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诵读教案范文

2022-06-01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师说诵读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师说诵读教案范文

《师说》教案

师 说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荀子的《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韩愈《师说》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思考:

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研读课文

1. 本文的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2. 人为什么要从师?当以何人为师? 老师的重要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终不解矣。

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第二段分论点是什么?是如何论证从师的重要性的?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本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

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耻学于师

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3. 第三段核心句(论点)是什么?是怎样论证的?

圣人无常师。

援引例证。以备受推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 4. 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五、总结

本文开头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老师的重要作用和人的认识规律方面阐释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段先提出师道之不复的观点,然后通过三组对比,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第三段以孔子事例,赞赏李蟠从师,从正面阐明从师道理,文章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围绕从师反复论证,又处处照应,结构严谨。

六、作业:1.背诵全文 2.《学海》练习

第二篇:《师说》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巩固上节课老师点到的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议的词语 2. 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

1. 老师层层设疑,共同讨论本文的主要内容

2. 把握判断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等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用最快的时间找老师所提问题的答案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上节课所接触到的实虚词

(1)本文中古今异议的词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凭借

今:因果关系的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

因此 就 (2)本文中的词语或用现象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

“以„„为师” (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孰能无惑 (谁)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

哪) ....是故无贵无贱(因此)(无论,不分)

犹且从师而问焉(尚且

还) ...圣人无常师(固定)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二. 导入新课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洛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说起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文风,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热情鼓励和指导后生写作古文。《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本文到底是什么样社会风气的产物。它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三. 合作探究

(一) 此文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这样的信息?

学生回答:第四自然段 师:那么我们齐读一下本段 生齐读

师:哪位同学能翻译一下? 生举手发言

师标出文中的重点实词,进一步引导学生疏通文意。 重点理解:

好古文

好:喜欢

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道:古人从师之道。 不拘于时

被动句

不受世俗限制。

(二) 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篇流放千古的名篇佳作呢?

老师提示学生从本段筛选信息点

学生回答:(1)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不拘于时,学于余

(3)余嘉其能行古道

(三)文章结尾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古道”就是古人的从师之道,那么古人的从师之道是什么?能否从课文中找出。

老师提示学生从第一 第三两个自然段中寻找。

提问不同的学生,让其发表各自的见解,最后归纳总结: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圣人无常师

(四)古人如此重视学习,那么古人择师的原则是什么?

同学们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述说第一 三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老师留给学生3-5分钟时间

老师引导学生疏通文句

重点理解:

吾从而师之

从而:跟从,并且

师之:以之为师

意动用法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懂得

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疑难问题

古人从师的原则是什么呢?

归纳总结: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

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五)韩愈写文的另一个原因,上面我们已经找出“不拘于时,学于余。”试问,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疏通第二段文句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其出人也远矣

出人:超出(一般)人

今之众人

众人:一般人

圣益圣

圣:圣人,圣明

愚益愚

愚:愚人,愚昧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什么?

(师生讨论)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于其子

泽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则耻师焉

大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群聚而笑之

(六)韩愈通过以上三组对比,非常形象的向我们再现了当时耻学于师的风气,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我们还认为此文仅仅是写给李氏子蟠的吗?本文还准备写给哪些人看呢? 师生讨论:

(1)士大夫。

提醒他们不学习的严重后果。此时引导学生再度末段,体会一下韩愈的情感,原来由社会风气而造成的忧心如焚远远超过李蟠勤奋好学而带来

的欢乐啊!

(2)1200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老师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有些学生课堂上顶嘴,围攻老师,路上碰见,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文何尝不是写给就今天的我们的呢?所以,此文已经穿越了时空,为后人创造了永恒的价值,历久弥新,终成经典!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归纳了文中的各种特殊句式和部分多义词语的用法,梳理了文章,明确了本文的写作目的,了解了作者敢于向世俗挑战的的精神和勇气。 五.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师说》读后感

第三篇:《师说》教案

《师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说”这种文体,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以及“师”、“传”、“从”等实词和“之”、“其”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讲解,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教学难点:正反对比的论证。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科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刚学习了《劝学》,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又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从师学习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

二、作者简介

1、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世人称之为“韩昌黎”、“韩文公”,“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2、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三、写作背景

《师说》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时写的,在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我们从柳宗元的一段话中可以看出。“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日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于是得狂名。”

由此可知,韩愈作《师说》针对时弊,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四、文体介绍

“说”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就是解说从师的道理。我们以前所学的《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都是属于这类体裁。

