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2022-08-19

第一篇:硫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碱/ 硫酸钠法烟气脱硫技术

摘要:深圳柯雷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氯碱硫酸钠法烟气脱硫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治理火电厂烟气脱硫的先进技术。它由三个工业上成熟的工艺即氢氧化钠制备、脱硫洗涤、副产品处理等模块优化组合而成。该技术克服了以往脱硫技术中存在的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昂的问题,达到了技术成熟可靠、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并有运行利润、脱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积极效果,使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由企业的沉重负担变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还可根据火电厂的周边环境调整生产不同种类的副产品(全部为大宗化工原料),适应性强,是火电厂脱硫工程的最佳实用技术,目前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投资1.85亿元的30万千瓦机组示范工程项目正在国家经贸委立项,项目实施投产后,副产品的销售、燃料费用的节省及国家有关政策的税费支持,可以使该项目当年收回投资。

一、 前言

各位领导、来宾,你们好!

很荣幸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深圳柯雷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为火电厂烟气脱硫而开发的氯碱法系列烟气脱硫技术。

首先,我将简要介绍一下开发这一烟气脱硫技术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75%的煤炭消费不断增长,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也不断增加,连续多年超过2000万吨,导致我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日趋严重。酸雨影响的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华中地区酸性降水频率超过90%。二氧化硫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占GDP的2%,GNP的3%,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向前发展。为了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健康而有力地向前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最后修订,为治理大气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治理二氧化硫和控制酸雨又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火电厂二氧化硫的治理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因其一次性投资巨大(约是电厂总投资的1/3-1/4),运行成本高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就像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其火电厂加装脱硫装置的也不过才30%。由此可见,火电厂脱硫的难度,主要还是集中在造价和运营成本上。采用高科技手段,降低造价和减少运营成本成为最为关键的问题。对此,全世界这方面的科学家和有关机构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我公司开发的氯碱法系列脱硫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的问题,使火电厂的脱硫在真正意义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 常用脱硫方法简介

(关于国内外常用的脱硫方法和这些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在我公司提交的会议论文上已经有了叙述,而且在座的各位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在这里就不重复论述了,下面将重点介绍一下我公司开发的氯碱法系列脱硫技术)

国内外目前普遍采用的脱硫方法可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三大类。燃烧前脱硫,是采用洗煤等技术对煤进行洗选,将煤中大部分的可燃无机硫洗去,降低燃煤的含硫量,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燃烧中脱硫(即炉内脱硫),是在煤粉燃烧的过程中同时投入一定量的脱硫剂,在燃烧时脱硫剂将二氧化硫脱除。典型的技术是循环流化床技术。

燃烧后脱硫(即烟道气体脱硫),是在烟道处加装脱硫设备,对烟气进行脱硫的方法,典型的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法,喷雾干燥法,电子束法,氨法等。

烟道气体脱硫是目前世界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90%以上的国内外火电厂脱硫技术均采用石灰石-石膏法。

三、 常用脱硫方法存在的问题

常用的湿式石灰石-石膏的烟道气体脱硫方法,投资成本高、系统维护量大,多数情况下副产物石膏的纯度、含水率满足不了商品石膏的要求,只能抛弃,形成二次污染,增加运行成本。其他的脱硫方法,或脱硫效率不高、或一次性投资过大、或运行成本过高、或有二次污染,种种原因制约了这些方法的推广使用。

以引进设备为主的SO2控制技术,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存在"建不起"也"运行不起"的严重障碍。不少用户存在应付环保检查的心理,脱硫装置仅在有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才使用,平时仅当摆设。但随着我国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大,这一现象会得到遏制。

四、 氯碱/硫酸钠法烟气脱硫技术

4-1:氯碱/硫酸钠法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开发出一种低投资,低运行费,高效益、适合国情的实用技术,是脱硫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氯碱法脱硫技术,是深圳柯雷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针对目前脱硫工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开发出的脱硫及脱硫后产物处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专利技术,它是由十多项发明专利技术组合而成的系列烟气脱硫技术,计有四种工艺路线,即氯碱/硫酸钠法、氯碱再生法、隔膜再生法、双膜再生法等。该系列技术适于湿法烟气脱硫,尤其是用电成本低廉的场合,如大型电站锅炉的烟气脱硫。

