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与应用

2022-07-21

第一篇:新能源技术与应用

能源与节能技术课论文——生物技术在新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ERECT课程的学习心得 及生物技术在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引言:能源是人类赖于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是地球演化及万物进化的动力,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及生存息息相关。如何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能源资源,始终贯穿于社会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能源的人均占有量及使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人们在利用能源的同时又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今,如何能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而更好利用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焦点。学习能源与节能技术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了解能源以及它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更好的节约与利用现有的能源,开发利用新的绿色能源,我所学的专业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与能源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已取得辉煌的成果,各种新能源与新技术不断产生。显然,在不远的将来,能源主要来自生物技术的看法将成为事实。

正文:

1.课程学习内容: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上老师详细地阐述了能量与能源的概念,能源资源,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与环境,能量的转换与储存,各种化石燃料,电能、核能、可再生能源、氢能等与能源有关的问题。特别是对新能源与节能进行了详尽地介绍,包括先进的节能技术、热能和电能的节约、重点耗能领域的节能等。

2.课程学习意义:我国的能源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和挑战,特别是为保证2020年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能源的供应形势将非常紧张;实现减排目标,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急需大量懂得相关知识的人才;随着常规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大量利用化石能源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人类必须寻找可持续的能源道路,开发利用新能源无疑是出路之一。从国际国内能源形势分析,中国能源领域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以及中国政府将实行的一系列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来分析,中国仍能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关键是中国必须坚持加强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并且不断开发新能源。

3.学习心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知道了许多有关能源的概念,知道了能源的分类,各种能源的发展现状,特别是一些常规能源的现状。而且深入了解了化石燃料的形成,分布,开采,与利用。了解了我国的能源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能源问题,此外我们还学习了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见识了一些的最新开发的能源与当代最先进节能技术。这不仅使我们学到了有关能源的专业知识,拓展了思维开阔了眼界而且增加了我们的能源危机意识,促使我们不断提高对能源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力度。

4.能源与生物技术

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是指地球上现有的三大库存的化石原料,即煤、天然气和石油(包括核能)。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海洋能和水能等。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按现有开采不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和连续不断地日夜消耗这些化石燃料的速率来推算,煤、天然气和石油的可使用有效年限分别为100~120年、30~50年和18~30年。显然,21世纪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及困境可能不是战争及食品,而是能源。因为目前整个人类发展和工农业生产,几乎都是依赖于这些很有限的化石能源。随着地球上化石能源的不断耗尽,寻找、改善及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发明创造新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开采不可再生能源的做法很可能是今后几十年内人类从地球上获取能源的有效举措。虽然以水力、潮汐、风力为动力的发电设备及太阳能捕获器、地热已为人类提供一定的能源,但离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还相差甚远。设法利用新技术创造更多的能源并代替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用于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也将是人类寻找新能源惟一明智的做法。然而,这种新技术实际上已被和正在被人类所利用,即生物技术创造能源。

从目前市场能源消耗的品种及速率分析,利用生物技术创造更多可再生能源将是本世纪产能的有效技术之一。因而生物技术与能源的研究及开发已日益倍增地受到各国的重视,并已投人大量的人力及物力。现在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已取得辉煌的成果,各种新能源与新技术不断产生显然,在不远的将来,能源主要来自生物技术的看法将成为事实。

5.生物技术开发的新能源的介绍

目前生物技术开发的新能源,其大部分所用原料为生物质,下面我先对生物质做一番简单介绍,然后在介绍几种运用生物技术开发的新能源。

5.1生物质能概述

生物质是指一切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包括除化石燃料外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排泄与代谢物等。

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 ),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5.2、生物质能的特点

1) 可再生性

与风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可保证能源的永续利用; 2) 低污染性

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燃烧过程中生成的SOX、NOX较少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可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 3) 广泛分布性

缺乏煤炭的地域,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 4) 总量丰富

据估算,地球陆地每年生产1000—1250亿吨生物质;海洋年生产500亿吨生物质。生物质能源的年生产量远远超过全世界总能源需求量,相当于目前世界总能耗的10倍。我国可开发为能源的生物质资源2010年可达3亿吨。随着农林业的发展,特别是炭薪林的推广,生物质资源还将越来越多。

5.3、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

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三种: 1)直接燃烧技术 直接燃烧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方式。当前改造热效率仅为10%左右的传统烧柴灶,推广效率可达20%-

30%的节柴灶这种技术简单、易于推广、效益明显的节能措施,被国家列为农村新能源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2)热化学转换

热化学转换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条件下,使生物质汽化、炭化、热解和催化液化,以生产气态燃料、液态燃料和化学物质的技术。

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的一种,它是生物质利用热裂解等技术得到的一种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通过气化过程,生物质原料在高温下被分解为一

氧化碳和氢气,氢气可以被制成各种生物燃料,包括各种碳氢化合物等。 3)生物化学转换

包括生物质-沼气转换和生物质-乙醇转换等。沼气转化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沼气无色、有臭、有毒混合气体。其中甲烷占60%-70%;二氧化碳25%-40%;硫化氢、氮、氢和一氧化碳等占5%。

