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2022-11-05

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农村内由集体共同拥有的各类资产及资源的组织载体,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指通过改革手段使农村土地资源、资产进一步实现产权明晰和权属关系。农村综合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需要解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 在这过程中需要同时兼顾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问题。解决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不仅有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提升农民财产收入, 同时又有利于实现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交换, 对于农村经济的长效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目前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但同时来自于法律法规、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仍存在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动因

(一) 城镇化进度促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集体经济在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重经营改革后, 极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市场化、城镇化与工业化与生产权制度已经不相适应, 这就促使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目前农村集体资产和人员都发生较大变化, 这种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出现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 农民迫切需要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来维护自身权益。此外, 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吸引诸多厂家向农村投资, 但由于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不匹配, 使得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这种背景下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进一步满足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土地升值优势的逐渐凸显, 农村中寻租逐渐增多, 集体资产流失会对农民利益造成侵害, 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就需要加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二)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由市场化、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决定,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主要包括有限责任公司、社区股份合作社和经济合作社三种形式, 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和社区股份合作社依法在工商部门登记授予法人, 而经济合作社不被授予法人, 而是由人民政府颁发证明书。三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形式主要由农村市场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现实状况决定。一般在集体资产以农田为主的纯农业地区通常选择经济合作社, 这种地区价值较高的资产较少。对于经济发展较好农村地区由于农用地较少, 有一定规模的集体建设用地, 并以此形成经营性资产和资源型资产, 这部分地区通常选择社区股份合作社。对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农村一般选择成立有限责任公司, 这部分地区经营性资产总量较大且收益较好, 因此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经济组织形式, 此外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更有利于该部门地区拓展经营范围。

二、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

(一) 集体资产量化

集体资产量化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国家、集体和村民之间的关系, 在维护村民正当权益的同时还要保证国家和集体资产不流失。在产权界定和资产处理过程中可以按照“谁投资, 谁收益”的原则, 将县区政府的资产界定为县区属国有, 来自乡镇政府的资产界定为集体组织所有, 来自社会的资产按比例界定为社会方所有, 村集体资产按原值界定。在进行土地资产处置与资产收益分配时需要严格规定未纳入改制范围的土地各项收益仍按原来集体经济组织所规定, 此外还需要规定土地征收用所得的补偿费在镇、村及村民之间的分配方法。

(二) 资产股权化

资产股权化需要按照设计股权结构和确定农民股权两个步骤进行, 其中设计股权结构主要是选择集体股还是岗位股, 其中岗位股通过利益捆绑促使经营者对集体经济负责, 集体股可以用于村民委员会办公和村民公共事业, 同时也有人建议取消集体股, 通过公益金和公积金提留用于村民委员会办公和村民公共事业, 这样可以实现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一次性改革。此外, 有的地区使集体股具有股份和合作双重性, 其一方面使改革后的产权组织具有经济独立权, 可以将公益金和公积金用于经济实体, 二是可以保证公益金和公积金提留具有法定比重, 保证集体股积累过大后可以再做修改。确定农民股权目的是在产权制度上保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力, 并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力, 其首先需要确定农民身份, 其次需要确定农民可分资产的份额, 将村内参加农业劳动的农民所创造的财富量化分配给每个农民, 最后确定农民入股的股权。量化到农民的集体资产可以作为村集体经济产权改革后成立的新经济组织的股份。

三、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则

深化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 在这过程中就需要确立农民的改革主体地位和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力。在这过程中首先要求由村民按照海选或差额选举的方式选定改革组织, 并且在整个选举过程中要保证农民具有充分的话语权。在民主参与和民主决策的前提下, 需要保持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精神, 将权力真正交给村民, 改革的全过程需要向村民公开, 其中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必须由村民决定, 凡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中的各项争议都需要严格遵守各项法规政策, 并由第三方中介机构鉴定, 由村代表大会确认。

四、结束语: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力, 明确产权归属, 从而充分调动起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潜能, 在农村建立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机制, 但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需要各方不断总结方法经验, 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保证农村经济的长效可持续发展。

摘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开展的最为深刻的农村改革, 对于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发展, 同时也积累了优秀的经验和做法, 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辨析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

[1] 高云才.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试点将全面展开[N].人民日报, 2014-10-19

[2] 方志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问题与方法[J].中国农村经济, 2014 (7)

[3] 王宾, 刘祥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股份化改革的政策效果:北京证据[J].改革, 2014 (7) 138-147.

上一篇:工商管理在企业转型中的重要性下一篇:垂体瘤伴脑脊液鼻漏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