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的教案范文

2022-05-21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师说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师说的教案范文

《劝学》《师说》教案

必修一《劝学》《师说》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背诵《劝学》《师说》 。

2.掌握文中出现的如“绝、致、疾”等重点实词,“而、之、其、于”等虚词 ,并能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在掌握文本知识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及特殊用法 【教学难点】翻译特殊句式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切块一:导入:请全班同学背诵《劝学》、《师说》。老师点评、讲解课前自主学习里同学们常错的题。

切块二:辨析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请同学当堂做并起来回答,老师点评补充。

明确:

(一)而

⑴连词,表转折。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⑸惑而不从师。 ⑹小学而大遗。

⑵连词,表修饰。

⑴吾尝终日而思矣。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登高而招。

⑷顺风而呼。

⑸则群聚而笑之。

⑶连词,表递进。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⑷连词,表并列。

⑴蟹六跪而二螯。

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5、连词,表承接。

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⑵人非生而知之者。

⑶吾从而师之。

⑷择师而教之。

(二) 焉

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⑵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

⑶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

(三)之

1 ⑴代词。

⑴青,取之于蓝。(代靛青)

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

⑵助词。

⑴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3)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于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⑵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

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

⑷而耻学于师。(向)

⑸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⑹其皆出于此乎?(从)

⑺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

(五)其

⑴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⑵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

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⑷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⑸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切块

三、找出并解释下列各句中一词多义的词语。

请同学当堂做并起来回答,老师点评补充。 明确:㈠师

⑴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

⑶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⑷吾师道也。(学习)

㈡传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⑶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文的著作)

㈢则

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

⑵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

(四)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⑵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

(五)道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

切块四:明确特殊句式

请同学当堂做并起来回答,老师点评补充。

明确:

(一)判断句

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 ⑵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⑷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⑸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省略句

⑴輮以(之)为轮。

⑵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⑷吾从(之)而师之。

(三)状语后置

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⑶善假于物也。

⑷而耻学于师。

⑸师不必贤于弟子。

⑹学于余。

(四)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五)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六)被动句

⑴不拘于时。

切块五:当堂检测

请同学们在十分钟内完成以下的题目,并当堂回答,回答时还得说出原因。

明确:

1、 A

2、 D

3、 B

4、 D

5、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是因为用心专一。)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地方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

(3)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龄17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切块六: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案后面的课后作业

切块七:小结

第二篇:《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解题。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初中学过的《爱莲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三、初读课文

1.第

一、

三、四段学生齐读,第二段师领读。

2.订正以下字音:

句读

阿谀

郯子cháng苌弘

师襄

老聃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一)字词疏通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求学的人

是靠(他)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学者:者字短语,相当于名词

受同授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跟从老师(学习) 那些成为疑惑的

而,表顺承

而,表转折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

跟从(他)拜他为师

相当于介词“于”

于:表比较,比。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

4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向他们)学习道理的

哪管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5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无论地位尊贵

地位卑贱

年龄大 年龄小

无„„无„„:无论„„还是

6道

之所存,

之所存也。

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为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 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所字结构中间

(二)内容梳理

1.思考: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哪句指明教师的职责?那些语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哪些语句阐明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2.明确:1)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与结尾“余嘉„„”呼应。 2)第二句:教师的重要作用或职责

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职责认识的局限,把教师的职责从“授其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进步。

道,儒家的思想。业,儒家的经典,道的载体。 3)

三、四句:从师的必要性 这是承“解惑”而言的。 4)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针砭了当时上流社会看重门第高低的恶劣风气,提出“师之所存„„”的原则,此思想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嘛。

这是承“传道”而言的。那么为什么不承“受业”展开呢?因为人人皆知教师有“受业”的职责。

3、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4、背诵本段

五、布置作业

一、给下列加点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是通假字的,就在它下面划横线。

1.六艺经传(

)

2句读(

)之不知

3.无长(

)无少

4.或师焉,或不(

)焉

5.官盛则近yú

6.孔子师„„cháng

弘、老dān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二段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第一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疏通

1嗟乎!师

道之不

传也久矣!

从师的风尚

没有传播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也:表句中停顿

2而 耻学于师。

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

耻: 以„„为耻。

3圣人之所以为 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

所以:„„的原因

成为

大概

这个原因吧

4则耻师焉。以从师为耻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

6或

焉,或不

焉。

有的从师

不从师

焉:语气助词

7巫

医乐师百工 之

人,不耻相

师。

各种工匠这些

互相学习

8今其

乃反

不能及,

其可

怪也欤!

他们的智慧竟

反而

赶不上 这可真

3、简析

1).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2)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边析边整理出以下板书: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其子与其身

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从师

耻学于师

择师

耻师

不耻相师

群聚而笑

圣益圣

愚益寓

小学而大遗

其智乃反不能及

从师的重要性

3)小结:本段 一连用了三个对比,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阐明从师的重要意义。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4) 指导朗读。 分析作者态度语气的变化:疑问推测——肯定责备——感叹讽刺:语气步步加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学生背诵本段。

四、作业

(一)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无贵无贱

2.小学而大遗

3.吾从而师之

4.弟子不必不如师

5. 古之学者必有师。

(二)熟读背诵课文第二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

三、四段并总结课文

一、检查复习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

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学生自译。3.师指导释疑:孔子师郯子。 师:名作意动,以……为师

4、简析: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典型精当 说服力强.继而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第四段 1.学生通译本段.

2.释疑: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 于,“被”

3.析:结尾交代写作本文缘由。虽然简单,但紧扣中心,照应了开头。

(三)背诵

三、总结

1、思想意义 《师说》的创新至少有三点:一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2、写作特色

1)对比论述,观点鲜明。

2)语言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3)感情充沛强烈

四、有感情地读背全文。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 附板书设计 师说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职责 从师必要性(1)

论证 不从师风气 三组对比 (

2、3) 从师典范 孔子言行 写作缘由:赞李蟠行古道

择师标准 结论:

第三篇:《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 所以”等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6.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安排课时

2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这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二、解题及文体介绍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差不多,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的意思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吗?(设置悬念)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

作者韩愈,看注解(1)了解作者生平。唐代河南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1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四、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五、疑难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 聃(dān) 蟠(pán) 巫(wū) 2.找出本文的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传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不是这样 3.用“”给句子断句: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指出下列划线词的古今义:

①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②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一般人 今:许多人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5.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而耻学于师(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③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6.请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

⑤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 ⑥而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

⑦不拘于时(被动句 介词结构后置)

⑧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省略句,省略宾语) 7.词句辨析

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2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

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3

①解释下列句中“师”字的含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道德风尚) 吾师道也 (学习道理)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从师的道德风尚 ) 或师焉,或不焉(从师) 惑而不从师 (老师 ) 吾师道也 (学习) 不耻相师 (学习)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

③解释下列句中“其”字的含义: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其皆出于此乎(表猜测,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表感叹,多么) 5翻译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那种人的明智。

第二课时

一、课文分析

(一)、复习检查。 1.提名背诵第一段。 2.提问个别字词。 3.听朗读录音。两遍,第一遍正音,第二遍跟读。学生朗读,并概括每段的大意。

(二)、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第二段: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三段: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原因:鼓励后学

(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 照应上面两个分论点

(三)、研读课文第一段

提出学习要求 :

4 (1)对照注解合作解决翻译,圈点标记出重点词语。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①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②教师的作用是什么?③为什么要从师?④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概括重点:

(1)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因此、就,表示结果或目的的连词。

无 古:无论,不论 今:没有 (2).、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形容词作名词,即“疑惑的问题” 作者是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答案: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四)研读第二段 合作讨论,自主解决疑难,归纳重点字词(学习方法同上)。

1、词句辨析

5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道德风尚 师,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 (学习道理 师,名词作动词)

师道之不复 (从师的道德风尚 )

惑而不从师 (老师 名词)

吾师道也 (学习 名词作动词)

不耻相师 (学习 名词作动词)

2、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不必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3、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4、 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怎样论证的?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三组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来证明从师的必要性。

5、 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

(五)分析第三段(学习方法同上)。

检查复习

背诵 字词

1、自主翻译,解决疑难。

2、归纳重点词语 .圣人无常师 (老师,名词) .孔子师郯子、师襄„„ (以„„为师,名词作意动用法) 师不必贤于弟子 (“于弟子贤” 介宾后置)

3、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怎样论证的?通过论证提出什么观点?

