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收获和感受

2022-06-26

第一篇:读书的收获和感受

我的收获和感受

今天,妈妈给我们讲了一堂关于动物的知识。

我收获了动物们的“隐身术”。我突然发现,原来动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一身迷彩服呀!只不过它们的是天生就有的。

听完这节课后,我从中感受到我们人类也有可恨之处呀!比如:污染河水、乱砍伐树木、用动物们的皮毛来做衣服……

以后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动物吧!如果可以的话,在这里我就先替小动物们谢谢大家了!

第二篇:我们对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这次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我们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把活动搞好,讨论活动的主题,问卷题目的设置,小组的队名和口号等。我们小队分为三个小组,一小组负责编写调查问卷,以及问卷的结果的统计,二小组负责问卷分析以及写调查报告,三小组负责做PPT和采访杨宗丽老师。周二早上,我们早早的起来到大礼堂进行场外拍摄。我们事前准备好了台词,轮流进行录像,然后集体合影。周五中午,我们有机会采访了杨老师,杨老师谈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三个途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早期的影响和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其个人的影响等,对杨老师的采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认识。

当然,我们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说,我们找场地,一起写调查报告。由于空教室有限,我们又不方便大声讨论,于是我们拿着笔记本电脑来到文华楼十二层,在楼道里找到较大的一块空地,就忙着写调查报告。由于缺少桌子,椅子:又没有电源供应,我们的工作不能进展,不得不转移到宿舍。可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我们又陷入了分歧。我们好好的分析了一下问卷的调查结果,决定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我们每个人负责一小部分,然后将每个部分汇合起来组成一篇报告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改。由于我们分工合作,任务完成得很快。我们真正尝到了合作的甜头。

还有就是,我们进行户外录像时,有一个镜头需要我们全体来完成,这样就少了录像的人,恰恰在这个时候又没有人路过,我们不得不停下来,幸运的是,我们就近找来了一位锻炼身体的老奶奶,老奶奶很热情地帮我们录像,可是录了两次都没有成功,但我们还是真诚的感谢她的帮助,送走了老奶奶后,我们找来了保安帮忙,顺利的完成了镜头的录制。我们做PPT时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难,为了使PPT新颖,我们决定用绘生绘影,可我们大部分都不会做,于是抓紧时间学习了一些技术和方法„„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快乐,大家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即使是困难也无所谓,我们相信团队的力量,我们分享团队的快乐。

这次实践活动还增加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通过上网和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我们对马克思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远远地超越了课本和课堂上所介绍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马克思,或者说是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思的另一面,比如我们所了解的马克思在青年的时候就已经锋芒毕露了;中学毕业论文中表露他要选择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的宏伟抱负;23岁就已成为莱茵报的主编;马克思有许多著作„„可是我们却很少知道马克思年轻的时候,曾沉迷过写诗,并自认为是个天才的诗人。以至于马克思的父亲,一个很有名望的律师,曾在一封写给马克思的信中语重心长地说:“如果看到你将来成为一个平庸的小诗人,我会非常痛心的。”尽管非常痛苦,马克思还是放弃了成为一名诗人的梦想„„

我们太多的关注马克思毕生的成就,以及这位千年思想家对人类的贡献和影响。甚至有些人认为马克思是神,是天才,只有他这么聪明的人才能写出《资本论》这样的伟大著作„„对于这些评论我们不可否认,可是你们可曾探究过马克思成功的秘诀?马克思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艰难的人生旅途:几乎长达40年的流亡生活,40年的拼命工作,40年的贫困和牺牲。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奋斗以及对资本主义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都诅咒他、驱逐他。他不得不携持家人四处转移,甚至离开自己的祖国,飘泊海外。 “我是世界公民 ”,这是马克思的名言,也是马克思革命流亡生涯的真实写照。

所以,朋友们,请不要向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低头,不要因为成功迟迟不肯垂青于不断

奋斗的你,而放弃你自己;不要抱怨自己的不聪明,就与成功无缘。多想想马克思吧,想想他成就背后的苦难与辛酸,你也许成为不了他,但你可以成为像他一样,被生活打不倒的人。

————11月6日

第三篇:第一次军训的感受和收获

你还记得第一次军训是什么时候吗?军训结束了,你会永远不忘记第一次军训吗?今天小编整理了第一次军训的感受和收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次军训的感受和收获1

