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

2023-01-27

第一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

明确责任,强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控

——姜绍丰副厅长在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后的讲话

刚才,农业部召开了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余欣荣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三个方面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落实.广西、湖南、四川、山东、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农业(农牧业)厅所作的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厅5月16日在建瓯召开全省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场会上对下阶段病虫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三点要求:

一、认清防控形势,强化责任意识

今年病虫害防控形势严峻,大发生的态势已经显现。受西南气流的影响,我省稻飞虱迁入早、发生早。据调查, 4月中旬和5月上旬,灯下稻飞虱出现明显迁入峰,截止5月15日灯下累计诱稻飞虱成虫29867头,较去年同期增加5.9倍,仅次于2007年的同期。当前早稻、再生稻田间稻飞虱多以低龄若虫为主,百丛虫量一般在200-2000头,重的百丛虫口密度超过万头以上,达标率高。稻纵卷叶螟在闽南沿海始见早,迁入虫量偏多。截止5月15日灯下累计诱蛾378头,较去年同期增加30%,接近常年。一代二化螟灯下累计诱蛾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5%,田间平均枯鞘率3.6%,较去年同期也高了1.5个百分点。稻叶瘟已发生0.3万亩。不完全统计,双季早稻病虫已发生50万亩次,较去年同期增加30%。5月底至6月下旬是“两迁”害虫异地虫源伴随着降雨过程不断迁入我省主要时段,各种病虫也进入发生危害高峰,是采取防控措施的重要阶段。特别是稻飞虱的迁入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带来潜在流行风险,当前病虫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务必对稻飞虱等水稻重大病虫发生态势要有个清醒认识,保持高度警惕,不得松懈,不可放松,把水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作为保障我省粮食安全的大事来抓。市县要成立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指挥部,由市、县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 1

强化责任意识,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切实把防控工作关口前移,切实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到人。

二、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信息

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加大监测调查频度,严密监视病虫情发展动态,尤其是44个省级重点测报县和250多个测报点要加强灯下观察、田间系统调查和迁入峰灯下稻飞虱带毒率检测,同时密切关注“两广”迁入的白背飞虱和带毒率情况,准确掌握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为领导决策和群众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各地要加强病虫情信息发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12316”服务热线及手机短信等媒介和手段向社会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和宣传防治知识,营造防控氛围,提高干群防治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全面推进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坚持实行五天一汇报制,对发生重大病虫灾情要随时报告。

三、突出防控重点,科学治虫防病

当前早稻处于孕穗期,以“两迁”害虫、穗颈瘟为防控重点,中稻正值播种育秧至插秧阶段,重点防治稻飞虱及其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以及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等。特别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锯齿叶矮缩病,要采取“治虫防病”措施,做好单季稻和双季晚稻秧田和本田初期稻飞虱的防治。做抓秧田保大田,抓前期保后期。各级农业部门一要组织农技人员走村入户不厌其烦地向农民讲解防治技术,要深入田间地头,加强病虫情巡查,分类指导农民开展防治行动,做到指导到田头、服务到田块,为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及时开展提供技术支撑。要引导科学合理用药,采取长效药剂与速效药剂结合的防治对策,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先进施药器械和科学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防治后要跟踪调查防治效果,为下次防治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病虫专业服务组织在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在水稻病虫害大发生时,积极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并指派植保专业技术骨干,挂点指导专业化防治队伍科学防治,扩大专业化防治覆盖面。

同志们,病虫防治工作时效性、技术性强、任务重、工作量大,又事关我省粮食安全生产和农民增收。防控工作只能做好,不能有任何疏漏。决不能因监测预警不准确,而错失防治良机;决不能因防治技术指导不到位,而出现大面积暴发成灾;决不能因阴截防控不到位,而造成疫情大面积扩散。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努力工作,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将病虫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实现粮食丰收,农民增收。

3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万安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方案

万安县2010年绿色防控工作总结

2010年,我县认真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落实全国加快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绿色生态建设,按照省、市 部署与安排,扎实做好绿色防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主要做法

1、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

深入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科学指导防灾减灾,通过综合使用各项绿色植保技术,包括农业、生态、物理等非化学防控技术以及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和农药增效剂等应用技术,控制病虫为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面源污染,确保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绿色生态建设。

2、明确目标和任务

全县组织实施绿色植保示范乡3个,重点在水稻、蔬菜、柑桔等作物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每个乡镇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1-2个,组装和推广成熟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使示范区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水稻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经济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10%以下,降低农药残留,控制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突出工作重点

(1)、建立示范乡镇示范区

选择3个乡镇作为全县绿色植保示范,其他每个乡镇建立了1-2个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集成展示绿色防控技术,将示范区建成领导的指挥田、农民学习的样板田和植保服务创新的窗口。水稻核心示范区面积300亩,辐射面积4000亩;经济作物核心示范区面积200亩,辐射面积1500亩。

