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论文范文

2022-05-1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想象作文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新课程中对想象作文的要求在各学段中呈现梯度上升趋势:从“写话”到“不拘形式”,再到“简单的”。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中段学生的想象作文存在內容千篇一律、胡乱想象、叙述混乱等问题。

第一篇:想象作文论文范文

想象作文教学创作培养的探讨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想象 作文教学 创作 培养

一、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

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所以说,创造性的想象的突出特点。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活动。作文是思想内容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体。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力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中起决定性作用。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如用“二十年后的我”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有的同学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天文学家,乘坐宇宙飞船,揭开宇宙之谜;有的同学想象自己成为医生,攻克癌症等疑难病症,为人类作贡献等。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力积累材料。如见到了“水”教师可问:“同学们会联想到什么?同学甲说:“水,汹涌奔泻,如箭飞驰,如马奔腾,如虎下山,威力无比,势不可挡。”同学乙说:“水,如一面明镜,清澈见底,如我们的心灵,洁净无暇。”

运用再造想象去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作文的立意新颖靠想象力去创造。总之,想象力光穿了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私立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然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

二、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写作能力涉及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在语言习得方面,最基本的是语言的积累;在思维方面,最基本的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教学课标把语言材料的收集和积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作为作文训练。学生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到产生感情,产生思想,直至构思文章,写成文章,是一个完整的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取材、构思,都要突出一个“新”字。而想象力正是这个“新”字的具体体现。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1.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所谓“感”就是观察、感受;所谓“悟”就是体悟、思考。观察感受是基础,体悟、思考是升华。“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也包括对现代科学思想的感悟。感悟是情感的真实体验,也包含着理性的思考。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因此,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而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感悟的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感悟自然,并且要培养学生去感悟社会,这是开拓学生生活视野的重要途径。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要培养学生去感悟人生,让他们去认识别人,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和阅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来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创造性读写结合由阅读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主要的形式有续写、扩写、改写、读后感、文章评论等。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了,才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也会随之提高。

3. 用原形启发,培养想象力

所谓“原形”就是启发作用的事物。人的创造发明,创立新事物的形象,常常受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鲁班从茅草割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如何提供“拟想”的原形是想象力训练的关键。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或学习中熟知的事物中选择具有启发性的原形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这种感性形象,通过想象就会成为生活的哲理。

4. 创设情景,引发想象力

创设情景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景的创设对表象的浮现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景的创设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一情景,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使文章立意新颖。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推联想和想象。所以,作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这根主线,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打开思维的闸门,迸出思想的火花,创作出更高质量的作品来。

作者:蓝桂花

第二篇:小学中段想象作文现状探析

摘要:新课程中对想象作文的要求在各学段中呈现梯度上升趋势:从“写话”到“不拘形式”,再到“简单的”。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中段学生的想象作文存在內容千篇一律、胡乱想象、叙述混乱等问题。由此,笔者对教材中的想象类习作进行了梳理,把想象作文分为三类:童话类想象作文、科幻类想象作文、假想类想象作文。在明晰想象作文的分类和不同年段的写作要求的基础上,为教师针对不同类别的习作,做相应的教学和指导提供借鉴。

关键词:想象作文;小学中段;分类

新课标中对想象作文的要求呈现出学段特点。第一学段“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中有“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的目标,第三学段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从中发现“想象”一词贯穿始终,想象作文的要求从“写话”到“不拘形式”,再到“简单的”,在各个学段中呈现梯度上升。

近几年,我们屡次参与学校四年级期末素质检测习作部分的评改,从中发现并整理了中段学生在想象作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

1、不想象,内容千篇一律。大部分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会习惯性地去回忆生活中的题材,或者寻找看到过的类似的文章。如鹿城区2011的作文《 笑了》,纪实类作文占了大多数,而选择展开想象写《太阳笑了》之类的作文则是少之又少,不足10%。不想象或者缺乏想象,势必会限制学生在选材上思路狭窄,导致文章千篇一律,发掘不出有创造力的新素材、新内容。

2、乱想象,缺乏体验的积累。想象不是纯粹的天马行空,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想象需要自身的体验和相关知识等作为基础。由于一些孩子缺乏观察和体验,使得他们虽然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但在没有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很难将想象具体化,更不用说表达。

3、叙述混乱,缺乏文体意识。考试中经常出现想象类作文是为了突破文体的限制,拓展学生写作的空间。但是在披上“想象”的外衣之后,一些学生反而不知如何下笔,叙述愈显混乱、零散。

笔者认为要打破学生写作困局,教师首先要熟悉习作教材,明晰想象作文的分类和不同年段的写作要求。通过梳理二至六年级教材中的与想象作文有关的单元,我们绘制了图示一,尝试对教材中的想象类习作进行分类研究,并试图明确不同年段的写作目标。