少年时代是无忧无虑的吧,也许是时代的进步吧“愁”推给了我,我是一个极为讨厌军训的人,想到九月一日的到来,我愁上加愁,否认的是这次军训我得到了很多。

为期七天的军训眼看即将结束,脱下那厚重的军装,不久我们的军人生涯也会伴随着一声一声洪亮的口号暂时拉下帷幕,拖着疲惫的身体,痛楚竟有时让我在这漆黑的夜晚久久不能入睡。

还记得那晚接到老师送上军服的兴奋,还记得和教官初次见面的激动,从那一刻起,我总算明白我并不是讨厌军训的人只是心中的畏惧感满满的,一直没有放下而已。

第一次站军姿,我都快哭了,然而我很自豪,因为我学会了坚持和忍耐,在炎炎烈日下,我必须身着军装头戴军帽,昂首挺胸站在队列中,虽然我很累,但我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兵,作为一个兵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坚持。

细苗不经历风霜洗礼怎能长成参天大树,邹鹰不经历狂风骤雨怎能飞上万里苍穹,溪流不经历颠簸流离怎能交汇于浩瀚大海,而年少的我们不经历艰苦磨练又怎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在这里,军训教会我什么是坚强的意志,教会我什么是团结的力量,在这里,我也尝到了种种滋味,我们磨炼了意志,品尝到了难咽的苦涩,我们锻造了身心,品尝了失败的痛楚……也许这七天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然而我很感谢它,它让我稚嫩的心灵变得充盈成熟,让我走出父母精心编织的暖巢,勇敢的站出来同风雨挑战。

感谢军训,感谢这次意志的沐浴,灵魂的升华,我赞美你——军训!

第一次军训的感受和收获2

嘟嘟嘟”伴随着一起嘹亮的军哨响起,我们学校为期四天的军训生活拉开了序幕。这声嘹亮的军哨声,为我六年的小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我崭新的中学生活吹响了号角。?

军训生活的艰苦是我从未想到过的,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练习,操场上似乎永远只有嘹亮的口号,整齐的步伐和挥洒的汗水,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演练,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与爬起。在练习了许多遍之后,终于成功了。

军训第一天,教官首先让我们站军姿五分钟,五分钟,在平常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可现在,烈日当头,五分钟在我们眼里就是漫长的冬季炎热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脚后跟并扰双脚成60度,挺胸收腹,双眼目视前方,大家都像电线杆子似的直挺挺地耸在地上。汗水像一泻千里的洪水,从每一个毛孔中争先恐后的喷涌出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真希望时间走的快一点,或者下一点雨刮些凉风但这些都是幻想,有时候我忍不住想动了,就会在心里默默的念,坚持就是胜利,五分钟终于到了,大家终于在教官的一声“解散”中一哄而散。???

四天的军训生活终于结束了,我早己疲惫不堪。刚学立正时,我就疑惑了,为什么体育课中经常作的动作,早己会的动作,教官为什么要如此仔细的教导,为什么一个左右转要如此煞费苦心地练习,4天的军训生活己让我明白:站军姿,是为了体现炎黄子孙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了龙的传人的毅力,练转身,体现了人类敏捷的思维。这次军训让我终身受益。

军训结束了,我知道那不是解脱,而是不舍,军训结束了,而过程的点点滴滴却成为我永恒的记忆,我会将这些珍藏,因为它们是我人生中的财富。

第一次军训的感受和收获3

在一个团体中,我们每个人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们个体,更重要的是代表这个集体,我们一个步伐踏错,就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整齐,一个动作的缓慢,就会影响整个队伍的美观,所以,我们除了不怕苦,不怕累之外,更应该发扬一种协作的精神,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为我们的集体多争一分荣誉。由此,我又想到我们日后的班级、年级乃至整个学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发挥这样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难关不能度过呢?

我深深地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没有吃过苦是不知道什么才是甜的,没有经历过辛苦劳累,是不知道什么才是幸福享受的,没有品味过军人的朴素生活,是不知道什么才是荣华富贵的……

每当我站立不稳,想要倒下时,我就握紧拳头,告诉自己: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军训生活虽然很累,但是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立正、稍息、向左转、齐步、跑步”,我坚信这些都是我们终身受用的,因为这些不仅是一些规范的动作,更是我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第一步。在“军营”中,我和同学之间建立起了真诚的友谊,有了互相团结、互相帮助、以班为家的集体观念。

在这七天里,我们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提高了毅力,而且还尝到了军人平时的劳累和甜苦,我们练就了坚强的意志,爱学习了,不懒惰了,一个个象军人一样潇洒挺拔。

