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课程在高校音乐艺术个性化教育中的几点思考——以赣南客家山歌为例

2022-09-10

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公共艺术课程指《音乐鉴赏》、《影视鉴赏》、《舞蹈鉴赏》、《戏曲鉴赏》、《美术鉴赏》等课程, 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主要通过音乐视听, 赏析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 有助于扩展学生视野、陶冶情操、激发形象力和创造思维。

课题组以某高校为例, 该高校是一所以中医中药、医学药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该校开设了《音乐鉴赏》课程, 经过调查问卷后发现, 同学们对音乐作品的应知应会的程度大概率来说, 没有师范类高校的学生熟悉。和专业性的音乐高校差距较大。该课程目前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比较落后, 因此, 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 本文探讨创新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方法的可行性策略。

一、《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高校《音乐鉴赏》的教材多种多样, 根据各个不同的高校的生源特点, 选择适合大部分学生能接受的, 内容通俗易懂的教材为宜。我们对比了上海音乐出版社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和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大学生《音乐鉴赏》教材, 对其教学内容的进行了对比分析, 最后我们选择的是复旦大学出版社《音乐鉴赏》教材。该教材一共分为十五个单元。主要内容有古代与近现代歌曲、艺术歌曲、大型声乐曲、民间歌曲、民族民间器乐、西方器乐与独奏器乐曲、室内乐与中小型合奏曲、序曲与交响诗、组曲与协奏曲、交响曲、歌剧音乐、舞剧音乐、电影音乐、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等。分析该教材后可以看出, 以中国民间音乐居多特别是声乐作品的种类介绍较多, 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各地的民歌、器乐、曲艺等多种音乐形式。因为课时所限, 每一章节不能完全展开来讲透彻, 全面, 深入, 这也是以后我们课程教学要改进的地方。

二、《音乐鉴赏》课程的个性化数据流分析

我们课题组在做教学实践对比时, 采用了中国民歌中耳熟能详的, 流传广泛的民歌做为歌曲研究标本, 在某市中医药大学选取了2016级和2017级的选修《音乐鉴赏》课程的同学为研究对象。我们以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例, 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广泛流传的民歌了, 曾经代表着中国的形象歌曲, 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剧《图兰朵》中。2016级《音乐鉴赏》选修课有69名同学, 其中临床专业的15名, 康复专业的5名, 针灸专业的7名, 护理专业的10名, 药学专业的9名, 中药学专业的13名, 制药专业的10名。全班的同学都是非音乐专业的, 都是以医药专业为主的。他们都没有接触过系统的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但是调查了80位同学对比后发现, 了解熟悉这首名曲的同学并不多。这折射出我们的学生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忽视, 折射出对祖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的轻视。

三、《音乐鉴赏》课程融入赣南客家山歌

赣南客家山歌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 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块瑰丽的美玉。赣南客家音乐是目前为止的一种古老的音乐, 被称为“活化石”, 主要的音乐形式有山歌、小调和灯歌等。做为江西人民, 江西的高校和青年学子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保护和传承赣南客家山歌。江西是革命老区, 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 赣南山歌中有许多歌曲都是革命歌曲, 影响了一代人。比如《山歌唱给红军听》、《当兵最光荣》、《红米饭》等等, 旋律流畅、歌词内容通俗易懂, 节奏简单明快, 鼓舞人心、开头有“喊歌”一说, 以《请茶歌》和《十送红军》为例:

在《音乐欣赏》课程中融入它, 通过欣赏优美的赣南山歌, 了解什么是“唱在心里, 歌随人走”, 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 熏陶美好的音乐情感, 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体会赣南客家山歌带给我们的超越时空、地域、民族和语言的独特的音乐魅力, 这也是音乐的多义性所在。

四、《音乐鉴赏》课程个性化教学的创新和建议

(一) 对中国音乐艺术形式多倾斜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有着丰富灿烂的音乐作品。就比如戏剧就有许多的剧种, 比西方的歌剧复杂的多。如国粹京剧、越剧、沪剧、闽南戏等。作为一个媒介, 《音乐鉴赏》课程要注重多传播中国优秀古典音乐。如器乐唢呐曲《百鸟朝凤》、二胡曲《二泉映月》, 琵琶曲《十面埋伏》广东音乐《彩云追月》、《胡笳十八拍》、《寒鸦戏水》、安塞的腰鼓、天津的《鼓词》、蒙古族的《刺勒歌》《酒歌》少数民族的民歌等。在音乐鉴赏课上可以引入多元化的音乐鉴赏作品为欣赏对象。

(二) 结合中医药专业的特点

《乐记》中“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阐述了音乐和人的情感的联系。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 我们尝试针对不同专业的专业的学生播放更多的和其专业相关的音乐作品。如对于中医中药专业的学生, 可以播放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汉宫秋》、《关山月》、《清平调》、《苏南曲》《紫竹调》等。在音乐治疗学专业中有着广泛和系统的运用, 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音乐鉴赏的同时诠释古曲创作的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课题组研究的多样化的教育体系、个性化的通才教育培养模式、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都与之相关。

(三) 创新《音乐鉴赏》的个性化授课方式方法

要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 教学方法上一定要做到丰富多彩、灵活多变。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娱乐节目, 通过微信等新媒体, 让学生充分欣赏音乐。在课堂上可以借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些优秀的精品节目, 比如《中国民歌大会》、《中国好声音》、《民歌中国》等。这些优秀的节目运用了中国最优质的资源制作, 选取的也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民歌。比以往的听听看看的上课形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毕竟, 现在媒体多种多样, 单一的教学形式应该要紧跟时代, 相应改变。

五、《音乐鉴赏》课程在高校音乐艺术个性化教育中的作用

法国作家雨果说:音符和数字、文学是人类开启智慧宝库的三把钥匙。所以, 音乐不仅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妙的感受、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多元化与个性化, 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个性化模式的探讨与研究。音乐教育具有以形感人, 以情感人的特点, 是一切教学活动中最生动活泼的, 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艺术方式。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既是实施德育美育的重要途径, 也是为培养出创新型的有个性的人才指点方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节, 合唱比赛, 舞蹈比赛等, 可以锻炼同学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音乐鉴赏水平的有效方式, 是培育大学生优秀品格良好道德的最佳载体。

综上所述,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是对高校教学课程体系的有力补充。《音乐鉴赏》课程不仅能使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结合自身专业、结合地方音乐, 更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内涵,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个性化德育美育素质教育, 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传统的高校《音乐鉴赏》课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存在一些问题, 以期今后做出相应的改进, 创新教学方法, 深化高校课程教育改革。

摘要:音乐是以声音来塑造作品形象的, 《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针对非音乐专业的旨在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选修课程。本着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 普及基本的音乐知识, 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为目的。本文通过对某中医药大学的学生选修该课程的情况做一定的研究分析, 以赣南客家山歌的运用情况为例, 提出了创新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音乐鉴赏,客家山歌,艺术,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郭悦, 袁沁源.高校公共选秀音乐欣赏课教学思路[J].艺术评鉴, 2018 (9) .

[2] 赵以保.论多元化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J].美与时代 (上) , 2018 (1) .

[3] 励继红.“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公共艺术课程创新研究[J].文教资料, 2018 (1) .

[4] 刘冰冰.音乐鉴赏课在中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其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 (下半月) , 2017.

[5] 胡建."音乐欣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 (12) .

上一篇:开放互动自主——开创初中政治课堂新境界下一篇: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管理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