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学校文化与学校德育”,这是每所学校都要面对的。学校文化因学校的地域、历史、性质、生源构成等因素而有所区别,也因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而有不同的理解。而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命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第一篇:学校文化论文范文

让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管理

美国教育家欧文斯在他的《教育组织行为学》中曾写道:“改变组织表现的唯一关键因素就是改变其文化。”学校文化关乎着学校组织的前途和命运,也是决定组织内部活力和焕发成员生命活力的关键因素。管理必须靠文化引领,文化总能在制度管不到的地方起作用。那么,如何用“文化立校,文化理校,文化渗校”来提升学校的组织文化品质,构建富有时代精神感召力的教育乐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理念创新一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价值观念。教育理念首先表现在人才观上,它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办学的行动指南,办学水平的高低首先体现在学校有无先进的教育理念上。

福州第十九中学扎根传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确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学校确立了“让每位学生成人,让更多的学生成才”的办学目标,即不但要让学生长大成人,更要让学生成为“负责任、会感恩、会学习、知礼仪、知进退”的心智健全之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学校的教育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为其成才奠定基础,进而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专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调研,充分酝酿,集思广益,讨论确定了学校的“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具体如下。

首先是确立了“正德尚学,至善唯真”的校训,即端正品德,崇尚学习,以追求真理作为治学的至高境界;其次是确立了“文明知礼,和谐合作”的校风,即有文化、有涵养、举止优雅、谦和有礼,人人友爱和谐,快乐相处,大家志同道合,团结协作;再次是确立了“博以启智,爱以导行”的教风,即用渊博的学识启迪智慧,让学生成为有识之士,用无私的爱心导人向善,让学生成为真诚之人;最后是确立了“勤奋乐学,深思笃行”的学风,即刻苦勤奋,以学为乐,学而深思,努力践行。

学校还专门邀请福建师大文学院的潘新和教授谱写了校歌《古榕树下青葱岁月》。旋律优美、歌词清新的校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十九中学子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为放飞梦想而努力拼搏。此外,各个班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班规班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全新的教育理念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为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环境美化——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情况、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虽系外在形态,但却昭示出一种文化品位。它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唤起师生对美的追求,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其上进心和求知欲。

近年来,十九中学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竭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学校面貌,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环境。如在校园西面与闽王祠相邻的墙边种了一排翠竹。竹以它挺拔清秀、青葱翠绿、刚劲而富有韧性的形象,给人以艺术享受,也让师生从竹的优雅、正直、坚韧、无私奉献、勇于进取等品质中汲取营养,达到由内而外的品格升华。

学校一号楼环绕的中心地带,承担着彰显校同文化、调节校园氛围、放松师生身心的功能。为此,我们以大榕树为中心,建造了一个美丽、温馨的小花同。花圃里的“人人爱花草,学校更美好”,“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等温馨提示与旁边的绿树红花相依相伴,相映成趣。书香气是校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即使在对口生源日益爆满、校同空间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对图书馆的投入也是有增无减,使这座藏书十万多册的省级中学示范图书馆发挥了它最大的功能,让悠悠书香浸润着师生的心灵。

墙壁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学校在墙壁上设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一训三风”“中小学生守则”等版块,并充分利用墙壁空间,悬挂、书写各类宣传语和温馨提示语,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力争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都能育人”。

学校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悬挂着学生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每间教室门口悬挂着各班的“全家福”照片,照片上摘录着“教师寄语”“学生寄语”。一幅幅书画作品展示了学生独特的艺术魅力,一面面无声的墙壁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彰显了学生独特的时代个性和青春气息。“墙壁文化”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它不仅为学校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启迪了学生的心智。

此外,学校不断强化校园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使新媒体成为引导和影响校园舆论的重要力量,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校园和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三、活动丰富——突出实践特色

师生行为习惯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我们希望通过创设条件和环境来培养师生的道德意识、道德习惯和对生命的尊重意识。除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外,学校全方位开展科技、文化、艺术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发明展览会和科技创新大赛,累计获得市级以上一等奖40多项,二、三等奖60多项。

