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的开放性评价

2022-09-10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 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也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等, 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为教育改革带来了发展契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兴未艾的今天, 信息技术的飞跃使得网络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成为必然趋势, 必将在教育界掀起一场新的革命。

1 网络学习评价的相关概念

1.1 网络学习

是指学习者运用网络环境和网络信息资源, 在老师的引导下, 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在网络学习活动中, 网络环境是一切运用于网络化学习的物理实体。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一切能进行增进学习者知识与技能、培养学习者情感的信息。网络学习的过程必须有相应的指导信息、控制信息引领以及教师必要的指导。网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 包括直接或间接指导学习的所有人;网络学习主要采用的学习形式是自主学习和协商。

1.2 网络学习的特征

(1) 师生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 大大地节省教育资源, 而且师生间可以实现互动、反馈和交流。 (2) 丰富而又可以共享的网络学习资源给师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支持。 (3) 基于网络的新型学习模式日益丰富, 为学习者的能力培养及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3 网络学习评价

(1) 网络学习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范畴, 即在教育中运用网络环境, 对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及过程进行的评价。 (2) 网络学习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对学习者的学习作价值判断的过程。 (3) 网络学习评价的目的不限于鉴别, 还应包括发展, 即探讨网络学习的“增值”途径。

因此, 网络学习评价从其本质上来说, 它是开放的, 不需要作严密的定义, 而在内涵上, 却可以从两个方向去认识:一是网络学习评价就是依据网络化学习目标对教育价值做出的判断;二是在对其价值判断的同时, 对其增值的途径进行探索的过程。

2 网络学习评价的依据

现代教育学认为, 影响教育目标的因素有:一是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二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观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现代教学观强调学习过程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互动过程;现代学生观将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 而不是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网络化教学则是最大限度地把对人的尊重和社会需要协调起来。

3 网络学习评价的主体

(1) 教育评价的主体可以是评价对象本身, 也可以是同伴、同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社会民间团体和社会评价组织等。

网络学习评价要克服传统学习中评价的一元化。传统的一元化观点, 是指依据社会的需要对教育活动的社会价值进行判断。事实上, 这一判断忽略了在本来意义上的社会和个体需要在教育评价中的地位, 忽视了社会和个体作为评价主体的存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人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已经成为教育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社会和个体各自在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

(2) 教育评价就其实质而言, 是一种价值判断。价值其实是客体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的体现。选择评价的主体是教育评价中十分重要, 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从某种程度上说, 评价主体选择的如何, 直接影响着评价的成功与否。网络化学习评价也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 同样面临着评价主体选择的问题。

(3) 根据网络化学习过程的规律与实际, 应把网络化学习评价对象本身、学校及社会力量评价作为评价的主体。

4 网络学习评价运用的策略

4.1 评价手段应数字化

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下展开学习活动的, 要考查和评价学习情况, 必然要求更多地通过网络手段实现这一目的: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直接与网络发生作用, 教师只有通过网络才能更容易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做出恰当的评价;另一方面, 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智能化、储存方便等特点, 许多简单的、机械的、客观的相关操作可以由计算机代替, 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创造性的学习评价中。因此, 教师不仅要掌握数字化的网络学习评价的操作技能, 而且要善于分配和开发数字化网络评价手段, 寻找人与机器的最佳结合点, 使网络既能减轻教师负担, 又不失人性化。如对知识技能的测试练习, 教师只需建成题库, 然后由计算机网络随机抽取题目组成试卷, 并且能对学生的练习做出批阅, 提出简单的批语。更重要的是, 每个学生的练习情况, 全班学生的练习情况都能由计算机网络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具体形象的统计分析, 让学生迅速获知自己的强项、弱项和学习水平, 以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再如, 学生在网络中学习时, 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快速监看、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各个学生的差异, 通过网络交流方式及时做出鼓励、表扬等学习评价。

4.2 评价指标应综合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由单一的关注学业成就评价拓展到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 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4.3 评价方法应多样化

采用定量的学习评价方法是计算机网络的显著强项, 特别是在标准化测验方面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技术支持。但教师不能过多地依赖于这种定量评价, 一是在综合化的评价指标面前, 有时会显得无能为力;二是过多的量化必然会带来复杂问题的僵化和简单化。其实, 网络从技术层面上也为教师进行定性学习评价提供了优势。如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 随时做出定性学习评价, 并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工具发表全班共享评价信息或个别交流评价信息。

4.4 评价重心应过程化

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往往面向的学生的“过去”, 而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则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它重在学生发展。因此,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反思, 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借鉴意义, 更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实践过程和正确的情感体验、价值观。

4.5 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而学习评价的主体应由教师拓展到学生及其学习伙伴。因为学习评价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 单方面地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有时难免会失之偏颇, 减弱学习评价的作用。两者, 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学生作为学习评价的主体应得到凸现。

4.6 评价管理应多层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各类学习评价信息的增加, 必然带来学习评价信息有序管理的问题。学习评价信息目录清晰、检索方便, 既是当前对学生学习评价不断完善的需要, 更是今后学习评价信息再利用、再开发的需要。由于网络上采用的是非线性超文本结构的信息组织方式, 很难按纸质材料分门别类的单一归档方法, 而应该采用多层化的学习评价管理机制。

总之, 能够自如地运用以上的网络学习评价策略, 相信教师仍会以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和调控力来指导学生的网上学习活动, 促进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提高。

摘要:网络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网络的便捷、快速、共享、资源丰富等特点使网络学习彰显优势, 与传统教学形成互补。建立开放性网络学习评价体系, 将有利保证网络教学质量, 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

关键词:网络学习,开放性评价

参考文献

[1] 雷洁.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网络教学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 2005, 4.

上一篇:刍议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与感觉统合训练的融合实践下一篇:浅析柴油发动机故障一般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