五、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齐读课文

纠正读音:

句读(dòu) 或不(fǒu) 近谀( yú) 经传(zhuàn) 老聃 ( dān ) 传道(chuán)苌弘 (cháng) 郯子(tán) 以贻( yí )之 蟠 ( pán ) 问:这篇文章是为谁写的?作者为什么要为他写这篇文章? [明确] 李氏子蟠

A.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 不拘于时,学于余 C. 能行古道

六、分析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1)解决字词,句式,疏通文意 (2)理清第一段结构

[明确]

第一层(

1、2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

3、4句),阐述从师的必要性。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5-7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7句是本段的结论,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3)总结:作者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对“师”下定义,阐述其作用,又从反面指出从师的必要性,进而推出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研读第二自然段。

(1)解决字词,句式,疏通文意

(2)深入分析第二段: A、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明确]

中心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分论点) B、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明确] 对比论证(正反对比)

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以感慨发端,纵向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是疑问语气;然后接着是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对比,“为子择师”却“自身耻师”,从而突出“小学而大遗”,是陈述语气;横向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从师的态度比较,得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是感叹语气,讽刺了士大夫之族。连用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从对反面现象的批判中阐发第一段提出的论点,说明从师的必要性。三组对比语气不同,语调的变化,不仅仅使文气很顺,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今之众人 古之圣人 圣益圣,愚益愚 疑问语气 为子择师 自身耻师 小学而大遗 陈述语气 巫医乐师百工 士大夫之族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感叹语气 C、韩愈批评“耻于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竟是谁?

[明确] 士大夫之族。

理由: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七、小结新课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了解了《师说》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等,学习了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明天我们继续学习未完成的课文。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复习第

一、二段中讲到的重要知识点,体会对比论证的用法,并且预习第

三、四自然段。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韩愈

教师的作用和任务——传道、受业、解惑 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解惑、师道 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段:对比论证

第2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师说》的前半部分,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二、分析课文

同学们大声齐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三段

(1)解决字词,句式,疏通文意。 (2)思考: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 中心句: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而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个结论也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采用“引用论证”,作者引述孔子的话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强了说服力。

(3)总结: 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2、研读第四自然段。

(1)解决字词,句式,疏通文意。 (2)分析

这段点明了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从表面上看,是为了赞许李蟠不从流俗,能行古道而作;从更深层次看,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即从师之道)二语是点睛之笔,表明作者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从师学道,分别照应了前文的第

二、三段。既是对李蟠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之族“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也表明了写作此文的真实目的:推进古文运动。

3、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连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针、蝉联,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做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连。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磋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气,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三、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 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明确]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②小学而大遗 小学 古:小,小的方面;学,学习; 今:学校。

③吾从而师之 从而 古:两个词,从,跟从,而,并且;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2) 一词多义。

“师”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老师 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专门技艺人 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学习 例:吾师道也

从师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为师 例:吾从而师之

“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例: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 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例: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例:句读之不知

③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补充]

指代自己。 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定语后置。 例: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例:吾欲之南海

“其”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复指,作主语。 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作兼语。 例: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定语。 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例: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 表感叹。 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疑难问题,名词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形容词

“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理,名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名词

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道,从师之道

“无”

孰能无惑 没有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论

“圣、愚”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愚人,名词 圣明,愚昧,形容词 (3)特殊句式。

[明确]

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被动句: 不拘于时 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介词后置句: 师不必贤于弟子 省略句: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四、新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第

三、四自然段,并且一起归纳总结了文中的重要词句。到这儿我们的《师说》这篇课文的学习就完成了。

五、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并且掌握今天所讲的知识点。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韩愈

第三段:例证法(引用论证) 写作目的:推进古文运动

语言特色:排比对偶句、连珠句、丰富的语气表达

第四篇: 《师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

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三、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四、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

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工具:

板书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荀子的《劝学》,荀子在文章中给我们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学问,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素质。那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者从师而学,还是其他?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只有从师学习的效果才是最好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的一篇提倡从师的文章-----《师说》。 <二>题目解说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这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有点类似今天的“杂谈”。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于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文章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具有进步的意义。 <三>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因韩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后人也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常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等职。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澈、曾巩、王安石)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提倡“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四>写作背景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学于师的风气依然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同时也反对、嘲笑别人从师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韩愈不顾世俗,“抗颜而为师”,并写下了《师说》千古佳作。在文章中,作者借送学生李蟠来抨击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五>整体感知课文