6.新能能源的简介 6.1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指以动植物油或其水解的脂肪酸为原料,与一元醇通过醇解或酯化生产的脂肪酸一元酯。它可以替代石化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的生物燃料。商业化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

6.1.1生物柴油特点

清洁环保:生物柴油无毒性,不含硫、铅、卤等有害物质,燃烧彻底,污染排入少。2.点火性能佳,燃烧更充分:生物柴油的关键指标十六烷值较高,大于45(普通柴油为45)抗爆性能优于普通柴油。3.兼容性好,适应性广:无须改动柴油机,可直接使用或与任何比例的普通柴油混合使用,同时可直接使用普通柴油加油机加油,储运设备。 4.经济、原料广泛: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会枯竭,适合大面积推广,而且价格低廉,极有市场竞争力。 5.保护发动机,机械磨损小:生物柴油较普通柴油的运动粘度稍高,在不影响燃油雾化的情况下,更容易在气缸内壁形成一层油膜,从而提高运动机件的润滑性,降低机件磨损。 6.运输储存安全:生物柴油的闪点是普通柴油的两倍,故属非危险品,运输储存更安全。

6.1.2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但目前真正用于工业生产并有实用价值的主要是化学法。

化学法生产生物柴油的过程主要包括:①酯交换,即油脂的醇解或脂肪酸的酯化;② 甲醇的精馏回收;③粗品脂肪酸甲酯的精馏提纯;④副产品甘油的提纯等。

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以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油棕和黄连木等油料林木果实、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燃料,是优质的石油柴油代用品。生物柴油是典型“绿色能源”,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能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6.2乙醇

随着煤、天然气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不断被消耗的同时,人类一直在寻找新的能源和替代物。迄今为止,已有水力、潮汐和风力为动力的发电设备及太阳能捕获器、地热等许多特殊的产能工具,并已为人类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能源。但希望通过这些特殊的产能工具提供的能源来替代石油还相差甚远。从目前人类正在开发的许多产能的技术和效益来看,乙醇很可能是未来的石油替代物。

乙醇作为燃料的益处有:①产能效率高;②在燃烧期间不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其污染程度低于其他常用燃料所造成的污染;③可通过微生物大量发酵生产,其成本相对低些。因而这项技术很容易被人们所采纳和推广。 6.2.1乙醇制备 乙醇发酵和操作实际上是一种相当传统的工艺,因而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人类首次从事微生物发酵工艺的典例之一。乙醇发酵所需的原材料可选用蔗糖或淀粉,发酵所需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含有丰富蔗糖水解酶和酒化酶。蔗糖水解酶是胞外酶,能将蔗糖水解为单糖(葡萄糖、果糖)。酒化酶是胞内参与乙醇发酵的多种酶的总称,单糖必须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进行厌氧发酵并转化成乙醇及C02,而后乙醇及C02通过细胞膜被排出体外。

6.2.2 乙醇替代汽油的实例

乙醇替代汽油的例子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就曾用混有少量甲醇的乙醇作为摩托车的燃油。事后,福特公司设计了可用乙醇、汽油或两者混合的燃料的汽车。但由于当时采油技术已比较发达,全球石油采油量每年都以较大增产幅度上升,另外大量工业乙醇都可用石油的衍生物加工而获得,不必靠微生发酵合成。因而从1940年起,微生物生产乙醇的规模及产量也随着石油生产乙醇的产量大幅度递增而减少。而用发酵法生产的乙醇仅仅供应于加工市场所需的饮料产品。在近二十年来,由于全球石油的采油量急剧下降,发达国家仍利用他们的强大的财力和先进的合成工艺,采用化学法生产乙醇。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原材料廉价,因而依然采用传统的发酵工艺生产乙醇。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生物材料中最理想的是甘蔗。它产能有效系数高达 2.6%(理论值6.0%)。据有关资料报道,每公顷耕地平均可产甘蔗干物质35~40吨,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4。5吨石油或24—26吨煤所产生的热值。巴西是盛产甘蔗的国家,也是一个利用发酵工艺生产乙醇替代部分石油的典型国家。 乌拉圭靠种植65万公顷的甜高粱并用于发酵生产酒精,其产量可替代大约 45%的石油。这65万公顷土地只相当该国领土面积的4%,并不会影响用于产粮和饲养牲畜所需的土地。

非洲的马拉维杜瓜酒厂早在1982年就投产生产乙醇并用于燃料。它的年产量为1000万升。而该国每年所需的汽油量仅5000万升,可满足市场所需汽油量的20%。

此外,发达国家也种植一些适合其本国气候的燃料农作物。像澳大利亚、美国、瑞士和法国,也开始利用大量农作物剩余物及森林的废弃物发酵乙醇。1987年,美国用玉米作原料发酵生产大约3万亿升的乙醇,到1989年已达到32万亿升乙醇产量。此外,根据有关研究报道,用乙醇来代替汽油的作法还有许多间接好处。如把乙醇加入到汽油中,可消除对十四乙基化合物的需求,这种做法很显然对减缓地球升温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用乙醇发动机作为动力机,消耗的乙醇燃料所排出的CO、碳氢化合物和氧化氮含量,比使用汽油发动机所排放出的量分别减少57%、64%及13%。因而可知,使用乙醇燃料不仅仅起着替代石油的作用,而且对环境保护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