(2)、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在3个乡推广了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推广稻田耕沤灭螟、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秧田超级送嫁药、稻鸭共育、性引诱剂灯光诱杀、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技术。

(3)、培训技术骨干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培养了一批与之相适应的植保技术骨干和新型农民。县植保站举办10期培训班,培训植保技术人员1000人左右。各乡镇结合实际举办了一批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一批绿色植保技术骨干和新型农民带头人,培养一批带不走留得住的“土专家”和“田秀才”,提高示范区内农民科技意识,提高了农民参加绿色植保技术示范的积极性。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万安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农业局党委副书记杨爱莲任组长,农技中心主任欧阳兵、植保站长段德康任副组长,其他种植业单位负责人、县植保员为成员。

(二)强化宣传展示。为了促进绿色防控工作的开展,各乡镇突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活动,并通过现场会、交流会以及绿色植保技术的展示活动,使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了解绿色防控的效果和作用,形成重视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社会氛围。

(三)搞好多方协作。绿色植保技术推广应用与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品牌创建结合起来,搞好多方协作,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积极争取支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对该项工作的支持,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今年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工作,我县的农作物病虫害得到了有效的防治,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我县的生态农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保护了我县的生态环境,为我县建设和谐万安作出了很大贡献。

第三篇:文山州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及防控工作方案

为有效应对当前特大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切实做好抗旱保春耕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报及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因旱灾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加大监测调查、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力度;大力推广综合防控技术,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防治效果;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减缓害虫抗药性产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治理。

二、目标

健全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支持体系,预测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扩大综合防治应用面积,科学用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约20%,产量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三、主要措施

(一)严密监测病虫发生动态,提供准确病虫发生信息 今年的特大旱灾将导致水田保水差,水稻病虫发生异常,特别是喜高温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将加重;旱地作物由于土壤墒情差,气温高等不利因素影响,将面临出苗差,草害、地下害虫、锈病、蚜虫等危害加重;蔬菜蚜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也将加重发生。为此,要结合当地作物品种布局,严密监测病虫发生动态,拓宽监测范围,尤其是对我州农业生产有严重威胁的病虫害,如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玉米叶斑病等,及时发布信息,为指导大面积防治提供准确情报。

(二)大力推广可持续治理技术,切实控制病虫危害 由于去冬今春持续干旱,气温偏高,大春作物播种进度慢,一部分害虫始发期将较去年推迟。同时因干旱持续,水稻移栽推迟、生育期推后,加之雨水偏晚,有利于迁飞性害虫迁入、繁殖、危害。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有效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力争把今年的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综合治理技术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绿色无害化措施。

1、目前各县已进入水稻撒秧、育秧阶段,特别是抗旱育秧,须采取旱育方法,要做好水稻播前种子处理和秧苗期病害管理工作。播前种子处理防治恶苗病,进行种子消毒是避免种传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可用85%强氯精溶液消毒,先用清水预浸种子12小时,捞起滴干水分再放到300-400倍的强氯精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催芽播种。预防水稻旱秧青枯病,可用3%广枯灵75-100毫升/亩进行苗床土壤消毒和揭膜后喷雾,两次施药。其药效、安全性、成本均优于敌克松,且具有促根、壮苗、增蘖、提高秧苗素质的作用。

2、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稻飞虱防治

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进行科学肥水管理,适时烤田,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后期贪青徒长,创造不利于稻飞虱孳生繁殖的生态条件。

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稻飞虱发生情况,采用“压前控后”或狠治主害代的策略,选用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农药,抓住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时施药,每百丛虫量达1000头即可采取统一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

推荐选用农药和使用剂量:①吡蚜酮: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安邦集团公司生产),20%吡蚜酮悬浮剂(江苏克胜集团生产);②烯啶虫胺: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1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江苏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③噻嗪酮:有多个名,如扑虱灵、优乐得等,并有多种制剂。低毒,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3—7天后飞虱开始死亡,药效20—25天,亩使用有效成分7.5—10克(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0—40克)兑水45—60升喷雾;④吡虫啉:有多个名,如蚜虱净、大功臣、麦雨道等,并有多种制剂。低毒,具有内吸、触杀、胃毒作用,亩使用有效成分1—2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亩10—20克)兑水60升喷雾;⑤毒死蜱:有多个商品名,如乐斯本、盖仓本、新一佳、同一顺等,并有多种制剂,中毒,具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⑥艾美乐:70%水分散粒剂(德国拜耳公司生产),低毒、高效,亩用2-3克兑水40-60公斤喷雾;⑦啶虫脒:有多个名,如悦蚜、乐百农等。低毒,对人畜有毒,为广谱杀虫剂。以上药剂在文山州各地农药市场上有售,农户使用时应认真阅读农药标签,按使用说明施药。