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点。以孔子为例,借孔子之行和言,来说明孔子择师的标准,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新师道观。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述古之圣人从师的风尚。 理清背诵线索。

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师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

6 众人耻学;替子择师、其身耻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六)问题探讨:

《劝学》和本文 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

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第一段)。 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作业:背诵全文;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第四篇:《师说》教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师说》教案3

一、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 掌握“传、师、从”等多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正确认识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3.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B、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C、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战的精神和勇气.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

1学习第二段,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准确把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师”与“道”的实际内涵. 3.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从“传道”的高度去认识韩愈反对流俗见解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点拔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拔) 2.激疑,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然后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 (如对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师”“道”问题的理解) ,

3.探究阅读法(如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探究) 4.多媒体投影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疏通文中字词句,整体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幻灯片放映)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日索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东,如是者数矣。

(节选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让学生看过投影后进行翻译,然后教师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二、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幻灯片放映)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名字的传说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 ,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 人去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 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 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 字书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 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十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乐,他却名落孙山。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后,又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完婚。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她,接着说道 :“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

人求言实,火求心虚,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韩愈捧赠言,一阵沉思:此乃小姐肮腑之语啊!自古道骄兵必败,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谦虚之情,这个“愈”字便是证据。于是,他立即选用卢小姐赠言中的最后两个字“退之”给自已起了个新名字。

三、文体简介

我们来看一下题目,师说是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呢?(提问学生)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是申说事理的文章,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而以己之意述之也。” 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捕蛇者说》,《爱莲说》,《马说》等。

四、朗读课文

1、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根据书下注释,读准字音并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全体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如: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五、翻译全文

(一)翻译:请一位同学将第一段翻译一遍。 着重讲解的字词:

之—助词,的; 学者—求学的人; 所以—用来„„的; 之—代词,指道理; 固—本来; 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庸知—哪里,管、过问; 无—不论,不分

语法: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让学生齐声朗读,加深印象。

(二)、其他几段与第一段讲解类同 第二段着重讲解的字词: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道,道理;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超出; 焉—之于(向他);下—低于; 耻—以„„为耻;圣—圣明的人,圣明; 愚—愚昧的人,愚昧。惑—糊涂; 句读—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叫读; 小学—小的学习方面; 族—类; 不齿—不屑一顾; 欤—语气词;

语法: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第

三、四段重点字词

常—固定; 攻—学习研究; 已—罢了; 通—普通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法:被动句

不拘于时

介宾后置句

而耻学于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总结全文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六、知识归纳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 古今异义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 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 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如: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众人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今义:许多人。

所以 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 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3、一词多义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 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如“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4、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中的“师”同此)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5、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 被动句:

①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 宾语前置句: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 而耻学于师。 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4. 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5. 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练习。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二课时

分析第一段

1.提问;本段可分为几层?概括每层大意。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可分三层:前两句为一层,总说教师的职责;

三、四两句承“解惑”,谈从师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传道”,谈择师的标准,即以“道”为师。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提问: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运用了下定义、作结论的方法来说理。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 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一气贯通,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3.背诵第一段

第2段。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2)提问:本段内容可分几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思考后,明确:本段查分三层,即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板书〗 结果

┌圣人众人对比 圣益圣,愚益愚(错误态度)

二、批判不从师的坏风气│父子对比 小学而大遗 (错误认识)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世大夫对比 其智反不能及 (错误行为)

(对比论证·反证)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点拨:如下列两句: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①句重点

在感叹从前,表遗憾之意。②句重点在悲叹现在,抒发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递进了一层,给人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见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欤!本段的三组对比,每组对比都把着眼点放在后面的对象上,针对这些现象,作者都给予不同的评价。

①句是对“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评价、推测,质疑的语气中含着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现象的评价。“矣”“也”表示肯定语气,明确责备认识的错误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强烈的感叹语气,对“士大夫之族”的错误行为作了猛烈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士大夫之族”的强烈不满。

(3)背诵

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韩愈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五篇:《师说》教案

师说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点拨法

3、激疑法 教学课时:3课时

知识链接:

1、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 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 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 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2、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 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 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3、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4、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 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 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 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 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 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远古,教师有着较高的地位,“天地君亲师”可以一见;然而在一段历史时期,尊师重教的风气一直不是很浓,在元代,甚至有“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文化大革命时的“臭老九”之称便由此而来。教师地位之低,从师风尚不浓,可想而知。实际上,在唐朝这种风气已然出现,尤其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当时的情况正如韩愈的盟友柳宗元所言:“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韩愈的这篇战斗檄文——《师说》。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听朗读,熟读并疏通课文! 传道(chuán) 句读(dòu ) 针砭(biān) 阿谀(yǘ) 巫(wū)医 郯子(tán) 苌弘 (cháng) 师襄(xiāng) 老聃(dān) 经传(zhuàn) 李蟠(pán) 或不焉(fǒu ) 贻(yí) 从师

1 (cóng) 传道chuán

三、语言知识积累

1.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 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对儿童、

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许多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3.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 前瞻?预测 4.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现象并加以解释

例: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 ②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③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④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⑤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⑥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⑧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补充: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

例如: 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5. 解释虚词“之”“其”的用法 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 作代词 择师而教之。 指代人或事物。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②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古之学者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的标志。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③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代词,指代自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作动词,“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 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翻译为“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复指,作主语。”他们”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兼语。“他”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作定语。“他们的” ②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表猜测。“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表感叹。“多么”

6、指出下列句式的类型

2 1. 判断句: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 被动句: ①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 宾语前置句: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 而耻学于师。 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 4. 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5.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四、整体把握,试概括各段的内容 第一段:阐述从师的道理 . 第二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第三段:以圣人为例,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

五、内容探究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

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思考:(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3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

3、分析第3段: 思考: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

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思考: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六、难点探讨

1、作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试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设题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以现代观念总结作者从师为学的进步意义,并就课文第三段谈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教师的职责。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第三段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以能者为师,也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比较容易接受,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

七、课后练习

1、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各句的句式特点。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不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

②不懂得书中的文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③现在那些“上层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可以奇怪的么! ④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被时俗拘束,来向我学习。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答案:A。学者,古义:求学之人;今义:有学问之人。传道,古义:传播道理,文中指传播儒家思想;今义:通常指传播宗教思想。众人,古义:普通人;今义:大家。 小学,古义:文字学,文中指对小的方面是学习的;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古文,古义:先秦两汉的文字;今义:相对于白话文的文言文。

