为主。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印制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处方,主动向门诊、留观、住院患者和社会广大群众开展H7N9禽流感知识的健康教育与宣传。

2、要结合“双百”干部下基层组织开展一次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讲座和宣传咨询活动。

3、对中心工作人员进行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学习、培训,24小时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4、适时通报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情况,消除市民恐慌心理。

三、各乡镇卫生院要各做好辖区居民H7N9禽流感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

1、各辖区要利用上门随访、开展活动等形式开展防控H7N9禽流感的宣传教育,增加居民对H7N9禽流感的认识,增加H7N9禽流感的防控意识。

2各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人员要密切配合,围绕H7N9禽流感防控开展“健康大讲堂”,开展广泛的H7N9禽流感宣传教育。

3、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按照联系单位,围绕H7N9禽流感防控,开展“卫生健康宣教”和“卫生防疫消杀”进单位活动。

高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篇2: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方案

知识宣传

一、人感染H7N9禽流感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此次是全球首次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止今天,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21例,死亡6例,病例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我们县暂无病例报告,报告确诊病例间未发现流行病学联系,疫情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H7N9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

(四)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四、预防措施:

(一)普通市民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与禽类密切接触的职业人群 1.不要将禽类放在自己居住的房屋里。2.在饲养、运输、销售和宰杀禽类的过程中,要穿戴好工作服装,口罩,在接触禽类后,要清洗手部。

3.定期清扫鸡舍、禽舍及外环境,清扫时应穿好工作服,带上帽子和口罩。

篇3: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方案

近期, 针对上海、安徽、江苏等省份连续出现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的疫情情况,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就切实加强H7N9亚型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发出紧急通知, 要求省内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H7N9亚型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 切实加强疫情排查、监测工作, 扎实做好禽流感基础免疫工作, 并做好疫情暴发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严禁宰杀、食用、出售、转运、抛弃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及动物产品, 确保省内重大动物疫情的稳定控制和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

篇4: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问答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根据对禽类致病性的严重程度不同,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人禽流感,是指禽流感病毒由于种种原因突破种属屏障而感染人,表现一定的临床症状,称为人禽流感。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2.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感染情况。

3.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为什么这种病毒开始感染人类?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包括鸡、鸭、鹌鹑、野鸭、天鹅等,其中野鸟类携带病毒最为常见。

目前,我们不知道已发生的人类感染病例的暴露来源。不过,对这些病毒的基因分析显示,尽管它们是由禽流感病毒演变而来的,但它们已展现出了在哺乳动物种类中生长的适应特征。这些适应特征包括与哺乳动物细胞结合,能够在接近哺乳类动物正常体温下成长,这个温度要比鸟类低。

4.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确诊的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5.出现异常死鸡是否就可以认为是禽流感所致?

可以导致家禽(包括鸡)死亡的疫病较多,其中包括禽流感、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等;而且其他因素(如中毒或寄生虫等)也可以导致家禽死亡。所以,家禽出现异常死亡,就推断为发生禽流感,是不科学的。禽流感疫情判断需要有实验室的病毒报告支持,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检出相应的病毒分型。

6.目前,吃家禽、猪肉产品安全吗?

尽管到目前为止不知道病毒的传播模式,遵守准备食物时的基本卫生原则是谨慎的做法:不应吃病死的动物。此外,吃正常处理和烹调的肉是安全的,流感病毒在足够热的情况下会灭活,食物的整体达到70摄氏度将杀死病毒。在疫情爆发地区,肉制品在经过适当处理及烹调后是可以安全食用的。食用生肉及未烹调的以血为原料的菜品是高危行为。要把生肉与熟肉或者即食食品分开以避免污染。生熟食品不应使用同一砧板及刀具。在处理生肉和熟肉之间要洗手。不要把煮过的肉放回原先盛装的盘子里。不要食用生蛋或者半熟蛋。在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与生肉接触过的家用器皿。

7.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是哪些人?

有关人禽流感感染的资料,都来自1997年香港禽流感事件以后的几次人感染事件。数量不多,但一般认为有几类人比较容易被感染,他们是:12岁以下儿童、老人、与家禽(尤其是病禽)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其中,与患禽流感的家禽密切接触人员感染的危险性最大。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那些原来就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哮喘、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感染了禽流感后,病情重,死亡率高。

8.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采取以下基本卫生行为可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包括手部卫生、呼吸卫生、食品安全措施。

手部卫生:在准备食物前、中、后;吃东西之前;使用卫生间之后;处理动物或者动物排泄物;手脏时;照顾家中病人时要洗手。当手部明显肮脏时,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如非明显肮脏,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呼吸卫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在使用后尽快扔入有盖垃圾箱,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采取手部卫生措施。

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9.禽流感流行期间为什么不提倡家庭自行宰杀禽类?

