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矮小儿童自我意识情况调查

2022-09-27

矮小儿童是指与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比较身高低于正常身高2cm以上或低于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的第3百分位者。近几年国外对矮小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较多, 而国内报导尚少。在长期从事儿科内分泌及儿童心理的工作中逐渐发现矮小儿童有明显的焦虑倾向, 因此在常规进行病因检测的基础上, 对矮小儿童同时进行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测试, 旨在了解矮小儿童自我意识情况, 进而提出在治疗身材矮小的同时提出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措施, 从而提高其综合治疗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到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矮小儿童共356例, 本文对经瑞文智力筛查智商≥85分的8~16岁矮小儿童108例进行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测试, 其中8~12岁儿童56例, 男30例, 女26例;13~16岁儿童52例, 男27例, 女25例。本组病例中, 经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诊断GHD者29例, 占26.85%, 家族性矮小19例, 占17.59%, 软骨发育不全3例, 占2.78%,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8例, 占7.41%, 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31例, 占28.70%, 特发性矮小14例, 占12.96%, 性早熟4例, 占3.70%。同时随机选择非矮小8~16岁儿童112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8~12岁59例, 13~16岁53例, 矮小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及智力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岁矮小组与13~16岁矮小组在性别、智力及病因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采用国际广泛应用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PHCSS) 进行儿童自我意识评价, 所有患儿在同一调查者指导下完成问卷, 填写问卷前调查者按照PHCSS附录的指导语对患儿进行指导和帮助, 并要求实事求是地填写, 结果经专业心理软件 (儿童青少年心理测验系统2.0版) 统一分析。试验数据以表示, 由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用t检验进行分析,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本组8~12岁56例矮小儿童与对照组相比各因子测试结果, 见表1。显示2组比较在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及总分方面 (P≤0.00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8~12岁矮小儿童在躯体外貌方面自信心不足、有焦虑倾向、自我意识较低。

(2) 13~16岁52例矮小儿童与对照组相比各因子测试结果, 见表2, 显示2组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焦虑及总分方面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13~16岁矮小儿童在行为方面进取心较差、躯体外貌方面自信心不足、不合群、有焦虑倾向、自我意识较低。

(3) 8~12岁矮小儿童与13~16岁矮小儿童相比各因子测试结果, 见表3, 显示2组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方面 (P≤0.00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大年龄组进取心较差、躯体外貌方面更不自信。

3 讨论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于1969年编制, 苏林雁等引进编制并制定中国常模, 信度和效度较好, 量表共80道是非题, 包含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6个因子, 适用于8~16岁儿童, 用于了解儿童如何看待自己。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 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社会环境中所处地位的认识[1]。

近年来, 国外报导矮小儿童存在个性、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等心理行为问题。国内相关报道较少。

本组资料显示矮小儿童普遍存在自我意识较低, 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自我意识, 8~12岁儿童因为矮身材表现出对自己躯体外貌的不满, 同时存在明显的焦虑倾向, 自我评价较低, 随着年龄的增长, 则在校行为、与同学相处方面出现了自信心的不足, 对自己的矮身材更不满意。李瑞珍等曾报导的ISS (特发性矮小) 患儿抑郁症状存在较普遍、性格偏内向、情绪较不稳定[2], 支持本文结果。但因为所选病例及采用量表不同, 结论有所不同。

本组各年龄段矮小儿童均未表现出智力及学校情况与非矮小儿童的差异, 即矮小与儿童学习成绩无关, 这与本文选取资料时排出了智力异常的儿童有关, 与国内白海涛等发现儿童学习成绩与行为之间无直接相互关系[3]一致。但与国外学者研究的矮小儿童智商及学习能力明显降低[4]不一致。这可能与我国计划生育及基础教育的国情有关。

国内近年来矮小儿童的主动就诊率明显提高, 这与生长激素的应用有关, 尤其是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了ISS患儿可使用生长激素治疗以来, 越来越多的矮小儿童开始接受生长激素治疗, 给矮小儿童改善身高带来了希望。有报导ISS儿童个性特征的形成可能与身材矮小有关, 也可能是相互作用的结果[5]。因此任何病因导致的矮小亦不排除心理因素的参与。本文提示, 我们在对矮小儿童掌握尽早诊断、治疗的同时, 还应进行必要的心理诊断, 及早发现其存在的心理问题, 给予相应的早期心理支持治疗, 从而提高矮小儿童综合治疗的效果。即使矮小儿童已经错过了矮小治疗的关键期, 也要保证其心理的健康, 使其在以后的人生中更好地适应社会。

摘要:目的 调查矮小儿童自我意识情况, 以提出促进矮小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 提高矮小儿童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到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8~16岁智力正常的矮小儿童及同龄非矮小儿童进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1]测试, 分别对8~12岁矮小儿童组与正常组、13~16岁矮小儿童组与正常组、8~12岁矮小儿童组与13~16岁矮小儿童组分别进行对照。对比各组之间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各因子之间得分的差异。结果 8~12岁矮小儿童在躯体外貌方面自信心不足、有焦虑倾向、自我意识较低。13~16岁矮小儿童在行为方面进取心较差、躯体外貌方面自信心不足、不合群、有焦虑倾向、自我意识较低。大年龄矮小组行为方面进取心较差、躯体外貌方面更不自信。结论 矮小儿童自我意识较低、躯体外貌评价较低、有焦虑倾向, 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出现行为自我评价差及不合群现象, 提示矮小儿童应早期接受心理干预及综合治疗。

关键词:矮小,自我意识,儿童

参考文献

[1] 苏林雁, 罗学荣, 张继水, 等.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摸[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6 (1) :31~34.

[2] 李瑞珍, 马新瑜, 杨少萍, 等.特发性矮小儿童73例抑郁情绪和个性特征[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 (8) :585~586.

[3] 白海涛, 付桂玲, 郑素华.儿童学习成绩及社交能力与行为问题的相关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2, 17 (5) :485~487.

[4] Downie AB, Mulligan J, Stratford RJ, et al.Are short normal children at a disadvantage? The Wessex growth study[J].BMJ, 1997, 314:97~100.

[5] 张星星, 易著文, 吴小川, 等.特发性矮小男童个性及心理行为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20 (4) :332~333.

上一篇:浅谈合作学习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论增强公民法治意识的途径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