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

2022-09-11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大学生的就业观与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有所冲突, 大学毕业生出现过剩现象, 而企业则出现人才匮乏局面。新时期下, 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 进而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将能有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形势。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力度欠缺, 学生对于自我认知和客观环境评估上有所不足, 各高校适时整合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将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概述

(一) 思政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为高校辅导员以及代课教师依据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和完善的道德规范, 有目的性、针对性在大学生中开展教育工作, 完善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体系, 实现优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以便高校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 就业指导教育

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指辅导员及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适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就业难题及其困惑, 凭借有效的就业信息, 积极帮助学生良好就业, 其内容包含有就业政策导向及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

因而, 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息息相关, 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可推动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发展,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整合的意义

(一) 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表明。在这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下, 社会不仅需求专业知识较强的人才, 同时也关注人才的个人修养、思想道德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 有利于挖掘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进一步推动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发展

开展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工作应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学生个性化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恶化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有效落实大学生发展教育方针政策, 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在实践活动中正确树立就业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三)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现今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逐渐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对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较大, 同时还较为关注人才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 故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在方向上需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 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引入思政教育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将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就业情况, 就业指导教育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应用表现, 思政教育则为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相辅相成, 就业政策的落实过程中促进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开展有效地就业培训以及提供合理的信息服务将能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率, 进而明确高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就业目标。

三、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整合的有利条件

新时期下, 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之间的相通性、内在的关联性将为两者的整合创造有利条件。

(一) 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思政教育将能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法律认识, 可帮助其较好地适应社会规范、合理处理社会关系。我国公民的道德体系具有多层次特征, 低层次中部分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普遍性, 对大多数公民有一定的约束力, 任何违背公共道德的公民都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对大学生要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 还应重视起道德、法律教育工作, 故而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二) 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社会规范与人的心理需求、道德规范等方面相符合, 并在法律的保障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人们只有具备道德自觉性和意志自律性才能遵法守法, 维护法律的权威。故而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融合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 法律法规的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将能保障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将为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提供有利条件, 注重就业指导中传授法律相关知识、就业法律内进行道德诉求教育, 积极探索就业法律与社会道德的有机结合途径才能真正体现出两种教育的整合优势。

四、整合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原则

当前, 整合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原则主要有以人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以及实践性原则。

(一) 以人为本原则

现今时代的发展,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要求, 还将是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政策的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趋势, 以人为本日益成为现代化思政教育的核心思想。而就业政策的落脚点在于满足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 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坚持以人为本为制定的价值取向才能提高人民对法律的认同感, 从而具有自觉遵守意识。因此,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为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奠定人本基础。

(二) 整体性原则

高校进行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应坚持整体性原则, 从整体、全局的角度进行两者的整合工作。当前大多高校侧重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发布等实用性指导工作, 并未注重就业指导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致于大学生在未来就业时就业观不明确或者有着错误的就业观、择业观、价值观。在现今新时期下, 高校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采用合理的、人性化的就业指导理念将能有效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注重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自律素质, 就业指导教育侧重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就业观念的正确塑造, 整合二者将能促成优势互补的局面, 从整体角度发挥整合工作最大作用, 为整合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 实践性原则

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需加强法制化管理, 借助于制度执行行为、管理行为等方式进行教育工作, 在实践活动中完善学生的人格, 不仅能够展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还可提高大学生的额思想政治素质和就业技能。将就业指导教育中引入相关的法规准则的教育内容将增强思政教育强度, 以严谨的法制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在贴近生活的实践中改变或者塑造科学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将能推动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进程。因此, 坚持实践性原则将为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策略

(一) 机制整合策略

高校应构建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机制, 将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整合工作的发展。新时期下, 高校可邀请就业指导机构的专业人士前来本校进行就业指导的现场讲座、支持辅导员及教师参与就业指导方面的交流会以及积极开展相关的就业指导教育研讨会等, 并结合相关的成功经验引入思政教育工作中。促进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机制上的整合, 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 将能实时掌握学生思想特点及动态, 进而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政策制止问题的产生, 将能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体系。

(二) 载体整合策略

创新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整合工作的载体形式, 将具有积极意义的民族精神融入整合载体中, 鼓励科技型载体的发展,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校园内部信息网络, 促进师生之间的网络交流, 拓展整合工作的覆盖范围, 为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进一步实践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措施。

(三) 规模整合策略

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工作时还应建设具有严谨政治作风及管理能力强的队伍, 在为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时起着表率作用, 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高校可定期对这支队伍进行配培训, 促进其政治思想的觉悟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以便从规模上进行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 促使整合工作倾向于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 新时期形势下,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 不仅要求其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 还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发展。整合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将能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利于挖掘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进一步推动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发展, 还能为充实国家人才储备创造有利条件。

摘要: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 整合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将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当前社会发展较为迅速, 人们的生活方式亦发生着改变, 大学生的思想也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转变, 做好思政教育将有助于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实践, 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 在近几年俨然形成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对社会造成较大就业压力。本文通过描述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 并分析两者整合的意义所在、有利条件以及相关原则, 以此浅要分析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就业指导教育,整合

参考文献

[1] 汪玲, 朱文星.试论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J].传承, 2012, 02:38-39+45.

[2] 赖晓桦.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之探索[J].高教论坛, 2012, 06:12-14+36.

[3] 王宁.高校的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探析[J].群文天地, 2012, 12:274.

[4] 廖剑生.探讨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20:226-228.

[5] 杨少英, 朱艳丽.探讨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J].高考 (综合版) , 2013, 05:94-95.

[6] 唐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整合探讨[J].网友世界, 2013, 11:72-73.

[7] 王亚南.论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电子世界, 2013, 08:200-201.

[8] 廖若宇.探究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融合途径[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3, 04:65.

[9] 李婧.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的建设与探讨[J].青春岁月, 2013, 22:324.

上一篇:探讨如何控制供用电双方电能质量的方法下一篇:创设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阅读教学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