1、老师强调重点字词、字音

2、全班齐读,形成整体感觉

3、抽男女学生个一人,对比阅读,并纠正字音 <六>文本研读

1、翻译

第一段:(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提出中心论点。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的凭借,受:通授,传授。……者……也:表示判断。

译: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为“师”下定义。作者推尊儒学,他所说的道,就是儒家思想;业是指儒家的经典。在佛教盛行的唐代,这种观点具有进步意义。】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之:代词,指知识和道理。而:连词,表假设关系,如果。

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最终不能理解了。【指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介词,相当于“于”。师之:意动用法,就是‘以之为师’。闻:知道、懂得。也:助词,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译: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成我的老师;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的道理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紧承‘解惑说’,下承‘传道说’。说明‘闻道’是择师得标准。】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动词,学习。庸:岂、哪。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

译:我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道明择师得态度和标准】

段意:正面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择师的标准。 第二段:a“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从师的风尚;道,指风尚的意思。

翻译: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举出时弊,批评不良风气,由议论转到现实上来,感慨‘师道’久已失传。】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出:超出。犹且:尚且,还。焉:代词,相当于‘之’,指老师。下:低于。耻:以……为耻。

翻译: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向老师请教; 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远远低于圣人,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对比一: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既比学风,也比结果。】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益圣:圣人更加圣明;益,更加、越发;第一个‘圣’是名词,圣人;第二个‘圣’是形容词,圣明。

翻译: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进一步点出结果,以反问的语气启发读者思考。】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身:自己。焉:语气助词,用于句末。惑:糊涂。或……或……:有的……有的……。不:通否。

翻译: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但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人。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那种人的明智。【对比二:爱其子与于其身对比。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

e“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百工:各种工匠。族:类。

翻译:巫师、乐师和各类工匠这些人,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与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f“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相若:差不多。官盛:官职高。谀:阿谀、奉承。

翻译: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批评士大夫的话极其荒谬】

g“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不齿:不屑与之同类,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乃:竟。及:赶得上。

翻译: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师、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看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对比三:士大夫与百工之人对比,褒贬分明。】

段意:从反面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轻视师德的坏风气。

第三段:(1)“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常师:固定的老师。

翻译: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引出尊师的典范,举出典型论据,批驳士大夫的错误论调。】

(2)“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援引孔子的言论,旨在批评士大夫之族的愚妄,照应前文。】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于:介词,表比较。术业:术,技能;业,学业、学问。专攻:专门研究。

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术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段意:以孔子对待老师的言行为例,说明从师应用的态度,阐明教和学的关系以为能者为师的道理。

第四段:a“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古文:指先秦、西汉圣贤的文章。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通:普遍。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 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翻译:李家的孩子名叫蟠的,十七岁,喜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不受时俗的限制,像我学习。【树立正面典型,与前面批判士大夫之族形成对比。】

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嘉:赞许。古道:古人从师之道。以:连词,表目的关系‘来’。贻:赠送。

段意:说明写作缘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写作意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朗读课文,回忆文章所写内容。

(二)整体感知

1、主题归纳

本文是韩愈的一篇重要的教育理论著作,其主旨在论师:确定了“师”的概念,强调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明确提出老师的职责是“传到授业解惑也”,强调学必有师;明确了择师标准,提倡“不耻相师”,批判了不从师求学的恶劣风气。

2、结构图解

(三)重点领悟

1、韩愈所说的教师的指责“传道、受业、解惑”,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

提示: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在佛教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是积极意义的。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2、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提示: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不同的。尽管韩愈的观点在当时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但今天我们来学习和借鉴,不能不看到这些观点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3、 韩愈所讲的“师”是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

提示:课文所指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因为作者在第二段中明确提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显然,作者认为教小孩子读书和断句的老师不是他所讲的“师”,他讲的“师”应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道”就是儒家思想,“业”就是承载这一思想的儒家的经典著作,“惑”就是学习这些著作时碰到的疑问难题。文中的“师”指的就是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由此可以衍生出一个问题:谁能成为这样的“师”从文中可知应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正因为如此,为师者便可以突破地位、年龄的界限。

(四)难点剖析

1.《劝学》和《师说》都是古代作品,为什么至今还具有生命力?