6.3甲烷与燃料源

甲烷气可产生机械能,电能及热能。目前甲烷已作为一种燃料源,并可通过管道进行输送,供给家庭及工业使用或转化成为甲醇作为内燃机的辅助性燃料。天然气气源是由远古时代的生物群体衍变而来,通过钻井开采获得的,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在地表也存在甲烷,它主要来自于天然的湿地、稻根及动物的肠道内发酵而释放的,其相对总量大约分别为20%、20%及15%。家养的牲畜是动物释放甲烷的主要来源,大约占所有动物释放甲烷量的75%。而人类仅占0.4%。甲烷被认为是起着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它很有可能对未来温室效应起着总效应的18%~20%的作用。

6.3.1 生产甲烷的生化机制

厌氧微生物可通过厌氧发酵途径生产甲烷。整个发酵过程分为三个主要步骤。①初步反应:利用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nmnas)及变形杆菌属(Proteus)等微生物把纤维素、脂肪和蛋白质等很粗糙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的混合组分。②微生物发酵过程: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可溶性组分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作用转化成有机酸。③甲烷形成:通过甲烷菌把这些有机酸转化为甲烷及 C02。农村常用于发酵生产甲烷的原材料及沼气的产量。从表中可看出,甲烷生产所需原材料几乎都是来自农家天然有机物,所需反应池结构相当简单,建造成本低。因此,很适合在农村发展小规模家庭式甲烷生产。生产沼气的场所不管规模大小都可把它看成是一个生物反应器。发酵所获得沼气是一种可燃的混合气,即50%~80%的甲烷、15%~45%的C02及5%的水及微量气体组成。图10-2是一个简单的生产沼气的反应器。如在理想状态下,10kg的干燥有机物能产生 3m3的气体。这些气体能提供3h的炊煮、3h的照明或l0h适当的冷冻设备工作。

6.3.2 应用举例

我国是沼气生产量最大的国家,生产量高达7X10生物气单位,相当于2.2X 10

67吨煤的能量。如按目前国内物价分析,在农村建造一个粪便发酵池来生产沼气供家庭使用的造价,很可能会低于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据报道国内农村正在使用的厌氧发酵反应器(沼气池)超过500万个。此外,工厂和大型畜牧场还有 10000个大中型沼气池。印度也是一个生产沼气的大国。到1981年底,已有的沼气池总量高达11万个,现已有近百万个。按印度现有沼气的发展计划及规模,预测到21世纪初可建立1千万~2千万个。到时印度的燃料源很可能以沼气为主。

在美国加州,采用牛粪生产甲烷能给一个工厂提供20 000kW·h的电能。美国一牧场建立一座反应发酵池,主体是一个宽30m,长213m的密封池,利用牧场粪便和其他有机废物等,每天可处理1640吨厩肥,每天可为牧场提供113 000m的甲烷,足够一万户居民使用。

日本曾研究开发了一套“本地能源综合利用机械系统”。该系统由沼气发酵反应器、发电设备、废物预处理器及有机肥料制作设备组成。这个系统每天可处理 3~4吨固态肥及30~35m左右的液态肥,可为两台功率为140kW的发电机提供动力。

336.4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燃料电池多数由微生物参与反应所构成。所谓微生物电池就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作为物理电极活性物质,引起原物理电极的电极电位偏移,增加电位差,从而获得电能的装置。1。从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人类在航天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对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的兴趣随之增高,其原因之一是考虑将来人类在进行太空飞行时,将如何及时处理在飞行中的生活垃圾,并产生电能,因而各种各样的生物燃料电池不断地研究和报道。按生物燃料电池的构造不同可分为三类,即产物生物燃料电池、去极化生物燃料电池及再生 生物燃料电池。产物燃料电池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并分泌出具有电极活性的代谢产物(例如H2)来构成不同的电极电位,并提供电能。去极化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分别固定在电极上的微生物、酶、组织、细胞及抗体等生物组分,参与电化学反应并提供的电压和电能。再生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生物组分将原有的电化学活性的化合物再生,这些再生的化合物再与电极发生相互作用并产生一定的电压和电流。

利用微生物、酶及组织等生物材料均能制作出各种类型的电池。尽管这些生物燃料电池产电能较低,持续时间较短,况且绝大多数研究报道都是处于实验阶段,离实用阶段差距较远;但随着生物技术和其他相关科学的高速发展,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生物燃料电池一定会给人类带来可喜的电能。