目前,由于国内部分地区发生了禽流感疫情,我们最好不要自行宰杀禽类食用,因为直接接触家禽的粪便或呼吸道分泌物时就有感染禽流感的危险。如果养殖户随意宰杀,对血液、废物和污染的水不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病原传播扩散。

10.日常生活中,公众如何保护自己?

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时还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畜。

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与病死禽类的密切接触,一般公众这种机会很少,感染的机会并不多。但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应尽量避免与禽、鸟类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2)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不要吃生的或者半生的鸡蛋;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在加工处理禽、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3)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要购买经过检疫、加工的禽肉制品。

(4)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5)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11.人如果接触了禽鸟该怎么办?

应尽量避免不必要地接触禽鸟,特别是病死禽鸟。如果接触了禽鸟或被禽鸟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后,应该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洗手。即使与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也不要恐慌,因为家禽将病传染给人的机会很低。如果接触后出现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如实告诉医务人员你的接触史,以便正确处理。

12.预防禽流感,如何选择消毒剂?

常用的一般消毒剂均能将禽流感病毒杀死。洗涤和对物体表面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0.1%双联季铵盐或0.1%的消毒净;禽舍内空气消毒可用氯制剂;环境、禽舍及用具的消毒可采用0.1%84消毒液、0.1%过氧乙酸、1%~2%福尔马林溶液、1%~2%的火碱溶液、0.5%~1%的复合酚和5%的漂白粉溶液等;纺织品的消毒可用250毫克/毫升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也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禽舍、笼具用次氯酸钠清洗后再用福尔马林熏蒸较为彻底。具体使用方法按产品说明书进行。

13.目前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作者单位为常州市疾控中心)

篇5:防控H7N9禽流感工作方案

为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学校防控H7N9禽流感疫情的应急处臵工作,普及防治知识,完善应急处臵机制,减轻直至消除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体目标

根据《永寿县教育局关于做好校园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的精神,全面做好我校H7N9禽流感预防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开展H7N9禽流感及春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和家长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强化防范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不必要的恐慌情绪,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组织管理

(一)建立H7N9禽流感防控相应机构,成立由校长负责的我校防控H7N9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部署和落实学校H7N9禽流感防控的各项具体工作。我校防控H7N9禽流感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永军 副组长:闫涛

领导成员:孙晓庆

何晓燕

张晓娟

豆芦花

杨晓玲

康文娟

刘爱红

张慧芳

领导小组职责:

组织协调学校内相关部门做好日常预防工作;建立健全甲型H7N9流感防控责任制度并落实到人;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认真落实甲型H7N9流感防控措施;开展对学校师生的卫生宣传教育;建立学生缺课登记追踪制度,查明学生缺课原因;随时了解学生家庭成员外出的基本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发现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的学生,要及时督促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甲型H7N9流感病人或疑病人的隔离消毒工作;收集汇总有关信息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有关部门汇报学校甲型H7N9流感病例发生情况和甲型H7N9流感防控情况。

(二)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医疗组、消毒隔离组、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学校设有H7N9疫情报告员:孙晓庆

1、宣传组 组

长:何晓燕

成员:张晓娟

豆芦花

组长负责收集定期公布H7N9流感疫情动态;印发H7N9流感防控宣传资料;负责学校内H7N9流感防控宣传栏;印发《告家长一封信》;对学校教职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成员负责学校广播宣传和班级板报宣传的检查。

2、医疗组: 组

长:康文娟

成 员:各班班主任

(1)、各班班主任负责组织该班的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凡发现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的学生,必须作好详细登记,如需送医院的,及时通知家长,作好病因追踪的详细记录;当班上发生两例发热学生时,上报学校。(2)、孙晓庆:负责全校发热学生和因病缺课情况汇总,上报安保处;做好发热学生和因病缺课学生的情况追踪,作好详细记录。当出现学生流感样疫情时,要在第一时间(2个小时内)报学校由学校上报县疾控中心和教育局;

3、消毒隔离组: 组

长:秦高峰 成员:孙伟

每天对教室、寝室、实验室、厕所等学校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作好消毒记录。

4、保卫组: 组

长:闫涛 成员:保安人员、门卫严格执行外来人员的管理规定,做好体温测量,凡发热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组长负责:一旦疫情发生后,组织校保卫组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值班人员,按H7N9流感领导小组的指令,迅速到达指定位臵进行警戒,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隔离。

5、后勤保障组: 组

长:李广儒 成员:李海荣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

要高度重视H7N9禽流感及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完善领导和组织责任制,积极配合卫生、疾控和动物检疫等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利用校园广播站、板报等平台进行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师生科学饮食和卫生安全意识,敲响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的警钟;同时做好思想稳定工作,确保师生学习和工作秩序稳定。