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吾从而师之 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圣人无常师 乃大惊,问所从来 余嘉其能行古道 答案:B(A项中的两个“传”,一念chuán ,一念zhuàn;B项中的两个“师”都是老师的意思;C项中的的两个“从”,一是跟从之义,一是表方向的介词;D项中的两个“道”,一是道理,一是风尚)

4、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A(A项中两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前一个“则”是“却”,后一个“则”是名词

4 “那么”;C项中前一个“于”是介词,表所向,后一个“于”是介词,表被动;D项中前一个“乎”是介词,相当于“于”,后一个“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

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不同于其它各项的一项( )

A. 吾从而师之。 B. 孔子师郯子„„ C. 不耻相师。 D. 稍稍宾客其父。

答案:C(C项中的“耻”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其余各项加点的词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师”“以„„为师”“以„„为宾客”)

七、熟读并背诵全文。

八、课堂小结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 "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论语读后感: 中国人的圣经 读论语学做人 ..《论语》的价值,首先是给华夏后世子孙提供了研究孔子及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因为他佐证了春秋时期一个阶段里的历史真实。《论语》记载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里面很大篇幅记载了孔子的言论、行为,透过这些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所经历的历史事件,以及孔子的思想。有些内容是孔子和弟子们的问答,有的是与诸侯国君、卿大夫或其他人士的问答,也有孔子弟子的一些言论,这些对于后世人们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和人文环境是十分宝贵的文献资料。《论语》涵盖的领域很广泛,包括教育的、文学的、伦理的、政治的、经济的、音乐的、美学的、道德的、生活方式的诸多方面。从宋朝以来,流传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说明了《论语》在古代所起的重要作用。 是一部提高个人修养的经典 它虽然已过去了千多年但他所阐述的道理在现在还是很有价值还是实用的里面关于仁义礼智信的说法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要结合实际来看里面比如守孝三年的说法在现在就已经不适用了但孝的思想是不能丢的 事隔多年他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只不过被董仲舒 朱熹等加以曲解迎合统治者的心意才被人们唾弃回到他的原始面目我们还是应该好好的读读它从它里面汲取做人的道理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

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终生受益。我却牢牢记住,在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影响了我一生。老夫子说:“君子群而不党”。这句话,我铭记不忘,致使我如今无门无派,是一个江湖散客。夫子说:“敏于事慎于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让我在工作中,只知埋头干活不敢抬头说话,几乎成了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子的这句话,我曾认为,就是终生受益的道理。可是社会上的人,每每是“我所不欲,人施于我”,又让我否定了这个“认为”。当我第一次读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时,心头一亮,觉得老夫子这句颇有奥妙,成了我行事的指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所以我从不和领导主动打招呼,更不用说有什麽私下交往了。觉得凭自己的知识水平,工作精神,自然会得到重用。但多少年过去了,那些没有读过老夫子这句话的人,都被提拔重用,成了我的层级领导,而我至今还在“人之患”的队伍里徘徊。老夫子的一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教我一生耻于谈钱。老夫子的支言片语,就左右了我一生的行为轨迹。我自认为,孔老夫子的“温、良、恭、俭、让”的君子标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老夫子从未有用这样的语气赞扬过他的学生,惟有颜回获此殊荣。我每读到此句,都会感激涕零。对颜回的崇拜之情,陡然而起。一个人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过着人人都无法承受的穷困生活,愁都愁不过来,而“回也不改其乐”这种“贫而乐”的崇高精神,千古而来能有几人。正是颜回的这种“贫而乐”精神,一直支撑着我走过了几十年穷酸困顿的人生旅途。每当我被穷困折磨的精神崩溃,心生歹念,几乎作出叛道之事时,眼前就出现颜回的高大形象,耳边就响起老夫子“君子固穷”“君子固穷”的圣言,使我“就有道而正焉”继续过着“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贫而乐”的“贤哉”“贤哉”的生活。

“物欲”从未“横流”。甚至我想,如果人人都有颜回精神,岂不是天下太平,平安无事了吗? 通过认真拜读,深感孔老夫子不愧为人类圣人,《论语》不愧为一部精彩的教科书,它不仅教我们如何做人,而且对于我们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亦有很多的帮助和启迪。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话:“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其意思是我们做事要先带着耳朵去,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就先放一放。自己觉得有把握的地方,说话时也要小心,就会少了很多怨尤。

对照自己,多听,多看,我是能够做到的,但是,对多思就不太重视,缺乏深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份的转变,自己越来越懒于多思了,思考问题越来越简单,不能透过现象去归纳带有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每天为完成任务而生活,颇感虚度年华,愧对“万物之灵”之美誉。

至于谨言,慎行,我做得不够好。孔子说的“慎言”,就是指说话要小心,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对此,我认为自己之所以不能谨言慎行,就是因为不虚心。毛泽东说“虚心使人进步”,真可谓把《论语》学到家了。而我呢?还应练好“虚心”这个基本内功。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我们终生的功课,但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是危险的。《论语》中这句格言值得我好好体会和牢记。

应该说在自觉不自觉中,学习了较多的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感到自己担子很重,与任职要求有较大的距离,不善为人处世,缺乏对企业管理的深入研究。 怎么办?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怨天,不尤人”,“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我想,我应充分发挥年富力强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奋力拼搏,要努力做到:第一,活到老,学到老,多读圣贤书,学好用好广告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常识,加强对广告市场的调研,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做时代的弄潮儿,做市场的开拓者。第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第三,创新管理,勤奋工作,努力提高 北宋的丞相赵普,曾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闻名,可见,无论于国于家还是于人,论语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影响是巨大的,或许,用“举世无双”来形容也毫不过分,那么,这本薄薄的书籍,何以彻底改变中国的历史呢? 当然,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不可能像于丹教授那样仔仔细细地研读《论语》,我只不过是读了点皮毛,然而,这点“皮毛”也带给我不小的震撼! 《论语》这部书主要是围绕学问、为人、处事、修身、养性等几个方面阐述的,以对话为主要记叙形式。在这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主要是做学问与讲孝道这两个方面。

6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直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动摇。文化大革命时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论语》从此埋没人间。 《论语》究竟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他被古人视为经典,而后又成为所谓“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呢?怀着这些疑问,我漫步于《论语》的花园,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和《毛主席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论语》里最常见的词汇,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云云。 中庸却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对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终保持中立。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端,但过度的“忍”却能使一个民族沉睡,古代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体现了儒家学派的软弱性。 君子是一个意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等,感觉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事实上,君子就是孔子他们儒家学派的一种自称,是理想的“中庸”的人。比如“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斗”,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与君子相对的当然就是小人了,小人并非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罢了。《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与小人相差甚远。毛泽东说过:“小人累君子,君子当存慈悲之心以救小人。”可见君子的物质生活是那么的悲惨! 礼,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国不遵守“周礼”,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当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愤怒地说:“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这后来发展成为了他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便是“仁”了。“仁者爱人”,这里爱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尊重朝廷贵族,“不犯上”,也说明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甚深

外国文学:第

一、主要作品 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悲剧),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 悲喜剧(正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 十四行诗 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