总结:能源危机是人类已经陷入并急需要设法摆脱的主要困境之一。只有合理的利用现有资源,发展节能技术,不断开发和利用新的可再生能源,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从而彻底解决能源危机。发展节能技术,开发新能源需要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就是其中强有力的一枝,他将在解决能源危机问题上立下汗马功劳。

第二篇:部海事局应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小航标做出节能大“文章”

部海事局应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小航标做出节能大“文章”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航标领域,始终将节能减排放在航标发展的重要位置,积极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打造“绿色航标。

据统计,目前我国沿海直属海事系统管理维护的航标共有8815座。其中,灯塔、灯桩、灯船、灯浮标4738座,使用太阳能能源系统的航标共有4147座,普及率达87.53%;灯浮标使用LED灯器率达100%,灯桩使用LED灯器达81.69%,灯浮标使用免维护环保电池率达94.91%,每年直接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达万吨。

供电用上清洁能源

在航标的能源使用问题上,部海事局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制清洁能源系统,逐步替代了60年代在航标上使用的柴油发电机等非环保能源。太阳能供电系统在1975年首次在东海海区试用,后经过30多年的反复使用、改进、比对,太阳能供电系统以其清洁、经济、环境要求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太阳能能源系统在各类航标上的应用普及率不断增加,其中灯船100%,灯浮标94.91%,灯塔、灯桩为68.85%和76.10%。

在受天气不确定性的影响导致单一的太阳能用电负荷不平衡的地区,部海事局经过反复比对,采用了风光互补、波力发电、海水电池等新型环保能源系统。其中使用风力发电的航标23座,波力发电的29座,海水电池的11座,确保了清洁能源供电系统的广泛应用。

随着新型环保能源供电系统的逐步推广应用,与系统配套的电池绝大多数为免维护环保电池。其中,数量最多的灯浮标的使用率为94.91%。新型、环保能源应用后,基本上杜绝了锌空电池的使用,同时作为可再生能源,解决了报废的锌空电池处理难的问题,海洋环境得到保障的同时,节约了能源、提高了工作质量,航标的维护率大幅下降。以上新型、环保能源技术使用,有效降低了航标运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测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834.9吨。

灯器换代 实现高效低耗

传统航标产品在助航效能、能源消耗、使用寿命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不足,加大了海上航行的风险,制约着海事事业的发展,随着一代代航标人的逐步摸索,航标产品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向着高效、低耗、免维护等方面发展。

以往,灯桩和灯浮标上使用的是钨丝灯,能耗高、寿命短,光通过透镜后,亮度下降,使得夜间很难识别。为改变这一局面,海事局在灯桩、灯浮标、导标上应用了具有耗能低、光强大、寿命长、故障率低等特点的新型LED灯器,其设计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截至2009年年底,灯浮标已全部采用了LED灯器,灯桩达到81.69%。由于导标的地理位置和近岸背景光等因素影响,其普及率现为52.15%。

新型LED灯器的使用在亮度增强的同时,能耗大大降低。得到用户广泛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仅2009年全国沿海2926座使用LED灯代替传统钨丝灯的灯浮标后,每年可减少85.4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为适应不同的状况,部海事局还鼓励研发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的新型灯器。其中北方海区研制成功的IMA-800灯器采用光电一体化集成设计,灯器灯光射程达30海里以上,可使能耗大幅降低。该灯器已经在4座灯塔应用。该灯器与PRB-21相比,功率从3200瓦骤降到75瓦。每天按照14小时工作计算,可节电44.7度,每年节电达16314度。仅4座灯塔折合每年减排二氧化碳排72吨之多。

应用遥测技术 维护足不出户

随着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航标的配设数量迅速增多,布设范围不断增大,使航标运行管理任务成倍增加,需要派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航标进行定期的巡检维护。为改变这一局面,部海事局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新型材料、装备,免除了不必要的维护,减少了船舶出航次数,增效、降耗,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在航标材质方面,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和玻璃钢航标代替传统的钢质航标,材质轻,易于运输、设置,色泽光鲜,可视效果极佳,经久耐用,免维护。目前,已有高分子材料的灯桩43座、浮标210座,玻璃钢材质的灯桩99座、浮标32座。

在航标表面涂料的选择和涂装工艺方面,到2008年年底,部海事局直属航标处维护的浮标全部采用了不含有机锡的长效环保油漆。浮标长效油漆的应用全面提高了浮标的防腐、抗海生物吸附、耐候性能,延长了浮标的寿命和维护周期,节约了人力、材料、资金,降低了维护费用,浮标的完好率也相应得到了提升,同时减少了有机锡对海水的污染。

在航标巡检方面,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海事局开始着手研制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经过多年一系列的实验,目前遥测遥控系统已经在大部分灯塔、灯桩、灯浮标上使用,至2009年年底,各海区运行工作的遥测遥控终端共2337座,各级监控中心均能对辖区内安装遥测遥控终端的航标进行有效监测和管理。而在这之前,航标船必须停靠每一座灯桩和浮标进行工作状况的检查,航标作业效率低下,维护耗时长。而且随着航标的增加,船舶出航线路和出航次数也不断增加。遥测遥控系统应用以来,能够及时确定航标故障,提高了航标的可利用率和应急恢复反应能力,降低了航标运行管理的费用支出,减少了停靠检查工作量和维护巡检次数,延长了巡检维护周期。