2、落实防控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1)、坚持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班主任要坚持对学生每日晨、午检,对学生进行询问,对生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以及主要症状,对因病缺课的学生要弄清缺课原因,对生病的学生要弄清学生的主要症状,如为发烧及咽痛、咳嗽等疑似流感症状的学生,通知家长将学生郑医院治疗,治愈后凭医院痊愈证明返校学习。(2)、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对水源的监控与检测,教育学生不喝生水。(3)、做好健康教育,消除恐慌心理。学校密切关注H7N9流感的流行趋势,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加强宣传力度,有效利用校园广播、班会课、健教课、宣传栏、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深入地进行预防H7N9流感知识的专题宣传和防治动态的相关报道,普及H7N9流感防治知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卫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消除恐慌心理。(4)、保持空气流通及环境卫生。

教室、办公室、、食堂、各部室等室内经常通风透气,使空气流通、新鲜。大力整治学校内部各处环境卫生,清除“四害”滋生地;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加强学校洗手设施的完善和管理,努力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课间到室外进行适量活动,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5、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各班应加强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做好晨检。

“早报告”:出现肠道传染病症状患者,及时上报学校,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上报有关单位。

“早隔离”:如发现学生中有传染病出现,要隔离病人,回家隔离治疗,病人需隔离至传染病消失后才能与其他同学接触;对密切接触者或疑似病人,应暂时隔离观察,至潜伏期过后才可与健康人接触;发生传染病的场所、宿舍等要打开全部门窗,通风换气照阳光,并用药物喷洒消毒。“早治疗”:发现病例,应及时就诊和回家休息。病愈的学生,退热、皮疹消退后,按照规定隔离期满,凭医院痊愈证明方可到校。

加强对有关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师生就诊登记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及时向县疾控中心和教育局教育科报告。

6、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的督促检查

按照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部署和要求,进行专项检查,对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防控措施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和整改,确保学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特别要加大对落实食品卫生安全措施情况的检查力度,消除有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各种隐患,确保学校师生员工身心健康。

三、疫情监控

1、落实晨检制度和报告制度,明确各年级及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出勤和身体健康情况,对因病缺席的学生,要确定掌握病因,要掌握全体师生的身体状况,对体温超过38℃或身体异常及有可疑症状者要密切观察,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学校及时上报县疾控中心和教育局。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密切关注与校外来访人员(回归人员)、回乡人员有密切交往的师生。掌握相关师生情况,做好登记调查。对疫区邮寄物要认真消毒和监控。

四、紧急疫情应急处理

学校一旦发现H7N9禽流感流感疫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一)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学校疫情通报。

(二)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必要时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三)发现疑似H7N9禽流感疫情时,立即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和疾控部门,并采取果断措施,对病人实施严格隔离。对甲型H7N9流感病人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迅速、严密、彻底地做好全面消毒工作;对与甲型H7N9流感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就地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1周以上,待未发现流感样症状并经指定医院医生检查确认后方可复课;教室、阅览室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做好消毒工作。

(四)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五)如果疫情加重时,要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学校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疗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六)在疫情加重时,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活动和会议的时间;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活动应暂缓进行。并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必要时报请县政府同意,实施全面或部分停课。

五、责任追究

实行责任追究制,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H7N9禽流感疫情大面积爆发者,视情节轻重,给有关责任人以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篇6:小学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的和依据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防控流行性疾病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通知精神,崆峒区教育局发《关于做好全区教育系统当前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加强我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病的扩散蔓延,切实保障我校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做好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幼托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原则

树立“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平时,敲警钟,以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采取相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迅速控制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疫情鉴定和防治疫情工作。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1、从思想上重视。

2、坚决果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3、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确立“晨检、午检、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三、强化组织管理

(一)高度重视,组织领导

当前正值春季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易发季节,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全体师生要充分认识春季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特别是H7N9禽

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传染病防控工作摆在相当重要的议事日程,强化领导,健全组织,明确责任,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扎实做好防控工作。

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由校长负总责,副校长亲手抓,按照“分级负责各司其职”的原则,实行领导负责制,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共同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为切实强化流行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学校成立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主任、科任教师

(二)明确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本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动员、组织和协调,督导各班级落实防控工作。组长对我校疾病防治工作负总责,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本校流感应急防控工作;副组长负责安排落实,督导检查,负责落实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小组成员负责完成安排的具体工作。

2、各班主任应根据工作部署,落实防控工作方案。负责做好学生工作,组织、协调,落实在班内的疫情监测、上报、隔离、联系家长及学生紧急疏散等工作。

3、学校设立以下专门工作人员:

资料员一名

学校信息报告与宣传教育培训员一名

影像记录员一名

档案管理人员一名

四、疫情监测

1、班主任做好一日两检工作,晨检(7:20——7:50)和午检(12:30——13:00),重点检查以发热、干咳、少痰、乏力、头痛、关节和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为特征的学生。每天必须认真填写相关表册并及时报送于资料统计员。若发现疑似情况,应立即向副组长报告。监测时要一个学生不遗漏,认真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测、五访、六记”。对缺课学生,做好统计,对缺课原因追踪记录。一定要每时每刻观察学生可能出现的病情。科任教师在课堂中应密切注意观察学生情况。若发现病情应及时向班主任反映,向副组长报告。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2、各班级负责开展流感的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准确预警预报疫情;各班应做好缺课学生追踪随访工作,对出现发热、干咳、少痰、乏力、头痛、关节和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相似体征的学生应做好就诊跟踪、及时上报等工作。

