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字理识字教学心得

2023-04-16

第一篇:小学字理识字教学心得

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心得

韦凤玲

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是识字和写字教学。下面浅谈一些在识字教学中的字理识字一点体会: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语文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使识字课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整体提高识字课堂的有效性,我的体会是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画或实物演示来分析字理,识记汉字;通过比较,引导学生依据字理区别汉字,减少错别字;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设计有趣的游戏,在教学中随机识字;结合实际,进行字理分析同时又渗透了思想教育;重视课堂的书写练习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汉字属于表义文字,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正确掌握形声字规律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要注意形旁表意,声旁表音,掌握好这一类字的规律对生字识记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如二年级上册的识字8中,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含有”包”的字意。然后进行交流,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生字,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又如学习识字4,我把“描,瞄,猫,喵,锚”拿出来让学生识字,通过比较,学生有的说:“这三个字都有苗字,有的说"描”要动手,所以部首是提手旁,瞄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喵跟嘴巴有关,部首是口字旁,锚是金属类,所以是金字旁。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人为归类,通过比较,提高了识字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再如,在《静夜思》中,教学“霜”字时,打出投影,就告诉学生“雨”就象天地阴阳之气交合后下雨形,与云气或雨状的自然现象有关,“相”表示的是这个字的读音。那么,在以后的生字教学中再碰到有雨字头的字,如“雾,雹”等字时,学生就能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知道“雾,雹”是一中自然现象,“务,包”表读音,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识字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总多的汉字,复杂的结构,给学生的记忆也带来了困难,但汉字的形体结构却为我们编字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月月不分离,好似亲兄弟(朋);站在两日旁反而不见光(暗);等这些字谜通俗,形象,简短,有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益智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取的识记汉字和娱乐益智的双重功效。

字理识字在学生识字方面有重要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学生触类旁通拓宽学生知识面。字理识字是巩固生字有效方式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帮助。

第二篇: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张山营中心小学 贺玉先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50还多。新课程对低年级写字的要求也很明确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速度第一学段1—2年级关于写字的要求有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可见识字和写字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点。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识字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学生的接受有很大的差异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大量生字不能经常去复习巩固生字回生率高。部分学生在生字学习中显得力不从心。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效率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识字是很多老师探究的问题。

一、制定“字理识字”教学的实施策略

根据课标识字要求分册教材制定一套“字理分析”的配套生字表总结出独体字有哪些字的部件有哪些并根据部件之间的联系把要学习的生字进行归类。在和学生一起找寻生字部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认一认分一分做一做等办法辅助学生进行有效地认知和记忆在反复学习和巩固的过程中达到学习巩固生字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

1定向在学习生字前引导儿童进入准备状态产生对学习新知的趋向心理。每一册的教材开始学习之前给学生一个生字学习的明确要求和目标使得学生对一个学期的生字学习有明确的方向。并把整册教材上要求掌握的生字按偏旁结构相似部件等类别进行归类组合印好材料发给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之前花1到3分钟的时间检查自学情况并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使学生对生字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2明理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每个字大都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也就是含有一定的字理可表达一定的意思。汉字造字有六书象形字源于绘画见形知义指事字源于记号和图画的有理组合表示一定的意义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指事字组成的也表示一定的语义形声字由表意和表音两部分组成仍然是以象形、指事为基础的表意符号也可以说是表意兼表音的文字。每个字都是一个载体载负着一定的文化、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展示汉字形体演变过程的办法阐明字理。如用实物彩图和汉字的对照使学生明白象形字源于实物源于大自然用联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字形表现的客观物体的形状在头脑中绘出与汉字相应的具体事物彩图体会汉字演变过程同时还可以借用已经学过的独体字的部件来进行组合和分析加深字意和字形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通过理解字的意思来辅助和巩固字音。

3析形在展示汉字演变过程后将楷体汉字各部位与客观物体各部位进行对应分析这是形义联系的关键步骤。许多字在造字时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而对其余部分进行了一般的造形。在字形分析时也只要抓住代表物体本质特点的部分进行对应而对其他部分只求大体对应即可不必拘泥。