4、对想象作文进行分类。学生的想象作文之所以出现文体混乱等情况,很大原因在于缺少明确的概念和划分,觉得什么都可以往想象作文的“筐”里装。因此有必要对想象作文这个大的范畴进行细分,我们从单元课文类型和单元习作要求出发,依据想象作文的不同要求,将想象作文大致分为以下三类:(1)童话类的想象作文:是孩子们通过童话故事的表现形式,经过合理想象,表达童真愿望的习作。如:三上第七单元安排的编童话故事。(2)科幻类的想象作文: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写景、状物、叙事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幻想或愿望的习作。如三下第六单元的“将来的衣食住行”。假想类想象作文:是指让学生根据假想的某种情况或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联想或补充。如三下第八单元“如果你也会变”,以及两次看图习作。

5、明确不同类型想象作文的年段目标。对于同种类型的想象作文,在不同年级段中,其要求又是怎样的呢?表1尝试对它们的写作要求进行梳理排序。

表1中加粗的字反映出,同类型想象作文的要求随年级升高而逐步上升,呈现序列化。明确了年段目标,将有利于我们针对不同类别的习作,做相应的教学和指导。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要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的一亩三分地内!在明确学段写作目标后,应该把写作与阅读,把课内的精读与课外的广泛阅读结合起来,如何去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是将来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部分。

作者:陈思 李清燕

第三篇:想象作文教学:以故事为载体

摘要:想象作文是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故事是“美好的事物”,能够激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创作欲望。以故事为载体开展想象作文教学,可行尝试有:猜故事内容,让想象作文更“有料”;画故事情节,让想象作文更“有趣”;续故事结尾,让想象作文更“有法”;创故事立意,让想象作文更“有味”。

关键词:故事;想象作文;创造性想象

想象作文是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李吉林老师认为,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需要观照两点:一是选取美好的事物,因为美好的事物最容易激起儿童美好的情感;二是能引起儿童的创作欲望,因为有了创作欲望他们才愿意写,才能写出好作文。无疑,故事就是这“美好的事物”,且能引起学生的创作欲望。笔者尝试以故事为载体,助力学生写“有料”“有趣”“有法”“有味”的想象作文。

一、猜故事内容,让想象作文更“有料”

习作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写什么”的问题。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内容,让他们先猜测或预测故事内容,能够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帮助他们打开思路,丰富和拓展想象内容,让想象作文更“有料”。

以三年级下册“奇妙的想象”为例,“奇妙”是一个指向性较弱的概念,到底怎样的想象才算奇妙?对于刚接触习作的学生来说,没有明确的指引,根本不知道该想象怎样的内容。于是,我设计了“蓝天下的畅想”话题,带着学生从赏析大卫·威斯纳的绘本《7号梦工厂》入手猜故事。这则绘本全是图画,没有一个字,非常适合学生发挥想象力猜测故事内容。读之前,我启发学生:“现在,我们就要开启神奇的‘7号梦工厂’之旅了。你可以在这本书的故事里和小男孩一样任意驰骋想象,猜猜他会设计哪些形状的云朵,说不定你也可以到达云端,与云朵相遇呢!”学生饶有兴致地在猜想的世界里遨游。见他们兴致高涨,我又让他们猜猜绘本中的小男孩还会设计怎样的云朵。于是,就有了“我要把云朵设计成孙悟空手拿金箍棒的样子,这样我抬头就可以和我喜欢的孙大圣打招呼啦”“我最羡慕故事中的大卫每天能睡在云朵床上。我要设计一张最高级的公主云朵床,还要有个遥控器,能让云朵床听我的口令。我想睡觉的时候,就在云朵床上享受;睡醒后,云朵床还能带我去世界各地欣赏美丽的风景”等奇妙的想象。之后,我又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看着蓝天自由畅想,猜猜学过的童话《云房子》中的小鸟还会造出哪些神奇的云房子,猜猜它们造的云房子和《7号梦工厂》里的“鱼形云”有哪些不同,还会有怎样的云。在不断地猜测中,学生的想象思维被打开,先后迸出了“一条白色的长龙”“大象在扇着耳朵”“一头正在睡懒觉的小猪”“正在引吭高歌的丹顶鹤”等奇妙的想象。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说说想对想象出来的云说点什么。由此,学生就有了下面的想象句段——

天上的云像一条白色的长龙,我真想和它说:“白龙呀白龙,你快下来吧,下来带我去欣赏欣赏大地上各处的美景呀!”