莎士比亚名句 The course of tru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1) 真爱无坦途。 《仲夏夜之梦》 真诚的爱情之路永不会是平坦的。/My only love sprung from my only hate ! (Romeo and Juliet 1.5) 我唯一的爱来自我唯一的恨。《罗密欧与朱丽叶》/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Hamlet 3.1)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雷特》/Fair is foul, and foul is fair. (Macbeth 1.1) 美即是丑,丑即是美。《麦克白》All that glisters is not gold. (A Merchant of Venice 2.7) 闪光的并不都是金子。Love is blind.爱情是盲目的。——《威尼斯商人》

A 莎士比亚语言的多种涵义摘要:莎士比亚戏剧是戏剧艺术的一座丰碑,他的四大悲剧享誉全球,深入人心,他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展示了各色人物的特点,莎士比亚戏剧之所以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他的戏剧题材的广泛而景点、他的戏剧情节的曲折生动等等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戏剧语言的引人入胜,使其戏剧经久不衰。本文从莎剧的修饰手法上浅谈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的特色。关键词:双关语,暗示,象征,语言魅力 莎士比亚是世界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戏剧常在表面字义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涵义。正如纪德所说“没有任何作家比莎士比亚更值得翻译”,但同时,“也没有任何作家比他更难翻译,译文更容易走样”。这就说明了莎剧中其语言的魅力所在,表面字义实际上已经足以满足一般观众的要求了,但任何作品只有字面意义而无深一层意义时,则缺乏引人入胜的永恒情趣。纪德对莎士比亚的理解是双重的,既是精神的,也是语言的。莎士比亚之所以在当代一直到今天还使人百读不厌,正因为他的剧本具有许多层更深的涵义。而这些语言的深层涵义大都是通过他的修辞手法上表现出来的。莎氏的这些涵义主要表现在双关语,暗示,象征 等手法上。

一、双关语的运用:双关是一种极其常见的语言现象。作为修辞手段,它“有意利用语音和语义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具有双重含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双关的巧妙运用往往能获得幽默或讽刺的效果。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双关语作

7 为作者刻意追求的一种语言艺术,频频出现在剧中人物的对白中,不仅实现了双关的常规意义,而且体现了作者特定的社会关注和人生思考,更好的塑造了人物形象 。原文中“arms”一词的双关将神圣的“家徽”与普通的“手臂”联系在一起,其效果绝不仅仅是插科打诨的笑料。又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的第三幕第一场中,罗密欧的好朋友茂丘西奥在与提伯尔特斗剑受到致命的重伤后说:“要是你明天找我,就到坟墓里来看我吧!”原文的“grave”有“坟墓”与“严肃少语”的双重意思,他在临终前还说俏皮话,这鲜明的表达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暗示在文中的作用:在莎士比亚剧中,许多台词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易于理解,其实其中暗示的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这成为莎剧中一个显著特征。这显然是莎士比亚用来突出哲理性思想或实质,借以发人深省的艺术手段。下面试就一些重要例子作些剖析。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一场“送柬”的戏。当差捧着老爷给他的义愤请客名单,自言自语道:“把上面写着的客人都请到!”可是上面的字他却一个也不认得!于是他开始自我解嘲:“这上面写着什么呢?—码尺交给鞋匠用,裁缝倒去跟鞋楦做伴儿;叫捕鱼的拿铅笔,鱼网反而交画画的张。”隔行如隔山,叫他这个当差的认字,简直比登天还难啊!难道剧作家在这里仅仅知识插科打诨,为了博取观众一笑吗?其实这暗示了当时那个封建社会的落后面貌。欧洲中世纪在历史上非常愚昧闭塞,封建教会实行文化专制注意,广大人民群众被剥夺了受教育权,连许多封建贵族也是文盲。所以在哪个时代,能习得本国文字就很了不起了。通过那个当差的寥寥数语,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其中所暗示的含义。

三、象征手法的运用:莎士比亚语言涵义之所以丰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韦伯斯特认为,象征就是“使用象征的艺术或实践,尤其是通过用象征意义来描绘事物,或用有形和感性的描述来表达无形和难以明了的事物。”象征不仅强化了主题,而且赋予了作品全新的意义。例如,在《李尔王》中,暴风雨在剧中一方面代表了原野的自然力,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的大混乱状态的象征。这场暴风雨同样侵袭了李尔的灵魂。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李尔最终实现了个人内心的和谐,认识了真理并获得了精神上的新生。暴风雨在剧中以各种形式出现——电山雷鸣,狂风暴雨,阴森恐怖。李尔在暴风雨中挣扎,咒骂着叫狂风把陆地吹到海里,或者涛浪席卷大陆,好令一切东西都变个样子或与之同归于尽,李尔的心境和这恶劣的天气一般。我们可以看到李尔同自然界对话,希望它能够惩罚人间的邪恶势力:吹吧,电火!喷吧,雨!风雨雷电,你们都不是我的女儿,我不怪你们残忍;我从没把国土给你们,或叫你们孩子,你们对我没有义务。所以你们尽管发挥你们可怕的乐趣吧。我立在此地,是你们的奴隶,一个贫穷孱弱被人鄙视的老人。(三幕二场))由此可见,暴风雨在剧中有着深刻的涵义,它揭示了一个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世界。

四、矛盾和夸张: 莎士比亚在他的许多剧作中还经常使用“茅盾修辞”。这种亦称作“悖语”或“反论”的修辞手法是作者有意识的运用“语义反常”的现象,把含有对立或矛盾的语义成分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以造成奇险或似非而是的隽语。带有此种语言现象的句子往往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中,当罗密欧失恋后,内心充满矛盾,万念俱灰,痛苦不堪,莎士比亚对其心理活动的描写用了矛盾修饰法。“啊,吵吵闹闹的相爱,亲亲热热的怨恨!啊,无中生有的一切;啊,沉重的轻浮,严肃的狂妄,整齐的混乱,铅铸的羽毛,光明的烟雾,寒冷的火焰,憔悴的健康,永远觉醒的睡眠,否定的存在!我感觉到的爱情正是这样一种东西,可是我并不喜欢这种爱情„„”在这里,从逻辑上讲,两个矛盾的概念是互不相容的属性:单从心理学上来看,两个矛盾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既从两个相反的角度揭示了剧中男主人公罗密欧极其复杂的心理矛盾和感情冲突,又使联系在一起的两个互相矛盾的概念产生了一种新的情感倾向,使其有了新的含义。这种精妙的语言运用技巧只能出自像莎士比亚这样的语言大师之手笔。 “夸张法”是莎士比亚频繁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段。为了强调和突出某一客观事物或人物的感情,故意言过其实地对其特征作艺术上的扩大或缩小,以使美好的东西显得更好,有害人类的东西,使人望而生厌,并予以鞭鞑,这就是夸张修辞手法。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中所运用的夸张词语如珠似玉,它们在反映全剧气氛、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矛盾和情感等方面浓化了该剧的文学韵味,巧妙地点缀了主题,从而为这些喜剧的艺术魅力增色不少。如:哈姆雷特在《哈姆雷特》的第五幕第一场中所说的:“我爱奥菲利娅,四万个兄弟的爱加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