整个系列脱硫技术的副产物为高品质的大宗化工原料,即氯气、氢气、硫酸钠(元明粉、芒硝)、液体二氧化硫,均具有很高商业价值。另外,本脱硫系统还可以根据火电厂的周边营销环境调整副产品的产出物,如产出盐酸、发烟硫酸、过氧化氢(双氧水)等多种标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的客户需求。

今天我着重介绍一下为我们的示范工程江西丰城发电厂(4台30万千瓦的机组)的#4机组量身定制的氯碱-硫酸钠法烟气脱硫技术。丰城发电厂位于赣江边上,地处江西煤矿基地丰城矿务局所在地,离全国著名的年产30万吨精制盐的江西盐矿仅30公里,近在咫尺,铁路、公路等交通发达。这给我们的氯碱硫酸钠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氯碱/硫酸钠法烟气脱硫技术由氢氧化钠制备、脱硫洗涤、副产物的处理等三个模块组成。

在氢氧化钠制备模块中,采用化工上典型的传统工艺,以食盐作为原料,利用离子膜制碱的方法制取脱硫剂氢氧化钠溶液。

在脱硫洗涤模块中,采用传统的湿式钠法烟气脱硫洗涤技术。以NaOH溶液为脱硫剂对含有二氧化硫的气体进行脱硫洗涤。

在副产物处理模块中,脱硫废水经预处理后,采用酸解的方法析出高浓度高纯度的二氧化硫,以保证副产品的工业价值。酸解后生成的硫酸钠经过处理后加工成工业元明粉。脱硫整体工艺流程详见我公司提交的会议论文中的附图。

4-2:氯碱/硫酸钠法烟气脱硫技术有以下优点:

1:脱硫效率高。由于本技术所采用的脱硫剂是强碱性的NaOH溶液,它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脱硫效果最佳的脱硫剂。在脱硫设备和脱硫工况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脱硫效率比其他脱硫剂如石灰石等显著为高。国外用NaOH溶液对脱硫设备进行脱硫效率的实际测试结果中表明,单级脱硫效率超过99%。

2:投资低。在30万千瓦的机组燃用3%的高硫煤情况下,包括脱硫剂制备、脱硫洗涤、副产物处理等所有项目在内,其总投资约1.85亿元,单位投资指标约为617元/KW。

3:运行成本低。常规钠法脱硫的最大缺点是运行成本高。在我公司开发的氯碱/硫酸钠法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电厂的廉价电力作为脱硫剂氢氧化钠制备的能源,同时减少了NaOH的蒸发固碱工序,减少了包装运输的费用,从而大大减低了NaOH的获取成本,使常用钠法脱硫洗涤技术运行费用大大降低而得以推广应用。综合计算副产品的销售收入后,整个脱硫系统将会有很大运行利润。

4:系统故障低。由于采用钠法脱硫洗涤,脱硫洗涤流程中生成的均是可溶性物质而非不溶性的硫酸钙,避免了石灰石/石膏法中常遇到的堵塞、结垢等问题,同时还可以简化洗涤塔的构造。国外钠法洗涤脱硫系统的运行结果表明,其故障率明显比石灰石/石膏法为低。

5:不形成二次污染。氯碱/硫酸钠法所形成副产物的纯度和品位均达到商品化的要求,而且均为高品质的大宗工业原料,销售容易。整个过程不形成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避免了石灰石/石膏法中石膏(多数石膏无法商品化)的堆放抛弃问题。

6:氯碱/硫酸钠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三个模块中,各个模块的设备和技术都是成熟和常用的。 4-3:成熟的工艺

深圳柯雷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进行烟气脱硫技术的开发中,采取了独特的研发思路,即避免采用不成熟技术,尽可能采用现有的已成熟技术进行优化组合,从而缩短开发到实际推广应用的时间。氯碱/硫酸钠法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并不追求某个单体模块技术的突破,而将各个成熟的技术在独特的工艺下有机组合而成。它的三个模块在各自的行业中均有相当规模的工业运行业绩。

A:氢氧化钠制备模块。该部分完全套用现有的氯碱行业电解制碱的工艺及设备。30万千瓦机组燃用3%高硫煤时,需要的氢氧化钠的产量为4万吨/年,而国内化工制碱的相应规模已经达到年产六十万吨的级别,如上海氯碱总厂等。因此,氢氧化钠制备的工艺模块在工业应用中是成熟的和可靠的。