4练习教师指导儿童对所学的汉字进行读、写、用的练习重点是指导书写运用。教材对每一课的识字和写字都有练习的要求只有在练习的巩固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利用生字表生字卡片进行同学相互检测还进行定期的验收使得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做到心里有数。每一课都有写的要求做到下笔就保证写正确笔画写端正漂亮定期展示写得好的学生的作业和字使得学生有强烈的意识不断提高写字水平。

二、立足课堂联系文本激发“字理识字”的兴趣 六书中的象形、会意、形声字在小学阶段运用频繁利用象形、会意、形声字的特点分类对生字进行教学能提高识字效率。在教学中以形式多样 3 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字学习中联系现实生活的情境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主动地认识和研究生字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运用已掌握的生字从而达到在运用中复习和巩固的效果。

1象形字的教学。中国汉字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教材的识字内容也是遵循了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编排的。象形字多为独体字它们多在合体字中充当形符或声符是学习合体字的基础。教材在识字的初始阶段安排了相当数量的独体字学习教师要抓住契机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既打下汉字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的基础又要善于揭示汉字字形藏理的奥秘学生在独体字的字理上打实基础有助于学生较快地理解合体字的字义更好地把握合体字的字形较早的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的质量与品位。如课本中的“禾、手、雨”等就是最简单的象形字这些字都具有实物的形象且笔画简单教学时先让学生读字看图展开想象字形就很容易掌握了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重点指导一个字归纳学法再组织自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教学“木”第一步出示树木图片接着出示象形字“木”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一边画一边找一找“木”字与图画之间的联系哪一笔是树干哪一笔是枝杈哪一笔是树根引导学生发现“木”是古人根据实物——树“画”出的汉字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实际感知中初步了解象形字“木”的特点。

2会意字的教学。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演示法、图示法会意字也很容易掌握譬如学习“灭” 4 字我们可以把一支蜡烛或一张纸放在烧杯里点燃后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火接着用一块玻璃盖上火就灭了然后出示“灭”字进行学习它的音形义迎刃而解。 借助汉字形旁的表意作用进行探究学习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科学系统。在每册“字理分析”配套生字表中按照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归类总结把同一偏旁的字整理出来观察分析它们在意义上的联系。我们随时在复习课中指导学生对所学汉字进行系统归并注重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有序地归纳所学生字言字旁多与说话有关语、计、训、让、调、谜语月字旁多与肉有关肌、脏、脖、脚、脸彳旁的字多与道路行走有关行、往、征、街、径、徘徊歹字旁的字多与死亡、灾难、不祥相关死、歼、殊、残、殃、殉、殡。系统归并再现了汉字系统内部诸字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助于体现汉字系统的科学、稳定及有序状态有利于学生总结规律把握识字要领。

3形声字教学。形声字兼有表音和表意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最多接触最多的就是形声字。形声字的教学重点在于“形”教学时可以通过加减偏旁和换字偏旁的形式以了解字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学会一个字的同时学会一串新字。如“青、请、清、精、睛、静包、泡、炮、抱”等成串的字会让学生在字义、字形和字音方面产生联系快速的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 还可以借助汉字声旁的示音作用巧妙编写字族儿歌进行比较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汉字构字规律。《方字歌》好儿童赵小芳放学路上不闲逛。 5 回家经过纺织厂 叔叔阿姨工作忙。优秀教师是街坊 常有记者去采访。解放军叔叔去站岗 深山老林守边防。国庆佳节气候爽各种花卉吐芬芳。颐和园内有石舫永远停泊不起航。公共场所守规矩妨碍他人不应当。《尧字歌》相传古代有位尧 他是帝王本领高。日出东方天破晓 粮食满仓真富饶。有水可以把田浇 动手才能挠一挠。丝线多了要缠绕大火熊熊在燃烧。猴子表演踩高跷小鸟尾巴向上翘。尧字一共有六笔请你一定要记牢。

三、立足课堂延伸课外拓展“字理识字”的成果

1扩大识字量。为巩固“字理识字”效果扩大识字量我们在课外发动家长的积极配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开展全方位的“字理识字”活动。例如在学习第一册识字一中的“木”的时候我们就把后边识字课中的“森、林、棵、枝、格”放到一起来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木”字字形的变化过程抽象出“木”及和“木”有关系的汉字都表示像树一样的植物这一概念。然后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配套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短文中带有“木”的字想一想你还在哪见过这个字学生们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从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的名字、故事书及生活中所见等举出大量木字旁的字。按照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仅提高了识字效率而且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深刻性。