3、凡学生出现与流行性疾病症状相似体征者,须立即与家长联系,使学生到相关医疗部门进行诊治,病愈后须出具相关诊断证明方可复课。

五、资料统计整理与信息报告

1、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24小时信息畅通。全体教师24小时不得关机,确保信息互通有无,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2、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为我校防控工作资料员,负责相关资料的记录、统计、收集、整理、送交等工作。每次监测完毕后,班主任应及时将相关资料向资料员上交,统计员详细准确地汇总统计好各班情况后,将全校最终情况以书面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向信息员报送。资料员向信息员反馈情况时间,早上不得迟于8:30,下午不得迟于2:30;学校信息员每天必须与早晨9:00前下午3:00前向学区杨宝玉老师报告监测结果。报告电话:139

3、同志为我校信息报告员,负责信息报告工作。

4、出现H7N9禽流感症状或疑似症状,实行逐级报告制度。发现学生发生疑似H7N9禽流感症状时,必须立即向组长或副组长报告,接到报告后相关领导应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按要求向学区和乡卫生院报告。

学区报告电话:1 13

乡卫生院报告电话:138

5、任何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授意向他人隐瞒、迟报、谎报流行性疾病疫情,对违反着将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6、学校做好资料统计、收集整理、信息报告记录和档案归档工作。每周五下午3:30前资料统计员将本周的相关资料交由副组长验收检查,经副组长验收签字后,统计员再将整理好的资料交于档案管理员存档。

7、资料员有义务有权利有责任向行动拖拉的班主任催要资料,可随时向副组长反映各班主任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资料送交情况,将如实计入《小学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日志》,并以此作为本学期教师考核备案资料。

六、加强宣传工作,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要加强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提高我校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

2、利用班会、队会、安全教育课、黑板报等形式普及流行性疾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对手足口病的了解程度,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准确把握宣传导向,在疫情的宣传上做到不抢先、不猎奇、不炒作,以免加剧师生恐慌心理,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3、各班要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控知识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有教学方案,每周五将教案交与统计员。

4、学校培训员:

培训对象:全校师生

班级培训员:各班主任

培训对象:各班学生

5、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要把流感等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作为当前我校卫生防病宣传教育重点,通过健康教育课及其他多种宣传形式向师生、家长开展春季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特别是H7N9流感的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引导学校师生和家长了解H7N9流感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树立可防、可控、可治的信心,做到对疫情防控不恐慌,不漠视。教育并督促学生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经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接触禽类(家禽、野禽)、牲畜等易于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动物,一旦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立刻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如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看病,留在家中休息等。

注意教室卫生、寝室内外的卫生,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交叉感染的机会。加强营养,合理搭配膳食,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学生不要随便采摘和食用野果、野蘑菇,不吃过期变质食品,不吃不洁食品,不喝生水,做到“洗净手、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从源头上减少疾病传播,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七、校园师生管理

1、实施校园控制,封闭教学,禁止车辆和闲杂人员出入,学校大、小门上锁,无校长许可,任何人不得开启。

2、加强中午进出人员管理,值周员辅导员要亲自抓。少先队要指派得力人手把守校门,严格登记,禁止学生外出,严格限制进出人员。有特殊情况需外出必须持班主任签发的临时外出假条,方可出校门。

3、禁止学生乱窜教室、乱窜校园,学生以疏散性活动为主,减少集体活动。班主任要确保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活动。

4、学生早晨上学自感身体不适或有皮疹、发热、咳嗽、腹泻、呕吐、肌肉痛、疲倦、眼睛发红等症状向班主任老师电话请假。

八、开展卫生运动,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保证学校食品安全。

1、全体师生要齐心协力搞好环境卫生,彻底消灭校园内脏、乱、差,特别是垃圾堆放区和厕所卫生。每日要焚烧纸类垃圾并做好掩埋,厕所卫生做到垃圾必须清扫干净,粪便必须每日掩埋。每天检查灶房卫生情况,并组织协调对灶房的卫生消毒工作。

2、各班主任应叮咛学生大小便入坑,保证厕所内无粪便、无尿液。

3、做好消毒工作。我校执行日消毒制度,消毒区域为厕所、教室、灶房及教师办公室;消毒时间为课外活动期间。做好消毒工作记录。消毒时消毒应戴好口罩和橡胶手套。

4、学生每日到校时将教室窗户打开,长时间通风透气。

5、做好校园保洁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学校进行评比并予以考核。对于卫生打扫特别突出的视情加分。