B:脱硫洗涤模块。该模块可以套用现有的湿式钠法脱硫洗涤塔的工艺和设备,在国外,钠法洗涤脱硫工艺已经达到配套70万千瓦机组处理气量的工业应用业绩。世界上一共有25座钠法脱硫装置,1个在日本,2个在德国,22个在美国,如JIM BRIDGE PLANT 等。所以,脱硫洗涤模块可以引进,其工业成熟性不容置疑。我公司在与国内外数十家脱硫设备供应商进行洽商后,得到了多家著名脱硫公司的大力支持,经我公司的遴选(遴选的前提是在示范工程后必须实现脱硫塔的国产化),在满足我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初步选定了四家。在此我谨向对给我公司提供了工艺设计方案的加拿大TURBOSONIC公司的艾尔博先生、石川岛的田丸忠义先生、美国盛艾尔浦公司的熊天渝博士、美国孟山都公司的亚太区总监金伟先生和孟山都中国的陶启潜先生等人表示感谢。

C:副产物后处理模块。硫酸钠(又称元明粉或芒硝)制备工艺是广泛应用的化工工艺,30万千瓦电厂机组燃用3%高硫煤时,配套硫酸钠装置的规模约为年产10万吨,产品为工业A级。而国内超过此规模的厂家就有很多,如四川眉山芒硝厂已经达到50万吨/年的规模。所

以,该模块的工业成熟性是不容置疑的。

由上述可见,氯碱/硫酸钠法脱硫工艺的三个模块在其各自的领域内均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业绩,而且三个模块的连接工艺参数也是前后衔接吻合,因此可以认定本技术在工业实际操作中是成熟的。循照本脱硫技术的工艺路线,其成熟可靠性完全可以摆脱小试-中试-示范工程的开发过程,直接应用于示范工程中,其工业设计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国内多家部委级工业设计院的认可。目前,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原化工部八院)正在就此项目编制项目建议书(预可研),将上报国家经贸委立项。

五、 氯碱/硫酸钠法经济技术指标

氯碱/硫酸钠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工艺原理和技术可行性满足了工业的要求,其经济指标将成为本技术能否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下面就本技术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进行估算,所有数据均采自三个模块的工业实际数据。下面以丰城发电厂#4机组的为例进行估算。

5-1:以30万千瓦电站机组燃用含硫量3%的煤时投资脱硫系统为例,估算投资成本及工程报价(公用工程依托原有电厂)

1、 氢氧化钠制备模块:采用离子膜电解槽工艺,产量为5.52 T/H(折合约年产3.6万吨100%的NaOH)。投资约6000万元。

2、 脱硫洗涤模块:处理烟气量为120万Nm3/H,投资约6000万元(国外引进)。脱硫洗涤塔的设计和选型应避免更换或增加引风机,否则投资成本会相应增加。

3、 硫酸钠处理模块:年产10万吨元明粉制取装置,总投资约4500万元。

4、 其他及不可预见费用:约2000万元。

5、 成本总额约为:18500万元

5-2:以30万千瓦电站机组燃用含硫量3%的煤时脱硫系统为例进行运行成本估算:(机组设计年利用小时为6500小时)

A:运行费用

1:氢氧化钠制备的运行费用:按886.66元/吨的单位工业指标计算,其年运行成本约为3182万元。

2:脱硫洗涤的运行费用:按发电的燃料成本0.10元/度进行计算,其年运行费用约为362万元。

3:副产品如硫酸钠等处理的运行费用:1690万元/年

总运行费用:5234万元

B:副产品的销售收入

1:氯气(31250吨/年):目前,国内氯气市场情况良好。氯碱化工行业的基本经营情况是靠销售氯气以维持利润,而氢氧化钠则降价销售,能保本或有少许亏损都在所不计。所以,氯气的市场不成问题。按市场价1900元/吨计,年净收入达5937万元,即使按市价70%即1,350元/吨计, 年销售收入也有4219万元。

2:氢气(948吨/年):考虑到目前氢气销售前景不明朗以及初投资的因素,暂不将氢气计入销售收入范围。但该部分的市场潜力是非常广阔的,按现在气站的销售价格10万元/吨计算,就约有9480万元的潜在效益。就算在气站销售困难,可以再追加投资7000万元,用氢气去生产浓度为35%的双氧水,产量约4万吨/年,按目前双氧水的市场价格1900元/吨计算,销售收入为7600万元/年,年净收益约5000万元。我们拟在其后的#1机组改造时,将2台装置产生的氢气并用,投资1亿元左右,即可形成年产8万吨的双氧水的生产能力,形