每年年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都会如期举行,学科活动、爱心义卖会、文艺汇演、十佳歌手大赛轮番上演。学生在享受快乐的同时,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青春,演绎着梦想,传递了敢于拼搏、勇于追梦的正能量。

与此同时,学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成绩喜人。爱心社、“沐风”广播站、“太阳雨”文学社、科技社等众多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活动。其中,“爱心社”和“书画社”先后获得福州市“最受欢迎学生社团”和“优秀学生社团”两项大奖。

学校围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素质拓展、传统文化、文明修身、明礼诚信等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开展以“诚信”“节粮、节水、节电”等为主题的班会教育活动;利用升国旗、入团入队等仪式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以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和历史纪念日为契机,以道德讲堂为载体,开展“九九重阳节·浓浓感恩情”“闽都文化”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手拉手,文明路上一起走”“邻里守望·情暖榕城”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开设“心语轩”心理咨询室,由专职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学校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立起来的,是靠几代人共同努力积淀起来的。它需要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共同策划、细心培育。只有让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管理,让管理从“心”开始,由“管”致“理”,才能让学校充满活力,常新常青。

(责任编辑 杨晶晶)

作者:林远达

第二篇:学校文化与学校德育

“学校文化与学校德育”,这是每所学校都要面对的。学校文化因学校的地域、历史、性质、生源构成等因素而有所区别,也因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而有不同的理解。而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命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校德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文化建设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深层联系呢?

创建学校文化 滋养师生心灵

◆北京市第二中学校长 钮小桦

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的文化建设对师生又有什么影响呢?我个人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中所形成的被全体教职工所认同的作风、传统、观念、价值观、行为准则、交往方式等内隐因素的综合,其外显因素包括学校的人文气象,比如校风、校貌等。

学校文化是一个过程,而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结果;它是一种组织文化,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积淀,需要得到全体教职工的认同。它的核心是价值观,即对教育及自身行为的意义、价值的判断与追求。它包含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四个层次

1. 精神文化建设。二中的办学理念体现师生发展的三个维度,即“坚持全面发展、倡导个性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提出了“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和“提高学生在校生活质量” 的口号,这是学校文化建设中塑造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学校提出了德育“双重心”的工作理念,即“以教师行为规范学生行为”,把教师的示范行为与学生的良好行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校园也处处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如在体育馆内设淋浴室,24小时提供冷热水,引入直排饮用水;为教师设置“理疗室”、体育馆及其附属配套设施。

2. 物质文化建设。我们通过积极培育学校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来挖掘学校最具品位的东西。学校努力挖掘280年悠久历史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建成了教师博物馆、学生博物馆、古籍查阅收藏室。凡是在二中工作过的老师都有纪念性的东西存放在教师博物馆,或是教案、手稿、批改过的作业,或是写过的书、发表的论文,或是获得的奖项等等。学生博物馆,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古籍查阅收藏室,收藏了近5000册涉及经、史、子、集四大类别的古籍,有国家级文物——明刻本的《搜神记》,还有二十几枚二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印章,它们是二中历史的见证。这些馆室的建成,既显示出二中作为一所老校、名校、大校的深厚的历史积淀,又充分体现出二中与时俱进的文化内涵。另外,“国粹馆”,让那些称得上国粹的东西常常出现在学生的视线之中,引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崇敬感和认同感;美术馆,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和享受,并可利用课余时间来泼墨,让他们获得身心的放松。

3.行为文化建设。我们以学校文化孕育出高质量的教育。著名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少华、许京等,都出自北京二中,二中有当今文坛之称的“作家群”现象,这是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二中拥有25个学生社团和多个学生组织,这些社团和组织积极活跃在校园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校还有“六节”,即文化节、合唱节、读书节、科技节、戏剧节和体育节,它们己成为学生向往参与的学校传统节日。学校向学生提供了40多门选修课资源,这类选修课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和动手能力,还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体验和享受。学校充分利用仪式文化的感染力,让学生学会“感恩”,帮助学生改掉“对自己不负责,对他人不感恩,对社会不负责”的独生子女的通病。