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很多灯塔使用的是引进的PRB-21等大型灯器,功耗较大,在孤岛上的灯塔要用柴油发电机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电,既浪费了能源,又浪费了人力资源,特别是一些孤岛灯塔的值守人员生活十分艰苦。近年来,部海事局通过航标灯器更新换代,使用高光效、低能耗灯器和可靠的航标灯控制系统,太阳能供电,同时利用遥测遥控系统,收集灯塔的实时数据,掌握其运行状态,有效确保了灯塔安全稳定的工作,实现灯塔设备无人值守化。目前无人值守的灯塔数量为129座,占灯塔总数的70.5%。

据了解,除了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部海事局还从管理上进行创新,对航标进行风险评估和效能评估,建立航标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规划、规范和标准,注重各个环节的控制。向管理要时间、要效益。

第三篇:电子与新能源技术工程工作总结

电子与新能源技术工程系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来,在院团委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系团总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围绕着本学期的工作计划,结合工作开展中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学院共青团工作及相关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本学期以来,我系为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结合当前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我系举办了“安全知识教育”讲座,从防火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等几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更好的促进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更好地把握大学生活的航舵,我系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几方面开展工作,举办了3次思想教育讲座。为防止网络诈骗和用工欺诈,我系开展了反传销,反诈骗的知识讲座。几次讲座均受到同学们的好评,成效显著。

二、团的日常工作

1、系团总支新成员的选拔和加入,为系学生会注入了新的“血液”。 我系始终坚持着一个理念,即优秀团队的建立是高质量完成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系团总支、学生科和学生会在工作中的积极配合,我们将职责更加明确化,分工更加合理化,考核更加公开化,团结互助,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开展工作,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2、团员信息的整理和保存是团的基本工作。档案的整理需要繁琐细致的统计、核对,我们任劳任怨,从不放过一点疏漏。

3、坚持党带团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选拔、汇总以及推优入党的工作,发挥好团与党沟通纽带的重要作用。

三、团的活动

开展“安全文明伴我行”活动

为了贯彻我院关于加强校园文明安全建设的精神,落实相关文件,我系从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入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3月3日我系李文平书记组织召开了“安全文明伴我行”动员会议;并开展了以“当文明学生,创文明班级,树校园新风”为主题的校园安全文明活动周。3月7日我系李文平书记带队对我系全体学生宿舍进行了刀具及违章电器安全检查。为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女生节活动

我系开展“关爱女生,欢度女生节”系列活动,班级自行组织了送女生礼物活动。 “第五届春季田径运动会”

我系李文平书记召开了关于 “第五届春季运动会”运动员动员大会,在我系在校人数少、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经过团委领导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我系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最后取得可喜成绩,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和“最佳风采奖”。 院校园文化节系列活动:

1.举办“歌〃舞青春,唱响未来”校园歌手大赛初赛,并推选4名优秀选手参加院校园歌手大赛,取得良好成绩。

2.校园吉尼斯活动中,我系学生在两个单项中获得一等奖。 3.汽车宝贝大赛中,两名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活动:

1.我系参加院“建党九十周年”红歌比赛,获三等奖 2.我系承办院“建党九十周年墙报设计大赛”

3.化轻系承办的“建党九十周年手工艺作品大赛”中,我系学生或的三等奖

4.大学生公寓文化节,举行了“宿舍内务比赛”等活动,促进了学生公寓文化的建设,同时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四、其他方面

社团部,三个社团都开展了相应的活动,“博雅文学社”,组织学生投稿,参加征文比赛。“慈善义工”走进敬老院,为老年人献出一片温暖。“武术社团”为晚会献出精彩的武术表演。我系在社团活动月的“知识在线”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卓雅文学社在第三届社团活动中,被评为“十佳社团”。我系举办“乒乓球”比赛初赛,从所有参赛同学中选拔了5名优秀同学选送到院里参加社团乒乓球活动。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我系主动带领本系学生,打扫“地下通道”等实践活动,既促进了学院建设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在创卫工作中,我系学生虽少,但任劳任怨,不怕吃苦,取得了良好成绩。

本学期取得的良好成绩只代表过去,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发现自身不足,及时改正,在原有的良好工作中,继续稳中求发展的同时,不断创新,坚定服务意识,在上级团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下,把我系共青团工作推向更高的层次。

电子与新能源技术工程系团总支

2011年6月14日

第四篇:电子与新能源技术工程系学期末总结

电子与新能源技术工程系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系继续以国家贯彻职业教育相关文件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学院“勤奋团结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在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毕业生就业、2011-2012学期新生招生工作、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推动我系各项工作持续发展。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学院指导为主,切实做好学生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