成规模生产的优势,届时可实现年利润1亿元左右,当年收回投资。双氧水主要应用于纺织造纸行业的环保型漂白剂,国内造纸厂采用双氧水漂白工艺的不足2%,而欧美发达国家由于漂白质量和环保的要求,采用双氧水漂白工艺的已经达到75%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双氧水潜在市场,上海年初刚投产了一个年产10万吨的双氧水装置。随着中国加入WTO,质量的要求和环保的要求将是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双氧水漂白工艺,其销售前景将非常乐观。另外,如果电厂周边有石化企业,石油裂解和加氢需要的大量氢原料,氢气可以就近销售,那会有很大的收益。

3:液体二氧化硫(14976吨/年),目前国内市场容量约为22万吨。按市场价1200元/吨计算,年净收入为1800万元。即使按市价70%即800元/吨计,年销售收入也高达1198万元 4:元明粉(99840吨/年):目前国内稍具规模的元明粉厂家,销售及出口的形势非常乐观,年产50万吨四川眉山芒硝厂,产品供不应求,生产定单今年8月时就已经排到年底。元明粉的出口FOB价约每吨65美元,加上退税约690元人民币/吨,(在这里我们按600元/吨计算),年净收入可高达6000万元。即使按市价70%即420元/吨计,年销售收入也有4200万元。

以上三项相加,年总的净销售收入13737万元。

C:运行费用平衡

脱硫系统运行的经济收益:收入-支出=13737-5243=8503万元(即使按市场价的70%计算,也有4374万元的销售收入)

现电厂目前燃用的是晋北低硫煤(热值约5500大卡),每吨260元,投入本脱硫系统后改烧当地含硫量约3%的高硫煤(热值5600~6000大卡),价格150元/吨。考虑到电厂的购煤差价(高硫煤和低硫煤的差价),按每吨110元差价计算,按现在每台机组年耗煤量86万吨计算,年减支出将高达9570万元。此时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火电厂燃料成本占每度电的52%,这对今后电厂厂网分开后的竞价上网产生极大的竞争优势。对于丰城电厂#4机组300MW的电站锅炉,采用氯碱/硫酸钠法脱硫技术,每年有约18073万元的实际纯收益。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我国将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学习,由政府补贴使用高硫煤的价格补贴,人为拉大高硫煤和低硫煤的差价,以鼓励电厂增设脱硫装置并燃用高硫煤。因此,高、低硫煤的差价将会更大,电厂收益会更高,这也符合集中整治的环保政策。

而且,国家目前对电厂投资脱硫设备予以政策倾斜,其中有示范工程进口设备免税、设备投资的40%金额可以从所得税中返还,即获得国家退税补贴5600万元(设备投资1.4亿元的40%),相当于电厂获得年总收益2.3673亿元,不到1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并有赢余。按设计寿命20年计,将会使丰城电厂#4机组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将超过机组本身的发电收益。另外,还有允许电厂多发电上网、从排污费中返还补贴、以及贴息等等政策优惠,电厂实际收益将更大。即使不是示范工程而作为商业装置,而且副产品按市场价格的70%来计算,也能在20月内收回全部投资。所以,丰城电厂#4机组增设氯碱/硫酸钠法烟气脱硫装置,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企业经济效益来说,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它使火电厂烟气脱硫从企业的沉重负担转化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摆脱以往电厂不愿使用脱硫装置的被动局面,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5-3:不同脱硫方法的经济技术指标的比较

在我公司提交的会议论文中有一个关于不同脱硫方法的经济技术比较的表格,即表1,在这里我也不重复叙述了。

我还想在这里强调一点,我今天演讲中所引用的部分数据和论文中的数据有一些差异,这是因为我们在论文中采用了较为保守的计算数据所致,比如副产品的价格仅按实际市场价格的70%计算、煤的差价仅按50元/吨计算等,而今天演讲中所引用的数据则是针对丰城电厂#4机组,并按照实际化工市场价格数据和实际燃煤真实成本来计算等,因此有些差异。

六、 深圳柯雷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脱硫技术

深圳柯雷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氯碱法系列技术还有氯碱再生法、隔膜再生法、双膜再生法等多个专利技术,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储备技术。这些技术在氯碱/硫酸钠法的基础上,对个别单体模块进行适当的中试后即可推广应用,其经济效益还能显著提高。