2帮助理解生字。学生在阅读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如果能用字理来帮助理解效果也会非常好。如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烹饪”在遇到“烹饪”时可以用已掌握的字理知识来分析它们。“烹”有个四点底四点底是“火”的变写表示火“烹”的意思一定与火有关“饪”有一个食字旁食字旁是“食”的变写表示食物“烹饪”就是用火煮东西。总的来讲学生掌握了字理运用字理来理解词语意思既方便又快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6

3帮助理解词语。运用字理析解一些词语可以化难为易让词语变得形象生动。如在课外阅读材料《中国石》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接过来一看真是块像雄鸡的天然肖形石。“肖形石”大多数不学生理解但有个别学生就能从关键字“肖”的字理上入手来理解肖从小从月肉意为小孩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小肉是父母亲生养的因此小孩一般都很像父母的。由此引申出相象、好似的意思。这样“肖形石”就可以理解为“像某种形状的石头”了。

四、写端正漂亮的汉字达到“字理识字”的更高要求 语文难难在识字、写字3000常用汉字中的点横竖撇捺钩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在左有的在右让人眼花缭乱头脑发昏。我们在写字中渗透字理使汉字就会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令学生过目不忘兴趣大增。

1指导书写。与常规识字教学一样我们注重老师的范写和讲解具体到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重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运用“字理识字”的原理指导学生这个字该注意的地方同时在哪个字中也曾设计到这个方面做到学习上的迁移和联系。在书写的基础上重视指导组词、造句等等。

2强调默写。我们从默写笔画和偏旁入手扎实地进行字型部件的练习使学生对字的掌握更注重基础的落实。写字是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从笔画入手从偏旁抓起学生才有一个良好的写字基础。做到扎实有效地掌握使学生从小写端正的汉字。

3听写。这是儿童的再认过程。对于强化儿童记忆的保持克服识记后 7 的短时期内的遗忘提高当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检验“字理识字”是不是真的巩固和有效的有力手段。 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字理识字法抓住了汉字的本质规律符合人的认知心理。它既有自身特色又博采众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激发了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同时主张在识字时同步读写使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发展。

第三篇:字理识字教学

字理识字教学——讲述汉字的故事

“心得”一词出自《吕氏春秋·先己》:“故心得而听得,听得而事得。” 现指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在我聆听了北京教育学院的吕俐敏博士关于“聚焦汉字教学,提升专业素养”的专题讲座后,更理解了“心得”一词的含义。我们都知道,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汉字的起源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我比较关注识字教学,但是有些现象着实让我担忧:有的老师把讲读字与认读字混为一谈;有的老师只是盲目地让孩子描红而不从兴趣出发,走他孩童时期识字的老路;有的老师方法单一,所有的左右结构的字都用加减法记忆,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兴趣就在单一枯燥的加减中慢慢地消失了„„激发孩子的兴趣,教会孩子方法是我们教学的催化剂。

在一次识字教学评优会上,经历了几节大同小异的课后,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让评委眼前一亮: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家”字,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字,学生看了半天,没人猜得出。老师接着写“家”,学生纷纷笑着说:“里面有猪、猪!”可还是猜不出究竟是个什么字。老师笑了,接着写,全班学生屏息凝神,听课老师也瞪大了双眼,当老师的“家”字还没停笔时,孩子们已经喊上了:“家,这是家字。”随后老师又写了一个“家”字,并告诉学生:“这四个字都是‘家’字,我是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写的。最早的一个是甲骨文,是我们的祖先最早使用的文字。你能猜猜它为什么这样写吗?”孩子们开始想象„„这一环节是我们看到了字理识字的广阔天地。