4.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实现学校价值目标的保障体系。制度保障是学校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改革了学生评价制度,用综合评价手册替代了原有评价方式单一的成绩册。改革了试卷评分制度,在试卷中含有教师的评语、三种分数(态度分数、方法分数和知识能力分数)、家长反馈和阅卷人等四项内容,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与三维评价目标。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义工制度。在开展义工活动中我们注重发挥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五点要求

1.学校文化以校园生活为展示载体,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校园生活是学生生命发展的过程,学校应不断地向学生提供各种资源,从认知、交往、审美和创造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建设校园生活,搭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平台。好的校园生活应该是学生身心舒展、思想活跃的生活,应该是充实而有成就感的生活,应该是可获得各种关爱和帮助的生活。

2.学校文化要倡导生活文化。学校文化的内涵是要促进学校师生能够在做事的方式和处事的态度上不断得到改善,从而形成学校师生共同拥有的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的。

3.学校文化要倡导身教文化。教育需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在德育实践过程中,教师的师德修养会深深地影响和教育着学生。如果连教师自己都没有做到,就要求学生做到,学生不会信服,也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不讲教师的师德,就没有完整的德育,教师的做人与学生的成人是相辅相成的,这应该成为所有教师的—种共识和行为准则。

4.学校文化建设要倡导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使教师保持较宽的时代视野,使教师发展具有科学性和人文的底蕴,为其终身学习提供持久动力。现代教学已经超越了知识传递的惟一功能,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实现文化的融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学识水平、知识视野、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审美能力、气质品位、价值取向、人格修养等,即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5.学校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彰显人的尊严和价值。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是增强学校教育核心力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创造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相互包容、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的文化氛围,能够使学校面对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形成柔性、合作、共享和宽容的管理机制,促进学校发展。□

整合百年文化 构建“精神家园”

◆北京市汇文中学校长 李仲秋

德育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因此校长首先应该确定工作方针和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找到发展途径,保证德育工作与其他工作同步发展。

作为有135年历史的名牌学校,汇文发展到今天,要更好地立足,就必须在百年历史文化积淀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观念和固有文化习惯中提炼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内涵,形成与时俱进的发展特色,以促进师生及更广泛人群的共同发展为根本目的,通过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构建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文化氛围,形成立体化德育工作体系,实现德育工作的突破。

一、宏观掌控,大胆整合

1.全面分析特征,确定文化主线。作为校长,应首先从时间、空间、范围和性质等方面全面分析和总结学校文化特征,为整合学校文化确定行之有效的大方向和总思路。例如,我们站在汇文从过去到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角度,明确汇文文化主线就是通过融汇精华,立足发展,谋求实现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对汇文、师生以及社会的共同发展负责的教育价值追求。

2.大胆探索,小心求证。所谓大胆探索,体现在校长面对各方面的压力时,应具备一定的气魄和胆识。其次,整合学校文化是一项复杂度高、变化快、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工作,这已远远超出了学校干部、教师的能力水平和精力极限。而完全由学校内部人员开展这些工作,将无法避免主观性和惯性思维的影响,这样就决定了必须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客观地对学校进行重新定位、整体规划。因此,完全依靠学校自身寻求发展是不现实的,借助外界专业进行文化整合,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体系势在必行。所谓小心求证,是指在选择合作者时应进行对比,最终确定学校整体发展的专业依托。

3.抓住关键环节,把握有利时机。在整合学校文化、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环节,把握有利时机:运作前应当断则断,运作过程中应抓大放小、不求全责备,有坚韧精神,具体工作上始终坚持务实观念。

二、构建具有汇文特色的精神家园

1. 汇文精神家园是在服务于全面提高师生素质、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前提下,促进师生全面发展。通过专业依托的介入和协助,我们建立起“北京汇文中学个性化发展体系”,确定由专业公司辅助学校发展的途径,探索出一条先寻找客观事实依据,再进行整体策划设计,最后分段实施落实的具体工作方式。整合的过程就是师生、社会共同参与学校建设的过程。

2.汇文精神家园是在服务于社会、国家、民族发展的前提下,追求符合汇文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汇文精神家园提倡培养人、发展人、提升人的人本目的,尊重人的价值,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尊重师生自由思想的权利,鼓励师生良性互动和平等对话,鼓励进行良好竞争和合作,鼓励自信精神和发展意识。汇文精神家园的服务对象是广泛的,不仅包括校内的师生,还包括相关的家长、校友、企业等,他们既是这个家园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也是共享者。

