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逃生演练方案

2022-06-29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震逃生演练方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防震逃生演练方案

小学防震逃生演练方案

新华小学小学防震逃生演练方案

一、 演练目的

为了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

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规定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建设平安和谐校园。通过地震逃生现场演练,让全体师生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演练时间:2011年11月29日下午3点

四、演练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

组长:李继良

副组长: 崔同成

成员:主要负责人:各班主任

2、防震逃生演练办公室

主任:余多

3、指挥部

总 指 挥:李继良

副总指挥:崔同成

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管理,使全校师生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五、 演练程序

1、紧急避险演练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

(1)老师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指挥学生就地躲避、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旁、墙角或桌下,以保护身体不被砸,尽量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6)在厕所内的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解除“地震”信号发出后,学生复位,准备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2、紧急疏散演练

(1)听到学校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演练领导小组发出紧急警报后,各班学生在上课(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按顺序立即撤出教室到指定地点:二楼的四年级、六年级按顺序从教学楼楼梯口单列撤离到教学楼右边的平地;一楼的五年级、二年级、一年级按顺序从教学楼出门右边单列撤离到教学楼右边平地。三年级、学前班按顺序单列从教师门口右边撤离到教学楼右边的平地。

(2)各班主任听到警报后,应迅速到达所任班级维持秩序,在班级的任课老师要协助班主任将学生撤离到指定地点。到达安全区后班主任要及时清点班级人,发现有人员漏缺应及时向学校办公室主任报告。平地负责人:李继良,各班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撤离时要注意:①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讲礼让。

②不大声喧哗,吵闹。

③碎步奔跑,不大步跨越。

④不掉队,不离队,听从指挥。

(3)在室外的体育课,老师要迅速将学生带到安全区域,维持秩序;教室老师则带领学生从楼梯口撤到教学楼右边平地。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思想工作。

(5)准备相机为演练过程拍照:

演练结束后,各个班级要展开讨论,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学校防震逃生演练办公室主任要负责撰写学校防震逃生演练总结,形成文字材料上报中心校及学校存档。

新华小学2011年11月29日

第二篇:黄毛小学防震逃生演练方案

一、 演练目的

为了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规定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建设平安和谐校园。通过地震逃生现场演练,让全体师生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演练时间:2015年3月30日下午3点50分

四、演练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 组

长:夏连伟

副组长: 杨晓坤

员:主要负责人:各班主任

2、防震逃生演练办公室 主

任:杨晓坤

3、指挥部 总 指 挥:夏连伟 副总指挥:杨晓坤 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管理,使全校师生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五、 演练程序

1、紧急避险演练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

(1)老师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指挥学生就地躲避、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旁、墙角或桌下,以保护身体不被砸,尽量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6)在厕所内的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解除“地震”信号发出后,学生复位,准备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2、紧急疏散演练

(1)听到学校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演练领导小组发出紧急警报后,各班学生在上课(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按顺序立即撤出教室到指定地点:二楼的四年级左楼梯下一楼直接撤离到操场上,

五、六年级按顺序从教学楼右楼梯口单列撤离到教学楼前操场上;一楼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按顺序从教教室直接撤离到学校操场上。

(2)各班主任听到警报后,应迅速到达所任班级维持秩序,在班级的任课老师要协助班主任将学生撤离到指定地点。到达安全区后班主任要及时清点班级人,发现有人员漏缺应及时向学校办公室主任报告。左右楼梯口负责人王强、夏连元,各班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撤离时要注意:

①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讲礼让。

②不大声喧哗,吵闹。

③碎步奔跑,不大步跨越。

④不掉队,不离队,听从指挥。

(3)在室外的老师要迅速将学生带到安全区域,维持秩序;教室老师则带领学生从楼梯口撤到教学楼操场上。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思想工作。 (5)准备相机为演练过程拍照:

演练结束后,各个班级要展开讨论,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学校防震逃生演练办公室主任要负责撰写学校防震逃生演练总结,形成文字材料上报中心校及学校存档。

黄毛小学

20154年3月925日

黄毛小学防震逃生演练方案

黄毛小学

2015年3月25日

第三篇:红庙小学防震应急逃生预案演练方案

为使全校师生提高防震应急逃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初步掌握遇到地震灾害事故时自救和逃生的基本方法,掌握地震逃生知识,我校决定于2018年9月7日下午3:00分在全校举行防震演练,其方案安排如下:

一、职责分工: 总指挥: 张同书 副总指挥:张庆胜

第一疏导小组:南教学楼各教室

班主任、当堂科任教师(张庆胜具体安排)

第二疏散小组:北教学楼各教室 班主任、当堂科任教师(张庆胜具体安排)

第三疏散小组:综合楼上课的师生 上课老师负责

第四疏导小组:南北教学楼楼梯

组长:刘丽华 副组长:王月

组员:鲍英爱 刘国良 邹金力 王 曦 报警员:李宝库

安全场地(操场)指挥:郁建才(兼计时员) 现场救护员:杨淑 张苗苗

二、师生安全撤离流程:

1.当第一遍防震警报响起时,当堂课任教师立即指挥学生保持镇静,因地制宜,就地避险,学生要双手抱头、闭眼,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2.当第二遍防震警报响起时,第

一、第

二、第

三、第四疏导小组教师要按预定方案迅速到位,指挥组织学生按指定路线镇静、迅速、安全、有秩序地撤离。要求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避免拥挤、摔伤、踩伤。要教育学生及时扶起那些摔倒的同学。

(各教室学生的撤离顺序:先一楼、后二楼。同一楼层的临近楼梯口的先撤离,学生先撤离,教师最后撤离)

3.第二疏导小组教师要在楼道紧急疏散学生,避免拥抢、踩踏,协助班主任护送学生安全、迅速撤离到相对安全的学校操场上。

4.第二疏导小组组长要在学生安全撤离的同时,迅速返回各楼层,查看有无落漏学生,确保无落漏后,再迅速撤离。

5.学生撤离到安全地点后,操场指挥员和班主任要立即指挥学生原地双手抱头蹲下。

6.在余震过后,班主任应立即清点学生人数报告安全场地指挥郁建才,郁建才报告总指挥张同书校长;各办公室负责人清点本办教师人数报告副总指挥张庆胜副校长。现场救护员检查是否有受伤学生并将情况报告总指挥。

三、演练总结:

1.在清点师生人数无误后,总指挥进行小结,并宣布本次防震应急逃生演练获得成功,演练结束。

2. 演练结束后, 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后,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通过此次防震应急逃生预案演练,使学生从根本上提高防震应急逃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真正掌握遇到地震灾害事故时自救和逃生的基本方法。

3.本次防震应急逃生演练的时间大约70秒钟。

4.本演练方案作为红庙小学防震应急逃生预案的一部分。

第四篇:小学学生防震减灾应急逃生演练方案

小学学生防震减灾应急逃生

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逃生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人身伤害,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能力,按照上级安排,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学生开展防震减灾应急逃生演练,方案如下:

二、演练安排

1.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时间:2014年 月 日(周 ) 点 至 点 3.地点:学校校园 4.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迅速疏散,到预定空旷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5.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以警报作为信号。

防震警报讯号:第一次警报拉响,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约1分钟后,第二次警报声响,代表主震结束,组织学生迅速疏散。按预定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信号:口令。

三、演练步骤 演练活动基本程序:

1.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演练前10分钟)

主要讲解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害常识、应急疏散注意事项等。

2.地震避险(1—2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的警报后,全体师生立即就近找到坚固的隐体避险。

3.应急疏散(3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第二次警报(紧急疏散)时,全体师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点(操场)。疏散过程中要双手护头,到指定地点后,全体师生应蹲下继续做护头动作。

4.演练总结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解除地震的警报后,各班集合学生,由总指挥总结。总指挥总结后,各班主任将学生有序带回班级进行演练小结。

演练活动连续组织两次。

四、管理人员职责 管理人员及老师应做到:

1.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始前要提前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的楼梯口、疏散经过的每个拐弯处等,都要有人负责。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

XXX 各相关人员岗位安排:

XXX——传递地震信号。(当警报响起,在前后教学楼天井吹哨子)