军训结束了,在操场上,我们拼尽了全力,个个斗志激昂,身姿挺拔,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成绩如何,军训生活都将是我们人生当中最绚烂的一笔。

第一次军训的感受和收获4

在这之前,我总以为军训是多么令人厌恶的事情:每天喊着重复的“一二一,一二一”;每天做着单调的“立正、稍息”;每天弄的满身汗如雨下;每天大家腰酸背疼……

不错,军训是这样的,尽管辛苦,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你每天的训练,就没有今后形成整体的团体和集体主义观念。许多同学认为,这是一种无聊透顶的行为,甚至有同学认为,这是愚蠢至极的活动:除了站立、稍息、跨立等等还有什么呢?其实军训是锻炼你毅力的最好方式:当你在你需要坚持而你又挺不住的时候,你又会采取什么行为呢?是按兵不动?还是立即撤退?为了炼就坚强的毅力,为了团体荣誉,相信你会认真地坚持下去!毅力是长期锻炼出来的:成功者是如何成功的?毅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你坚持下来就胜利了!没有毅力,许多事情是办不成的。

就像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记住:军训是锻炼你毅力的时候,你要抓住这个机会!珍惜这个机会!

第一次军训的感受和收获5

军训既是一种苦,也是一种甜。刚过去的暑假里,一直在家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军训的日子则让我从天堂坠入地狱。先是在忽晴忽阴的天气里站军姿。莫名其妙的天气也打造了我们捉摸不定的心情。有时候庆幸我们只是站着,没有像别的班那样转右转左;但有时候感觉到咸咸汗在背后像虫子般不安分的爬来爬去,两条绷紧的腿如化石一样,长时间的一动不动,又羡慕起活动中的同学了。

站军姿,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坚持。我想要找一些“正当”的借口退出队伍,但身边的同学坚毅的表情告诉我没有不可能完成的事。

最终我是坚持下来了,我想,往后初中生活的道路上,我会沿用站军姿的信念,那就是坚持。如果说上午训练苦,那下午的训练更苦。教官的练习分解令人痛不欲生:上半身要挺直,不能随意晃动。一个动作就是5到10分钟的挑战,真是很累,汗水从我的脸颊上滑过,只能呼吸不能擦拭,只能立着,一直立着……与我来说,这无异是灭顶之灾,手臂痛到失去知觉,大腿整个麻木,汗水湿透衣衫……想要叫喊,可是,没有理由。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来军训,这点疼痛就是必需的。

这才军训第一天,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大的磨练等着我,我要用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困难更多的苦要我自己承担,但是我不会再畏惧困难了,我会凭着在军训中所得到的一切,战胜困难,从此不再害怕!

第一次军训的感受和收获

第四篇:《感受美好 收获希望》读书心得

感受美好 收获希望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在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本书共分六个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善良的种子‛, 吴非老师在文中用平平常常的语言,用真实的事例,用心灵娓娓道来,读来就如和作者促膝相谈那般的亲切自然。走进他,感悟他,如同走进浓荫蔽日幽深的竹林,积习留在我灵魂中的尘埃被荡涤殆尽,只剩一颗纯净的心,用来体验。

一、情感的共鸣、智慧的启迪

吴非老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30多年,他有着非同一般的人生思考和生活智慧,善于用故事启发读者,用分享打开另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你可以看到生命中别样的风景与美丽。就是一个想法,一句话,就引起了读者的共鸣,激发了读者的智慧火花。《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一文让我感触最深。其中有几句话‚教师如果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或伤感,那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就当着学生的面哭吧。这有什么呢?让学生看到,老师和自己的母亲、父亲一样,和普通人一样,也有悲伤,甚至会感到绝望无助。‛‚在学生面前,我们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情感。我们教育孩子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是情感正常的人。‛让我不禁想起了去年班上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学校组织开展演讲比赛,刚开始宣传的时候没有人报名参加,都觉得自己拿不下来,作为班主任,我也很头痛。后来班长来找我,说:‚老师,虽然我的朗读不是太好,演讲中情感把握也不够到位,但我会努力去做的。我愿意承担。您就不用为这事操心了。‛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彩,坚定的眼神,我内心十分感动,轻轻地摸了摸她的头,点了点头。以后的几天,每天都能看到她在楼道、在操场练习的身影。开始比赛了,她发挥得的确很稳定,只是由于自己声音的原因,她只获得了三等奖。回到班级,她趴在桌子上,我想她一定是觉得没有为班级争得更好的荣誉而感到难过,要知道她是一个心怀班级的孩子。可是看看周围的同学,他们打闹嬉戏,似乎与自己毫无关系。甚至有的同学还冷嘲热讽:‚谁让你逞能的?‛看到此情此景,我心中腾起了一股怒火,我严厉的教训了他们一番,之间我的确是流泪了,讲话时一度哽咽,为他们的缺少集体荣誉感、为他们的麻木、冷漠。看到他们渐渐低下的头,我知道他们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无知。正如书中所说‚不要忍,就让你的眼泪流下来,当着学生的面流下来。我宁愿他们面对你的眼泪感到惊愕或尴尬,也不愿意他们就那样木然的面对人间的一切。‛在《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让我意识到,我们教师在今天种下什么样的种子,明天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教师,如果能在学生时代,在孩子们的心灵上,放上一粒粒善良的种子,必然会给学生一生带来积极的影响。现在的社会都在斥责我们的孩子冷漠、无情,家长老师也在问:孩子,你到底怎么了?孩子终究只是孩子,只是我们的教育真的要多多反思:善良的种子,我们播种了吗?《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一文中,吴非老师用质朴的语言对青年教师在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他说:‚你只要懂得尊重一个普通人,你也就大概知道怎样爱护学生了。‛‚尊重常识,遵守常识,你在教学中就有可能‘无师自通’。‛