五、铺排手法的运用:铺排手法,在莎士比亚剧本中随处可见。莎士比亚仿佛是一位语言的富翁,而且是一位挥金如土的富翁,总是不失时机地凭着他的兴致,把他的语言大把大把地抛洒,极尽铺张作挥霍之能事。走进他的戏剧之地,让人感觉满目珠玑,遍地辞藻,读起来酣畅淋漓,着实痛快。 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运用了大量的铺排手法,创造了很高的艺术效果。概括地说,就是:通过铺排创造语言的意象化,立体展现典型形象的丰富内涵;通过铺排形成语言的一波三折,展示复杂微妙的内心冲突;通过铺排增强语言的论辩性和冲击力,表现特定时刻人物强烈的情绪;通过铺排形成语言的延宕,制造轻松幽默的喜剧效果。跟丰富的世界、多彩的人生、形形色色的人物相比,语言毕竟是抽象的、单调的。莎士比亚总是力图通过铺排手法,增强他的语言的意象,使他用语言所再造的世界、塑造的人物具象化、立体化。比如,莎士比亚跨三部戏(《亨利四世》前后篇、《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永放光彩的喜剧人物——福斯塔夫。莎士比亚用了许多笔墨来表现这个人物,其中最集中的是《亨利四世》前篇中的一大段铺排:“一个魔鬼扮成一个胖老头儿的样子迷住了你;一只人形的大酒桶做了你的伴侣;为什么你要结交那个充满着怪癖的箱子,那个塞满着兽性的柜子,那个水肿的脓包,那个庞大的酒囊、那个堆叠着脏腑的衣袋、那头肚子里填着腊肠的烤牛、那个道貌岸然的恶徒、那个须发苍苍得罪人、那个无赖的老头儿、那个空口说白话的老家伙?„„”既是其余的戏都不看,光看着一段,我们就能对这位庞大的没

8 落骑士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莎士比亚就是这样,总是用他自如的笔锋,把他的人物形象的突出特征深深的刻在我们的脑海里。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语言意义的复杂与丰富。莎士比亚用他那庞大的词汇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上千个在性格上各有特色的人物,创造了奇葩异卉自由竞放的艺术世界,使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的时候,总觉得他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他的语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有着永恒的积极意义。无怪乎慕威廉说:“莎之诗文在伊时代堪称美善俱尽,至今无一过之也。”

B写作特色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取材有所依据,但并不拘泥于历史实际,主要是借历史题材来表现他的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也就是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的思想。 《理查三世》里的主人公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写得最突出的暴君形象。《亨利四世》上、下篇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好的两部作品。 莎士比亚喜剧的基本主题是爱情和友谊,描写青年男女为追求爱情自由,与各种封建偏见、封建意识,与自私欺骗的行为所进行的斗争。:(1)他的创作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真实性)。(2)莎士比亚戏剧能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丰富性)。(3)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丰富,还与剧中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关,同时,这种生动性并不是外加的人为的,而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所决定的。(4)莎士比亚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框,在一个剧本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也加强了情节的生动性。(5)莎士比亚对欧洲戏剧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①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②人物性格在不断地变化发展。③莎士比亚善于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④内心独白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也可以用来交代一些情节,推动剧情发展。(6)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丰富多彩,总词汇量达到两万以上。

C 摘要: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剧坛的“巨人”。他的戏剧创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有着精湛的艺术技巧,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剧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十分赞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批评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曾告诫人们“不应该为了观点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土比亚”。那么,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奥秘何在?为什么它具有永不衰退的艺术魅力?这是与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紧密相联的。

莎士比亚在类型众多的剧本(包括喜剧,悲剧,历史励,传奇剧)中,塑造了数以千计的各式各样的人物,丰富了戏剧艺术的人物画廊。上自高贵的国王大臣,下至普通的平民百姓,性格各殊:面貌各异。即使是同一阶层的人物,如莎氏所创造的帝王将相凯撒、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麦克佩斯、李耳王等,既有其作为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更有其不同的个性,可以说没有一个是雷同的、相似的。再以莎氏笔下的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而言,朱丽叶、鲍西娅、考狄莉亚、黛丝德蒙娜、奥菲利娅等,也决非用善良、真挚、热情等词语所能概括的。至于一些被公认的突出的艺术典型,如汉姆莱特、奥瑟罗、夏洛克、福斯泰夫等,更是人各一面,呼之欲出。仅以《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为例,他不是单一的凶狠的吝啬鬼,旧式的高利贷者,而是被作者赋予丰富的思想感情,复杂的性格特征。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普希金在把夏洛克同莫里哀创造的吝啬鬼形象作分析比较时指出,“莫里哀笔下的吝啬鬼只是吝啬——如此而已;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则是吝啬。机警、复仇心重、对女儿慈爱、机智等等”,特别是莎士比亚在剖析夏洛克疯狂的贪财欲时,兼以饱蘸同情的笔触刻画他备受基督教徒凌辱而产生的复仇心。他的复杂的内心世界,不仅是由于夏洛克同安东尼奥个人之间私仇的激化而引起的,而且涉及到了欧洲长期以来就存在着的犹太人和基督教之间对立的矛盾,具有特定的社会原因。 “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是莎剧又一鲜明的艺术特色。早在1859年,恩格斯就曾把“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情节的生动与丰富”的完美融合,看作是未来戏剧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莎士比亚为了刻画形形色色人物的性格,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画面,增强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打破了古希腊罗马悲喜剧的严格界限,不受古典戏剧“三一律”的束缚,往往在剧本里特意设计和安排了两个以上的故事情节(《仲夏夜之梦》中多至四条线索),或平行发展,或曲折交错,彼此对照,互相补充。悲剧《哈姆雷特》头绪纷繁,矛盾复杂,仅以复仇的线索而言,就有三条: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而展开的同封建王权的代麦克劳狄斯之间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小福丁布拉斯和雷欧提斯为泄私愤、报私仇分别所进行的复仇盲举。其中,以前者为主线,后者为副线,副线从属于主线,推动主要情节的发展。 戏剧情节和人物性格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的统一关系。不借事无以见人,不因人难以言事,两者层层相印,丝丝入扣。《哈》剧中的后二条线索,其发展的动因均出于私欲,囿于个人和家庭利益的范围之内,而哈姆莱特的复仇,不单纯是为了父王被杀的问题,而是为了重整乾坤,与邪恶势力作斗争,把为父复仇和改造社会相结合。因此,三条线索的对照、映衬,不仅使哈姆莱特的性格得到了最充分的显现,而且更突出了他复仇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哈》剧的情节线索,多而不乱,繁而不杂,主次分明,轻重得体,安排得巧妙自如,切合情理,极大地增强了戏剧的效果。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莎剧的人物语言,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闻其声若见其人,完全符合人物的个性特点,做到了个性化和形象化的结合,哲理性和抒情性的交融。莎士比亚剧中的人物,都有一套符合各自性格特点的语言,而且随着场合的更迭、际遇的变化,人物语言也有所发展变化。歌德在《莎士比亚命名

9 日》中说,观众通过人物的“言谈后才知道人物内心的演变,而所有的角色似乎都在一起约定,在这方面不让我们有不清楚的、模糊的地方。”夏疮克的语宫,粗鲁、庸俗,尖刻,常常用令人憎恶的事物打比方,而的亚娅的语言文雅、优美、含蓄,与夏洛克恰成对照。哈姆雷特的语言,有时温文尔雅,有时明白畅晓,有时妙语连珠,有时语无伦次,这一切均取决于他内心矛盾的斗争和思想性格的发展。特别是作者精心设计了许多精彩的内心独白,揭示他的精神世界,丰富和深化他的性格特征。如第三幕第一场中“生存还是毁灭”的这段著名独白,它是闪耀着哲理之光的名诗,也是揭示哈姆雷特内心奥秘的传神点睛的妙笔。通过这段独白,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他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对复仇重任的痛苦探求,对思想矛盾的坦诚剖示。正因为如此,高尔基在《论剧本》的著名论文中,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要用足够有力和鲜明生动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必须向莎士比亚学习语言的明确结论。