提示:《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著作,至今读起来,仍然觉得很有道理。虽然时代变了,学习的条件和环境都大大地变了,可是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论述的基本规律,对今天的学习仍然有指导意义。而正因为它已经为两千多年的实践所验证,所以更具有权威性。《师说》是一千多年前的“时文”,作者是针对当时社会上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展开论述的。可是文章也流传了千年,因为作者揭示的是读书人的通病(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所以至今仍然能从中感受到强烈的针对性。韩愈的文章是写给李蟠的,他写作本文时并没有想到文章会流传后世;而我们在阅读时不得不联想到当时的社会风气,从中能发现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也说明了经典的力量。

2.好的结尾,古人称之为“豹尾”,令人执卷留恋,回味无穷。《师说》的结尾正是这样,虽仅38字,却语短意丰,妙趣横生。

提示:妙处一:点明本文的写作原因。十七岁的李蟠,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都已学过,他没有被时下的不良风气所束缚,而且向作者求学,作者赞赏他的能行古道,所以作这篇《师说》送给他。

妙处二:对比中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全文围绕“古之学者必有师”立论。这里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说明李蟠的不耻相师与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致,是符合师道是。从而显示出今之学者耻相师是背离师道的,是错误的。又说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显然他已是一个学者了,却“能行古道”,从师学习,而不像“今之学者”。这些从形式上看都不像对比,实际上是对比,不仅显现出行文的灵活,更重要的是于对比中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

妙处三:照应开头,接脉于前。文章开头讲“古之学者必有师”,结尾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这里所说的“古道”即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的“师道”。另外,文中提到的“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圣人无常师”,同结尾的“古道”含义都是一致的。这是作者有意变换提法,使行文显得变化而不重复。所以这个结尾不仅呼应开头,而且接脉于前。

妙处四:以行动批驳诽谤者。韩愈是有的放失的。他乐于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指点,由此引起人们纷纷议论和责难。韩愈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仍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问题。这里点明写作缘由,说明此文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而作的,这实际上是他借此对那些诽谤者的严正驳斥。 妙处五:指出希望,使文章具有辨证性。当时人们耻于从师,已形成一种风气。作者对此深恶痛绝,竭力想扭转这种不良风气。这样做,希望就在像李蟠这样的青年人身上。在青年中尊重道者毕竟大有人在,这使作者也使读者从不良社会风气中看到了师道可复的希望。这样,就使文章避免了绝对化增强了论证的严密性,表现了作者分析问题时的辨证思想。

妙处六:显示强大的人格力量。韩愈为人正直,不为流俗所拘。文如其人,他的文风呈现出一种傲岸的意志,显示出强大的人格力量。这个结尾,旗帜鲜明,高唱师道。“余嘉其能行古道”,一个“嘉”字,既是对后生的激励,也是一种自慰与自得。可谓超群开宗,贯注着浩然之气,表现了韩愈敢于抗颜的气魄和人格。

妙出七:顺势再倡“古文运动”。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李蟠“好古文”可见李蟠是“古文运动”的积极拥护者,这也是韩愈赞赏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这个结尾可以说是顺势又倡导了一回“古文运动”。

(五)艺术鉴赏

1、本文的写法上具有哪些特点? (1)本文立论鲜明、中心突出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学必有师”“唯道是学”。文章出言破题,抓住中心,高屋建瓴,提出全篇纲领性的论题,全文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反复进行论证。第二段和第三段中派生出的“圣人犹且从师”“不耻相师”“圣人无常师”“弟子比必不如师”等分论点,都是从某一方面来进一步阐明中心论点的。末段看来似乎是无关紧要的交代,实则是以李蟠为例,说明今之贤士也从师求学,是全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紧扣着文章的中心。总之,本文结构严谨,不生枝蔓,论点明确,中心突出。

(2)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

文章第二段,首先用了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个方面作了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儿子的要求不同作了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然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思想,指出“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

2、本文的语言特色

a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b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针、蝉联,明间俗称“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为下一句的开头字,首尾相连。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C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制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来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加生动,说理更加生动。

(六)作业安排

1、背诵全文

2、就练习第三题写篇小短文

第五篇:《师说》教案

教材分析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师道的著名论文,是韩愈议论文中的典范作品。文章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以娴熟的艺术技巧,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示出士大夫阶层的愚顽与可笑。灵活自然的叙述和议论,将“从师之道”的几个重要原则问题阐述得极为深刻,令人信服。《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等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德育教育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设想

1、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因而教师应对写作缘由作简单介绍,可用柳宗元当时说的话来说明。同时本单元有两篇“说”文体的课文,因而就要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归纳“说”的文体知识。

