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2023-01-31

它是实施某些管理行为的基础,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合理的管理体系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抢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抢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抢救药品物品检查交接登记

药品

数量

剂量

批号

有效期

尼可刹米

5支

1.5ml:0.375g

150403

2019.10.3

洛贝林

5支

1ml:3mg

06140502

2017.5.24

肾上腺素

5支

1ml:1mg

151204

2017.11

多巴胺

5支

2ml:20mg

33160404

2019.4.5

西地兰

5支

2ml:0.4mg

150408

2018.4.13

速尿

5支

2ml:20mg

34151202

2017.12.09

地塞米松

5支

1ml:5mg

51509142

2017.8

异丙嗪

5支

2ml:50mg

1603242

2018.2

去甲肾上腺素

5支

1ml:2mg

160407

2018.3

安定

5支

2ml:10mg

1506511-D11

2017.5

阿托品

5支

1ml:0.5mg

150804

2017.7.4

氨茶碱

5支

2ml:0.25g

1511092

2017.10

10%葡萄糖酸钙

5支

10ml:1g

1407660380

2017.6

50%葡萄糖

5支

20ml:10g

150904

2017.8

0.9%生理盐水

1瓶

500ml

1312060411

2017.1

5%碳酸氢钠

5支

1601181

2017.12

2%l利多卡因

5支

5ml:0.19

150919

2017.8

检查人签名:

督查人签名:

抢救药品物品检查交接登记

药品

数量

5ml、20ml注射器

各2

吸痰管

、吸痰连接管

2

吸氧管

2

7、9号静脉输液针

各2

22号静脉留置针

2

普通、透明输液贴

2

输液器

2

压脉带

1

棉签

1

碘伏

1

心脏安压板

1

电筒

1

接线板

1

扳手

1

简易呼吸器

1

砂轮

1

氧气筒、吸氧装置

1

检查人签名:

督查人签名:

抢救药品物品检查交接登记

药品

数量

剂量

有效期

尼可刹米

5支

1.5ml:0.375g

洛贝林

5支

1ml:3mg

肾上腺素

5支

1ml:1mg

多巴胺

5支

2ml:20mg

西地兰

5支

2ml:0.4mg

速尿

5支

2ml:20mg

地塞米松

5支

1ml:5mg

异丙嗪

5支

2ml:50mg

去甲肾上腺素

5支

1ml:2mg

安定

5支

2ml:10mg

阿托品

5支

1ml:0.5mg

氨茶碱

5支

2ml:0.25g

10%葡萄糖酸钙

5支

10ml:1g

50%葡萄糖

5支

20ml:10g

0.9%生理盐水

1瓶

500ml

5%碳酸氢钠

5支

2%l利多卡因

5支

5ml:0.19

检查人签名:

督查人签名:

第二篇:血液透析室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1、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仪器均须放在固定位置,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随时处于完好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得任意挪用或外借。

2、值班人员要熟练掌握急救车及备用物品、药品、仪器放置位置,能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常用抢救药物剂量及作用。

3、急救车指定专人管理,每日检查,保持清洁整齐,规范放置,确保急救药品和器材准备齐全,完好无过期,保持良好备用状态。

4、药品、器械用后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5、做好各种抢救仪器设备保养,使之保持完好、清洁、备用状态。

6、病区护士长每周及节假日前须检查急救车和其他急救物品、器材并签字。

参考文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绥阳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 2016年3月

第三篇:急救车抢救物品的管理制度(小编推荐)

心电监护、注射泵、电脑: 郭伟娜 抢救车:王艳梅 更衣室:郑艳 库房:李娜

治疗室、处置间:黄金萌、李娜 护士站,办公室:郑慧丽 病房管理:彭艳丽 基础护理:王艳梅 健康教育:王婧英

急救车抢救物品的管理制度

1、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并熟练使用。

2、抢救车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查。

3、急救车、抢救物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置。各班人员要熟悉急救车备用的物品、药品、仪器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抢救仪器和药品管理,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一律不得外借。

5、保持急救车清洁整齐,用后及时补充,如因药局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病人用药。急救车内药品标签清楚,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6、急救车上的急救药品和仪器设立专门的抢救药品物品清点登记本,标明所有急救药品、仪器名称、规格、剂量、数量、有效期,本物必须完全相符,每班交接并签全名。