通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汇文精神家园有了历久弥新的变化:明确了汇文模式——目标引领,真情传递,挚爱凝聚,文化感染,氛围影响;丰富了汇文文化特征——宽松有制,民主有序;构建了师生共同发展、互动推进的新平台、新机制,为汇文未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空间,使百年汇文又一次焕发出青春气息和勃勃生机!□

构建个性化校园 发挥其德育功能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中校长 孙孟远

个性化校园环境,凝聚着学校的独立精神、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是学校生命力的标志,这种生命力将通过学生在今后人生道路上的与众不同而不断体现。因而,建设个性化校园环境对于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个性化校园环境是一个校园区别于其他校园的独特的环境,它是直接赋予教育意义的环境标志,也具有隐含的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学校的传统和历史,更象征着学校的文化品格,负载着学校的价值和精神。建设个性化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性化校园环境的德育特征

1.平等性。个性化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话式的,它允许学生这个德育主体对刻意设置的环境进行反复思辩、反复比较和平衡,允许在理解上进行修正和取舍,是采取一种耳濡目染的、不断接近的方式,来得到一个比较确定的结论。

2. 开放性。德育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这就决定了德育是一种充满了人性的、民主的、开放的教育。环境本身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学校办学历史的加长,办学成果的增多,学校环境的内涵也不断丰富。身处其中的人,对环境的主观认识各不相同,且变化无穷,见仁见智。这就使相对稳定的环境附加上越来越丰富的象征意义。

杨镇一中校园的摇篮雕塑,寓意着学校是师生双成材的摇篮;杨镇一中的文化长廊,展示着学校的发展,并昭示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园文化。半个世纪的风雨更迭,现在杨镇一中已经发展成为北京高中示范校,呈现出一派地大物博,视野开阔,四通八达,绿草如茵,人才济济的繁荣盛势。

二、强化个性化校园的德育功能

1. 开掘自身生命系统,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功能。学校的历史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在这条自我完善的历史长河中,随处可见前人留下的闪光足迹。收集整理的学校史料,让校园历史立体地呈现于学生的眼前,其德育价值是任何一部教科书都无法比拟的。

校园环境是一种持久的精神氛围,对学生起着较为稳定的、持久且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熏陶作用。这种方式能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认识自己的价值和责任,使人向善,促人奋发。

2. 优化校园心理环境,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心理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创设一个和谐、真诚、民主、平等、奋进的校园心理环境,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高速公路”。学校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投身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并花大力气抓好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

3. 精心规划艺术空间,发挥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一个精心规划的美丽校园会给学生以美的启迪,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从而保持学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发挥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就是要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考虑环境的美观、和谐和启迪作用等。当学生站在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校区,对漫步于幽奇静巧、诗情画意的活动区时,当学生穿行于美化、绿化、净化、诗化的环境中时,相信每个人都会惊叹这里“高楼解人意,花草会唱歌”。至此,校园成了育人的载体,“醉人而不知,育人而不觉”的教育佳境或许才可能实现。

如果说开发自身生命系统是唤起学生向善,优化校园心理环境是引导学生求真,那么规划艺术空间则是激发学生创造美。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这正是学校德育的目标。□

文化育人 教育的必然趋势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校长 颜凤岭

人类历史是从人类文化的产生开始计算的。人只有在对单一的物质需求上升到情感、精神和文化的需求时,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人类还为自己创造了一种特有的发展方式,即人创造文化,再反过来用文化创造自己。所以,文化又是人的发展方式。

一、文化育人主张人的文化性回归

文化育人是对人的根本特性的回归,是对人的原本发展方式的回归,是对教育最原本功能的回归。

1.文化性生存是人的存在方式。动物体现本能生存,而人更强调精神创造。因此,具有精神存在才是人的本质存在。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物质性与精神性并存的人类身上,物质欲望与精神需求的关系处理也是判断人的发展程度的标准。

2.文化性发展是人的发展方式。人类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发展方式:人创造文化,反过来又用文化造就人。所以不同民族造就了不同文化,正是这种文化把不同民族区别开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因此,人是靠自己创造的文化来创造和发展自己的。