2、明确本文的教学重点:第二段用三种人进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教给学习方法。除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外,把本文与《捕蛇者说》作比较,教给比较阅读方法。

4、引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的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等现象。 教学重点

1、学习积累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积累“也、则、于、乎、所以”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教学难点

理解分析并批判吸收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定义、作用、必要性、以及从师的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虚心求教的良好品德。 课时安排 2-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本文的教学目的;2.作者介绍、解题;3.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4.分段;5.意动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远古,教师有着较高的地位,“天地君亲师”可以一见;现在,教师的地位也一直在提高,尊师重教蔚然成风。然而在一段历史时期,尊师重教的风气一直不是很浓,教师甚至有“臭老九”之称,仅在道士、和尚等闲杂人士之上,教师地位之低,从师风尚不浓,可想而知。尤其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当时的情况正如韩愈的盟友柳宗元所言:“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骂,指目牵引,而增于言辞。愈以是和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可见作者作《师说》是由于现实的原因,现实“耻学于师”的严重性,更能看出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难能可贵。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板书题目)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也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首。

三、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四、听录音,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读书dú或不焉fǒu—不能bù经传zhuàn—传道chuán聃dān——冉rǎn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句读百工六艺

3、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 所以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5、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6、重要句式: 1)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而耻学于师。②不拘于时,学于余。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5)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6)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7、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②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②可知矣(知道,了解) 文言虚词 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 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作动词,“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 其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如“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如“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如“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五、布置作业

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2、书面作业:“练习”二——四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探讨

1、请同学们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齐读一遍课文。和学生探讨朗读的感受。

课堂情况预测:有的学生读的速度太快,机械呆板;有的学生读的速度太慢,陌生生硬;有的学生读的速度适中,没有感情。

问题解决:语感不强,可以通过多读,注意字音、句读、重读、节奏等加以解决。

2、重在解决学生诵读的感情。以文章的第一段为例子:

【提示】结合文章的内容,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让学生揣摩本段应该如何朗读,并说出其依据是什么。 课堂情况预测:

①说教的语气――文章是写给韩愈的门生李蟠的。(请学生以说教的语气范读,师生共同点评) ②忧虑的语气――文章是为了抨击时人耻学于师的时弊的,仅仅只是借写给李蟠为名。(请学生以忧虑的语气范读)

③谦虚的语气――文章虽然师针砭时弊,但是作者也必须身体力行,乐从师也。(请学生以谦虚的语气范读)

④冷静的语气――世间从师之风日下,众人皆醉我独醒,作者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从师”问题的严重性与迫切性,因而应该冷静、客观、庄重。(学生读) „„

3、教师总结:我们应该允许持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身份的人用不同的口气演绎出不同的心情。但是老师更赞同第②④种人的意见。从文章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刻骨的担忧和清晰的冷静。(然后教师范读第一段)

4、让学生以以上对诵读的理解,再次自由朗读全文。

二、文章研析

【提示】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故事。吉林油田高中有一位叫××的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 【观点甲】我认为这位家长的观点是正确的!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就是靠毛泽东才名扬天下的,没有老师照样可以自学成才。

【观点乙】我不赞成那位家长的意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养,没有老师,就没有当代文明;没有老师,人类只能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蒙昧时期。

【点评】两个人的观点都偏激、片面。一个彻底否定了教师的作用,一个又无限夸大了教师的作用。看来,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唯物辩证法的教育。但现在还不是结论的时候,赶快打住,转入课文,而后再从课文生发开去展开讨论。

【提示】同学们的发言说明了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先研读《师说》的第一自然段,看看韩愈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然后再请同学们深入讨论。 【活动】学生看书。可圈点课文,可轻声议论,可作沉思状。 【提问】请同学们考虑,韩愈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 【明确】韩愈认为老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个认识应该说是对的,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教师的本质特征。

【提问】那个时候,老师传的什么道?授的什么业? 【明确】传的是儒家之道,讲授的是六艺经传。 【提问】非常好,儒家的鼻祖是谁? 【明确】孔子。

【提问】儒家之道是谁提炼总结出来的? 【明确】也是孔子。

【提问】后人学习孔子的发明,这说明师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明确】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提问】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明确】也对也不对。具体说现在的老师还是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韩愈所说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 【提问】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么? 【明确】“仁”,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孟子也说过“杀身成仁”,“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 【提问】现在的“道”指的是什么?

