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七彩调色板

2022-07-23

第一篇:心中的七彩调色板

第二课《画家的调色板》(1)

教学目标:

1、促使学生理解色彩的概念和作用。

2、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色彩基础知识的理解,并感受色彩给人带来的情感效果。 难点:理解并体会什么是复色、间色和原色,以及复色的调配与运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生准备:画笔,调色板和水粉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等 教学设计:

1、课堂导入。

(1)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色彩场景引入。(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色彩元素)

(2)教师: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放眼望去,红的杜鹃、紫的罗兰、粉的桃花,五颜六色,绚丽多姿。然而同样的场景,当夜色降临之后便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为什么?白天的美丽是谁装点?夜晚为什么就看不到呢?为什么光到达地面就变成五颜六色呢?

2、课堂发展。

(1)教师揭示自然界光与色的物理现象。

同学们,如果没有光(人工光 自然光)那么我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有光的作用,我们才能看到五颜六色的景物,因为颜色是一种视觉信息,不同的颜色会给我们产生不同的感觉。

那么我们又如何能看到色彩呢?

学生活动:讨论色彩的物理特征,理解色彩的三要素。

教师总结:颜色是一种视觉信息,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发射出部分色光,色光进入我的眼睛,我们便会感受到某种色彩。因此,不同的光线可以令我

们对色彩产生不同的感觉。

(2)教师介绍和引入色彩三要素的基本知识。

学生理解色彩三要素的含义。

4、课堂练习。 (1)作业要求:

a、看一看:画家怎样使用丰富的颜色表现景物。 b、议一议:分析一块复色是由哪几种颜色调配而成。 c、试一试: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一副由复色组成的作品。 (2)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5、讲评作业。

将优秀作业生生之间相互传递,以资鼓励,并指出作业中的通病,提出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画家的调色板

1.原色、复色、间色

2.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教学反思:

第二课《画家的调色板》(2)

教学目标:

1、促使学生理解色彩的概念和作用。

2、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复色的调配与运用。

难点:利用复色的调配与运用,创作一幅优秀的复色作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生准备:画笔,调色板和水粉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重点突出复色、间色、原色的知识概念。 二:欣赏优秀复色作品,如《我养的花儿》,《方色块的组合》。 三:学生创作尝试复色的调配与运用。 1.注意色与色、色与水的调配与比例。 2.注意色与色、色与形的搭配。 四:作品展示,自评、他评、师评相结合。 五:总结,收拾整理。

板书设计 画家的调色板

1. 《我养的花儿》,《方色块的组合》。 2. 色与色、色与水的调配与比例 3. 色与色、色与形的搭配 教学反思:

第二篇: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

生活就是一瓶五味俱全的调味品

生活就是一支高低起伏的乐曲

生活就是一台酸甜苦辣的舞剧

生活就是一片貌似平静的海洋

生活就是这样

有快乐有悲伤

不是在等待中度过

而是在希望中成长一个在消极被动中

一个在积极主动中

一个生活在阴暗里

一个沐浴在阳光下

态度决定一切

我们需要对生活充满希望

生活需要我们乐观向上

没有绝对的快乐

也没有长久的悲伤

把分别化作幸福的思念

把相聚当作快乐的回想生活 就是这样

第三篇:2015教师招聘美术学科“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教师招聘美术学科“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对颜色进行区分,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关系,以及配色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参与配色练习,以及用色彩来绘制一幅图画,从而掌握一些配色的小技巧,能够更加流利的运用色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色彩的调配,激发了学生的绘画兴趣,同时对绘画也有了新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关系,学会掌握运用复色的方法来进行调色练习。

难点:掌握运用间色与间色的调配方法来进行调配出多种颜色,并能够熟练的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参观教学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水粉颜料、笔、水、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1.导入:

老师:同学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环境中,那么大家抬头环顾一下四周,是不是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一些星星点点的颜色存在呀,那么如果突然有一天在我们生活中没了颜色的存在,那么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下面同大家一起来最一个小游戏来感受一下,同学们请拿出大家准备好的布拿出来,然后把她蒙在自己眼睛上,大家感受一下如果我们的世界没了色彩将会是什么样。(10秒)下面我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

学生:感觉一片漆黑,灰蒙蒙的给人感觉很压抑。

老师:刚刚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不了色彩的存在,那么既然同学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里,我们为何不用我们手中的画笔绘制出来呢。今天呀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绘制一幅充满色彩的世界。在此之前先带领大家熟悉一些基础知识。

2.讲授新知:

老师:同学们抬头看一下老师手中所拿的图片,然后同学们仔细欣赏一下老师手中的图片观察一下图片中三原色的运用,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来思考一下上节课我们所提到过得三原色是什么?请同学回答一下。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学生:红、黄、蓝

老师:接下来同学们想一想这几种颜色能调制出颜色吗,如果能会调制出什么颜色呢,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来验证下,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工具,找出红黄蓝三个原色,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下颜色的调配,完成的小组举手示意老师,然后请几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三原色能够调制出什么颜色。

老师总结学生回答:通过以上的实践,可以得出另外三种颜色: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老师:刚刚同学们做的都非常好,那么同学们再来看一下咱们课本中所为大家展示的莫奈所作的垂柳这幅图画,那么大家跟之前的几张图片来比较一下看一下这两幅画中在色彩上有怎样的区别?