“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文学作品要塑造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必须让人物有自由活动的天地,充分表现的舞台,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广阔的社会背景。莎剧中的人物,个个活动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典型环境之中,人物借背景而生存和行动,背景赖人物而洋溢着生气和活力。恩格斯对莎剧的这一特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名之曰“福斯泰夫式”的背景。 福斯泰夫是莎土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的一个人物。他是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畸形产物,兼有破落骑士和冒险家的双重特点。他这一特殊的身份,既使他与封建统治集团频繁联系,穿梭于王公贵族之间,又使他混迹于市井酒坊,同城乡平民为伍,出入于社会下层的各个角落。莎土比亚以他的行迹和活动为纽带,将贵族和平民世界极为自然地联系起来,真实地反映了十六世纪英国光怪陆离的社会关系和宏伟广阔的时代画面。 对“福斯泰夫式”的背景的运用,《哈姆雷特》达到了新的高度。就剧本的地点而言,从王宫、城堡到荒郊,墓地,以出场的人物而论,有国王、王子、大臣、士兵、水手、演员、掘墓人等,从反映的内容来讲,既有力地揭露了上层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的生活,又真实地反映了许多下层群众的生活。特别是后者,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叹息人间的不平,以各种手段进行抗争,这里有夜间值班卫土的森严戒备,预示着国内将发生一场“非常的变故”,挪威土兵为了争夺区区的“弹丸之地”正在奔赴战场,流浪艺人被强迫赶出伦敦,闽南走北,受尽欺凌„„一言以蔽之,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用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哈姆雷特反对黑暗势力的斗争,这一广阔的背景,不仅提供了台前人物活动的场所和范围,而且有力地烘托了哈姆莱特的思想和性格,使他在同各种人物的交往和接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露、显现,突出了他的斗争具有特殊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色彩。这是莎土比亚对当时戏剧创作的重大突破,也是他戏剧创作的鲜明艺术特征。

作者 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就是现代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3部长篇、78部中短篇小就,都企图规避现实表面,而将笔触指向心灵痛苦的挖掘,通过“变形”手法,表现十九世纪西方现代文明掩盖的种种弊端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心灵创痛,表现众多劳动个体的异化状态。卡夫卡以其杰出成就,无愧于表现主义大师、“西方现代派文学鼻祖之一”称号。

《变形记》艺术上的特色是成功地把虚幻和现实结合起来了。卡夫卡主要用了以下几种艺术表现手段: 一是象征。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变成了“物”,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小说通过人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本质。

二是荒诞。人变成了甲虫,这是荒诞的;甲虫而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更是荒诞的。这来源于“世界是荒诞的”这一基本信条。

三是独特的讽刺。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他的亲人们未变形却变了心,这是多么绝妙的讽刺!

四是平淡、拙朴、凝重和冷漠的叙述风格。《变形记》是一个悲剧,但作者叙述格里高尔的不幸时却不动声色、不带感情、不发议论,也不作任何评价,这种含而不露的表现手法,使这篇小说收到了深刻地震撼读者心灵的效果。

五、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

情节和主题《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小说分成三部分,用

一、

二、三标明。课文节选了原小说的一半内容。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第二部分,格里高尔变了,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却保留了人的意识。他失业了,仍旧关心怎样还清父亲欠的债务,送妹妹上音乐学院。可是,一个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改变了态度。第三部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他怀着深情和爱意想他的一家人”,“然后他的头就自己垂倒在地板上,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家里亲人:惊慌、同情——逐渐憎恨——“把他弄走”格里高尔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恋亲人,可是亲人最终抛弃了他,对他的死无动于衷,而且决定去郊游。作者描写这种人情反差,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

10 使亲情淡薄,人性扭曲。

《变形记》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卡夫卡创作的文学作品的主题,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有人认为《变形记》的主题是:表现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也有人认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无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规律是无情的。

三、《变形记》的艺术特色《变形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第一次深刻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现象。 卡夫卡曾说过:“不断运动的生活纽带把我们拖向某个地方,至于拖向哪里,我们自己是不得而知的。我们就像物品,物件,而不像活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也就是金钱、机器、生产方式操纵了“人”,把“人”变成“物”的奴隶,使人最终也变成了“物”,或者说“非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卡夫卡的《变形记》则把这种常见的现象典型化了。作者描写的格里高尔在生活重担的压迫下从“人”变成一只大甲虫,表面上看,似乎是荒诞无稽的,但是,通过变形这样的象征手法,揭示的正是上面提到的那个普遍真理,即人创造的物,作为异化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它们操纵着人,把人变成奴隶。人成了不能支配自己的奴隶,也就是“非人”了。不能支配自己的“非人”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两样?这样说来,变成甲虫不也很自然了?把虚幻的离奇荒诞现象和现实的本质真实结合起来,就构成了真正的“卡夫卡式”的小说。

此外,卡夫卡还通过受压抑的小职员变成甲虫后的思想活动和所遭受的冷遇,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灾难感和人的孤独感。人变成了“非人”,不能自已后,就再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一切无从猜测的灾难都随时有可能落到自己头上。格里高尔的遭遇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广大受害者的缩影。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也被暴露无遗。以前,他是主要养家之人。这时,他的亲人为之着急的不是骨肉之情,而是因为他不再能为家里挣钱,甚至成了他们的“家丑”和“家庭负担”了。因此,到最后,谁也不同情他、怜悯他,要把他“弄出去”。他被遗弃在黑暗中,杂乱的家具堆中,没人清扫的房子里。他便在孤独中悄然死去。他的死亡,倒使家里人如释重负,得以开始“新的生活”。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的金钱关系。《变形记》在艺术上的特色是成功地把虚幻和现实结合起来了。“现实”和“虚幻”是构成“卡夫卡式”小说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者没有交待任何原因,格里高尔清早一起来就变成一只甲虫,很难想像还有比这更虚幻的怪事了。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是不可能有的。而并没学什么法术的格里高尔,对自己的变形似乎早有准备,几乎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异和惶恐。就像他只是患了头痛脑热一样。整个过程中,他只说了一句:“我出了什么事啦?”尔后,他又像正常人似的想他的差事,想着他五点钟要去赶火车。以后整个的作品几乎就是沿着他与差事这条线索展开的。

卡夫卡写格里高尔变形,并不是在他如何变形,为什么变形上着笔,而是用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周围环境。格里高尔变形了,而环境却毫无变化;还是那个“安静地躺在四堵熟悉的墙壁当中”的房间;衣料样品照旧摊放在桌子上;他最近从画报上剪下来的那幅画像仍然挂在墙上。此外,小说完全没有浪漫主义惯用的那种浮华的语句,语言十分平淡无奇,既没有富于感情色彩的修饰语,也回避了专门的艺术描写手段。作者只是用平稳的语调,像新闻报道一样冷静客观,不动声色地说明情况和记叙过程,不发表任何评价。当家里人因叫不开门在外面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当他的声音里“有另一种可怕的叽叽喳喳的尖叫声同时发出来”的时候,他似乎没事儿似的,认为“仅仅是重感冒的征兆”,是“旅行推销员的职业病”。而整篇小说里,作者几乎一直是用这样的笔调,用这样的态度来叙述格里高尔变形后发生的一切,使小说中虚幻的梦境,难以置信的幻象跟日常生活场面,街头即景等具有了相同的意义,其间没有根本的对立,没有明显的过渡,甚至泯灭了界限,完全结合成一个整体了。在这里,虚幻中有现实,现实里可见到虚幻,幻象变成了“现实的”“物质的”,看得见、摸得着,与现实难解难分了。