【明确】是爱国主义教育吧?是所有的思想品德教育。 【提问】既然当代教师仍旧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那么老师的作用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吧?

【明确】普通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培养,天才的学生靠自学就可以成才。 【提问】有些人不是学而知之,而是生而知之? 【明确】不是,他不需要向别人学习,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识。但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与常人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当然不能否认自学成才的事实。比如法布尔„„ 【提问】初读《师说》时,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从文章内容,论证方法,语言风格,精辟语句等,说理由。)

【教师总结】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文章里面饱含文化底蕴和哲理的精辟语句,联系本文的一些精辟语句在生活中的再现与应用。

三、精辟语句鉴赏:

【活动】请学生提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说出理由。(自圆其说即可) 课堂情况预测举例: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明确】这句话是韩愈先生对“教师”职业的定义独到的见解。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道理,在当时特指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所谓“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受业是传道的手段。所谓“惑”,即指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明确】这句话是韩愈先生对从师必要性清醒的认识。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惑”,人要想不断进步,就得不断学习,从毫不知之到有所领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而提升自我修养。

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明确】这句话是韩愈对择师的态度和标准的超世俗的看法。“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人之常情,但是“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尤其需要勇气。尤其在当时那样一个“耻相师”的浮躁社会,人们往往以世袭的官位来衡量自己的地位,而忽视了人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更不要说从师了。韩愈提出“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明确】这句话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尖锐批判。“师道之不传久矣”,古今殊变。不仅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圣者犹且从师而问之,但是今之众人才智不及他们,反倒耻学于师。择师教子,自身却“耻师焉”,故“小学而大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但是“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则往往相互饥笑。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这句话不仅对当时的人能醍醐灌顶,对今天也有醒世之作用。君不见„„(例举社会此类现象。) 强调:三组对比,针砭时弊: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⑤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明确】这是句至理名言。正像“人”字各有长短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但是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点,所以聪明的人往往会从身边的人哪里不断取长补短,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明确】这句话是韩愈对自己观点的总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联系当今教育实际谈:如教师素质,学习态度,自主学习等) 【教师总结】(穿插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我最喜欢的就是一个字:“必”(全文精神和作者观点的浓缩,一字引领全文,一字囊括乾坤。个中奥妙,我们共同探讨。)。和学生一起探讨原因: ①“必”者须也,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有什么? 【明确】必有师。

②何为“师”?文章里面列举了的几类人,是不是都是作者要说的“师”? 【明确】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定义与作用)其重点在于“传道”。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如文章所言“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但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③为什么“必”有师?

【明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师的必要性) ④文章所说的那些人“必有师”?这个道理那些人明白?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⑤时人的从师的情况又如何? 【明确】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圣益圣,愚益愚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择师教子 小学而大遗 其身耻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智不能及

士大夫族----群聚而笑

⑥这样导致了怎样的一个结果? 【明确】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⑦“古”所指代的时间是什么?

【明确】我国在先秦时期就形成的散文体例,出现了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这散文在汉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到了东汉以后,出现了“骈体文”,这种文体有着严格的格式,长期统治着文坛,它不重视思想内容,只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到后来就导致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束缚了文学的发展。到了唐朝,经陈子昂、韩愈、柳宗元、杜牧等人的努力,实现了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尤其是韩、柳二人,总结了先秦以来我国散文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改革文体和革新散文创作的理论主张,并成功地进行了创作实践,形成了一股文学变革的潮流。由于这种文体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立,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后人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由于这“古文”是对先秦散文的发扬,因此这“古”应该是先秦时期,两汉之前。 ⑧由此观之,是否只是“古之学者必有师”?

【明确】否。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世人也必有师。(回到话题。)

四、本文有关“教师”的见解,其进步性、局限性表现在哪里? 见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进步性:

指出教师不仅是教学生写字、断句的,更是“传道受业解惑”的;

减轻了教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和封建专制性,对自古以来的“师道尊严”提出了挑战。 扩大的教师的范围,在现代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激增,每个都可以从他人那里接受信息,进行学习。 局限性:

把教师“传道”的内容专于儒家思想,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合理的。

五、作业

①以自己对《劝学》、《为学》、《师说》的理解,写一篇你对“教”与“学”看法的文章。 ②找出文章的论证方法:如下定义,作结论,做比较,举例子以及引证法。 附: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古今

学必有师耻学于师

师 今古

李蟠师余孔子求师 批时俗------嘉古道

上一篇:社区建设意义范文下一篇:申请退休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