6、要立即行动起来,集中开展一次全面卫生环境治理和消毒处理工作,重点做好食堂、宿舍、教室和厕所等公共场所以及饮用水设施的清洁与卫生消毒处理工作,消除有可能导致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发生的各种隐患。

7、要坚持经常性的卫生扫除,强化卫生检查,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加强学校食堂和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堂和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要按照规定严格食品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不得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未经检疫的家禽、家畜不得自行宰杀加工,加工食品时要确保煮熟煮透。有营养餐贮藏室、自备水源、水窖或水池的学校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等管理工作,定期请当地卫生

部门进行水质检测,确保饮水安全。

九、后勤保障

马长岳同志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为消毒人员配备必要的用具,如84消毒液、喷雾器、橡胶手套、口罩、温度计、石灰等。

十、应急措施

1、在发现疫情后,相关协调人员迅速到达现场,立即与卫生、疾控部门联系,立即通知家长将染病学生送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并仔细排查是否存在遗漏。

2、一旦出现疫情,要积极配合政府、协助医疗等部门做好染病学生的治疗、康复工作,做好学校未染病学生及家长的预防及情绪安抚工作。

十一、当前几项工作

1、班主任要通过学生发送给每位家长一份“告家长书”,保证学生人手一份H7N9流感等传染病防控知识。

2、请卫生院包校人员于第八周周五前起对我校进行一次全校性防控知识培训。相关联系协调工作由马世雄负责。届时相关人员做好影像记录工作。

3、要在4月15日当日进行一次全面彻底卫生大扫除。此项工作由值周员负责组织实施。卫生大扫除要不留死角,教室、宿舍、实验室、仪器室、储藏室、食堂、厕所、室外环境等都要全面彻底清洁。

4、要在4月15日当日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工作,利用醋蒸汽、84消毒液、万洁消毒液、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消毒。以后每周消毒一次。

十二、工作纪律与责任追究

1、全体教师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H7N9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当作政治任务来做。

2、在工作期间,各位教师必须无条件服从学校的的安排和调度,随时完成临时交办的工作。

3、学校对教师落实防控工作部署安排的情况随时进行督导检查,教师应査缺补漏,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对存在问题严肃处理。对不履行工作职责的教师,上报学区,做出停止工作、停职检查的处理。

4、校长是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班级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谁承担工作任务,谁就是责任人。

5、实行责任追究制。对于未按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迟报、谎报疫情的;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不按要求做、不服从工作安排的;对于对卫生部门和行政部门的督查、指导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它方式的、阻碍干涉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其责任直至刑事责任。

十二、此方案自2013年4月15日起实施。

乡小学

2013年4月15日

篇7: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充分认识做好动物H7N9亚型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于洪区重大动物疫情稳定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二、切实加强疫情排查和监测工作

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动物疫病防控科对辖区内动物流感疫情进行一次全面排查,认真组织开展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按规定处置。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和举报核查制度,对不履行疫情报告职责,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和阻碍他人报告疫情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三、切实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科要加强对死亡畜禽的防疫监管,防止随意丢弃死亡畜禽,严防死亡畜禽进入流通、加工环节。严格输入动物及动物产品全程监管。省外输入用于饲养、经营的相关易感动物,必须经指定通道进入并在隔离场隔离检疫;输入动物产品的,应当在指定地点接受检疫。

四、切实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于洪区疫控科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辽宁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防控机制,规范应急程序,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各项准备,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迅速报告,及时采样送省疫控中心进行实验室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防止扩散蔓延。

五、切实做好宣传工作,科学防控

篇8: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方案

1 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

春季气温回升, 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易发高发期。加之, 当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死亡病例出现, 禽流感变异毒株扩散范围不断扩大, 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各镇 (街)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要认真落实好本辖区内规模养殖场、养殖密集区、候鸟迁徙区的疫情监管、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重点区域安排专人24h监控, 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有效防止突发动物疫情的发生。对各种渠道举报的疫情, 要按照有关要求, 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认真核查, 严禁“谎报、漏报、瞒报”。

2 狠抓动物卫生监督检查

区、镇两级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及台儿庄道路动物监督检查站要切实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并坚持24h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确保应检必检, 并执行调运畜禽申报制度, 严禁养殖场 (户) 到疫区非法调运畜禽。对未按要求进行强制免疫、经营无检疫证明和病死动物、动物产品者, 严格依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同时, 发动212名村级动物防疫员, 全面摸清各类规模养殖场 (户) 的基本情况, 如疫苗购入渠道、畜禽及其产品购销渠道是否符合要求, 免疫、消毒工作是否按程序实施, 对病死动物是否严格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等, 并认真填写各项监管记录, 确保资料齐全, 备查。

3 强化应急处置工作

区、镇两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 结合新的防控形势,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并根据预案和应急处理需要, 完善各项应急防控物资, 做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所需疫苗、消毒药品、防护用品用具等物资储备, 确保物资齐全, 并均在有效期内, 关键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同时, 积极开展疫情应急演练, 提高疫情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4 严格消毒灭源工作