书中这样能引起情感共鸣,启迪智慧的文章很多,如一段段优美的旋律,跳动着睿智的音符,让人终身受益。

二、行动的指引、素养的提升

平日里,我一直努力的备课、授课,千方百计让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乐于参与我的教学活动。我觉得这样做应该是一位合格的老师。可是《让学生喜欢我的课》一文,否定了我的想法,似乎还有一点惊醒梦中人的感觉,它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一位合格的老师: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让学生喜欢自己任教的学科,并且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这就是说学生只喜欢我一个人的课,未必是好事。只有当他们热爱我所任教的这门学科时,他们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这样,即使学生换了不熟悉的老师,即使所换的老师教学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学生仍然以高度的热情去学习该学科,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这点上,吴非老师,把有效教学从课堂教学延伸到了学科教学,可以说是对有效教学的一个更深层次的解读。

文中常可读到他的一些独特见解。吴非老师认为,倘若教师思维方式或工作方法有问题,那么他在教学上越卖力,则对学生造成的伤害越大,这样说可能会伤害一些教师的情感,但事实的确如此,我在教学工作中做过的无用功无法计算,甚至今天我依然做了许多无用功,那么,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呢,这将是我以后逐步探索、实践的内容。

吴非老师回忆几十年的教师生涯,许多小故事留在了他的记忆中,一桩桩,一件件,被他用文字记录在《致青年教师》中,作为对自己教育生涯的纪念。从这些小故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严肃的杂文写作者对于孩子的尊重、理解、关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为达到理想教育所做的努力。2010年完成本书时,他已经要离开讲坛了,再此,我为身边有这样一位灵魂的思考者、这样一位伟大的导师而致敬!

心潮,在阅读中澎湃;希望,在感悟中萌芽;生命,在思考中充实。《致青年教师》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让我的内心无法平静,它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美好和希望,唤醒了我已渐渐沉睡的激情,相信它们将是我行动的指引,并会在我心中孕育出无尽的美,提升我的素养,从教育生命的开端到结束。 。

第五篇:参加国培的收获和感受

太平庄镇中学

张慧敏

通过两个多月的国培学习,有很多的感想、反思及今后的教学计算,现小结如下:

1、对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再认识

我从教近十几年了,过去接受的教育是传统教育。因此,在自己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什么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但仍然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成分居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体现不够,一般是一节课教师讲解的多,学生活动少,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好调动,特别是在化学理论的教学上教师主讲,讲多了自己都感觉不理想,学生感到学习无味、枯燥,如化学平衡问题。

通过这次参加国培计划的学习,听取了多位教学专家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讲解及一线有经验的教师的经验介绍,使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收获最大的是理念的改变,充分认识到过去教学理念的陈旧和不足,反思了过去的教学方法,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从心地里已经接受,而且在今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去实践、去体验。

2、教师角色应迅速转变

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是处于教学的权威性的地位,一堂课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学习效率极低。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是学生学习伙伴,师生平等。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新课改倡导学生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大胆猜想、质疑,充分体验学习过程的情感交流和感受,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今后教学的设想

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实施新课程改革,把培训学习到的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评价方式用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断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课堂上设计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变学生被动为主动,使课堂氛围活跃,提高教学效率,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电气检修工试题改下一篇:读书的秘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