人异化成甲虫,这应该是荒诞的了,但经过卡夫卡高超的处理后,好像是必然的,极普遍的,不足为奇的事情了。作品之所以能达到这样妙不可言的效果,除了上述语言上的技巧外,还抓住了社会现象,即从生理上看,人变成甲虫是反常的、虚妄的、荒诞的,但从社会现象来看,又是正常的、可能的、现实的。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一旦失去了谋生的能力、手段、资本和机会,就无异于一只甲虫。何况,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异化成非人,早已司空见惯呢!因此,作者把普遍的社会现象升华为生活的哲理、数学的原理、语言的句型。而这“升华”也是把“卡夫卡式”艺术大厦中的两块“砖”——现实和虚幻——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黏合剂。化奇异为平凡,把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无法解释的事件安置在最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环境中、让荒谬悖理与合情入理、虚幻与现实这两类对立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展现出一幅神秘的、魔幻的、梦魇般的非现实的、好像又是现实中处处可以见到的画图,这就是《变形记》的根本的艺术特色,也即是“卡夫卡式”特色的核心。

悲哀的审视 卡夫卡出生于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他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方出现信仰危机的时代。19世纪末,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动荡不宁的现实,日趋激烈的竞争,豪商巨贾与赤贫百姓的强烈反差,致使人们对传统价值观产生怀疑,加之以尼采“上帝死了”为滥觞的西方悲观意识的萌芽,西方世界出现了弥漫着幻灭情绪的精神荒原。正是在这一主流思想冲击下,年轻时曾获法学博士学位,离开学校后在一家保险公司担任一般职员的卡夫卡自然会对现实作深入的审视。

正是由于对现实的失望绝望,人们开始在迷惘、痛苦、悲观面对现实的同时,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个体内心体验、思想状态上。以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为代表的诸多先驱的思想学说汇聚成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它将人的心理情绪、欲望本能冲动和主观感受当作人的核心,由此认识“真正的人性”。卡夫卡在少年时期就对尼采、达尔文、斯宾诺的著作发生过浓厚兴趣,中国老庄哲学对其影响不小。卡夫卡在审视现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悲哀绝望的情绪,换句话讲,在悲哀的情绪流露中,完成对现实的审视。那么,卡夫卡的“变形记”完成了哪些审视呢?

1、表现人的异化西方工业文明的到来,导致“人”生存环境的异化,生存状态的“恶化”,人蜕化为“非人”。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中的城堡就是人类异化的生存环境,《变形记》中萨姆沙所不能迈出的卧室,同样也是人类异化的生存环境,变成甲壳虫的萨姆沙“有的只是无数细小的腿,它们一刻不停地向四面八方挥动,而他自己都完全无法控制”。人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人在生活的重负之下必然异化。所以,当“大家相信他有什么地方不太妙”准备弄开门时,“他觉得自己又重新进入人类的圈子”。“重新进入人类的圈子”,这只是一厢情愿,这不独因为他已变成甲壳虫,更因为残酷的现实使他如此。现实就是一张“床”,格里高尔·萨姆沙想“冒一切危险来实现离床”,这个希望是“极渺茫的”。现实对人的束缚太紧,压抑太重,人永远只是现实的奴隶,永远在现实的魔网中异化,因而人的异化具有普遍性。君不见,小说中那位“经受了漫长的一生中所有最厉害的打击”的老妈子居然失去对弱者的怜悯,“她兴致一来就这样无聊地滋扰”萨姆沙,将个人对痛苦暂时忘却的瞬间愉悦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

2、表现人际关系的异化人的异化必须导致人际关系的异化。《变形记》中,变成甲壳虫后的推销员,听到妹妹“开门”请求声时,“并不想开门,所以暗示庆幸自己由于时常旅行,他养成了晚上锁住所有门的习惯,即使回到家里也是这样”,这反映了人与人的疏离。外部世界对人的挤压,人对外部世界的戒备,不正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异化?当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家中生活困窘,不得不租房出去,当妹妹以“优美悦耳的小提琴演奏”表达家人对房客的尊重之意时,而房客们居然“不断把烟从鼻子和嘴里喷向空中”,表现出极不耐烦;而格里高尔听到演奏,“觉得自己一直渴望着某种营养了”。对艺术的痴迷,对人的正常生活的眷恋,正反衬出房客的无礼和人性的残酷。“旅行推销员几乎长年不在办公室,他们自然很容易成为闲话,怪罪和飞短流长的目标”。格里高尔所处的外部世界的人际关系竟如此凉薄!

人际关系的异化在家人对待主人公的态度的巨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推销员格里高尔凭自己的诚实劳动养活全家时,家人表现出感激热情。而当他丧失这一作用时,家人唯恐避之不及,母亲见到儿子,“霍地跳了起来,伸开两臂”,身不由已地一直往后退;妹妹“大吃一惊,不由自主就把门砰地重新关上”,再也不考虑拿什么他可能最爱吃的东西来喂他了,只是在早晨和中午上班以前匆匆忙忙地用脚把食物推进来,手头有什么就给他吃什么,到了晚上只是用扫帚再把东西扫除去。父亲在不得不结束养尊处优生活,当了银行杂役后,渐渐厌恶儿子,以至有一天决心要轰炸他了。他把碗橱上盘子里的水果装满了衣袋,也没有好好地瞄准,只是把苹果一只接一只地扔出来。其中一只正好打中了儿子的背并且陷了进去。这致命的一击最终结束了儿子的生命。依然“怀着温柔的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的格里高尔·萨姆沙的死去,给家人带来轻松的心情,“让我们感谢上帝吧”;家人如释重负,因而到郊外去的旅途中感受到了“充满温暖的阳光”的爱抚。家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

3、表现人的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 现实对人的压抑、束缚,力量巨大,人是弱者。现实让格里高尔变成一只可怜的甲虫,“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即使是这些小腿,“人自己却完全无法控制”,“无论怎样用力向右转,他仍旧滚了回来,肚子朝天”。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不能主宰自我,自己凭辛勤劳动养活全家,却要受公司既无骨气又愚蠢不堪的听差的巡查;尽管格里高尔还一心想为父亲还债,还想送妹妹进音乐学院,但是,公司秘书主任的催促、逼迫、离去,宣告了格里高尔作为人正常生活的终结,宣告了他梦想破灭。主人公变为甲虫,不得不呆在卧室中,最终难逃一死,仿佛在冥冥之中有神秘力量主宰、约束着主人公。主人公的命运,就是芸芸众生的悲剧命运。它,难以摆脱,也无法摆脱。这是作家卡夫卡对下层人民生活深入体验的一个成果。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卡夫卡是一位有社会使命感、责任感的严肃的思考性作家,对社会的深入观察体验,深刻认识,使他在作品中竭力去表现现实的残忍和悲哀。他说:“我只能在我的拐杖上刻下一切障碍在摧残我。”在观察社会的同时,积极融入个人主观体验,细腻地表现人多方面的异化和无奈。冷漠地审视,表现出冷峻的风格;悲哀地审视,具有撼人的力量。西方最负盛名的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卢卡契在狱中重读卡夫卡的作品后,认为卡夫卡并非蓄意把人写得如此丑恶。《变形记》正是作家受社会使命感的驱使,冷漠而悲哀地审视现实,抓住人的异化丑恶现象,以表现社会对人的敌视、主宰等具有广泛性命题的表现主义杰作。