3.文化性创造是人的主体方式。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表达方式。对先进文化的不断创造是人的创造性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主体性存在的证明,也是人的价值体现。

二、文化育人注重人的精神性培育

文化育人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类核心精神的培养。人类核心精神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根本元素。我们把人类的诸多精神中对人类发展起基础作用和根本作用的三项精神称为人类核心精神。当代哲学家黎鸣先生将其概括为:信仰精神、求知精神和仁爱精神。

希伯来民族弘扬了人类的信仰精神,创造了神学;希腊民族弘扬了人类的求知精神,创造了哲学;中华民族弘扬了人类的仁爱精神,创造了仁学。信仰精神召唤人去追求真理,真理给人以希望,真理给人以意志的力量。求知精神引领人去探索真知,真知给人以方法,给人以知识的力量。仁爱的精神帮助人去寻找真情,真情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情感的力量。

意志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和情感的力量构成了人类的最根本的力量,也构成了人的发展的根本力量。因此,人的本质力量实质是精神的力量。

三、文化育人强调人的情感性升华

文化育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重视情感升华精神的过程经验。在培育精神的过程中,丰富情感经历,注重思想与智慧的培养。

情感、精神、文化是人的成长轨迹。

情感升华为精神,精神积淀为文化。

情感是个人经历,精神是人类财富,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

情感和经历是升华精神的材料。因此,丰富人的情感和经历是文化育人的开始,而知识和思维则是情感升华精神的工具。只有将经历、情感、知识、思维等诸要素发生联系,才具有了升华精神的可能,人才具有产生思想的载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经济实力的提高,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人的发展需求会更多地体现在文化的需求上,并开始人的文化自觉。人们将开始思考人的发展实质性问题。教育也将伴随着这一潮流,开始以文化的视角研究教育功能,反思教育行为。文化育人的教育趋势必将开始。□

编辑 莲 子

第三篇:高职现代学校制度与学校文化制度文化的关系及融合路径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上存在着“非文化”特征,管理者需要理清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学校文化、制度文化的内在关系。高职院校制度建设的文化性缺失主要体现在办学定位要增强文化性、制度建设中的人文精神体现等方面。现代学校制度和学校文化、制度文化的融合路径包括有效实施品牌战略、切实完善解决制度落实中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口碑等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制度文化学校文化

[作者简介] 袁燕(1971- ),女,江苏常州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营销管理;吴亚萍(1961- ),女,江苏常州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江苏常州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院校科研基金项目“现代高职院校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2011210)

在当前生源受限、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校制度建设,从办学理念、行政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等各层面开展制度的建立、修订和完善,以弥补并改进工作。根据在校生和社会反映,高职校园氛围普遍不及本科院校,究其实质,在于高职大学文化氛围不够浓郁,体现高职学校文化特征的各种制度在落实一阶段以后依旧显得苍白乏力。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新审视高职学校制度建设中的问题,找出制度落实结果缺乏文化性的真正原因,从而明晰现代学校制度和学校文化、制度文化的概念,厘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

一、高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一)现代大学制度

学术界对现代大学制度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1810年由洪堡主导建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制度”说,即与中世纪大学相对应的大学制度,主要特征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二是“以美国大学制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制度”,典型特征是“大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张俊宗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在社会发展逐步依赖知识生产的历史进程中,借以促进大学高度社会化并维护大学组织健康发展的结构功能规则体系。赵文华、龚放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特征在于大学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应性,是大学发展有动力和活力的表现,即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发展又积极支持大学的发展,两者处于良性的互动过程中。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衔接,独立开放,适应性强。

通常意义的现代学校制度是指一种教育制度安排和规则体系。这里“现代”是一种泛指,侧重于学校的普遍性和明确其为特定的组织机构,和时间上的内涵距离较远;“学校制度”所涵盖的范围超出了学校内部管理活动的范围和界限,还涉及学校与政府教育等部门、企业及社会公众的关系。