消毒灭源是控制传染病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各级、各部门要督促各畜禽养殖场、交易市场、定点屠宰场 (点) 、养殖密集区、候鸟迁徙区以及贩运等流通环节建立健全消毒灭源制度, 完善消毒设施, 并安排专人监督, 严格执行消毒灭源制度, 定期开展消毒灭源工作。消毒工作要求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消毒要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切实达到消灭病源、有效阻断疫病传播途径的目的。

5 强化督导检查, 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篇9: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原则,采取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疫情发生。

二、防控任务

按照县2月5号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工作会议精神,活禽市场关闭及消毒及乡镇卫生院防控工作在镇政府统一领导下,尽职尽责完成各项防控任务。

1、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针对本地补栏家禽、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等薄弱环节,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强制免疫工作,尤其要做好种禽、规模养禽户的程序化免疫接种工作。对水禽饲养量大、林下土鸡规模养殖户、养禽密集区域,要科学启动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春季强免工作。

2、H7N9禽流感监测。针对当前的形势开展一次全面的疫情普查,尤其是规模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从外地调入商品家禽及产品较多的地方。

3、家禽防疫重点场所消毒。对家禽养殖、屠宰及活禽交易等重点场所全面实施消毒灭源工作。

4、动物检疫监管。要进一步加强家禽的产地、运输、屠宰检疫工作,禽类及禽产品凭检疫合格证运输、上市销售。对检疫监管过程发现的病死畜禽要严格无害化处理。

5、H7N9禽流感防控宣传。H7N9禽流感可防可控,要加强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引导社会公众理性消费禽类产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防止恐慌,指导兽医、养殖从业人员等密切接触者规范操作,做好高危人群防护工作,普及科学防控H7N9禽流感知识。

6、应急值守。做好突发疫情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履行责任制。一旦发生疫情,能快速反应、及时应对,果断处置。

三、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河口镇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领导组。由陈正文镇长任组长,成员有:孔令奇、陈长辉、陈远、曾现宏、罗运方、程宏、李道龙、赵耀、刘厚红、王辉、何正品。

2、开展工作督查,确保取得实效

领导组成员带队,到市场开展工作督查禽流感免疫,监测排查,消毒灭源,检疫监督,无害化处理,应急值守,信息报送等工作是否落到实处,确保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3、强化应急物资贮备

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及时调购疫苗、消毒药品,防护用品等防控物资,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4、明确工作纪律

镇有关单位,为了保证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工作顺利实施,在社区值班岗亭设立临时处置办公室,由领导组成员专人排好值班。并将处置情况如实记录在案,对未及时按要求关闭活禽市场的可以强行关闭。

篇10: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H7N9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截止4月16全国共报告7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6人,根据报告全国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处于散发状态,为保护员工健康,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现将有关禽流感防控知识梳理如下。

一、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认为: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根据对现有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专家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为禽源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来源于被感染的禽或其污染的环境,接触被感染的禽或暴露于活禽市场是人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

2、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3、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

4、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H7N9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目前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特征的认识还有限,病毒感染谱不清,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尚不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专家提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

四、如何预防H7N9流感

目前已有证据提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早报告: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鸡鸭鹅及鸟,立即向当地兽医或卫生部门报告。

2、早就医:接触病、死鸡鸭鹅或鸟后,如果出现发烧及咳嗽,要立即就医。

3、勤洗手: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若曾接触,须尽快用肥皂及水洗手。儿童应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禽。

4、养成爱清洁习惯:鸡鸭鹅或鸟类养殖和售卖人员要经常清洗衣物、经常清洁鸡棚鹅舍及运输工具。

5、隔离饲养:新买的鸡鸭鹅或鸟类要分开饲养2周,不要让鸡鸭鹅进入住宅,儿童要避免与鸡鸭鹅或鸟类密切接触。

6、妥善处理病死禽:不宰杀、不买卖病死鸡鸭鹅;如果发现病(死)禽、畜,不要自行处理,应报告有关部门。病死的禽、畜要深埋(不要随意丢弃)。

7、注意饮食卫生,加工、保存、食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在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禽肉、蛋类等食品;不购买未经检疫的禽肉制品。

二是生活中要注意以下细节

1、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预防感染他人。

3、室内勤通风换气,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

4、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增强身体抵抗力。

5、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6、外出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7、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一旦出现发烧、头痛、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篇11: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讲座

一、2014年安徽庐江县已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今年2月份以来,包括我省在内的部分省份持续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2月份,罗河镇已确诊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

二、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

H7N9禽流感感染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科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纵膈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三、如何预防H7N9流感禽

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我们该怎样预防H7N9流感禽呢?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1、开窗通风: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家里,都要注意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窗换气30分钟,每天1~2次。