荒诞的真实 如前所述,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到来,两次大战浓重的阴影,导致西方社会宏大背景之下恐慌、幻灭意识的滋生,危机意识、异化观念使人们将关注的重心放在对外部世界的内心体验之上,人在现代节奏中已渐渐蜕化为“非人”,他们对外部世界真切的体验往往离不开对自己不正常的处境和畸形世界的认识,于是一种反传统的艺术倾向出现,二十世纪初,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倍受关注,他借用夸张变形手法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孤寂和恐惧,将给画表现的重心指向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创作主体借用怪诞的形式表现真实的内心,审美者通过窥视创作主体的内心把握现实的“荒诞”。

《变形记》在整体上是荒诞的,其基本情节是: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变成大甲虫,无法起床上班,公司抛弃了他,家人将他关进屋中,远离社会,最后孤独痛苦地在饥饿中默默地死去。很明显,在情节上具有强烈的荒诞性:变甲虫荒诞;为什么变没交代,让人甚感突然、茫然、荒诞。不唯如此,人物形象变形;时代环境淡化。《变形记》中人物所处什么时代,当时形势如何,均无暗示、明示,让人感到这只是天方夜谭式的故事。考其他作品,如虚幻的不可及的(《城堡》),银行襄理约瑟夫K无缘无故被捕,并毫不反抗地接受法院处死的判决(《审判》),不少人物取名K,无不表现其荒诞性。看来,用变形的手法,以荒诞的内容,表达严肃的主题,是其创作一向的价值取向。不过,这种荒诞并不影响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因为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有艺术的真实。卡夫卡的作品也不例外,他的作品中,荒诞即真实,荒诞只是表现真实的一种技巧,一种手段。《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遭遇不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众多小人物的遭遇?小说中所反映的冷暖人情、炎凉世态和人被外部挤压的现象,无不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荒诞的《变形记》具有真实性呢?

1、象征手法卡夫卡在他的荒诞的小说世界中表现出真实性,往往是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来实现的。《地洞》中那个不停地打洞的小人物,真实象征了卑微、惶惶不可终日的小人物;《城堡》中的城堡象征了一种社会异己力量;《变形记》中格里高尔所睡的床、所住的房,象征着对人禁锢的社会,格里高尔所变的甲虫的壳又象征着人的重负。作家正是通过象征手法,让笔下的荒诞世界与现实生活对接,从而使荒诞的小说具有真实性。在《变形记》中,卡夫卡以变形的手段,给世人一个匪夷所思的荒诞世界,这个世界,正是现实的象征、折射。我们在审美习惯、经验上似乎不太习惯欣赏这样的作品,然而正是因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距离”存在,使审美主体更会深刻地思考,从而真正把握荒诞下的真实来。换句话讲,变形只是一种方式,一种手段,暴露、表现则是目的,这与现实主义作品具有相同旨归。从这个意义上讲,《变形记》是怪异而真实的,它怪异而真实地表现社会对人的挤压和扭曲。

2、细节真实表现主义作品具有真实性,除得力于象征手法的运用外,还离不开细节的真实。卢卡契说:“卡夫卡作品的整个荒诞是以细节描写为前提的。”也就是说荒诞而不荒谬,还离不开具有真实性的细节描写。《变形记》中多处表现出细节描写的细腻真实性来。“有一天,他花了两个小时的劳动,用背把一张被单拖到沙发上,铺得使他可以完全遮住自己的身体,这样,即使他弯下身子也不会看到他了。”为了使家人不因为自己的外形而受到惊吓,格里高尔想得实在周到。这些细节真实地反映了作为“非人”的主人公所固有的亲情(小说也以此反衬出家人和世人的寡情)。“看到了太阳花墙纸上一大团棕色的东西,她还没有真的理会到她看见的正是格里高尔,就用嘶哑的声音大叫起来:‘啊,上帝!啊,上帝!’接着就双手一摊倒在沙发上,仿佛听天由命似的,一动也不动了。唉,格里高尔!她妹妹喊道,对他又是挥拳又是瞪眼。”这些细节又反映了母亲的恐惧无奈和妹妹葛雷特对兄长的厌恶,从而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被完全扭曲和冷酷无情的现实。“他觉得整个房间竟在四周旋转,就掉了下来,跌落在大桌子的正中央”,准确地反映了格里高尔为家人对待自己的如此冷酷残忍而深感绝望的心态,而这正是一个弱者在现实有冲撞挤压下苦闷无奈的流露。“父亲„„连在家里也一定要穿上那件制服,他的睡衣一无用处地挂在钩子上,他穿得整整齐齐,坐着坐着就睡着了,好像随时要去应差,即使在家里也要对上司唯命是从似的”,反映出父亲已成“非人”,只不过是一架听从指令的机器,从而从一个侧面暴露了生活的残酷,社会的残忍。小人物是可悲的。“从窗外的世界透进来的第一道光线又一次唤醒了他的知觉。接着他的头无力地颓然垂下,他的鼻孔里也呼出了最后一丝摇曳不定的气息。格里高尔走到生命的尽头,尽管还眷念着这个家,还深爱着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呢”,消灭自己,旨在减轻家人的恐惧,同时也反映出他的绝望。一个小人物就这样在希望与失望绝望的矛盾中,在渴求亲情与刻薄寡情冲撞的生活漩流中痛苦而寂寞地死去,这正是众多小人物共同的结局。小说《变形记》正是通过众多细节描写,表现生活的本质,从而使作品具有普遍意义的真实性来。

3、主观色彩如何实现荒诞性作品的真实性?除象征手法运用、细节真实描写外,还有不有其他办法?有,卡夫卡曾提出,“艺术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幕写,应当是内心世界的表现”,强调用主观的表现法来“再造”世界,把艺术创作的着眼点,由外部转向内心。可见,卡夫卡避免对现实的纯客观的摹写,笔下的事物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是内心体验的外在化,因而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也正是因为这一主观色彩,才实现荒诞性作品的真实性。真实的现实——荒诞的形式——真实的艺术世界,在这一条链条上,起作用的就是主观力量。《变形记》就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焦躁、忧惧、希盼、孤独、凄凉、绝望的心态正是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众多人的心态。作家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态写作这篇小说的;由卡夫卡心灵“再造”的这个世界(尽管荒诞),我们可以捕捉到许多现实东西来。作家也正是在对现实细致观察、深刻体验基础上完成这一“再造”工程的,这里,作品的主观性、真实性得到融合。需要指出的是,作家在叙述自己心灵“再造”的世界时,采用的是冷漠旁观的态度,平铺直叙的笔调,主观的东西“客观”的叙述,表现出一种冷峻质朴的风格。

《变形记》作为表现主义流派中颇有代表性的佳作,通篇采用荒诞变形、象征暗示的手法,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非人”的现象,人被挤压的生存状态和苦闷彷徨无奈的心理状态,是西方精神荒原出现的状态下人们反叛传统,寻求艺术突围的一种成功尝试。可以这么说,《变形记》是西方精神荒原中一支奇异的哀歌。

上一篇:三讲三提升范文下一篇:生命曾可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