我在想:汉字识字教学究竟该教什么,怎样教?才能让孩子接触到汉字文化,品出一点汉字的韵味,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吕老师的讲座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字理教学完全能成为识字教学的亮点,就是从孩子角度出发,当他了解汉字背后有趣的故事,让他爱上汉字,了解老祖宗留下了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在吕老师的报告中,她结合学员的姓名及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例,从文字学角度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出了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倾向,例如有的对汉字进行了错误的归类,把形声字说成会意字,或把会意字说成形声字,有的违背造字规律随意解释,任意曲解汉字的偏旁和部首等等。吕老师明确指出,一种不合理的识字教学可能对学生学习汉字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汉字的形体不是随便画成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的,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形有一定的理据。如果我们在汉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分析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某个形体的构形原理及其演变过程,这就是字理教学。我们所说的“字理”实际包括构造之理和演变之理两个方面。动态演变是纵向的,贯通古今的;而静态构造是横向的,可以分为字源构造、历变构造和现实构造等不同的构形模式。

第四篇:字理识字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行,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面对小学低年级2000多字的识字量,怎样开展教学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呢?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字理识字课题,我做了一节一年级语文课识字课《菜园里》。

《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识字

(二)中的一篇看图归类识字。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以一幅表现菜园景色的插图,九个蔬菜名称的词语,一首生动活泼的描述蔬菜特点的儿歌组成。看着菜园丰收的景象,似乎能闻到泥土的芳香,似乎能听到农民喜悦的欢笑。本课有九个词语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通过看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蔬菜的名称。“豆角”、“白菜”图中没有出现,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在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观察能力。本课的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在朗读中丰富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的认识,巩固生字新词。

本课要求认识的14个生字分别在课题、蔬菜名称词语中以及儿歌中呈现,把识字与看图学词学句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这一特点,又分散了本课繁重的识字量,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识字环境,避免识字枯燥。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字理识字,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都喜欢吃什么蔬菜啊?

生:略。

师:大家喜欢吃的蔬菜可真不少。各式各样的蔬菜里含有很多丰富的营养。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农民伯伯的菜园里看一看。(板书课题:菜园里)

师:会读了,还要会记,菜和园这两个生字宝宝,谁能想出好办法记住?

生:艹 + 采

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带草字头的字。 生:苗、荷、花、草、蓝

师小结:带有草字头的这些字一般都和植物有关。 师:谁能记住这个“园”字? 生:囗 +元,全包围结构。

师小结:这个方框像不像围在菜园四周的栅栏?

师:种菜的地方叫菜园,那种花的地方呢? (花园) 种果树的地方呢?(果园)养动物的地方呢?(动物园)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菜园里! 教学反思:

利用这种方法,抓一个,带一串,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既认识了汉字,又理解了“园”的意思。比起枯燥地讲解汉字结构效果要好得多。

【片段二】:多元识字,增强实效

1、教学“捉”。

师:我们来表演捉蜻蜓,怎么样? 生:手在前,脚在后,一伸手,捉住了。 师:用什么来“捉”? 生:用手。

师:所以它有一个“扌”(提手旁)。有时候做做动作就很容易把一些生字给记住了。

2、教学“藏”。

师:“藏”的偏旁是什么? 生:艹。

师:对,草丛便于隐藏,所以是“艹”。 “爿” 是床的竖形,隐喻床下可藏东西,“臣”像人俯首下视的眼睛形。老师给“藏”编了一个谜语:一臣被追杀,刀戈身后扎,躲进草屋里,钻进床底下。

3、教学“越”。

师:(出示:走字旁)认识新部首 “走字旁”。

师:你见过南瓜吗?它是什么颜色的?一开始就是黄色的吗? 生:南瓜没熟的时候是绿色的,长得越老皮就越黄。 师:刚长出来的南瓜是绿色的,慢慢地就变成了黄色。 在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发生变化吗? (出示说话练习)雪球越( )越( )。 小树越( )越( )。 飞机越( )越( )。

教学反思:

“藏”这个字的笔画繁多,学生难于记忆。根据小学生喜爱猜谜语的特点,利用朗朗上口的谜语,让孩子们很快记住了“藏”字。在教学“越”字时,针对孩子们对抽象的副词理解困难这一难题,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组说话练习,从直观的图片到句子练习,孩子们轻松地度过了难关。

第五篇:字理识字教学法

钟山县实验小学 唐晓花

根据汉字不同的构形特点和造字方法采用相宜的字理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规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认读和使用,在此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象形法