氯碱再生法是将脱硫洗涤后的副产物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去循环再生脱硫剂氢氧化钠,减少了原盐的消耗;隔膜再生法是利用隔膜制碱的方法再生脱硫剂以降低投资成本;双膜再生法则是利用我公司开发的特殊槽型,一次性处理脱硫废水,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论文中的表2就是这些不同技术的简要经济指标。

七、 氯碱/硫酸钠法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

环保产业是世纪朝阳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据统计,1992年,全球环保市场规模为2500亿美元,1994年上升为4080亿美元。基本上相当于化工产品的市场规模。据联合国国际开发署1998年预测,到2000年,全球将投资5000亿美元来改善环境设施,完善有关服务。环保产业将达到6000亿美元。这是一个充满商机、极富诱惑力的巨大市场。

大气污染防治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90%以上的火力发电厂未安装脱硫设备,二氧化硫直排大气。为了治理酸雨和二氧化硫,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治理力度,根据国家对"两控区"行动方案的要求,175个地区到2010年总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400万吨,总投资1970亿元;另外,根据国务院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国家经贸委的联合发文精神,新建火电厂燃用含硫量超过1%的煤种时必须有脱硫装置,否则不予立项,而按照国家有关规划,未来十年内全国将新增1.5亿千瓦的火电机组,按每万千瓦需脱硫投资为700万元计,即使只有30%的新建机组安装脱硫装置,也需350亿的投资。从上述数据可推断,每年即使只有5%的火电厂进行脱硫治理工程,就可形成60亿元的产业需求。

氯碱/硫酸钠法脱硫等系列脱硫技术,具有技术成熟、低投资,有运行利润(约1~2年收回投资),运行可靠,脱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无固体废弃物等优点,是大型电站锅炉脱硫的最佳选择。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来看,氯碱法系列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我们柯雷恩人有决心、勇气、智慧,充分利用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优势,来改变外国技术装置一统中国脱硫市场的不利局面,作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为我国的火电厂脱硫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硫酸灌装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和使用范围

1.1为落实危险品灌装、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责任,预防危化品装卸和运输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XX公司硫回收罐区岗位及外来运输单位

2、编制依据

2.1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等法律法规。

2.2参照

GB50160-92,1999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15603-199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50074-2002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11651-1989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50057-1994.2000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各单位职责

3.1外来运输车辆职责

3.1.1 运输车辆须具备危化品运输资质,须配备相应资质的驾驶员和押运员。

3.1.2罐车的颜色必须符合国家色标要求,并且安装静电接地装置和阻火设备。

3.1.3车辆字样须符合规定且标记齐全,新槽罐车需有检验合格证和置换证明。

3.1.4所有运输车辆需保证安全附件完好无损,禁止超过技术检验期限。

3.1.5所有外来人员必须服从岗位人员管理,严格遵守公司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装卸,安全运输。

3.2供销单位职责

3.2.1供销人员负责检查所采购危化品的运输车辆的“三证”,并记录存档,确保采购运输安全。

3.2.2供销人员有对运输车辆进行检查和对运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督的义务,督促运输人员遵守制度,保障运输安全。

3.2.3供销单位应当合理安排运输车辆进出时间,督促其严格执行行驶路线,保障良好的运输秩序。

3.2.4供销人员必须合理控制进入装置区域的罐车数量,保证每一个硫酸灌装岗位最多停放一辆空车等待。多余灌装车辆需在复合肥车间院内等待。

3.3灌装单位职责

3.3.1灌装单位岗位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业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殊工种作业证和安全作业证后,方可从事灌装作业。

3.3.2岗位操作人员需对采购单位资质、车辆进行复核登记,不符合条件的拒绝灌装,符合条件的灌装完毕后,根据公司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核准登记。

3.3.3灌装岗位操作人员应具有一般消防知识,熟悉灌装介质的特性,掌握储存、装卸装置的事故处理程序及方法,具有应急处理能力。

3.3.4灌装岗位操作人员应熟悉灌装介质安全装卸规程,穿防酸工作服,佩戴防溅面罩,防酸靴,正确佩戴防护用品,规范作业。

3.3.5灌装过程中,操作人员需监督驾驶员、押运员等相关人员必须在现场,坚

守岗位。

3.3.6夜间灌装时,场地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3.3.7灌装岗位必须符合接地要求。

