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

2022-09-11

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引导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1978年以来, 我们党始终沿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 经过40年的大发展大变革, 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 改革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上任后, 到的第一站就是改革最前沿深圳,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

一、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1. 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形成的基本理论指导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 就会有效的促进生产力发展, 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效益。不然, 则会阻碍社会进步。中国随着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 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 正朝着向全面小康不断迈进。发展中的中国会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 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遵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理论, 调整两者关系, 使生产关系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矛盾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新形势下, 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 更加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 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 始终牢记改革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不断重复的话题。人民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 更应该是改革的最终受益者。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习近平注重调动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始终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要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的。

3. 根据唯物辩证法原理,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转而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围绕这一矛盾, 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不断进行改革开放。如今, 新时代背景下,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经济进入新常态,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长期的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以消耗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带来了严重问题。同时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 中国同周边国家领土领海纷争以及美国重返亚太遏制中国发展, 这些都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二)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1. 过往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

2018年是中国对外开放40周年。40年前, 党中央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农村,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城市, 调整企业和国家间的关系, 对企业进行简政放权, 增加企业活力。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同时还不断的扩大对外开放,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不断加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 扩大沿海开放, 积极引进外资。习近平全面改革思想始终坚持了我国改革的性质、方向和道路等本质特征, 在继承改革开放四十年实践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 遵循改革规律, 发展了改革思想。

二、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经济结构不合理、不同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收入之间差距不断拉大,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需要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体制机制。

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一个创新完备的治理体系是各项改革顺利推进的制度保障, 它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建设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日益重要, 治理体系的建立只有立足本国国情, 而不是一味的照搬照抄, 才能发挥其作用。[2]

(二) 改革方向: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改革是为社会主义服务, 我国是人口大国, 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和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只有通过改革,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要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要正确认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同一切诋毁社会主义的言论作斗争。

(三) 改革的具体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确立了改革的方向和指导思想, 不仅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实行改革, 还将党建和国防军队建设纳入改革范围, 从七个领域对改革进行部署。

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的重点。现阶段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 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常态概念, 使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解决经济发展障碍。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民主和法治。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制度,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改革司法体制,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文化方面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净化网络环境, 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生态方面提出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党的建设, 把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国防军队改革是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提高作战能力, 培养新型作战人才, 建设现代化军队, 不断加强军民融合发展。[3]

三、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形成不断根据新时代的要求, 以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面临着新问题、新矛盾,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为新时代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为保证我国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奠定理论基础。

(二)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伟大的思想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提出就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所形成的伟大思想。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内容丰富, 不仅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原则、目标、重点等, 又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远景蓝图, 还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主攻方向等做了详细阐述。习近平改革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最新成果, 是党和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 有利地指导中国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 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成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基础和行动纲领, 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关于改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形成的背景, 包含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蕴含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3] 欧晓彦.习近平改革思想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 2016.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有机融合下一篇:重症肝炎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