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2022-09-12

1 引言

在教育技术的发展下, 会计课程的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但是, 在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下, 我国的会计课堂教学, 依然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 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对于会计实践的应用缺乏必备的认识, 导致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的指导, 这是现阶段会计教学活动的一个通病。而在其中推行岗位化的教学模式, 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财务会计教学中的问题。

2 会计岗位化教学模式的特征分析

会计教育要以行动体系为立足点, 关注通识教育, 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 以理解论证、事实概念的讲解为辅, 在会计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 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工作过程结合起来, 关于这一问题, 多个院校已经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近年来, 我院针对财务会计这门课程开展了教学改革活动, 将会计业务按照学生的工作岗位要求来进行划分,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各方面的要求来看, 该种教学模式具有几个突出的特征:

2.1 以企业需求为基础

岗位化教学模式是根据企业的会计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来构建相关的教学任务, 在会计教学模式上, 一般以理论教学位置, 教学体系完整、结构紧凑, 但是与实践的联系并不强。在这一背景下, 以企业岗位为基础, 构建工作内容, 整合教学模式, 可以实现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从教学内容的设计特点来看, 需要根据企业各个岗位的工作需求, 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设计, 打破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体系。

2.2 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

会计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充分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教学模式的应用中, 需要根据企业岗位设置特点来优化教学内容, 让学生扮演相关的角色, 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实现了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融合, 在参与实践时, 学生可以做到手脑并用, 实践证明, 该种教学模式充分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脱离的问题。

2.3 提升学生的专业胜任力

在财务会计教学中,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来设置专业教学内容, 可以将实际工作与教学内容融合起来, 发挥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该种模式中, 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 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培养学生的专业胜任力。

3 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措施分析

在社会的发展下, 企业对于会计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 还要能够解决各类实践问题, 关于会计课程体系的构建, 需要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来设计课程, 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内容,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根据《财务会计》这门学科的特点, 需要根据就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进行合理分类, 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来选择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3.1 合理设计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 需要以企业岗位需求作为出发点, 根据企业财务工作的内容与工作过程, 合理优化理论和实践模块, 在各个模块的构建时, 需要把握好各类知识体积之间的衔接。在教学环节上, 要实施分岗位教学, 以实际问题的处理为主, 在理论讲解上, 也要以实际为出发点, 将理论知识的讲解融合到实践技能的训练中, 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

在技能训练方面, 则应用岗位实训、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模式, 在实训内容的选择上, 以企业经济业务为主, 体现出企业真实工作中的方法和流程, 利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 在锻炼学生问题处理能力的同时,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这种方式, 既调动起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活动中进行认知,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改呆听、死记、蛮练这种消极、被动地接受现成知识的教学为生动、活泼、主动的课堂教学活动, 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

3.2 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财务会计这门学科中涉及大量的知识点, 在实施岗位化的教学模式中, 需要体现出企业真实的财务场景, 在能力和知识的锻炼上, 要时刻以“财务岗位”为核心出发,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分组讨论法等, 采取该种方式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针对重点内容,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为学生演示出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 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直观、逼真, 并借助专家点评、知识竞赛的方式, 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拓展他们的视野,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 还要构建出资源库, 资源库中应该包含企业的文献、实例等, 学生借助网络, 可以自行下载, 实现开放化的学习。

此外, 还要根据企业重要事项核算的职责和任务要求, 设立教学项目, 每个重要事项组成一个教学项目, 形成一个教学单元并确定能力目标, 再根据能力目标设计学生需要完成的每项工作任务, 最后根据工作任务确定需要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教学内容按照职业的需求和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情况进行设定, 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岗位设置并掌握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