XXX——负责前教学楼一楼楼梯口的疏散秩序和安全引导。

XXX——负责后教学楼一楼出口处的秩序和引导及拍照。

XXX——司令台负责操场集合秩序及整队,安全管理及报时。

班主任老师——负责本班学生疏散过程及安全管理。 其他教师:XXX(前教学楼东三至二楼休息台) XXX(前教学楼东二至一楼休息台)

XXX(前教学楼西楼梯一楼出口)

XXX(前后教学楼二楼连廊)

XXX(前后教学楼一楼连廊)

XXX

(操场西进口秩序)

XXX(操场东进口秩序)

XXX (负责计时)

XXX(随机拍照、报道)

XXX(医务保健)

未指定特殊岗位的任课教师必须跟班疏散,同时兼管途中学生安全和遇意外情况随时报告

2.要严肃认真对待演练,要当作是真的地震发生一样,而不是一种游戏。

3.带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不正当的动作。

4.当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及时作出处理,及时报告指挥部。

5.集合后及时清点人数。

五、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学生立即开始进入演练,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

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6.洗手间内的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8.老师要按时到位。班主任老师迅速到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特殊岗位教师要迅速到达预定位置疏散引导。

六、应急疏散的要求

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该立即进行有秩序的快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学校操场。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线,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同时防止疏散过程中发生踩踏等意外事故,带队老师和道口管理人员应加强管理。

1. 疏散集合地点:操场 2. 安全撤离路径:

听到第二次警报(即应急避震大约1-2分钟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迅速排队撤离,依照预定的线路进行疏散,安全而有序撤离到操场指定位置上(原出操所在位置)。

撤离预设路径:

按照平时出操顺序。撤离时如在楼梯相遇,要谦让不要拥挤,防止跌倒或踩踏,严防出现意外。

(三)疏散注意事项:

1.要有顺序地疏散,在楼梯下楼时,一般以两路纵队行进,不准学生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2.老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4.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5.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6.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XXXX小学

2014年 月 日

第五篇:防震逃生演练记录

一、演练目的

提高学校应对地震灾害的紧急反应能力,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的有关知识,掌握应急避震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演练准备

(一)演练方案。以本校的《地震应急预案》为依据,制定本次地震应急演练活动的方案,《方案》中应包括组织机构、人员职责、行动秩序、疏散路线、疏散地点及演练安排和要求等内容。

(二)培训和练习。老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应急避震知识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方法。组织避震和疏散训练,其中应特别重视快速护头蹲下训练。

(三)预演。演练前,学校要按照《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组织老师和学生进行预演,让学生熟悉疏散路线和地点。

三、演练安排

(一)演练内容。地震应急演练采取模拟发生5—6级中强地震的情景,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

(二)演练指挥。应急避震以模拟地震声音为信号,疏散以紧急口令作为信号。模拟地震声音响起代表发生地震,老师们各就各位并指挥同学们进行应急避震。模拟地震声音停止(声音长度控制在2分钟左右)代表主震结束,口令吹响,同学们开始进行疏散。

(三)演练时间。4月17日下午

四、演练重点事项

老师们在演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做到:

1.明确职责,按时到达所负责的岗位;

2.严肃认真,要当作是真的地震发生,不能有游戏心理;

3.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

4.当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及时做出处理;

5.集合后及时清点人数。

五、演练过程

1、紧急避险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学生们立即开始就地避险,同学们保持镇定,尽快躲避到了安全地点。

2、疏散。主震结束后,为防止较大的余震对建筑物造成进一步的破坏,紧急口令吹响,各班立即按预定的路线有秩序地疏散到指定的避险场所。疏散过程中没有出现推拉拥挤、慌乱奔跑现象。

3、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蹲下,保护头部。听到起立的命令后,各班应立即集队并清点人数,依次向总指挥报告。

六、演练结束

经查实人数无误后,宣布演练结束。本次演练紧急避险学生用时3秒。疏散过程用时40秒。比较成功。各班老师还要及时总结经验,以班级为单位对这次地震应急演练过程进行讲评,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应急避震知识。

七、发现问题

1、有学生把此次演练当做游戏,态度不够认真。

2、疏散过程中,有学生溜墙根走。

3、大门口出现短暂拥挤,原因是有同学找不到本班队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会重新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定时再次进行逃生演练。

上一篇:翻转课堂教学法视下一篇:发展规划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