我系校外实习贯彻落实的情况下,在校人数少等不利条件下,第五届春季田径运动会取得男子、女子单项团体前

三、“体育道德风尚奖”、“最佳风采奖”等优异成绩。

在晚会演出及“校园歌手大赛”中充分展示了我系学生的文艺风采,以及在校园吉尼斯比赛中,我系学生获得两个项目冠军。

二、齐心协力,力求创新,意向实习商洽团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显新成效,新学年招生工作建设信心十足

(一)通过完善制度、主动出击,意向实习商洽团工作机制日趋成熟

1、开学初完成了就业工作的明确职责,分工合理。为商洽工作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2、通过整体打造、个性化挖掘、主动出击,以“校园招聘会”为契机,促进学生就业、应聘方面知识的增长。

(二)贯彻落实“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 “意向实习商洽团”的团队力量,为就业工作保驾护航

1、成立了由系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系主任为副组长,系专任教师、系团委书记兼办公室主任和毕业班辅导员为成员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稳步开展就业工作。

2、积极组织、指导毕业生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和对人才的类型及专业要求。我系2011届毕业生共计毕业生人,其中太阳能专业人,应用电子专业人,截止6月20日,本届毕业生签约率达55.3%,就业率达95.8%,而且有部分学生干部自主创业,就业灵活度增强。

(三)充分开展新学期招生工作

从学生教育完善及社会信任度开始,充分在招生地区展开招生宣传和引导工作,开展教职工、学生合作招生工作。

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新突破

(一)抓教风、促学风,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得到提高

1、狠抓学风建设,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精神、治学能力。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树立正风正气、争创优秀班集体”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以全国大学生电子技能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为载体,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生动活泼的专业学习活动。既培养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学生团队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在全国大学生技能大赛中,我系获得省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二)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较好地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本学期,共有1个班级获得“校园十佳团支部”称号,多人获得“校园十佳”称号,成绩得到院领导的肯定。

(三)以系网站为平台,对外宣传工作打开新局面 加强对外宣传,外塑良好形象,不断完善系网站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做好日常新闻宣传及专题报道,充分展示我系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本学期共有10余篇新闻稿件被学院网站等传播媒体录用,特别是我系意向实习奇威特公司、青岛峻凌公司等单位,以及领导老师到实习单位参观校企实习工作的风采收到领导、老师及学生的广泛关注,大大提升了我系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继续做好开展学生技术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从学生实训、顶岗实习充分落实学生技能教育工作。

四、依靠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发挥联系和服务群众作用

(一)通过服务凝聚人心,把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有机结合起来。关心群众生活、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和学术进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关心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照,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例如:开展“5.25心理专题活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立”等工作。

(二)领导本系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组织教职工参加“五〃四晚会合唱”,“春季田径运动会”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增强了师生交流。

五、切实加强学生公寓卫生、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

每周组织公寓卫生大扫除工作,切实将公寓卫生环境从角角落落展开,不留死角。从学生卫生环境思想教育入手,鼓励学生主动维护自己的休息环境;广播站建设是学生公寓文化的主流,为学生传播最新的就业信息,娱乐资讯,积极丰富学生素质教育的情感节目。为学生的公寓环境建设得到了完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及教学工作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以上是我系学生科本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全系师生的奋力拼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由于系部工作经验较少,学生科的招生就业工作建设有待继续完善。

2、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需倾注精力,鼓励辅导员老师指导,学生自主完善学生会工作。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潜心调研,切实提出可行性方案加以完善。

电子与新能源技术工程系

2011.6.14

第五篇:会计与节能——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报告

会计与节能——能源会计

摘要:

能源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能源的利用程度和能源的人均占有量是衡量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程度的体现。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也快速增长,加大了国内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而目前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还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仍属于粗放型经济,同已达到完整工业化建设的国家相比,能源浪费较大。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各国加大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力度;对资源、环境的关注使能源会计应运而生。能源会计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成本收益核算之列,以加强企业对环境问题的考虑,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能源会计发展状况,指出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对我国进一步开展能源会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能源、节能、能源会计、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我国的能源现状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中,煤炭消费量1.9亿吨,原油3.1亿吨,天然气423亿立方米。2006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亿千瓦左右,居世界第二位,发电量2.89亿千瓦时。我国有世界第一位的水能资源蕴藏量,世界第三位的煤炭探明储量,世界第10位的石油探明储量和世界第19位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同时我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51%。由此可知,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油气资源依赖进口,能源开发和运输成本较大,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污染严重。

二、我国节能技术的现状和应用

现状:近年来,我国的节能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已使国内许多行业从中受益,并形成了良性发展的势头。总体来看,我国能源开发与节约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能源效率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效率水平依然偏低。

应用:

1.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是针对使用煤炭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提出的技术对策,是最大限度利用煤的能源,同时将造成的污染降到最小限度的技术方案。从概念上说,洁净煤技术是指煤炭从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

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总称。它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结合为一体,成为能源工业中国际高新技术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