天上的云像一条大白鲸,我想对它说:“大白鲸,大白鲸,你是‘7号梦工厂’中的小哥哥设计的作品吗?你能带我去‘7号梦工厂’看看吗?我也想做云朵设计师。”

……

由猜故事内容到延伸各种想象,学生的思维蓬勃发展。等到把这些涌动的想象写下来时,他们的想象作文必然“有料”,写出来的文字必然是灵动的、自然的、活泼的。

二、画故事情节,让想象作文更“有趣”

“趣”是想象作文的灵魂。缺少了“趣”字,想象作文就容易寡淡无味。尝试让学生画一画故事情节,将头脑中想象的内容以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也有利于训练想象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进而把握习作结构,顺畅地将大脑中的想象变成有趣的书面语言。

例如,有一次,我讓学生针对教材提供的想象作文图示(见图1)写故事。

其中一个学生的习作如下:

有一天,小青虫、小蚂蚁和小蝴蝶在地上捡到了一辆蛋壳车。小蚂蚁说:“我们可以驾着蛋壳车去历险哦。”小青虫和小蝴蝶异口同声地说:“好呀,好呀!”就这样,他们开始了冒险之旅。一开始,他们遇到了一条大河。于是,他们就把蛋壳车变成船在河里行驶。经过一片茂密的森林时,他们又把蛋壳车改装成了能飞的热气球,飞过了森林。等到了陆地上,他们又把蛋壳船变成了蛋壳车,继续冒险的旅程。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确发挥了想象,但因为缺乏必要的指导,只是简单地再现了图示内容,故事情节缺乏一定的波折和趣味。对此,我让学生绘制故事地图,然后结合故事地图进行二次习作。学生绘制的故事地图见图2。

在故事地图的指引下,学生第二次创编故事。他们边写边画,创编出多篇趣味十足的想象作文。仍以上面的学生为例。她不仅根据故事地图修改了自己的习作故事,还画出了故事情节,优化了故事内容。

下面是她修改完善后的一个习作片段——“河中遇浪”:

突然,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小蚂蚁和小青虫开始犯起愁来。聪明的小蝴蝶说:“我们把蛋壳车变成船吧!我去找几根小木棍,划划蛋壳船也是不错的选择,肯定很刺激呢!”这个主意立马得到了其他两个小伙伴的认可,他们愁容尽散,都开始兴奋起来。一开始,蛋壳船在大河里还很平稳。忽然,一个巨浪袭来,差点掀翻了蛋壳船。好在小青虫发挥了自己的“体重优势”,顺势趴到了船沿上,大家才幸免于难。后来,他们及时平衡船的重量,加快了划船速度。小蚂蚁和小青虫用力划船,小蝴蝶鼓劲加油。还是团队力量大,他们终于有惊无险地渡过了大河。

从修改后的习作可以看出,故事地图以及画故事情节的做法,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脚手架”,使得学生的想象思维延伸得更远。修改后的故事,将人物对话、人物行为、人物神态、人物心理有机融合于故事情节中,让三个小伙伴的“冒险之旅”惊险连连,趣味横生。

三、续故事结尾,让想象作文更“有法”

指导学生写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时,教师不仅要将着力点放在对原有故事“写了什么”和“为什么写”的解读上,还要将着力点放在作者是“怎样写”“用什么手法写”的揣摩上,最终让学生学会在“用中学”。遵循原有故事的情节,运用原有故事的叙述方法,借助想象续一续故事结尾,就是让学生在“用中学”的捷径之一,能让他们写想象作文的过程更“有法”。

在班级师生共读《青铜葵花》的活动中,主人公青铜和葵花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学生,读完以后,他们都觉得意犹未尽。此时,我告诉学生,好的故事总会在结尾处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发挥“余音绕梁”的作用。遵循故事原有的叙事思路和叙事风格续一续结尾,也是锻炼想象力和提升习作能力的好办法。我建议他们针对葵花回到城里的故事结尾,想象还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学生再次回到故事中,品咂叙事的简洁流畅、文字的纯净唯美、意境的高雅清远、情感的真挚深沉,试着给这样美好的故事一个美好的结尾。下面是其中两个学生的习作片段:

最终,黄阿姨还是带着葵花回到了大麻地。那天,正在田里干活的青铜,看见一艘船向自己的方向驶来。心中顿时有种强烈的直觉——是葵花回来了。他一个劲儿地朝着大船跑去,葵花一下就看见了他,大声喊道:“青铜哥,我回来了!”下了船,她也欢快地朝着青铜跑去。终于重逢了!他们紧紧地抱在一起,伴着不断滑落的泪水。

黄阿姨给葵花买了许多她曾经想要的东西——书籍、玩具,但葵花还是不开心。她经常会回想起大麻地的生活,想起青铜带着她玩耍、看戏的一幕幕。现在和黄阿姨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尽管生活比原来好得多,可她最喜欢做的还是望向窗外。她希望能看到青铜骑着单车,带着她回大麻地,在那里尽情奔跑、玩耍。