施药适期:稻飞虱1—3龄若虫期为最佳防治适期。防治方式:应组织开展统防统治,以提高区域内防治效果,减少施药次数。施药部位:稻飞虱若虫多群集在稻株下部取食为害,施药时要注意喷施稻株基部。施药次数:上述推荐药剂任选一种,10—15天一次,一般2—3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浅水层,有利于药液在稻株体内传导。以上推荐药剂多无熏蒸作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复混带熏蒸作用的药剂如敌敌畏,有利于药效发挥。

(2)稻纵卷叶螟防治

稻纵卷叶螟在水稻孕穗至灌浆期为害损失最重,蜡熟期次之,分蘖期最轻,因此孕穗至灌浆期是防治重点。常用农药有毒死蜱、杀虫单等。

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也可以通过品种布局设立诱杀田,减少施药面积。

化学防治:按照防治指标,掌握在防治适期(幼虫2-3龄盛期或百丛有新束苞15个以上时)施药。注意选择高效长效,对天敌影响小的化学农药。

(3)辣椒病虫害防治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我州辣椒主要病害有:辣椒疫病、炭疽病、灰霉病、青枯病、病毒病、白粉病等。主要害虫有:棉铃虫、烟青虫、蚜虫、斜纹夜蛾等。一般情况下造成减产10-30%,严重者绝收。

农业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前期以促根发棵为主,尽快使植株形成丰产型,提早封行成熟,中后期以肥水管理为重点,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辣椒抗病虫能力。

化学防治:定植成活后施药预防病害的发生,看辣椒长势、气候等因素决定施药次数,如果已经发病,关键是要选准对口药剂及时喷施或灌用,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对虫害的防治可采用黑光灯、性诱剂诱杀成虫,减少下代虫源;掌握在幼虫蛀果前用药或早晚进行人工捕杀。

(4)蔬菜病虫害防治

蔬菜病害以白菜软腐病、白菜黑斑病、白粉病为主;虫害以菜蚜、菜青虫、小菜蛾、斑潜蝇、黄曲跳甲为主。每年蔬菜发生虫害重于病害。

农业防治:重视科学轮作,清洁田园、棚室及土壤消毒、种子消毒,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利用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来消灭害虫,运用银灰膜避蚜、黄板诱蚜、性诱剂治虫。

化学防治:禁止和限制使用剧毒、高毒和高残留农药,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适期进行防治;积极推广应用生物源农药(如Bt乳剂、阿维菌素、10%烟碱乳油等)。

(5)地下害虫防治

农业防治:结合土地翻耕,清除害虫;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减少虫源。

化学防治:①土壤处理: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ml,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②药剂处理种子:可用50%辛硫磷乳油l00ml,兑水2~3kg,拌玉米种40kg,拌后堆闷2~3小时,或用种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拌种,对蝼蛄、蛴螬、金针虫的防效均好。使用种衣剂时最好选择防地下害虫、兼治玉米丝黑穗病的专用种衣剂。③毒谷诱杀:用25%辛硫磷微胶囊剂150~200g拌谷子等饵料5kg左右或辛硫磷乳油50~100g拌饵料3~4kg,撒于种沟中,防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田间害鼠。

3、强化病虫害防治用药的安全

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在农药施用过程中极易引发施药人员中毒事故和农作物药害事故。各县应针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用药安全问题,利用多种形式(培训、会议、墙报、防治现场及走访农户)加强安全用药的宣传、培训与指导工作,谨防施药人员中毒事故发生;尤其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浓度,不得随意加大用药量,否则易造成药害,特别是大棚作物,提倡在早晨或太阳下山时用药,药后要揭膜通风,以防药害发生;施药人员应尽量配戴防护措施,如手套、口罩,以确保安全;采取措施切实防止因农户多用、乱用及多种农药不合理混用引发的安全事故。

4、干旱不利于除草剂药效发挥,因此建议用人工除草,秸秆堆腐处理,禁止焚烧,杜绝火灾隐患。

(三)强化宣传指导,确保技术普及到位。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手机等媒体或通信工具,采取印发明白纸、发短信、举办培训班、开展科技下乡、科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病虫草鼠害的科学防治技术宣传指导,逐步提高农民科学技术防治水平。

第四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

日期:2011-05-23 11:01 发布单位:农业部办公厅

农办农[2011]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根据农业部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统一部署,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转变植保防灾方式,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推进绿色防控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实施绿色植保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绿色防控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而且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保障粮食丰收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绿色防控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既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也不能满足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大规模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绿色防控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还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作业风险,避免人畜中毒事故。同时,还显著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有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分区域、分作物优化集成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配套技术。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发动等措施,大力示范推广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为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支撑作用。