3.3.8灌装前灌装单位须填写《装卸安全确认单》

4、灌装作业要求

4.1接到发货通知单后,检查灌装车辆手续,且手续必须齐全,正确填写相关记录。车辆内部保持清洁无污染,经检查验证后方可给予灌装。

4.2车辆停到位后熄火、拉起手刹,驾驶员离开驾驶室,且灌装期间驾驶员不得再进入驾驶室。

4.3运输车辆前后车轮都要用垫木垫实,以防溜车。

4.4保证灌装过程静电接地装置完好接入。

4.5灌装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两人进行操作。车辆驾驶员、押运员持证坚守指定岗位。对新投用的灌装设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到现场指导,其他人员必须远离灌装点。

4.6灌装岗位应配备专用防化服、隔离式呼吸器、过滤罐、灭火器等,并确保完好。

4.7灌装前应对槽车进行检查,严禁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或水槽车混装。

4.8顺槽车攀登梯登上槽车,打开槽车顶部灌装口,从灌装管托架上小心取下灌装鹤管,此时一定要注意鹤管内是否有积存的硫酸,将灌装鹤管顺灌装口插入槽车内半米以上。灌装操作时,应对管线、密封件,快速切断阀门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防泄漏。

4.9打开硫酸罐及灌装泵进口阀门,启动灌装泵,缓慢开灌装泵出口阀门,将硫酸打入槽车。

4.10车顶必须有专人观察槽车液位,防止装满后冒料

4.11驾驶员、押运员或其他任何人员,在灌装作业期间,不得逗留车内休息或在车上随意动。不得乱扔垃圾、纸屑。

4.12待槽车装至所需发货量后,关闭泵出口阀门、停灌装泵,关闭硫酸储罐出口阀门,关闭灌装管阀门,打开鹤管顶部放空阀门,待确认灌装鹤管内不再有液体流出后,关闭放空阀门,抽出灌装鹤管并将鹤管在托架上挂好,盖好槽车顶部灌装口,硫酸装车结束。

4.13严禁超装、混装,操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密切关注流量或液位,杜绝超吨现象。

4.14遇有强雷雨天气时,应暂停灌装作业。

第三篇: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酸化学品俗名: 醋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acetic acid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999CAS No.: 64-19-7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乙酸 ≥99.0% 64-19-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铬酸、过氧化钠、硝酸或其它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塑料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冻季应保持库温高于16℃,以防凝固。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20

前苏联MAC(mg/m3):

5TLVTN: OSHA 10ppm,25mg/m3; ACGIH 10ppm,25mg/m

3TLVWN: ACGIH 15ppm,37mg/m3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酸碱塑料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

pH:

熔点(℃): 16.7 相对密度(水=1): 1.05

沸点(℃): 118.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07

分子式: C2H4O2分子量: 60.05

主要成分: 含量: 一级≥99.0%; 二级≥98.0%。

饱和蒸气压(kPa): 1.52(20℃) 燃烧热(kJ/mol): 873.7

临界温度(℃): 321.6 临界压力(MPa): 5.7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31~0.17

闪点(℃): 39 爆炸上限%(V/V): 17.0

引燃温度(℃): 463 爆炸下限%(V/V): 4.0

溶解性: 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醋酸盐、醋酸纤维素、医药、颜料、酯类、塑料、香料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碱类、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3530 mg/kg(大鼠经口);1060 mg/kg(兔经皮)

LC50:13791mg/m3,1小时(小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8160

1UN编号: 2789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

52包装方法: 小开口铝桶;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铝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非罐装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 类酸性腐蚀品;车间空气中乙酸卫生标准 (GB 16233-1996),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msds查询网整理

第四篇:甲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formic acid

中文名称2: 蚁酸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945

CAS No.: 64-18-6

分子式: CH2O2

分子量: 46.0

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酸 ≥90.0% 64-18-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主要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症状。接触后可引起结膜炎、眼睑水肿、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浓甲酸口服后可腐蚀口腔及消化道粘膜,引起呕吐、腹泻及胃肠出血,甚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和溃疡。偶有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穿全身防护服、佩戴氧气呼吸器灭火。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堵漏的人员。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1

TLVTN: OSHA 5ppm,9.4mg/m3; ACGIH 5ppm,9.4mg/m3

TLVWN: ACGIH 10ppm,19mg/m3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吸式长管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一级≥90.0%; 二级≥85.0%。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酸味。

pH:

熔点(℃): 8.2

沸点(℃): 100.8

相对密度(水=1): 1.2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饱和蒸气压(kPa): 5.33(24℃)

燃烧热(kJ/mol): 254.