2.节约石油和替代石油技术

(1)甲醇替代石油 甲醇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与现实使用的液体燃料极为相近的燃料性能,燃值高,抗爆性好。其生产原料很广泛,产品的运输,储存,分装加注和使用,与目前市场上所供应的内燃机用汽油和柴油燃料特点极为相似。同时甲醇还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重要原料。

(2)乙醇替代石油

乙醇俗称酒精,它是以玉米,小麦,薯类及秸秆为原料制成。将乙醇脱水加入适当变形剂,然后和一定比例的汽油进行混合,就是清洁燃料——车用乙醇汽油。经检测,与普通汽油相比,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后,CO排放量降低60%以上。

(3)天然气替代石油

天然气热值高,一般在9 000大卡/立方米以上。能源效率高,一般燃煤电厂的能源利用率不超过38%而天然气发电效率可达52.5%以上。近几年世界液化天然气消费增长5.7%,远高于原油,核能,而全球煤炭消费为负增长。天然气用途也越来越广。

(4)其他,如等离子无油点火、燃油乳化、燃油添加剂等节油技术。

3.电力节能技术

(1)变频调速节能装置

目前变频调速技术在电厂得到广泛应用,电厂辅机安装变频调速装置后,节能效果显著,一般节电率20%以上。实施循环水泵叶轮切削,管道改造,改变阀门节流降压供水模式,适当降低带压循环水泵的扬程或选用大流量水泵,均可有效节约电能。

(2)新型电力变压器节能

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力变压器逐渐普及,变压器的整体损耗水平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电力传输中的能量浪费仍十分巨大。为此诞生了更先进的电力变压器,如采用多级接缝的铁心结构与非晶合金铁心材料,显著降低空载损耗,采用高温超导技术具有低损耗与低成本的优势,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电力变压器节能技术。

(3)降低线路损耗

4.建筑节能技术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减少CO2排放以及地球温室效应的影响,多年来,我国开展了相当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采取先易后难、先城市后农村、先新建后改建、先住宅后公建、从北向南逐步推进的策略,全面推进我国的建筑节能发展。取得了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促进了建筑节能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5.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

我国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三、我国发展能源会计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中,还未建立与环保费用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仅在企业“管理费用”科目中设置了“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予以披露。企业应该承担起向社会公众披露有关环境会计信息的责任,这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

段。

(一)从国际环境来看:

1、实行能源会计是与国际接轨的需求产品出口的需求

发达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成为了最热门的国际话题。有一种说法是:完全的自由贸易在一定程度是加速了环境的恶化(污染随着产品的出口而扩大),因此很多国家都希望政府出面干预本国对外的贸易往来,制定一些协调环境与经济贸易的法规。而1995年WTO也成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CTE),以协调贸易措施与环境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对绿色的重视不够使得我国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连连受挫,出口商品经常因绿色问题遭受惩罚。因此我国政府很有必要将“绿色”强制性地引入企业,并且纳入企业管理中。而能源会计就是这样一个管理工具,不仅可以强化产品的绿色工艺,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绿色管理意识,这样产品走向国际才可能实现。

2、实行能源会计是企业进行国际交流的必要

能源会计在国际上起步较早,目前已经进入了较深入的研究阶段,如:制定能源会计准则。经济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成为必然,商业贸易往往是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而会计作为企业之间交流的语言必须具有国际化的标准。所以在国际趋势向能源会计转变的时候,我国应该坚决地进行能源会计的研究与实践。

(二)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实行能源会计是一项改善经济与环境的重要举措。

1、能源会计可以保障国家循环经济的运行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主要有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大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增强企业对资源的再利用的意识,可以从能源会计入手,能源会计是绿色经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环境成本纳入企业核算的范围,使企业更直观的认识到企业经营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这种耗资行为带来的企业成本的增加。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必然会通过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成本,比如:二次利用资源、开发新能源等,这实质上就是促进了循环经济的运行。

2、能源会计有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现状

我国经济处在飞速增长期,对资源的需求是巨大的,在这同时出现的严重浪费也是不容忽视的,据中科院的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8%的企业依靠资源和生态的透支来获取收益。我国环境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由制造污染的企业来负责,因此有必要强制企业实行能源会计核算与披露,并加以制度管理来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从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三)从企业自身来看实行能源会计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

在企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一流企业作标准,二流企业作技术,三流企业作产品”。率先将“绿色”纳入管理层考虑范围的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会因对环境治理的投入而出现成本增大的情况。但换个角度来思考:这样的企业就可以首先在这场必然到来的绿色革命中成为标杆企业,为整个行业确立一个绿色标准,而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往往会以行业标准作参照,这样确立标准的企业在政府制定政策的时候就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可以使政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符合的国家政策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另一方面,在社会上开始广泛关注环境的时候,具有绿色先锋形象的企业会

得到社会上广泛的认可与赞许,在与企业的下游经销商谈判时,绿色的因素会为企业添加筹码;同时大大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

四、能源会计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欧美国家有关做法值得借鉴:

在过去的许多年当中,有很多国家制订了必须披露的社会和环境报告的法规,特别是在北欧的一些国家,荷兰、瑞典、挪威以及丹麦都制订了一些指南性质的法规。

瑞典和挪威都要求企业在年报中披露环境绩效的信息。

荷兰走得更远,要求公司提供两份环境报告,一份提供给公众,另一份给政府代理机构。

在1999年,丹麦政府出台了一项立法,要求丹麦公司通过绿色账户来披露环境信息。

在1990年召开的有关环境措施会计信息揭示问题的会议上,应联合国际会计和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的要求,通过寄发调查表的方式,秘书长作了关于10个国家20个大公司绿色会计时间情况的调查报告,并对此予以评价并提出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挪威要求公司董事会在其年度报告中,必须揭示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在这方面所采取的措施。通过调查,发现不少与环境有关的会计处理意见。

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应揭示其所有的有关环境的负债。

巴西证券交易委员会则建议在董事会报告中,要报告有关环境保护的投资,如果企业因无法解决某一环境问题而使企业的继续经营受到影响时,则应列为或有负债加以揭示。

在荷兰,凡是与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一切费用,均可以从应税收益中扣除。 加拿大国家统计局正着手建立包括辅助账户的资源和环境核算体系,其主要目的是针对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估计,以提供收集环境数据的框架,为更好地衡量经济的稳定发展服务。

(二)我国发展能源会计面临的问题:

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环境的关注程度是差距很大的,如澳大利亚会有很多的节能措施:宾馆的厕所都分半冲和全冲,水箱结构稍加改造,节水不少;街头树下都用木屑覆盖,雨后积水,刮风不起沙。国家制定的环保法规居民会自觉执行。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环保意识还没有形成,而社会普遍的忽视给企业以投机的机会。

2、相关制度不健全

开展环境会计是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但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不容乐观。

尽管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1979年颁布的《森林法》和《环境保护法》、1982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和《海洋环境保护法》、1984年《污染防治法》、1985年《草原法》、1986年《矿产资源法》、1988年《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保护法》等,同时还制定了许多行动计划和战略方案,在环境保护实践中形成

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环境政策。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核算和披露。

但同时这些法律、法规的覆盖面还不全面,各项实施细则也有待明确,特别是在可操作性方面有待改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急需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定具体的法律规范。在实务操作中,企业的环保责任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没有公认的计量基础,环境信息收集与计量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中,还未建立与环保费用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仅在企业“管理费用”科目中设置了“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予以披露,前者指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排污费用,后者指企业对厂区进行绿化发生的费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企业应该承担起向社会公众披露有关环境会计信息的责任。然而,我国企业在目前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还远远不能满足所有利害关系者的要求,如何满足、满足哪些信息要求,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3、理论研究不深入

我国开始接触能源会计已经到上世纪90年代,因此在研究的深度上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我国也缺少对能源会计系统性的研究,因此经过多年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大部分仍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先进成果。

4、企业披露不规范

能源会计应披露的信息主要有:环境成本、环境负债、与环境成本和负债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而目前我国在环境因素的确认与计量方面仍没有完全的定论,尚处于进一步探讨的阶段,这相当于还没有为我国真正的在企业间执行能源会计打好基础。

5、专业人才储备缺乏

我国对能源会计的研究主要是专业学者进行的,由于没有开设能源会计的相关培训,导致企业中懂得能源会计的人才并不多,这成为我国企业中实行能源会计的障碍。

五、对我国实行能源会计的建议

(一)增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

建立实施能源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协调好,达到双赢,必须得到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上文已经分析我国环境污染的问题之一就是国民的环保意识没有形成,因此应加大开展社会宣传的力度,培养国民的环保意识,为政府和企业接受能源会计打好思想保障。同时还应该在大专院校开设能源会计的课程,展开有关能源会计方面的培训,强制企业派出会计人员接受培训,为我国实行能源会计做好人才储备。

(二)政府出台更加完善的执行和监管制度,并加大奖惩力度

一方面是进一步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并加强监督环节的执行力度。用法律来约束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规范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修订我国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加进会计要素,并且必须在报表中披露,使企业在制定规划的时候考虑环境、资源成本,从而避免企业行为的短视性;规范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便于会计人

员的迅速掌握与实际操作。

(三)提高我国能源会计的理论水平,注重学科交叉的研究

一是可以增进与先进国家的学术沟通,并由国家组织引导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二是注重能源会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研究,争取能源会计能够尽早地解决我国企业实际的问题;三是在局部地区开展能源会计的试点,小范围的解决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平稳的过渡到全部企业。

(四)建立健全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完善资源计价的方法,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对环境因素在报表中的披露方式应该予以统一规范,增加企业间的横向可比性,避免披露方式不统一而造成的企业环境责任不清和报表阅读者的不便。

六、结束语

目前能源会计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环境保护法律的相继出台以及我国正在进行的会计制度改革,能源会计的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储备不足等原因,我国距离真正实施能源会计还需要一段路要走。

上一篇:辛弃疾水龙吟赏析下一篇:小品因为爱情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