(二)高职院校的现代学校制度

高职学校制度是规范师生员工行为的轨道,直接影响办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它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而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传统风气。其内容包括学校领导体制、章程、教学管理制度、学生服务与管理制度、人事与分配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高职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在紧密契合社会需求办学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机制。从香港几所著名大学的发展史中总结发现,这些大学短短几十年跻身世界知名高校之列的主要原因在于具有独到的办学定位、科学有效的现代管理制度和独特的学校文化。现代学校制度作为体现一所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落脚点,其设计、建设和改进、完善是学校必须长期抓好的重要工作。

二、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与制度文化

(一)文化与学校文化

1.文化。文化的定义和人类历史的发展紧密相伴,内涵尤其丰富。英国文学家泰勒在1871年指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习得的包括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或创造出来的社会现象。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动物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指人类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不同层面。

2.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作为培养和教育人的组织类型——学校所形成的组织文化。学校文化不能等同于校园文化。“学校”指的是一种组织机构,而“校园”指的是空间维度内的区域或场所;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强调校园的地域性,体现的是学校组织内部的精神文化活动等内容,较少涉及学校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对社会的辐射影响。钟启泉指出,学校主要通过“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学力发展的基础,这一使命并非“校园文化”所能单独承担。

国外学者富兰发现“学校文化”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他认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准正确的事情——课程和教学的文化核心” “改变正规的结构不等于改变标准、习惯、技能和信念”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最难打开的就是学习的内核——教学实践的变革和教学精神的变革”。在对教改方面的成功案例考察和研究基础上,他认为学校的结构变革和思想变革并非总是同步契合,当教职员工试图采用新的方式工作时,结构变革往往显得困难重重,令革新精神难以彻底展开实施。因此,适应教育变革的学校文化才是适合的学校文化。

(二)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

通常高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者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一些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不良倾向;多数学校文化建设存在“摸石头过河”现象,缺乏科学的文化建设理念和知识。 鉴于社会上较长时期难以改变的对高职生的偏见现象,如“有知识无文化” “有专业无思想”等观念,迫使教育界必须慎思高职教育的“再定位”和学校文化的重构。齐守泉就曾指出,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并没有带来其地位根本攀升的原因是“高职无文,行之不远”。

(三)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

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指渗透于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机制运行中,体现办学特色并被师生员工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其内涵主要包括各项制度管理规范、组织机构设置状况,还包括制度的产生过程。它十分注重显性制度之外附加的隐性制度及蕴藏的价值观、制度约束下师生员工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是显性制度与隐性制度的内在结合与有机统一。它以学校管理制度为表现形式,通过管理制度的不断调整与完善,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规范性、历史性、多层次性和隐蔽性等特点。高职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制度文化建设薄弱、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缺乏有机衔接和有效融合。

三、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的“非文化”特征分析

何迎发指出,文化视野中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吸收西方大学制度文明的核心精神品质,即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他从历史、政府与大学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制约因素,包括两个主要方面:政教合一的传统思维消解了大学自治的空间;自由、理性精神的缺乏阻断了学术自由理念的生根。因此,在目前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前提下,解决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衔接问题的关键是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应尽可能体现其定位的独特性和学校个体文化的特性。经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制度设计和建设实践中存在较突出的“非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制度设计需要明确体现高职院校定位的文化特征

每所高职院校都有其办学发展定位,典型的定位如“以多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为社会培养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这一定位理念体现了高职院校办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显性专业技能,而其中的隐性“高素质”如何体现,则需要具体从制度上体现培养过程的文化渗透性,因此高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具体化,包括在制度建设中渗透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道德观、价值观、心理健康度、人格完整性、审美意识水准、职业精神等,而这些素质培养可涵盖并渗透在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教学设计与管理、师资培训与考核、课堂管理、课程设置与管理、教学设计与管理等具体制度和措施上进行落实,区别对象(行政人员、教学人员等)明确责任和要求,以体现特定高职院校定位的文化内涵特征。