4临界温度(℃): 306.8

临界压力(MPa): 8.6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54

闪点(℃): 68.9(O.C)

引燃温度(℃): 410

爆炸上限%(V/V): 57.0

爆炸下限%(V/V): 18.0

溶解性: 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醇。

主要用途: 用于制化学药品、橡胶凝固剂及纺织、印染、电镀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碱、活性金属粉末。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1100 mg/kg(大鼠经口)

LC50:15000 mg/m3,15分钟(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眼: 122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轻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 610mg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81101

UN编号: 1779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全开口钢桶;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

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第五篇:油漆安全技术说明书201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修订日期:2015年5月1日 SDS编号:150501 产品名称: 工业漆 版本:Ⅰ 适用范围:

1、氨基醇酸类油漆:氨基烘干清漆、各色氨基烘干漆等.

第一部分 化学品与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工业漆

化学品英文名称:: coating 企业名称:沙洋**化工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 **县经济开发区**** 邮 编: **** 传真号码:****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产品用途:用于防盗门、保温杯、卷钢、汽车、五金配件等工业产品表面的涂装。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3.3类 高闪点易燃液体

易燃,对皮肤、眼有刺激性,对水生生物有害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接触加工或使用本产品对人体有危害。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二甲苯 5-20% 108-38-3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接触加工或使用本产品对人体有危害。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 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输氧;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 立即漱口饮水,催吐,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燃烧时放出有害气体;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燃烧时会有烟雾,并产生CO、CO2 。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用水灭火无效。 个人防护:戴3号防毒口罩,钢盔,穿消防服。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残液, 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对使用过的洗液应稀释后放入废水处理系统,对使用过的吸附物必须送环保部门指定的填埋场或处理场所。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专用收集容器内,回收或运至环保部门规定的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理。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和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劳动手套,防毒用具。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不准使用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5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7℃,相对湿度不超过80%。可采取顶喷水,外墙涂白,夜间通风等方法,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贮存场所应具备防雷击装置。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二甲苯【皮】10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和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戴防毒用具。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 手 防 护:戴劳动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 理 化 特 性

外观与现状:无色或有色流体,有特殊芳香味 PH值:无资料

熔点:-47.9℃ 沸点:139℃

相对密度(水=1):0.86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3.66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 25℃ 引燃温度:525℃

爆炸上限(%):7.0 爆炸上限(%):1.1 溶解性:可与X-4氨基漆稀释剂等混溶。

主要用途:用于轻工产品、机电仪器仪表、玩具等金属表面,作为装饰性保护涂层。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氧化剂、酸类、碱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相溶性:不溶于水

分解产物:燃烧时会有烟雾,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5000mg/kg(大鼠径口);14100 mg/kg(兔经皮)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发作。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刺激性:家兔经皮下放性刺激试验:10μg(24小时),重度刺激。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o): 3000mg/m3,24小时(孕7-14天用药),对胚泡植入前的死亡率、胎鼠肌肉骨髓形态有影响,有胚胎毒性。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其环境污染行为主要体现在饮用水和大气中,残留和蓄积并不严重,在环境中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但这种过程的速度比挥发过程的速度低得多,挥发到大气中的二甲苯可能被光解。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送环保部门指定的填埋场所,用控制焚烧法处理。 废弃注意事项:废物贮存、废弃处置应参阅国家和地方环保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646 UN编号:1307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Ⅲ

包装方法:金属桶(罐)或外装纸箱。 运输注意事项: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破损。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GB30000.2-29)。

《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列入2828(含易燃溶剂的合成树脂、油漆、辅助材料、涂料等制品[闭杯闪点≤60℃]),将该物质划分为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2):列入,将该物质划为第3.3类易燃液体。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最新修订版日期:2015年5月1日

修改说明:本SDS按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标准编制;由于目前国家尚未颁布化学品GHS分类目录,本MSDS中化学品的GHS分类是企业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GB 20576—2006~GB20602—2006)自行进行的分类,待国家化学品GHS分类目录颁布后再进行相应调整。

上一篇:令人感动的励志故事下一篇:落实党建工作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