从上述片段可以看出,学生遵循了这部纯美小说的写作风格,让不同的结尾有了同样能打动人心的力量。在续接故事结尾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了故事原作的表述方法、濡染了其独有的表述风格,想象力被唤醒,也在无形中感受到了好的想象故事该有的样子。

四、创故事立意,让想象作文更“有味”

“千古文章意为高”,“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小学生虽然处于想象力活跃的时期,但由于生活经历、知识储备的不足,写想象作文时往往在立意选材方面缺少创意。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实践中,我经常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角度”构思立意,让他们在准确把握故事题意的基础上,联系故事要素、生活元素等,灵活地、富有独创性地从不同的思路去想象,多角度创一创,让故事立意更有新意,让故事读起来更有味道。

首先,联系故事要素创新立意。以三年级下册的想象作文“这样想象真有趣”为例,我先让学生以故事《会飞的母鸡》为范例,发散思维,想象母鸡可能会有哪些独特的品格,围绕这些品格,母鸡可能会做哪些超出其他母鸡想象的事。学生想到了母鸡的“聪明勇敢”“勤劳能干”“认真好学”等品格。根据这些品格,他们又分别想到了“智斗狐狸”“捕虫能手”“勤奋学飞”等故事情节。把故事情节写下来,再比较筛选和分类归纳习作材料。学生认为,“智斗狐狸”“勤劳能干”“认真好学”都是原故事中没有凸显的母鸡的品格,而由这三项品格延伸出的“智斗狐狸”“捕虫能手”“勤奋学飞”也是很有新意的情节,能够构建起一个全新的母鸡的形象。他们还提出,如果将标题设定为《会飞的母鸡》,那写的时候,情节就要以母鸡学飞、会飞为主,其他情节为辅。至此,学生很轻松地就概括总结出了故事立意——母鸡露丝聪明勇敢、勤劳能干,既能智斗狐狸,还是捕虫高手。这还不算,露丝还在智斗狐狸与捕虫的间隙,认真学飞,是全村唯一会飞的母鸡。

让学生先围绕故事主人公想象主人公可能会有的性格、品质,再依据这些性格、品质想象可能会发生哪些主要事件,进而以人物事件凸显故事立意,使整个构思过程可视化,实现了“清清楚楚每一片”。借助想象创新故事立意,无论故事的情节,还是故事的人物形象(品质),都变得清楚、明晰起来,文章的立意也顿时新颖、独特起来。

其次,联系生活元素创新立意。以四年级下册的想象作文“故事新編”为例。本次习作要求学生重新想象,创编自己熟悉的故事。为此,教材以新编《龟兔赛跑》为例,提供新编故事的几种可能的过程和结局。学生完成初稿后,我发现“多人一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大部分习作在立意上都没有突破。于是,我给学生读了一篇联系生活元素创编的《新〈龟兔赛跑〉》优秀例文,启发学生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式。这篇例文将生活中大家熟悉的科技元素融入龟兔赛跑的过程,让兔子和乌龟一起与时俱进。有意思的是,这个新编故事的最后,小作者独具创意——让兔子因雷雨天接打电话这一不安全的行为而输掉比赛。当学生意识到原来故事还可以这样创编后,纷纷跳出了原有的思维窠臼,积极地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实际生活。由此,学生新颖、深刻的立意喷涌而出:“兔子因为河流挡道没跑到终点,输掉比赛”“乌龟因为跑反了方向而输掉比赛”“兔子跑得太快不小心撞上树桩,因为被送往医院而输掉比赛”“这回比赛改为比谁跑得慢,乌龟因为疏忽没留意比赛规则,还一路呼哧呼哧跑,输了比赛”“兔子路过一片萝卜地,因为看到了水灵灵的萝卜贪吃输掉了比赛”……驰骋的想象,让学生的奇思妙想奔涌碰撞。当学生推翻初稿形成新的文字后,文章内容生动有趣多了,立意也就水到渠成地富有新意、深意。

想象孕育着创新的嫩芽,是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和创造力的金钥匙。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作文教学既能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心智。以故事为抓手,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是小学生习作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想象作文教学序列体系的合理化设计”“想象作文评价体系的建构”等课题,开展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学习科学与儿童情境学习——快乐、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13(11).

[2] 杨再隋.小学语文教育求索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3] 李吉林.为儿童的学习[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 薛法根.让孩子获得作文的自由——基于儿童的作文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2011(4).

[5] 熊芳芳.生命语文[M].延吉: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2009.

[6]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上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侯冬梅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想象作文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想象作文作文范文06-03

作文想象作文范文06-05

想象作文范文05-17

写想象作文范文05-22

想象的作文范文05-22

想象作文未来范文06-03

想象作文假如范文06-03

怎么想象作文范文06-05

初中想象作文范文06-06

作文想象力范文05-22

上一篇:财产保险的论文范文下一篇:环境问题与建筑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