7、实行药品及物品失效期预警制度,设制急救车药品、必备物品的一览表。表内标明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的名称、基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日期、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护士在检查药品时如发现即将过期的药品,即在相应位置用笔写:“*”以提示在失效期前优先使用;在检查一次性医疗物品时同样用此方法。

8、存放急救药品的外包装盒标签应完整、清晰,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有效期等均应与外包装一致。药名、剂量不一致,不允许放置于同一药盒内。

9、急救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用药记录本,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10、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用一次性封条封存,每周清点核查并双属签名。

11、护士长平时检查急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周必查1 次签全名。

第四篇: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及仪器设备抢救物品消毒管理规定

(一)医务人员在做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洗手,戴好帽子、口罩。换药车或输液车上的无菌器械、罐、槽、盘等,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二)治疗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扫除一次,无菌物品抽样做细菌培养,每月一次,并有报告,结果存档。治疗室用的擦布及墩布等应有标记且专物专用。 (三)病室各房间应每日定时通风两次,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布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均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四)每周至少更换被服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五)患者用过的口服药杯应浸泡于含氯制剂溶液中,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

(六)注射器使用后将针头弃于锐器收集盒中,注射器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各种器械浸泡在消毒溶液中。

(七)餐具每餐后必须执行一洗,二涮,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隔离的患者必须使用一次性餐具。

(八)仪器表面、导联线用1000mg/L—2000mg/L有效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台仪器擦拭时间应在3分钟以上。

(九)听诊器、监护仪及心电图试屏及除颤电极板应以75%酒精擦拭消毒。 (十)血压计袖带浸泡在有效氯为2000mg/L消毒液1小时后清洗晾干备用。

(十一) 便盆每周用含氯制剂(有效氯含量1000mg/L)溶液浸泡消毒,隔离患者使用专用便器。

(十二) 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十三) 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70%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溶液中,每日更换消毒液一次,每周清洗消毒一次,由专人负责。

(十四) 门诊采取血标本,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使用过的棉棍、棉球要集中放入医用拉圾袋中,以免污染环境。

(十五) 婴儿使用的餐具如小杯、小匙等,需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 (十六) 床单元隔离:

1. 隔离患者有条件时住单间,病室内或病室门口要备隔离衣,悬挂方法正确。 2. 清洁区挂避污纸,以便随时使用。

3. 隔离单位门外应设泡手盆,内盛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50mg/L健之素)溶液。 4. 患者专用体温表、药杯、便器,应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餐具,使用后回收集中处理。 5. 隔离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应用含溴或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000mg/L )浸泡消毒,血压表、听诊器等用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6. 保持室内良好的新鲜空气流通,必要时在有条件的病室可保持负压状态。 7. 脏被服放入有隔离标志的黄色袋中,送洗衣房单独消毒后再洗涤。

(十七) 凡患者有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伤口,应严格隔离。所用的器械、被服均要进行消毒处理,所用敷料放入专用塑料袋烧毁。

(十八) 口腔科护理中要求一律使用一次性漱口杯,口腔科牙钻针单支包装后必须经过高压灭菌方可使用,做到一人一钻针。

(十九) 对呼吸机螺旋管、呼吸气囊、气管套管、氧气用的湿化瓶、牙垫、舌钳、开口器等使用后应严格消毒灭菌,所有接触过口腔的用具,必须用乙肝有效的消毒方法处理。 (二十) 各种内镜使用后必须认真分类清洗,彻底消毒,对乙肝患者应固定内窥镜,用后进行严消毒。

(二十一) 诊疗、换药、注射、处置工作前后,认真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 (二十二) 转科、出院、死亡患者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二十三) 医疗垃圾与生活拉圾分类放置,并有标志,生活垃圾放入黑色袋中,医疗垃圾放入黄色袋中,做到每日清,医疗垃圾应及时送到医院暂存地。

第五篇: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1.建立急救车药品、物品基数本。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2.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

3.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有效期放置和使用。

4.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及时封存。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

5.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名护士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士每班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

6.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1.急救车的封存:

(1)使用统一的一次性封存条,按要求粘贴封存条。

(2)按要求在封存条上注明封存时间。

(3)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

(4)车内药(物)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两个月更换。

(5)封存者双人签名。

(6)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基数本重新核对、清点、封存者双人签名。

2.急救车检查内容:药品:贮存条件是否合适,数量、规格等是否与药品清单上所列的相符,是否过期、变质、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物品:名称、数量、规格、有效期,是否属于完好备用状态。

上一篇:秋季学校运动会广播稿下一篇: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