学生:莫奈的色彩比较沉稳,而之前的作品色彩比较明亮

老师:刚刚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回答的也非常好,那么大家会想为什么用同样的颜色进行绘画色彩会有这样不同的变化呢,下面老师就为大家来解释这一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我们在颜色调配方法上有一些的不同,莫奈作品的颜色是运用复色的调配方式调配出来的,所谓复色就是间色与间色或三原色不等量相而成的颜色。通过老师刚刚的讲解同学们可以拿起手中的颜料,来进行一下实践。然后我们来进行一下绘画练习。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3.巩固新知:

老师:请同学们结合我们的生活,绘制一幅以夏季色彩为主题的作品,老师进行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挑选出一幅好的作品在班级里进行展示评价,可以通过自评,互评,师评来进行评价。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人教版)

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

教学目的:1.学生在三原色的基础上了解复色如何调配,知道复色具有变化多样、层次丰富的特点。

2.学习调配复色,并采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创作复色组成作品。

3.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呈现的色彩多为复色,感受大自然中丰富而多变的色彩,热爱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中光与色的变化。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调配复色的方法,并运用复色创作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运用复色创作一幅美术作品,做到色彩层次丰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设置包袱)老师很神秘的说:“今天老师拿来了一个自己心爱的宝贝想分享给大家,你们想看么?”老师拿出自己的调色盘放在投影机上让学生观看,并让学生摸一摸并说一说这个调色盘上都有什么颜色。并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段文字进一步了解复色的特性。引出课题并板书《画家的调色板》

(二)新授

1.出示色相环,让一名学生到前面讲解哪些是三原色,哪些是三间色,哪些是复色。 2.看书中绿框部分文字进一步理解复色。

3.老师引导学生,指出其中一个“复色”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颜色是怎么调出来的么? 现在拿出你手中的画笔在纸上试着调出这个颜色,看谁调的更像。让学生先尝试调色,将调好的色分复色展示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分类,间色在一起,复色在一起,以调的脏暗的颜色为例让学生讨论:如何调出丰富而明快的复色?也可请调的好的同学讲讲。师生总结:调色不可反复多次,色彩种类不宜过多,笔要涮干净。

4.欣赏课本中莫奈的《垂柳》,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画家是如何运用复色的,以及复色在表现事物时有什么优势。(同时出示一幅原色和间色画的垂柳让学生对比)

5.老师示范范画。 6.欣赏学生作品。

(三)作业要求

1.用复色表现一幅美术作品,内容不限; 2.要求构图饱满美观,突出主体。

第五篇: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教案

美术学科教案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2课画家的调色板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在三原色的基础上了解复色如何调配,知道复色具有变化多样、层次丰富的特点。 2.学习调配复色,并采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创作复色组成的作品。

3.学生知道大自然中显现的色彩多位复色,感受大自然中丰富而多变的色彩,热爱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中光与色的变化。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调配复色的方法,并运用复色创作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运用复色创作一副美术作品,做到色彩层次丰富。 【教学准备】教师:水粉颜料、绘画工具。学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设置实验,导入新课

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先在杯子中放入黄色,然后加入蓝色,最后白色,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黄色与蓝色形成绿色,然后加入白色形成淡绿色,所以颜色之间是可以相互调配而成的。 引入课题。

二、交流探讨,新课教学

1.回顾三原色与间色有哪些,并请同学回答。

2.展示调色板分别运用三原色调配间色,然后间色再进行调配,调配处复色,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复色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并讲授复色的概念:复色是间色与间色或三原色不等量想混而成的颜色。 3.出示色相环,请同学指出哪些是三原色,哪些是间色,哪些是复色?并拿起手中的画笔尝试调色,将调好的复色展示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分类,并指出学生常见的问题:出现一些脏暗的颜色。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调出丰富而明快的复色?”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调色不可反复多次,色彩种类不宜过多。

1

美术学科教案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三、欣赏示范,加深理解

1.展示作品莫奈的《垂柳》与穆特的《四季》,引导学生观赏并分析“画家是如何运用复色的?复色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2.教师示范绘制的方法。

四、实践练习,体会复色

1.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绘制一幅复色的作品,题材不限;要求构图饱满,主体突出。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作业小结

1.学生自愿分享作品,并从构图、色彩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2.以提问的形式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3.布置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存在哪些复色?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展示学生自己动手调配出的颜色,我通过引导学生将画纸当成调色板,用线条随意地分割画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若干块面,再将调好的颜色根据自己的喜爱程度填充到分割出的大小不一的块面中,最后悔自然而然的构成一幅色彩丰富的抽象画,这一安排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2

上一篇:行政后勤工作计划下一篇:乡镇党委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