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营养支持

2022-12-20

营养支持是近代医学的重大进展之一。近年来, 人们研究发现营养在肿瘤的发病、治疗、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等均具有重大的作用, 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 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病率高达40%~80%。食物是肿瘤患者康复的物质基础。有人观察到, 住院治疗的肿瘤病人接受营养治疗者, 其免疫力得以增强或维持, 病死率仅11%, 而未接受营养治疗者, 其免疫力降低, 死亡率可达100%[1]。营养支持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恶性肿瘤的患者来说, 充足的营养, 可维持正氮平衡, 增加病人抵抗力, 增强病人安全感和生活质量, 是完成化疗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 本文讨论我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的36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营养支持。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病例中, 胃癌19例, 结直肠癌7例, 肺癌5例, 胆囊癌1例, 卵巢癌2例, 乳腺癌2例, 男性22例, 女性14例, 均经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后病理诊断明确, 随后行全身化疗。

2 方法

2.1 经口进食

这是最好的摄入途径, 凡病人能从口进食的均鼓励其增加摄入量, 建议家属根据病人喜欢的口味, 烹调其爱吃的食品。原则上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品, 如鱼、虾、瘦肉、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保证各类营养均衡摄入。

2.2 管饲

鼻饲管用硅胶管长为耳垂至剑突下加15cm经鼻孔插入胃内, 胃肠道造瘘管由手术医师通过切口将硅胶管置入十二指肠、空肠。管饲比静脉营养便宜, 同时又能保持胃肠道组织结构不致退化而丧失功能, 达到营养支持的效果, 且并发症较少。

2.3 肠外营养 (PN)

是指通过胃肠外途径 (静脉) 的浓缩形式输入病人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分, 达到营养治疗的目的。

3 结果

本组36例患者除1例因营养低下, 加之家庭经济及家属的不配合, 最终失去治疗信心及治疗机会外, 余35例患者都顺利地完成化疗的各个疗程, 化疗期间未出现并发症。

4 讨论

(1) 肠外营养制剂中所含的谷氨酰胺是合成谷胱甘肽的原料, 具有清除自由基, 抗氧化作用, 能刺激B细胞和T细胞功能, 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强免疫力。化疗期间营养支持虽然以胃肠摄取营养为主, 若条件允许时仍需要联合静脉营养治疗。

(2) 癌症本身是一种消耗性疾病, 加之化疗药物引起的一些胃肠道反应:恶性、呕吐、厌食及肠吸收不良等导致摄入不足, 造成营养状态低下不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 反复化疗引起的恐惧、焦虑、失望加上肿瘤本身可释放出氨基酸结构类似的副产物使味觉改变以及化学药物可导致口腔粘膜炎等, 有的病人因此而拒绝治疗或终止治疗[2]。必须千方百计督促患者加强营养, 对有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宜少食多餐, 饮食宜清淡, 每餐量不宜太多, 以增强病人吃完食物的信心, 花样品种要多样化, 以使病人有较多的选择余地。对一些不能经口摄取营养者要及时置入鼻胃管或空肠造瘘管注入各种营养以维持正氮平衡, 以利化疗的顺利进行。

(3) 由于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水平降低, 机体对化疗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均产生障碍, 明显影响化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导致化疗药物的毒性增加, 机体耐受性下降, 抗肿瘤疗效也有明显影响。总之, 化、放疗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 绝大多数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失调, 因此营养治疗是肿瘤病人总的治疗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纠正和改善病人营养状况, 合理充分利用食物的抗癌因素,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有研究表明, 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尤其对机体的细胞免疫有较大影响, 而细胞免疫在人体抗感染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3]。营养支持可提高病人耐受化、放疗的能力, 减轻治疗副反应, 愉悦病人的身心,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4]。

摘要:目的 观察对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将36例患者化疗期间可行肠外营养 (PN) 的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 有胃肠功能的行部分胃肠道或全胃肠道营养, 观察化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的各个疗程, 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 重视营养支持, 均能顺利完成化疗, 并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营养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学存.应用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228.

[2] 朱德芹.癌症患者的营养支持[J].实用医技杂志, 1999, 15 (8) :622~623.

[3] Herrman A.Lock G.HollerbachC, etal.Palliativemedicin[J].ZentrablCHir, 1999, 124 (7) :573~575.

[4] 赵昌峻.临床营养诊断与治疗[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1:113~115.

上一篇: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刍议下一篇:压力表检定注意事项及改进措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