2、勤洗手:要勤洗手,无论是饭前便后,还是待人接物后,特别是在接触禽、蛋等东西后,一定要用消毒液、洗手液,五指交叉,活水洗手。

3、掩面而嚏:无论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家中密闭空间,当要打喷嚏、咳嗽时,要用纸巾或手帕掩住口鼻,以免通过飞沫传播病菌。

4、带口罩:如果要外出,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带上口罩还是有一定的预防病毒传染的好方法。如果需要清理死禽或者禽类粪便,则需要带上卫生手套以及口罩后处理。

5、高温烹食:根据媒体宣传,h7n9禽流感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100℃的高温一分钟便可消灭。因此,对煮食禽蛋类食品,一定要100℃的高温烹调数分钟后才能食用,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鸡、鸭、鹅及鸡蛋等。

(二)远离传染源

1、不接触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如非必要,不要去花鸟园、养鸡场等有潜在禽类病毒传染源的地方,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更不要捕捉,喂食鸽子、野生鸟类等。

2、不去密闭场所:如非必要,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密闭场所,如酒吧、夜店、电影院等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地方。

3、选购卫生食品:对于要选购肉禽类食品,要到品质有保障的商店、超市购买有食品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的肉禽类产品,并做到高温煮食。

(三)提高自身抵抗力

1、早睡早起:不熬夜,做到早睡早起,每晚11点前,务必入睡。通过高质量的睡眠,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2、加强锻炼:多运动,可以到户外空气流通的地方,跑步、打羽毛球、打太极拳等活动。通过锻炼来提高自身抵抗力。

3、补充营养: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绿叶菜和水果,如苋菜、芹菜、西兰花、黄瓜、橙子、猕猴桃、小番茄等,通过摄取足够的营养来提高自身免疫力。

一旦发现自身有高热、呼吸困难等h7n9禽流感现疑似病情,千万不可隐瞒,要及时去医院就医,通过专业的医疗技术和医师来为自己排查病情,早日康复。

同学们, H7N9 禽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因此大可不必过于恐慌害怕。只要我们保持环境空气流通、清洁卫生,做好日常预防,就一定能远离H7N9 禽流感。

泥河镇瓦洋小学

篇12: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工作方案

1对象与方法

1.1市辖3所国家级和21所市级流感哨点医院监测的流感样病例和重症肺炎病例,由医疗机构采集呼吸道标本,由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鉴定。

1.2从事禽类养殖、宰杀、加工和销售的职业高危人群,由区级疾病控制机构进行摸底调查,社区医务人员进行每日随访监测。

1.3可疑病例:医疗机构经本级专家会诊,高度怀疑为感染H7N9病毒的病例。疾病控制中心和报告可疑病例的医疗机构分别采集病人的上呼吸道平行样品,由疾病控制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立即开展甲、乙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H5、H7亚型的检测。

1.4风险评估采用风险矩阵法进行评价。

2结果

2.1风险评估结果

选择具有应急、传染病、流行病、消毒、检验、健康教育专业背景的专家10名,从流行概况、传染源、传播媒介、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临床特征及针对性免疫手段等方面分析疫情在本市发生和传播的可能性、疫情的可控性以及疫情发生后果的严重性[4]。经过专家评估,确定疫情发生的可能性为5,严重性为3,风险等级为8,属高风险。

2.2流感样病例监测

全市21家市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3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59家设置发热门诊的医院累计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338 368例,其中流感样病例10 873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3.21%。3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480份,其中65份标本为阳性(季甲H3型53株,新甲H1型12株),阳性率为13.54%,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2.3高危人群监测

在全市开展了禽类养殖场、屠宰场、活禽批发及交易市场等场所人感染H7N9禽流感高危人群摸底调查[5],并对确定为禽流感职业暴露高危人群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工作[6]。哈尔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监测禽流感高危人群179 075人,未接到流感样病例的报告。

2.4重症肺炎病原学监测

累计采集68份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标本,有17份样品阳性,其中2份H3N2流感病毒,3份新H1N1流感病毒,2份为人偏肺病毒,7份为腺病毒,1份为鼻病毒,1份为新H1N1流感病毒,1份为新H1N1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混合感染,68份样品均开展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无阳性样品。

全市共有3所医院报告了11例可疑病例,其中省级医院报告10例,市级医院报告1例;从年龄分布看, 10岁组2例、30岁组4例、60岁组5例;从职业分布看,离退4例、农民4例、学生2例、不详1例;从性别分布看,男性8例、女性3例;从地区分布看,本市病例8例,本省其他地市3例。报告病例中,发热38℃以上的6例,占54.55%;有禽类接触史的6例,占54. 55%;X线诊断为肺炎的11例,为100%;白细胞正常偏低的5例,占45.45%。经实验室检测,全部排除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3讨论

虽然哈尔滨市无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但本次应急响应信息敏感、反应迅速,多措并举,各环节部署周密,为严防疫情、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3.1信息高度敏感,应急部署行动迅速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哈尔滨市疾控中心信息高度敏感,信息人员在每天进行疾病相关信息检索时,第一时间获知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信息,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并将最新疫情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发给相关领导。