(二)制度建设需要体现高职院校人文精神

多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高校在办学上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忽视教育规律的遵循,以市场需求为由,过分强调所谓实用课程的开设,大量削减人文科学课程,误导学生将掌握技能当作唯一学习目标,只重视对就业有实用价值的学科,忽视人文学科,不能充分利用人文学科知识来滋养其精神生活。一些学生表现出理想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感缺失、诚信意识淡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弱、团队精神欠缺、性格暴躁等问题,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其自由人格的健康成长和独立思维的健全发展,影响其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造成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指出,理想型的当代(1977年以后)中国人文精神必须凸显三个方面的要素,即平等观念要素;理性、科学和真理等观念要素;人格、个性和公正等观念要素。

作为影响和体现一国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机构——大学,人文精神是体现其品牌特质的重要方面。高职校园氛围和校风必然通过其人文精神体现,而在制度建设中体现人文精神是形成高职品牌文化的关键和落脚点。多数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已经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在基本制度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学校可进一步改进建设,在现有制度中充分挖掘或植入较浓郁的文化因子,以体现学校独特的办学使命、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及行为习惯做法等,从而形成特定的制度文化。因此,赋予制度文化以浓郁的人文精神是成熟期学校制度建设的重点。

四、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和学校文化、制度文化的融合路径

鉴于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非文化性”现状,需要对其学校文化和制度文化进行融合性重构,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实施有效的品牌战略,解决建校时间短、历史积淀少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李明忠指出,品牌战略是世界一流大学成长的内生机理,追求一流的品牌意识,强调特色和个性的品牌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选择是其成功的内在核心要素。高职院校大都属于公办,生源虽略有紧张,但在其地理区域中都占据一定市场地位,很多学校的品牌意识并不强。从长远竞争和办学发展需要两个角度出发,鲜明的品牌形象是高职院校开展市场竞争,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法宝,而有效树立品牌形象则需要专业化的组织品牌运作方法。品牌管理规律研究表明,一个成熟的组织品牌应该包含品牌故事(历史)、醒目的品牌标识、恰当的组织使命、独特的服务仪式、恰当的定位、创造品牌神奇术语和卓越的领导者等众多品牌要素整合运作,才能获得非凡的品牌影响力,打造出特有的品牌信仰机制,从而获得不菲的品牌资产价值。一所高职院校要成为品牌院校,需要经历品牌意识、品牌定位、形象设计及策略选择等阶段才得以实现。而有效进行品牌定位,实施差异化战略,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都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措施。

(二)切实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解决目前制度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结构内容陈旧、单薄,不成体系, 仿效成分较多;已建立的规章制度与现行运行管理模式不配套,有些制度落实不到位;试图建立和形成自身的发展模式, 并期望形成相对成熟稳定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制度文化,但制度内涵和方向选择不很明确。解决问题的科学做法是从问题分析入手,找出问题的根源,将制度的修订完善落实到实施层面的细节各处,边落实边找问题,边找问题边修改,边修改边解决,从而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同时,在完善和落实过程中不断总结调整,对照制度建设是否利于实现学院的品牌定位、长远建设与发展以及办学理念的贯彻等综合目标去实现。

(三)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高职毕业生的社会口碑

一所高校的口碑除了来自其办学历史、品牌声誉等因素,最为根本的是培养人才过程所完成的培养任务和实施的培养过程是否贴近学生的根本需求,其中包括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和素质的养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学习、学习过程的质量、学生和社会对培养方案和所学课程的评价等。因此,进一步切实加强高职学院的内涵建设,从本质上解决毕业生的社会口碑问题是制度文化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措施。

综上所述,管理者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规律进行高职学校制度建设,正确认识学校制度与学校文化、制度文化的概念,理顺各种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注重明确方向,抓住重点,分清主次,突出制度建设中的“文化性”,从而建立具有特色的学校制度文化模式,形成较为成熟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体系。

[参考文献]

[1]何迎发.文化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DB/OL].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45-1012486511.htm,2012-05-10.

[2]李桂娟,杨江民.高校制度文化建设中的管理制度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

[3]李永苍,潘林.论新建高校的制度文化建设[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4]袁燕.江苏企业自主品牌创建与管理的深层次思考[J].江苏商论,2012(4).

[5]郑奇茹,苏艳梅.试论高校制度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J].教育教学论坛,2011(35).

[6]赵文华,龚放.现代大学制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7]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袁燕 吴亚萍

上一篇:思维训练论文范文下一篇:金融期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