(二)主要原则

政策扶持。整合资源,多渠道争取各级财政和相关项目扶持,积极探索病虫害绿色防控补贴机制,促进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

优化技术。通过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不断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安全。优先在园艺作物优势产区示范和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程度,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多元推广。加强农科教协作,建立以各级农业推广部门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涉农企业和农民带头人广泛参与的绿色防控多元化推广机制。

(三)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率先在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南菜北运蔬菜基地、北方反季节蔬菜基地和农业部园艺产品标准园区示范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国蔬菜、水果、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播种面积的50%以上,其它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达到30%以上,绿色防控实施区域内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确保农药安全使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一)生态调控技术

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二)生物防治技术

重点推广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加大赤眼蜂、捕食螨、绿僵菌、白僵菌、微孢子虫、苏云金杆菌(BT)、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牧鸡牧鸭、稻鸭共育等成熟产品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发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诱抗剂等生物生化制剂应用技术。

(三)理化诱控技术

重点推广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聚集素等)、杀虫灯、诱虫板(黄板、蓝板)防治蔬菜、果树和茶树等农作物害虫,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

(四)科学用药技术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优化集成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加强农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普及规范使用农药的知识,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通过合理使用农药,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把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大力支持,积极推进。要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行动。

(二)增加资金投入。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扶持资金,支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推广普及和宣传培训等工作。要积极创新机制,制定相应扶持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应充分利用相关病虫防治经费,探索绿色防控技术补贴和物化补贴模式,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建立企业共建、专业合作组织参与推广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扩大示范推广。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推广应用能力不足,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应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作物,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展示区,不断扩大示范推广规模,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和农民广泛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要把绿色防控的推广应用与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实现整村、整乡、整县推进和跨区域绿色防控。

(四)积极宣传引导。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现场会、田间培训等方式,加大绿色防控工作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绿色防控的典型经验,让社会了解绿色防控的作用,让领导知道绿色防控的效果,让农民增强绿色防控的信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要结合相关培训项目,举办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掌握绿色防控技术的带头人。

(五)强化技术指导。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积极开展农科教协作,引进专家和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和协作公关,不断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和重大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的指导,及时向农民推广、推荐一批实用技术和优质防控产品,积极帮助解决绿色防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绿色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第五篇:农业生产、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水稻识别和防治病虫害

1、识别稻瘟病

1、苗瘟:幼苗期发生,出现灰黑色病斑,幼苗卷缩枯死。 ○

2、叶瘟: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病斑四种类型,即褐点型,白斑型,慢性型和急性病斑。 ○

3、节瘟: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绕节扩展变黑,易折断。 ○

4、穗颈瘟:穗颈部为褐成白穗。 ○

5、谷粒瘟,稻谷变黑,使种子带菌。 ○

防治办法:

1、保育保健,及时除掉病秧,用药防治。 ○

2、选用药剂,A、种子消毒、用强氯精浸种 ○

B、土壤清毒、用保母剂或的克松兑水喷洒入土,盖膜封闭三天后,晴天撤种。

C、保苗、移栽三天前苗床施药“三环唑”20%粉湿剂。移栽20天后,用富士一号或稻瘟灵加三环唑兑水喷射。

D、保穗、抽穗期和穗出齐后分别施药富士一号加三环唑。

2、识别纹枯病(花脚杆病)

1、一般在水稻分蘖盛期发生,先在靠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灰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清的小斑,○

逐渐扩大,叶鞘干枯致死。

2、发病条件,偏施氮素肥料和长期灌深水田易发病。 ○

3、选用药剂,井冈霉素,多菌灵,丙环唑等兑足水量施药,发病蔸率达20-30%及时施药,一○

季水稻施药2-3次。

3、稻飞虱防治办法

1、早稻、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等。 ○

2、中晚稻、前期用药同早稻,穗期另加毒死蜱、异丙威或敌敌畏等混用,适当加洗衣粉或煤○

油喷施。

4、二化螟(钻心虫)防治办法。

1、选用药剂:三唑磷、杀虫双、氯虫苯甲酰胺,Bt乳剂等。 ○

2、用药后田间灌水3-5cm,并保持3-5天。 ○

5、稻曲病(柏香籽)防治办法:

选用粉秀灵,井冈霉素或多菌灵。

6、卷叶螟防治办法:

选用毒死啤,阿维菌素,甲维盐丙溴磷等。

二、五米病虫害防治办法:

(一)、地老虎(土蚕)每亩用75%辛硫磷1公斤拌土25公斤撒施或用用90%敌百虫、2.5%敌百虫粉兑水喷施玉米窝。

(二)、玉米在喇叭时,亩用20%氰戊菊脂8-10毫米和50%多菌灵50克拌水河沙15公斤灌入玉米芯叶对多种虫害防治特效。

上一篇:年终个人工作自我鉴定下一篇:那一刻我发现了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