4月3日,媒体通报了新增病例,预示着疫情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哈尔滨市疾控中心快速响应,于当日9时召开了人感染H7N9疫情防控专题会议,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要求从疫情信息网络监测、病例监测、实验室检验、小分队现场调查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部署,严密监控H7N9流感疫情的动态。同日10时,召集了中心10支应急小分队进行了强化培训,30名队员开始值班备勤。主动取得了黑龙江省疾控中心的帮助,同日下午15时,建立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3.2全面部署防控工作,各项措施全面启动

在国家三个防控方案下发后,市疾控中心立即调整部署,全面开展疾控战线和社会层面防控工作。

3.2.1制订防控预案,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立即由应急办组织制定了《哈尔滨市疾控中心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建立了防控组织机构,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组和9个疫情防控工作组,明确了职责分工。

3.2.2组织中心专家解析国家防控方案,制作疫情报告处置流程连夜组织中心专家委成员、应急办、 传染病所、信息所、消毒所和病毒检验专家对三个方案进行认真梳理,结合哈尔滨市实际情况,制作了从疫情报告到现场处置全过程的6个工作流程图,做到了各项处置措施规范、各环节严密对接。

3.2.3规范全市疫情处置工作,编制21个技术文书模板各专业依据职责分工,分别编制了疫情接报登记、疑似/确诊病例登记、病例/密切接触都医学观察通知单、解除隔离通知单、疫情处置人员防护标准等21个技术文书模板,下发给所辖区、县(市)疾控中心, 用于规范全市疫情处置工作。

3.2.4开展培训演练,提升疫情防控能力针对哈尔滨市可能发生的第1例病例,开展了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同时利用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开发的“卫生应急处置关键技术集成与在线培训演练信息云平台”开展全市疾控专业人员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自助式在线培训与演练,取得了良好效果。

3.2.5争取经费支持,加强物资储备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补充加强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在原有物资储备基础上新增队伍防护、检验检测、消杀药械、 生活保障等物资7类68种3 000余件。

3.2.6建立了每日疫情防控会商制度和兽医畜牧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建立了防控领导小组和各工作组会商制度,每日对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进行研判, 制定下一步疫情防控措施。建立了兽医畜牧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建立了联络人制度,每周定期互相通报禽间和人间疫情情况,随时沟通突发疫情信息[7]。

3.2.7建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动态专刊》,及时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及时收集汇总分析国内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动态,编写《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动态专刊》每日1期,向卫生局、中心相关领导、中心各专业科室提供信息,为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

3.2.8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组织制作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宣传动画片,刻录光盘下发到各区爱卫办和疾控中心,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播放; 编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30万份,下发给各级医疗机构、学校和社区;制作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题宣传板,利用 “4.7世界卫生日”、“5.12防灾减灾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日”、“世界无烟日”等宣传契机向社会公众发放[8]。同时充分利用12320卫生热线面向大众宣传防治知识,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纳入热线解答范畴,将疫情防控上升到维护社会安定的高度,积极解答百姓疑惑, 粉碎谣言,避免社会恐慌[9]。

3.2.9与新闻媒体密切配合,宣传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设立了以中心主管副主任为发言人,以各相关专业科室主任为专家的新闻媒体沟通队伍。多次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将全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进展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向社会进行发布[10]。

摘要:文章就哈尔滨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经验进行了探讨与交流。主要通过开展风险评估、流感监测、禽流感职业高危人群和不明原因肺炎主动监测,提高病例发现的敏感性;对报告的可疑病例采集双份平行样品进行检测,同时落实多项防控措施,为实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传染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安徽发生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EB/OL].(2013-03-31).http://www.moh.gov.cn/mohwsyjbgs/s3578/201303/44f25bd6bed14cf082512d8b6258fb3d.shtml.(电子公告)

[2]田晓晨.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汹汹来袭[J].微生物与感染,2013,8(2):131-132.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苏省卫生厅4月2日通报发现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EB/OL].(2013-03-31 ).http://www.moh.gov.cn/mohwsyjbgs/yqxx/201304/3 e3528fa07d14286a5ad464a7088ce15.shtml.(电子公告)

[4]崔淑娟,孟冬梅,石伟先,等.美国禽流感防控体系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3(1):79-80.

[5]王文邦,吴峰,孙华明,等.未雨绸缪严防严控切实做好非疫区部队禽流感防控工作[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25(2):127-128.

[6]罗山虎.京山县人禽流感防控工作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2007,5(7):71-72.

[7]曹广文.新型H7N9流感防控中的公共卫生问题与应对对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6):581-584.

[8]陈健,毛盛华,胡家瑜,等.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与防控策略[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34(6):585-590.

[9]赵思阳,石杲,李保荣,等.H7N9禽流感及其预防控制的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5):473-475.

上一篇: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一篇:中学生珍惜时间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