3.3 优化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

为了提升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果, 还需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优化, 目前的教材过于重视理论说教, 实践较少, 在优化教材时, 需要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删减不必要的理论知识,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增加实践的内容。并以能够顺利完成企业工作内容的任务来完成驱动, 让学生在处理各项工作的过程中, 锻炼自身的实践技能, 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作为教师, 要意识到, 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因此, 在教学时, 需要分角色、分岗位的开展教学, 模仿企业财务部门的真实布局、内部控制机制、程序传递模式, 让学生熟悉企业财务工作中涉及的各个岗位, 明确不同岗位之间的联系, 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来合理设置学习情境, 实现方法技能、专业能力、实训能力的提升。

3.4 把握好教学细节

在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中, 需要把握好细节问题, 如在“记账岗位存货核算”一节的教学中, 首先由教师详细为学生介绍岗位职责、岗位工作要求与工作内容, 让学生知晓存货的相关理论知识, 如存货分类、存货原材料、存货计价方式、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的核算知识。由学生自行参与, 以小组为单位来练习报表编制、账簿登记、记账凭证,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最后, 由师生共同对完成的账簿、凭证、报表资料进行审阅与讲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上, 改变传统的理论传递模式, 构建出做中学、做中教的新型教学模式, 进一步强化财务会计课程的工作导向性与实践性, 将阶段性实训、过程性实训与系统性实训结合起来, 提升财务教学的适应性。并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界限, 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工作过程的锻炼来重构课程内容, 让学生了解各个财务岗位操作的技能、知识和方法, 实践证实, 该种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教师, 要意识到在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 要时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采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的特点, 不仅可以带领学生走入企业, 还可以深入到金融部门, 感受企业的真实工作情景, 提升教学活动的直观性。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记忆, 还要交流、表达, 这就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岗位情境化教学理念, 根据会计岗位的日常工作过程来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直接对接会计岗位需求, 将会计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 根据工作项目确定教学内容项目, 在各个教学项目中以职业能力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中的岗位设置情况来组织教学内容。

为了评估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果, 还需要构建出科学的评价体系, 改变以前课程考核中容易出现的死记硬背、考前突击、高分低能的局面, 注重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在评价内容上, 采用单向技能与岗位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单向技能的考核以单向任务的完成为主;岗位技能的考核则是通过对岗位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此外, 还要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强化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化教学效果的其他措施

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化教学的应用充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将传统以理论为重点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职业能力为主。当然, 这种模式并非忽视理论教学, 而是实现“教学做”模式的合一,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的革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各个学校还需要构建出双师型的队伍, 岗位化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 既要懂理论知识, 还要把握各个岗位的实践操作要求, 如果其中一项的能力较差, 就会影响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为此, 各个学校必须要加强培训力度, 注重双视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参与轮岗训练, 一般情况下, 专职教师对于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非常好, 但是往往缺乏实践经验, 采取这种模式可以促进他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效融合。此外, 还可以采用直接招聘的模式, 在社会上招聘优质的双师型人才。

5 结语

在财务会计课程中, 采用岗位化的教学模式, 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各个院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 进一步推广校企合作的深度, 让学生可以在实习的过程中, 掌握企业岗位的实践要求, 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零距离接触。

摘要:高等教育以培养兼具理论和实践的人才为重任, 在社会的发展下, 企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鉴于传统的教学思想, 会计专业的教学活动依然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 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岗位化教学模式属于近年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本文对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务会计,岗位化教学模式,应用

参考文献

[1] 蒋春艳.浅析高职会计专业“财务会计”岗位教学模式及其应用[J].职教通讯, 2015 (21) .

[2] 冀玉玲.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按工作岗位设计教学实践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 2014 (2) .

[3] 李建红.以会计岗位为中心的中高职衔接例谈[J].职教通讯, 2014 (27) .

[4] 王春梅.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中高职会计类专业课程衔接体系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13 (35) .

[5] 刘学平.基于岗位的会计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检讨与改进[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5) .

[6] 刘学平.基于不同岗位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林业教育, 2012 (3) .

[7] 陈晓慧.中职企业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 2016 (17) .

上一篇: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下一篇:浅析凤翔泥塑对动画角色设计的启示