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状的方法来造字。因此,象形字的教学应该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然后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 最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如:“水、月、牛、目、山、壶”等。这些字都是按实物描绘出来的。“水”像小河流水,“月”像一弯新月,“牛”突出了牛角,“目”简直就是人的眼睛,“山”像峰峦层迭,“壶”就像一把水壶。这些象形字,可借用简图讲解字的形状,分析字形。如教学“亭”字,先让学生观察“亭”的简单图画,说说它的形状,再仔细看看“亭”的字形,说说它们相似的地方。学生图字对照,初步认识到“亭”这个字是由图中的画演变而来的,从而了解了象形字的特点。这样图字对照,学生既了解了字义,又掌握了字形,同时还初步知道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他生字如“鸟”等也可以用这种教法 ,图文并茂,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字谜法

汉字繁难的笔画、复杂的结构给小学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看到,汉字的形体结构却为我们编制字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字谜是用暗示字义或描摹汉字形体特征的方法为谜面,以文字为谜底的一种谜语。它分为两类型:

1.揭示汉字形体的字谜。大:一人。乖:乘人不备 。告:一人 吃掉牛尾巴。夹:一人挑两小人。 券:拳头对刀。 拿: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2.揭示汉字形体、暗示汉字意义的字谜。泛:分开水太少,合拢水太多。臭: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

三、辨异法

大量的形近字,给汉字的认读、书写和使用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个困难,就要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区别形近字的异同,重点是辨“异”,即区分形近字的不同点。辨异可从字音、字义、笔画、构件、结构和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 如:教学“清、情、请、晴、睛”这种与“青”有关的字串,就要启发学生辨字义记字形,组织学生观察联想,以便正确记住这些字。引导学生编顺口溜:“有水才说清,有言才说请,有日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想事情。”又如:教学“辩、辨、辫、瓣”这几个字,可以让学生指出它们的“异”,然后引导编顺口溜“中间有话来争辩,中间种瓜长花瓣,中间有丝扎辫子,中间点撇辨一辨。在识字教学中,将形近字进行比较,寻同辨异,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规范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认读和使用。

四.求同法

汉字有功能奇特的部件,可以通过归类进行批量识字。在教学中要抓住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学会一大串字,如:账、资、货、贷„„这些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首,而“贝”字给是指贝壳,而古人曾用贝壳做钱币,因此用“贝”作部件时,其义多是财物的意思,教学时就可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字是贝字旁。让学生多举例,熟能生巧,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会一天天提高。 又如引导学生分析“顶”、“项”、“颈”、“额”、“颊”等字的意思,让学生认识页部的表义类属:从页的字,字义与人体肩部以上的部位有关;分析“儒”、“侠”、“俭”、“侈”、“仰”、“伏”等字的意思,认识人部的表义类属:从人的字,字义多与人的类别(儒、侠)、品性(俭、侈)、行为(仰、伏)等有关。部首表义,求同法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部首的表义类属,加深学生对汉字据形知义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汉字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和望文生义的理解能力。

五.分解法

有的合体字尽管结构复杂,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应该认识到,陌生的合体字大都由熟悉的构件组合而成,合体字的形、义、音是由构件的组合关系来体现的,这就决定了合体字结构的可分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来教合体字: 将合体字分解成若干个构件,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构件的读音和意思;然后再将几个构件连缀起来,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构件与合体字在音或义上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合体字。如“葬”字的教学过程:葬:本指掩埋死人。把葬字分解成(草)、死(尸体)、 (双手) 。三个构件。将三个构件连缀起来理解葬字:手把尸体掩埋在草丛间。聪:上课的时候“耳”朵、眼睛(丷)、嘴巴(口)、“心”都用上的小朋友就是“聪”明的孩子。

六.义缀法

意义合成是会意字的一种会意方法。这种会意字的特点是字义为各个构件义之和。因此,这种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应该先将字分解成几个构件,让学生了解各个构件意义,再将这些意义连缀起来,理解该字的意义,最后因义识形,让学生从构件和字的意义关系这个方面掌握该字的形体。如“尖、卡、歪”字的教学:

尖:由小、大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上小下大的东西。

卡:由上、下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上不来、下不去,夹在中间。

歪:不正就是歪了。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字理识字教学法,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上一篇:信息中心维护工作总结下一篇:校园安全国旗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